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9971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0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docx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

第一章免疫学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类型是:

A.固有性免疫应答B.适应性免疫应答C.两者同时被激起D.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是

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A.有利的反应B.不利的反应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E.以上都不是

4.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胸腺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B.骨髓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C.淋巴结和脾脏D.淋巴结和骨髓

E.骨髓和胸腺

5.人类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淋巴结和胸腺B.淋巴结和骨髓C.骨髓和脾脏D.骨髓和胸腺E.淋巴结和脾脏

6.周围免疫器官包括:

A.骨髓、淋巴结、脾脏B.胸腺、脾脏、粘膜组织C.腔上囊、脾脏、扁桃体

D.脾脏、淋巴结、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E.扁桃体、骨髓、淋巴结

7.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B.法氏囊C.脾脏D.胸腺E.淋巴结

8.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A.骨髓B.法氏囊C.脾脏D.胸腺E.淋巴结

9.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A.中枢免疫器官B.周围免疫器官C.胸腺D.骨髓E.腔上囊

10.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免疫场所是:

A.骨髓B.周围免疫器官C.中枢免疫器官D.胸腺E.以上都不是

1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粘膜免疫系统B.免疫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D.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12.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B.淋巴细胞系、红细胞C.粒细胞系、红细胞

D.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T、B淋巴细胞

二、填空题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应答包括______免疫应答和______免疫应答。

其中前者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后者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应答或获得性免疫应答。

3.机体遭遇病原微生物感染时首先产生的是_____免疫应答,但最终在清除病原体时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免疫应答。

4.T细胞和B细胞分别靠其表面的______和______识别抗原分子,并且一个T或B细胞只能识别______种抗原分子。

5.B细胞经过抗原刺激,分化为______,通过分泌______执行免疫功能,因此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为______免疫。

T细胞经抗原刺激成为效应细胞而发挥免疫效应,所以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为______免疫。

6.B细胞成熟的部位是______,T细胞成熟的部位是______。

7.按T细胞表面TCR的编码基因不同将T细胞分为_____和____两类。

按T细胞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和____两类。

8.单核细胞随血液循环至组织中定位并分化成熟,成为______。

9.TCRαβ+T细胞识别的抗原为______,TCRγδ+T细胞直接识别抗原分子。

★★

10.胸腺是由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组成的。

1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中的定位呈特异性,决定于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__及HEV表达的______。

12.免疫性疾病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3.超敏反应按发作时间及机制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14.AIDS属于______免疫缺陷病,HIV主要感染并破坏的是______细胞。

四、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immuneresponse)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immuneresponse)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defence)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homeostasis)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surveillance)

7.MALT(mucosal-associatedlymphoidtissue)

五、问答题

1.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3.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E2.A3.D4.E5.D6.D7.A8.C9.B10.B11.E12.E

二.填空题

1.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2.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

3.固有、适应性

4.TCR、BCR、一种

5.浆细胞、抗体、体液、细胞

6.骨髓、胸腺

7.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8.巨噬细胞

9.MHC-Ag复合物

10.胸腺、胸腺基质

11.粘附分子、粘附分子受体

12.超敏感反应病、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

13.迟发型、速发型

14.获得性CD4+T细胞

三、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

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immuneresponse):

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immuneresponse):

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defence):

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homeostasis):

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surveillance):

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7.MALT(mucosal-associatedlymphoidtissue):

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

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四、简答题

1.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

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3.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

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

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

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

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第二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一、单项选择题

1.Burnet对免疫学的重大贡献是:

A.首次用无毒牛痘预防天花B.首次提出克隆选择学说C.首次建立单克隆抗体技术

D.首次提出免疫调节学说E.首次发现免疫耐受

2.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生是:

A.PasteurB.OwenC.BehringD.JennerE.Burnet

3.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人是:

A.KochB.OwenC.Milstein和KohlerD.JennerE.Burnet

二、填空题

1.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2.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_______,被认为是人类战胜疾病最辉煌的历史。

3.切除鸟类腔上囊,会导致_______缺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C

二、填空题

1.经验免疫学、科学免疫学、现代免疫学

2.天花

3.抗体

第三章抗原

一、单项选择题

1.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是指

A.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性B.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特性C.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的特性

D.诱导机体发生耐受的特性E.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2.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团称为

A.共同抗原B.类属抗原C.交叉抗原D.表位E.异嗜性抗原

3.抗原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分子量的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状C.抗原的种类D.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E.抗原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4.只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为

A.抗原B.免疫原C.完全抗原D.半抗原E.变应原

5.引起人类不同个体间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异嗜性抗原D.共同抗原E.交叉抗原

6.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抗原称为

A.类属抗原B.交叉抗原C.同种抗原D.异嗜性抗原E.特异性抗原

7.下列哪种物质在一定情况下可成为自身抗原诱导自身免疫

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血浆E.精液

8.一般认为分子量在多少以上才具有免疫原性

A.1kDB.5kDC.10kDD.50kDE.100kD

9.抗原物质经哪种途径免疫机体应答能力最强

A.皮下B.皮内C.腹腔D.静脉E.口服

10.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

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独特型抗原

11.独特型抗原存在于抗体的哪一功能区

A.VL、VHB.CL、CH1C.CH2D.CH3E.CH4

二、填空题

1.完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即性和性,而半抗原只具有性,而无性。

2.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是、和。

3.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本质是。

4.位于抗原分子表面,易被BCR或抗体结合的表位称为。

5.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不能与BCR或抗体结合的表位称为。

6.目前,将超抗原分为两类,即和。

三、名词解释

1.抗原(antigen)

2.半抗原(hapten)

3.抗原决定基(antigendeterminant)

4.表位(epitope)

5.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

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

7.异种抗原(xenogenicantigen)

8.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antigen)

9.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

10.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11.佐剂(adjuvant)

五、问答题

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的抗体?

2.简述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区别。

3.简述TD-Ag与TI-Ag的区别。

4.如何理解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

5.简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6.何谓佐剂?

佐剂的种类有哪些?

作用机制如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D4.D5.B6.D7.E8.C9.B10.B11.A

二、填空题

1.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

2.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宿主方面的因素免疫方法的影响

3.异物性

4.构象表位(B细胞表位)

5.线性表位(T细胞表位)

6.内源性超抗原外源性超抗原

三、名词解释

1.抗原(antigen)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2.半抗原(hapten):

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

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3.抗原决定基(antigendeterminant):

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4.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

5.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

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

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

是一类不需要Th细胞辅助即可诱导抗体产生的抗原。

该抗原由B细胞丝裂原及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可使不成熟及成熟的B细胞应答,只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不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7.异种抗原(xenogenicantigen)即来自不同物种之间的抗原性物质。

该抗原在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8.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antigen)即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物质,如血型物质等,可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诱导免疫应答。

9.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该抗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及诊断有关。

10.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

该抗原能刺激T细胞库总数的1/20~1/5,且不受MHC限制,故称为超抗原。

11.佐剂(adjuvant):

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

四、问答题

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的抗体?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

①异物性:

异物性是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核心。

一般来讲,抗原必须是异物,而且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

但某些自身物质在一定情况下,免疫系统也可将其视为异物而发生免疫应答。

②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

如大分子物质、复杂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子构象和物理状态等。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要想获得高效价的抗体,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

动物的遗传背景、年龄、健康状态、抗原的剂量、免疫的途径、次数等。

必要时应加一定量的免疫佐剂。

2.简述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区别。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不需

表位性质

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

表位大小

8~12个氨基酸

5~15个氨基酸

12~17个氨基酸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在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在抗原分子表面

3.简述TD-Ag与TI-Ag的区别。

TI-Ag

TD-Ag

化学性质

主要为某些糖类

多为蛋白质类

结构特点

结构简单,具有相同或重复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基

结构复杂,往往具有多种且不重复的抗原决定基

载体决定基

T细胞依赖性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产生Ig类型

IgM

IgG

免疫记忆

MHC限制性

再次应答

4.如何理解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某一抗原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这种结合的分子机制是抗原表位的空间结构与抗体分子超变区互补的结果。

而交叉反应是指两种抗原分子表面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时,同一种抗体结合的现象。

因此,交叉反应实质上也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5.简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普通抗原

超抗原

化学性质

蛋白质

多糖

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病毒的产物

APC处理

不需

MHC-II类分子结合部位

抗原结合槽

非多肽区

T细胞反应频率

106~1010

1/20~1/5

MHC限制性

6.何谓佐剂?

佐剂的种类有哪些?

作用机制如何?

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

常用的佐剂有生物佐剂(如BCG、CP、LPS和细胞因子等)、化学佐剂(如氢氧化铝、明矾等)及人工合成的佐剂(polyIC、polyAU)等。

作用机制是:

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一、单项选择题

1.IgG的铰链区位于:

A.VL与CH1之间B.CH1与VH之间C.CH1与CH2之间D.CH3与CH2之间

E.CL与CH2之间

2.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分类依据是:

A.VH抗原性的不同B.CL抗原性的不同

C.CH抗原性的不同D.VL抗原性的不同

E.CH3的抗原性不同

3.免疫球蛋白的HVR即:

A.CDRB.Fc段C.V区D.C区E.绞链区

4.新生儿脐血中哪类Ig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

A.IgMB.IgGC.IgAD.IgDE.IgE

5.有四个重链恒定区的Ig是:

A.IgM和IgGB.IgG和IgAC.IgA和IgE

D.IgD和IgGE.IgE和IgM

6.无铰链区的Ig是:

A.IgM和IgGB.IgG和IgAC..IgA和IgE

D.IgD和IgGE.IgE和IgM

7.与肥大细胞上FcR结合的Ig是:

A.IgMB.IgGC.IgAD.IgDE.IgE

8.感染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Ig是:

A.IgMB.IgGC.IgAD.IgDE.IgE

9.主要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Ig是:

A.IgMB.IgGC.sIgAD.IgDE.IgE

10.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的是:

A.Fab段B.Fc段C.F(ab')2段

D..pFc’E.以上都不是

11.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A.IgAB.IgGC.IgMD.IgEE.IgD

12.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Ig是:

A.IgG和IgMB.IgM和IgEC.IgG和IgD

D.gD和IgAE.SIgA和IgG

13.人Ig中固定补体的能力最强的是:

A.IgAB.IgGC.IgMD.IgEE.IgD

14.IgG被胃蛋白酶水解后抗原性减弱是因为:

A.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

B.pFc’被继续降解为小分子肽段

C.pFc'不能活化补体D.pFc'不能结合FcR

E.pFc'不能通过胎盘

15.Ig与抗原结合的部位由:

A.L链V区和H链V区组成B.L链的3个CDR组成

C.H链的3个CDR组成D.L链和H链的C区组成

E.L链和H链的骨架区组成

16.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是:

A.APCB.NK细胞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

17.关于IgE抗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是未成熟B细胞的表面标志B.在胚胎晚期开始合成

C.可介导I型超敏反应D.天然的血型抗体

E.能通过胎盘

18.IgM的抗原结合价理论和实际上分别是:

A.8价4价B.4价2价C.2价1价

D.10价10价E.10价5价

19.IgG分子与C1q结合的部位是:

A.VHB.CH1C.CH2

D.CLE.CH3

20.在个体发育中,Ig的产生顺序是:

★★

A.IgA→IgG→IgMB.IgG→IgM→IgA

C.IgM→IgA→IgGD.IgM→IgG→IgA

E.IgG→IgA→IgM

2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B.IgGC.IgAD.IgDE.IgE

22.IgG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至少需要:

A.1个IgG分子B.2个IgG分子C.3个IgG分子

D.4个IgG分子E.5个IgG分子

23.VL的高变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

24.关于Ig分子J链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存在于IgM和SIgA中

B.能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对Ig的降解

C.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D.参与SIgA分泌到外分泌液的过程

E.参与Ig分子的变构

25.通过旁路途径活化补体的Ig是:

A.IgG1、IgG2、IgG3B.IgMC.IgA、IgG4、IgE

D.IgA、IgDE.凝聚的IgA、IgG4

26.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Ig是:

A.IgMB.IgGC.IgAD.IgDE.IgE

二、填空题

1.抗体是由______细胞识别_______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根据其存在部位和作用可分为____和___型。

3.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_______和两条相同的_______通过_______连接而成的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