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企业文化.docx
《海尔企业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尔企业文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
篇一:
海尔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海尔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从海尔成功的经验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合:
思想能够驾驭财
富,观念创新加海尔精神就等于海尔的成功。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的灵魂。
而这个灵魂永不衰竭、永葆青春,企业就
永远存在。
到海尔学习考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观
念的变革。
海尔的变化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在于思维观念全新的变
革,最本质的、核心的、最能打动人的也就是观念的变革。
张瑞敏有
世界的眼光和战略家的思想,有海一样宽广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招贤纳士,广揽有用之才;有海一样的自净能力,每个人的素
质能够得到提高和升华;有宏伟的战略目标——成为世界500强;“海
尔中国造”,敢与外国人比高低;自我否定、不断进步,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敢于自我否定可避免将来被社会否定;真诚到永远,对用
户真诚,用户就信任你。
在用人的观念上,海尔提出赛马不相马,你
有多大的本事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培养有自主能力的人。
在创新观
念上,提出末位淘汰,兼并、激活“休克鱼”;在营销观念上,提出
“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
海尔“用
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观念,“没有淡季市场、只有淡季思想”,“没
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的市场观念,“先卖信誉再卖产品”
的营销观念以及“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观念,与我们增供扩
销、优质服务、开拓市场以及社会承诺制的要求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
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有人说,海尔经验好,就是学不了。
我想,
只要我们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像海尔的员工一样转变观念,以主人翁的
姿态做好各自的工作,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
的管理水平就会得到全面提升,争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目标就一定
能够实现。
今天我们看了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我有很大的感处。
“海尔”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打造出来漫向国外,在欧洲站有一席之地的知名品牌。
看过之后,我对他们的艰苦闯业有两处记忆最深。
一砸冰箱
在九十年代海尔集团只是一个生产冰箱并且快要垮掉的破工厂。
后来由于和美国合作使他们企业死灰复燃。
在签约以后,海尔集团开始对员工进行培训。
并有美国人指导,就这样培训了三个月。
之后就进行了生产,很快就生产了许多台。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些冰箱之中有几十台有问题。
有的是螺丝没拧紧,有的是没有旱接好,都是一些小毛病。
他们的老总看过之后把全体职工都叫到了一起面对那些有毛病的冰箱。
他们老总对员工们说谁出了差错谁就把冰箱砸了,可员工们不愿意砸。
因为把那些冰箱砸了企业会损失三十万,可他们老总仍然把那些冰箱给砸了,然后烧了。
他们老总就是为了告诉他们的员工一定要做出质量第一的产品。
只有质量有保障日后产品才有竞争力,在很困难的时候他们老总居然坚持砸了冰箱,就为了告诉员工们质量的重要性。
真的很佩服他。
二毅然下的决定
在冰箱质量上去以后,他的资产有几千万。
在这基础上,他又打算买一块地,然后再扩大他的企业。
打算在生产冰箱的基础之上再生产其他电器。
例如:
电视,空调等。
可是在发展自己的事业需要十一亿的资金,他向银行贷款。
人家都不敢贷给他,也不会贷
工他。
这一下又陷入了困境。
但他没有退缩,他只一心想着打造一个自己的品牌,坚决不做外国人的廉价加工厂。
在他下定决心建厂时,他的最好的朋友劝他好好考虑,因为他们的资产跟建厂的成本相差太远了,一个不小心就会使刚有起色的场面临灭绝。
我最欣赏的是他和他朋友的对话。
朋友说:
“我不能理解你冒这么大的风险而建场”。
他说:
“等你理解,等员工们都理解我再去建场那时早就晚了,机遇早就没有了。
”
能说这些话是他有把握的,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他不怕风险而抓住的机遇,打造了中国知名品牌。
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
我们一定要做质量第一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在机遇来临时不要犹豫,抓住机遇就是成功的一部分。
其实商场如战场,虽然没有炮火味,但比那更励害。
竞争力强就会赢,质量是最有利的工具。
一、成功企业的管理要靠执行力
海尔的管理贵在坚持。
我们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比海尔订的粗、订的少、管的松,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同样是订的制度实行起来成效却有天壤之别!
主要我们是为了订制度而订制度,只是注重制定而不管执行力度,善始不善终,最后制度只成为一堆文字,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海尔人讲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40%靠执行,可见执行力的重要性。
二、持之以恒的决心
张瑞敏说:
“什么叫做不简单?
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
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
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张瑞敏先生告诉我们“不简单”和“不容易”,我想正是告诫我们要客观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坚持实践:
社会分工是需要每个部分都能各负其职,精益求精,同样也给于了我们做建材行业人的启示:
我们需要从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售后服务本质出发,认真设置安全、高效、便捷的工作流程,并需要认真按照流程规范的要求做事,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尽最大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实际上我们工作中看似简单的小事,对于客户就是大事,千万马虎不得。
三、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
曾经看过这本书,参观过海尔之后感受更深。
我们参观了海尔的生产线、生产过程、进出库场区等,没有发现任何的垃圾杂物,一切物品都摆放的井井有条,结合我们企业有时会看到工具或者配件会东丢西放的,但是在海尔你却看不到,每一种配件都会整齐的摆放在一起,并且每一箱配件都是有规定的数字的,这样有利于配件的管理、发放和清点。
据海尔的人介绍,在海尔哪怕是一只小小的灯泡都有具体的负责人,让每个海尔人在公司都能找到主人翁的感觉。
做为公司的主人,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
四、模式多元化,灵活且多变
海尔培训中心的职能为二块,一块是负责对内部的员工培训,一块是接受对外的培训。
对外培训是收费的,且价格不菲,把培训作为一种产业来做,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宣传了企业,尤其是使全国各地的学员对海尔的管理、海尔的产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对海尔做了深入人心的宣传,这种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为什么照搬人家具体的成功做法,却无法取得同样效果的道理。
学习海尔,关键是借鉴,因为海尔管理再好,但它只是海尔的,它只适用于一种特定的海尔文化。
我们可以学海尔的管理经验和技巧,再结合我们公司的实情进行创新和实施,形成适
合我公司的管理模式,
达到学习海尔的真正目的!
看观后感
4月7日在公司的组织下,我看到了一部让我心灵为之震撼的电影——,看完后我非常激动,为海尔能创造民族品牌的壮举所感动,为海尔成为世界知名企业为国争光所感动。
这种感受很能激励人,使人深受鼓舞,甚至有种创业的冲动,也想能为中国能拥有更多世界名牌做贡献。
海尔,一个从千家万户到整个世界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海尔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必然,他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公司的发展之路与海尔何其相似,海尔的很多精神,很多观念我们企业也在倡导,尽管离理想要求还有距离,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负责,要有责任感
当凌敏得知产品有问题时,坚持砸掉了76台不合格产品,他用26万元来提醒和教育员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带头销毁了价值二十万元的产品,当时的海尔已经负债累累,可是他毅然坚持到底,他坚持的是什么?
是品牌,是责任,是民族气节。
就像他说的“为什么优秀的产品出口给外国人用!
而质量差的却给中国人自己用?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对产品必须做到,“细中求细,精中求精”。
他的这种理论给我深深启示:
这就是企业对产品即人品最好的诠释。
海尔的成功告诉我这样一条道理,就是观念的转变,生产力的提高,现代化的管理,不断提高的人的综合素质,是企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干事业的激情,要有积极的心态
海尔从一个负债147万元的小厂,到全球营业额超过600亿元的跨国企业,只用了17年的时间。
期间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支撑他们一路走来的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的目标--创中国的世界名牌;创业的激情——就象凌敏所说的“离开海尔,你也许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你再也找不到创业的激情和成就感”。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创业的机会和魄力,但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而言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世上顺心如意的事情很少,困难、挫折时刻伴随着左右,面对困难、挫折、失败,你的态度非常重要。
积极的态度,会使你认真冷静的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和失败;消极的心态只能使你一味的埋怨,一味地为自己寻找失败的理由和借口,那永远也不会成功。
三、要做到忠诚公司、爱岗敬业
当一个普通的海尔员工发现手上多出来一颗螺丝钉时,出现在他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
哪台电冰箱上少装了一颗螺丝钉。
并且他们在下班之前检查了小组所有的电冰箱,而结果是:
发料员多发了一颗螺丝钉,电冰箱并没有问题。
做这件事并不难,难的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做的意识,这是最关键的。
我们平时经常提,要忠诚公司,要有主人翁精神,但问题是我们怎样将这些落到实处,怎样切实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忠诚敬业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具体说就是重视自己的工作。
把它作为一件神圣有意义的任务来完成,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长此以往,自己的综合能力也会有提高,产品有了质量保证,企业才会有良好的信誉,才会得到消费者的承认,才会有生机和活力,公司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四、执行力
影片中反映出海尔集团是拥有一支有很强执行力的创业团队,从总裁到研发副总到营销总监到品质主管到一线员工等等,每个阶层,每个组织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或提前优质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和任务。
公司推行了6S管理,品质精细化管理等等,影片中可以看出,销售商被感动了,感动他们的是这支年轻有创业激情的团队。
研发部门用46天完成了25款冰箱的样品设计,更用2天改进了客户的修改建议,这些是日本和韩国用一年时间来完成的,客户怎么会不被感动呢?
五、“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法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法,其含义是每天对每人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的工作要每天完成,每一天要比前一天提高1%。
海尔走向成功,但凌敏没有满足现在所拥有的功绩,继续发展,他推出,“每天的事每天完成,每天经过清理,都要比昨天有所提高。
”话虽然简单,但是看看我们自己都能做到吗?
这就是差距,看似简单简单但意义却让人深思。
也充分说明一个企业要想提高,要想发展,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要从点点小事一一做起,积少成多,积多成精。
没有什么神仙皇帝保护你,只有发展自己才能最大发展,壮大,保护我们自己。
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要不断学习
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等不靠,不把希望建立在任何人身上,一个人只要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得。
学习的方式很多,可以从书本中学习,可以从实践中学习,也可以跟同事学、跟领导学、跟竞争对手学、跟自己接触的每一个人学习。
但是学习不能盲目,目的性要明确,即学习后要能提高、能使用,才是大家最根本的目的。
海尔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他们用于探索,实践,以不怕任何困难与挫折,勇于面对巨大挑战,对自己追求的事业充满信心,正是这种精神传给所有员工,形成海尔精神,海尔理念,使困难在海尔人面前变的渺小!
人们崇尚创新,实干。
人的品行,业务技术,思想观念,使其全面发展,做到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企业制造出来的!
这就是民族品牌的灵魂,这就是民族品牌的根本。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我们不深思吗?
凌敏——这个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有魄力,执着向上的中年汉子,他活在当下,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承受。
他一切成功的原动力都来自对国家,对企业,对人民深深的爱。
当问题、压力和诱惑来临,他都不为之动容,为企业的成长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并且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以改革的力量和观念的转变,来使企业腾飞发展,带领企业走出一条康壮大道。
使海尔成为民族的骄傲,民族的气节,民族的品牌而走向世界!
谁不为之感叹,谁不为之叫好!
任何企业的发展,不是在于企业的大小,而是看这个企业是否能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是否善于学习,是否观念转变,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是否企业管理严格,人员素质是否好,企业是否充满活力!
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
看到海尔成功的历程,有太多太多的坚持,有太多太多的努力,有太多太多的奋斗,使每个看过此片的人都不为不深受感动,生活就是这样,先难后易,先苦后甜。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更是一部优秀的教育课程,感谢公司组织的这次活动,让大家能分享海尔成长的每个事迹,从中我也得到了成长,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兴万和的发展前景是一片辉煌,就让我们集众贤智慧,铸企业灵魂,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持久竞争力的兴万和吧
观看由吴天明执导、成都籍演员石凉主演的、反映海尔集团辉煌业绩的影片。
影片中,海尔公司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企业管理理念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而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奋斗精神。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全球五百强企业海尔集团的成长历史,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企业,走向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艰辛而光辉的创业故事。
整部影片给人一种激情昂扬、荡气回肠的感觉。
让我们体味到了了创业者的艰辛,也体味到了收获的喜悦,有想法更要有行动,有果断的决策,更有坚强的意志。
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对海尔产品严格的质量要求会有很深的印象,从创业之初的“砸冰箱”事件,到步入正规之后“找螺丝钉”的事件,都反映出海尔人对产品质量的一丝不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砸冰箱”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警醒,为什么一流的德国机械,一流的德国技术专家作指导,还是会生产出漏洞百出的产品?
当凌敏要求将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全部砸烂的时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出来劝说?
甚至有些人提出来要自己买下来用?
我相信作为一个有着先进的管理理念,有着强烈质量意识的海尔掌舵人——凌敏,听到这些话内心是非常心痛而且非常气愤的.“砸了它,今天不砸这些冰箱,明天别人就要砸了我们的工厂”这句话,或许很多人都能想得到,但又有几个能做得到呢?
就在群人激烈阻挡下,凌厂长毅然果断的一锤,坚持了自己的决策,多么壮观的一举,这一锤,锤出了海尔产品的质量,这一锤,锤出了海尔的品牌,背负着147万元的债,整整76台冰箱,二十多万元人民币毁于一个个小小的问题,看着燃烧的火焰,谁的心不在滴血呢?
“为什么不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就要留下来自己用?
难道我们就比德国人贱?
我们比德国人缺了什么?
缺了质量意识!
”就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质量意识不够,就要让你们记住这血的教训,一台冰箱值两年的工资也在所不惜,照样砸!
我相信,正因为这件事,才真正的转变了海尔人的产品质量观念。
才有了以后因为多出一颗锣丝钉也要将几十台冰箱重新拆包装检查的事件。
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了“百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顾客百分之百的灾难”,所以对待每一件产品都一丝不苟,不容许有任何的瑕疵。
在产品质量面前,绝不姑息,绝不妥协。
质量,是海尔的生存发展之本,同样也是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本!
“如果跟AE公司合作,眼前的困难解决了,但海尔就没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海尔就会成为外国人的廉价加工厂,我们中国就没有自己民族的品牌”。
多么宽阔的胸怀,多么强烈的民族意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做人不能光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国家的利益。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凌厂长拒绝与AE合作,这种不为眼前利益所诱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海尔从一个小小的工厂发展成为跨国集团。
看了海尔企业成功的过程,太多太多的感人事迹,使我深受感动。
就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存在太多的困难,但我们不是先难后易,我们在尽量选择容易的去办,我们没有那种强烈的敬业精神,”报效祖国,追求卓越,快速反应,马上执行”,人家的口号喊的出,做得到;“全力以赴,快速执行,团队精神”,我们的口号做到了吗?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真的令我感慨万分,我不紧为他们有个好的管理领导着喝彩,也为他们的团而骄傲!
在这部影片中,不但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在逆境中成长的过程,也让我看到了一个经营者面对风险与机会决策时的心路历程。
他让我们明白了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商界打拼,一个企业家的沉着、冷静、果断、执着、决定着他会是最后的赢家。
当海尔冰箱成功推向市场之
篇二:
从海尔文化谈企业文化建设
公共关系学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
建设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
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
“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关键词:
创新企业文化领导文化
一:
服务的文化。
海尔集团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是仅仅体现在一般企业关注的售后服务上,而是贯穿到产前设计到产后销售的整个过程,融入到海尔文化的血液里。
从生产环节来看,海尔集团的质量意识就是“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不少企业将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等外品,而且这些产品最终都让它出厂。
但是,海尔人却把质量当作生命来看。
1985年,76台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张瑞敏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
至今,在海尔科技馆里,那把“闻名遐迩”
的大铁锤还在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而且他们开展的“假如我是用户”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中。
从售后服务环节来看,海尔人的文化理念是“海尔卖的是信誉,而不是产品”;“售后服务是产品的一部分”;“用户永远是对的,解除用户烦恼到零,海尔真诚到永远”。
在售后服务领域内,海尔集团已将接待设施、标准用语、维修程度、管理程度等许多方面的CI指导思想制订了统一标准模式,并已在各售后服务部门实施。
海尔的服务理念和海服务文化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售后服务已经成为众厂家和商家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
但是很少有企业像海尔那样,从产前设计和生产环节就植入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
有的企业甚至无视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捉迷藏”、“兜圈子”,这样的企业是不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更不用说发展壮大了。
二:
创新的文化。
因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而将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国内企业也有不少,海尔集团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例。
海尔提出,在海尔人人是人才;只有给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才能满足外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为了鼓励员工创新,海尔以员工姓名命名发明创造。
多少年来,不仅是科研部门,生产线上员工们的小创新、小发明也比比皆是。
海尔平均每天都有专利申报;平均每天都有新开发的产品。
最大的敌人是“创新的惰性”。
海尔在成长了20年多后,全球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元,张瑞敏却从那些凭借创新而领先的公司,比如
英特尔、戴尔、柯达等都在遭遇困境的情形中真正感到,他“唯一害怕的是自己”,“创新的惰性”这个“内部敌人”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海尔从此在组织能力、企业文化、价值创新等方面,对付大企业病、官僚主义等,消除惰性这个创新的隐性伴侣。
海尔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审视,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自我战胜中前进和发展的。
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在他的书里说过:
“将人类束缚在地球上的,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因为人类缺乏创造力。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
“学海尔,就要学海尔的创新。
”海尔创新文化已成为众多企业家倾心向往的管理境界。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主要原因是企业的R&D投入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等。
我们应该从海尔的观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为、市场创新里面学习、借鉴、吸收一些精髓的东西,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领导的文化。
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是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张瑞敏是海尔文化的倡导者,也是坚定不移的推行者,他的态度和决心使海尔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讲,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由自发之物成为企业经营者所自觉采取的手段,首先在于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功能的深刻认识。
许多企业家和专家
指出,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往往更是企业领导者经营理念的直接反映。
企业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
而事实上,很多的企业领导并未做到这一点。
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口头上重视和宣传企业文化,似乎作为一种时髦,但他们实际上可能只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职工文化生活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他们仅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话语来激励员工或者应付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不可想象的。
也有的领导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
这也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当张瑞敏1984年到海尔走马上任时,海尔是一个严重亏损、人心涣散、濒临倒闭的企业。
在张瑞敏的带领下,青岛海尔由年亏损174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到268亿元,产品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电脑、冰柜、微波炉、洗碗机等13个门类58个系列9200多种,并且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电器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就领导文化来说,张瑞敏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这也是海尔那么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篇三:
浅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
浅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从企业理念的角度
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姓名:
郑秀玲学号:
0924111057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壮大,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制胜的法宝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海尔集团成功的秘诀,也正是海尔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文化。
如今,海尔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引导企业发展,规范企业运作,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
本文从企业理念方面来阐述分析海尔独特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并逐渐被广大企业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