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9503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第三章生源市场研究预测

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定员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十章招投标方案

第一十一章经济效益评价

第一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

附件及附图:

1、中共***县委常委2003年第1号会议纪要;

2、***一中异地扩建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第一中学异地扩建一期工程

二、项目承办单位

***第一中学

三、项目背景

***一中创建于1942年,是座有着六十余年办学经验的省级重点中学。

六十多年来,共办初、高中482班,培育出近3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他们遍布九洲大地和异国他乡,可谓桃李满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人民政府及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老校焕发青春,学校得到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

学校坚持改革,强化管理,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和国务院“必须大力发展优质高中”的精神,以及中共常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各县第一中学都要带办民办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基[2002]1号文件)规定,国有民办学校必须有独立的校园、校舍。

因此***一中校本部的高中和初中必须剥离。

目前,全省的77家省级重点中学中,已有54家改制为国有民办学校,并大多实行集团化办学。

目前,XX省各县市中学扩建来势迅猛,据调查,宁乡一中征地400亩,一次性投资1.3亿元,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学校;石门一中征地500亩,投资1.2亿元;临澧一中征地515.8亩;桃源一中征地500亩,投资1亿元;常德一中、澧县一中也在扩建之中。

师大附中、周南中学等一批省重点中学扩大学校规模,基础教育发展迅速,***一中面临严重的挑战。

为了满足学校发展和入校学生日增的需要,***一中宜尽快实施扩建工程,向创建省一类重点中学和全国示范高中的目标迈进。

四、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XX省***第一中学创建于1942年秋。

六十多年以来,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五个历史时期。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学校草创伊始,命名为“***立初中学”;1952年下期更名为“XX省***初级中学”;1958年兴办高中,发展成完全中学,更名为“XX省***第一中学”;十年“文革”期间,学校班序重组,初高中调为两年制班;1991年下期,因集中精力办高中,将初中部班级调到城北、城南两所中学;2001年11月顺利通过XX省重点中学验收,2002年5月荣挂“XX省重点中学”匾牌。

目前,***一中校园占地面积49700m2(约合74.5亩)。

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221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2人,中级教师101人,本科以上学历152人,学科带头人3人,省、市骨干教师45人,学校现设教学班45人,高中36个,初中9个,共有在校学生2780人。

现有固定资产2510人,教学设备487万元。

校园地处市中心地段,交通便利,生息舒适,是理想的治学育人、求学成长之地,几十年来先后有3万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

现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潘贵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上将,中共中内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副书记曹庆泽,原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刘国典教授,汪学鑫少将、杨立文教授、王东京博士等都是这里的学生。

2001年本科上线人数为234人,2002年为209人,2003年为249人。

学校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整洁干净,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实现了绿化和美化,绿化率为35%,学校现有建筑面积33085m2,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17404m2,办公楼700m2,师生生活用房14589m2,其它用房366m2。

学校以“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能力为先”为办学理念。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管理规范、科学,基本上达到了实验性、示范性、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要求。

五、可行性研究依据及范围

1、可行性研究依据

1.1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1.2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3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基[2002]1号文件)。

1.4中国国际工程咨询编著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5中共常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1.6中共***委常委会纪要(二00三年第一号)。

1.7国有现行的其它有关规程、规范、标准。

1.8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2、可行性研究范围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规程,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社会需求、建设规模、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及公用工程、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设计班数

70

高中班

2

在校学生人数

3850

3

征用土地

M2

56000

合84亩

4

总建筑面积

M2

28800

4.1

教学综合大楼

M2

25900

4.2

学生食堂

M2

2500

4.3

校门及传达室

M2

400

5

容积率

0.51

6

绿化率

%

25

7

建设总投资

万元

3200

8

建设总工期

18

9

正常年营业收入

万元/年

1962.4

10

经营成本费用

万元/年

1084.6

11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

11.2

12

全部投资回收期

7.5

含建设期1.5年

13

贷款偿还期

7.38

含建设期1.5年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1.1***一中异地扩建是适应教育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满足城市发展规模的需要,对***巩固“普九”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1.2项目选址在***城天嘉东路、义阳中路、围庵路和保堤路所围合的地块内,符合“建名校、育名生、上规模”的教育目标,项目所在地东邻义阳中路,南靠天嘉东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建设条件较好。

1.3学校异地扩建规划总占地284亩,总建筑面积35600平方米。

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占地84亩,总建筑面积28400平方米,总投资3200万元,资金由项目单位贷款和自筹解决。

1.4项目能充分利用***一中教育资源优势,满足生源市场需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项目本身财务效益较好,具有较好的贷款偿还能力。

2、建议

2.1本项目作为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批准立项。

2.2承建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建设资金,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3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校园规划和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中是XX省重点中学,学校始办于1942年。

学校在创办之初,命名为“***立初级中学”,1952年下期更名为“XX省***初级中学”,1958年兴办高中,发展成完全中学,更名为“XX省***第一中学”,2001年顺利通过XX省重点中学验收,2002年荣挂“XX省重点中学”牌匾。

该校已有63年办学光荣传统,是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一中,使***一中真正成为“三湘第一校”,对于促进***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项目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进入新世纪,世界已逐步朝信息化、一体化发展,谁拥有人才,谁就能主宰世界,已经为全球人类的共识。

教育国际化、教育素质化、教育终身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的集约型发展将推动教育的集约型发展,教育集团化正是国际教育专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基本趋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次全教会议,使教育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江总书记再一次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教育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教育信息、教育产业、教育集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主题。

国内大学强强联合,拓展规模,已成为定势。

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纷纷效仿,形成基础教育的航空母舰,也有先例,如东北师大附中,目前已成为初高中合计120个班的大规模的学校。

上海的育才、建平、晋元、七宝等名牌中学,由市中心迁至郊外开发区,投资3亿左右,成为规模大,气势雄,国际一流的著名寄宿制学校,其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特别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盘活现有教育的隐形和显形资源,使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并通过教育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成为了一些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

因此,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有利于教育的跳跃式、超常规发展,项目建设是适应教育发展大趋势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

2003年8月县委办公会议确认了“做大做强***一中,打造教育优质品牌”的发展规划(县委常委会议纪要[2003]1号),明确了做大做强***一中必须坚持三个方略:

①必须把教育当作一项大的产业来对待和运作;②应把***一中作为教育产业的龙头,打造好这个教育的优质品牌;③异地扩建***一中必须按“高起点、大目标、长规划、快发展”的思路,站在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实行战略性决策。

3、项目建设是适应当前我省重点中学教育竞争形势,实现该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中是***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但是“唯一”不是永远的。

我省重点中学目前有77所,就长沙市的一、二、三、四、五中五所重点中学而言,此间的竞争形势就很激烈,各校依托自身的教育资源,打造自身的教学品种,可谓“八仙过河,各显神通”。

有序的竞争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校通过改进教学设备,引进优秀教师兴办附属实验学校等各种方法提高办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也为各中学教育竞争提供了动力。

面对我省各重点中学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中根本不能满足于省级重点,而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竞争势力的重点中学,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里,***一中就深感学校办学规模偏小,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尤其是计划外招生上,许多学生的家长愿意出更多的钱让子女就读,但即使有钱也不能解决问题,学校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学生,而且成绩因素是首要的。

即使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如果办学规模上不去,学校要实现将来的长足发展缺乏持续推动力。

因此,***一中看准时机,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一中扩建的申请,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也很欢迎。

这样,***一中在办学规模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可凭借其较高的办学质量,交通的便利,既可避开喧嚣的城市纷扰,又不至于信息闭塞,幽静典雅的校园环境,全寄宿制的学生管理模式,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等使学生既能安安心心学习,又能使学生生活一张一弛,不显得呆板。

学生学习学得安心,生活得开心,家长也放心,也将吸引更多的省内外其他地区的学生入学。

4、项目建设是适应教育市场化发展趋势,探索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实践模式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最终结果需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真情为,教育要适应多方面和社会各种形式的需要。

相应地,也需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更富有弹性的投资结构。

国家财政性资金投入虽然能够使教育部门更可靠的资金来源保证,但由于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方向相对固定,其适应市场需要的灵活性也就必然要降低。

所以,在确立财政性资金投入的基础地位的同时,实现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建立灵活的教育投资体制的基本方向。

高中教育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建立公共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完全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其他的社会资源。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加快高中的发展和建设,机制要灵活,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高中。

***一中是在政府的关怀中成长起来,尤其近几年***一中发展快,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了旧的教学设备,而资金投资完全依靠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但***一中依靠自身的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许多设备的更新。

目前***一中正准备成立教育集团,开始探求一种市场化的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实践模式。

逐步实行一个集团(***一中教育集团)、二个校区(新校区和潺陵校区)、两种体制(国有民办、国有办公)的管理模式。

目前所选的新校址地处县城东北,远离喧闹,空气清新,地理位置优越,又利用了目前闲置的土地,盘活了土地资源,通过扩大招生规模,使***一中依靠自身和社会的力量获得新一轮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

***地理位置优越,县境北抵湖北公安、石首两县市,南接月平湖,东邻南县,西与鼎城相邻,与澧县、津市隔水相望。

***是常德市参与“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的前沿地带,是常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是湘鄂两省省际边界县,地理位置优越,是XX北部地区通往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该县交通便利,信息传输反馈快,对于吸引优秀师资和生源,获取发展信息,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和地理条件。

2、发展的资源优势

***是教育之乡,***人会读书,已成为了***几千年来的丰富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三湘人的美谈。

***教育在全国都有—定的知名度。

***一中作为一所传统老校、三湘名校,近年更是闻名遐迩,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全国各地特别是邻近县、市学生,慕名求学颇为壮观。

3、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

邓小平教育理论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邓小平教育理论充分论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指导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加速了教育改革的进度。

优先发展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之一。

国家大政方针为本项目发展模式及顺利实施提供了保

第三章生源市场研究预测

一、***教育资源现状

***现有小学137所,初中21所,高中4所、职业高中3所,全县共有在职教职员4826人。

根据教育发展趋势,教育资源将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从而优化教育资源配套,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教育投入的效益。

***一中现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具有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市场条件。

二、生源市场预测

学生生源问题通过***历年来相关资料论证如下:

***现有人口58.17万人,近十几年来年均人口出生率为3.5‰,近十几年来全县人口出生情况见下表。

年度(年)

出生人数(人)

1990

7767

1991

7038

1992

5653

1993

5458

1994

6232

1995

5780

1996

6447

1997

5342

1998

4836

1999

4362

2000

4538

2001

4127

2002

4698

2003

4434

新校区建成后计划每个年级招收25个高中班,按55人/班计算,共计约1300人。

学校将于2006年下学期招生开课。

上高中的学生应为1991年出生人口,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目标,“十五”期末,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到2010年将达到90%,到2015年达到100%。

而***一中以其良好教学质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吸引部分外地学生,并且国有民办学校招生不受地域的限制。

据省内重点中学经验,一般外地学生招生人数为学校总招生人数的8-10%,可计算出2006年***一中招收外地学生约130人,从县城内招生约1300人,而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总人数为7038×85%=5982人,***一中的招生人数占全县生源的1300/5980×100%=21.7%,可见,对一个省级重点的县一中来说,其生源率是有保证的。

有了社会内在的需求,有了充足稳定的生源,有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了校内领导的高瞻远瞩,有了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中的扩招计划将会一步一步地落到实处。

因此,本项目实施生源是有保障的。

 

第四章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

一、建设地点

***一中异地扩建一期工程位于***城关镇天嘉东路、义阳中路、围庵路和保堤路围合而成的长方形地块内,该地段为城市规划中的文教区。

新址内有部分房屋需要拆迁,但一期工程无拆迁任务,现状主要为水田和鱼塘。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中异地扩建一期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84亩,总建筑面积28800m2。

其中教学、实验、综合大楼总建筑面积25900m2,共设有70个教室、36个各种实验室、50个教师办公室、5个学生活动大厅;学生食堂一栋面积2500m2;校门及传达室400m2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三、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情况

该址在校内,整个地形平坦,无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适宜建设。

2、气象资料

***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冬寒夏炎,四季分明。

(1)历年平均气温16.7℃

(2)历年最高气温40.1℃

(3)历年最低气温-13.2℃

(4)历年平均降雨量1280mm

(5)历年最大降雨量2020mm

(6)历年最小降雨量927mm

(7)历年平均气压1011.8毫巴

(8)历年最高气压7032.6毫巴

(9)历年最低气压1032.6毫巴

(10)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1%

(11)历年最大绝对湿度42.8%

(12)历年最小绝对湿度1.9%

(13)历年平均蒸发量1173.5mm

(14)历年月平均最大蒸发量202.4mm

(15)历年月平均最小蒸发量36.0mm

(16)历年平均风速2.1m/s

(17)历年最大风速22m/s

(18)历年主导风向NNE

(19)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00mm

(20)历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20mm

3、地震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XX省志、地理志、地震》依据常德至津市6级(11度)地震危险区的烈度影响场,将***列入七度影响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4、供水、供电及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场地东临义阳中路,南靠天嘉东路,市政供水、排水管网及供电线路均沿路铺设和架设,学校用水、用电可就地接线、接管,水、电条件优越,交通亦十分便捷。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一、总体规划布局

1、概况

***一中异地扩建一期工程位于县城天嘉东路与义阳中路交叉处西北角,为规划中的文教区,建成后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为84亩,东临义阳中路,南靠天嘉东路,在城市规划中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地形比较规整,呈长方形,基地内地貌类型主要为水田和鱼塘,构成一片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该处乃天之骄子的摇篮,是建设学校的一块宝地。

2、规划布局

(一)规划设计创意:

2.1把握21世纪新的教育特点,塑造“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具有浓烈的湖湘文化的现代化中学。

2.2在校园建设的规划布局上,形成以教学区为依托,中轴绿化和水体为中心,动静分离,疏密有致的功能布局,以道路进行不同功能的界定,实现功能合理分区。

2.3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相互关系,加强对水面、绿化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创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校园空间。

(二)总体规划

根据***一中未来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县委建设“学习型”城市为目标,在保持原有校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梳理现有资源优势,在异地择址新建校区,以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为设计原则,把***一中建设成省内一流的中学校园。

规划形成“三轴三区”的景观及功能布局,依据地块的形状考虑其功能上的合理性和布局上的均衡性,规划采用类似于建筑中的“三段式”布局,由北至南依次为植物园区和集中绿化区,教学核心区、运动及后勤服务区。

三轴分别为南北向的景观核心轴,东西向的教学核心轴和水渠景观绿化轴。

集中绿化区亦是学校的预留建设区,在西北角布置办公楼。

中轴以绿化和水体构成,体现“有水则灵”。

中段以建筑物的围合,构成核心教学区,布设三栋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和科教馆。

中心为围合水体和毛泽东主席雕塑。

南部集中布置运动场、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场、学生公寓和学生生活服务楼。

三个区域动静结合,体现学生“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特性。

一期工程处于天嘉东路以北地段,只进行教学核心区建设和部分配套设施建设。

二、建筑结构方案

1、建筑方案

新建房屋建筑风格以现代式建筑风格为主,新建所有建筑均为5层以下,无高层建筑,这就保证了校园新区建筑风格与周边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建筑物布置均以南北向为主,具有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条件,建筑外观设计力求丰富多彩,形体各异、富于变化。

立面塑造在强调统一的基础上力求体现地方特色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建筑风格,通过屋顶、檐口、窗口、过道、长廊、建筑入口、园林小品等布局处理,以及色彩的合理搭配与运用,形成富有个性魅力、风格丰富多变的建筑群体。

教学综合楼等大体量的建筑在造型上力求建筑的气度与力度,配合建筑细部的精雕细琢,体现出艺术雕塑的美感,内外装修讲究美观大方,亲切怡人,不落俗套,既有传统建筑的韵味,又具有现代建筑的氛围。

做到建筑内容与建筑形式的高度统一。

2、结构方案

2.1地震设防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项目所有建筑物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防。

2.2结构形式

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三、给排水及消防

1、研究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一中异地扩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研究范围

校园的室内、外生活给排水及消防给排水系统。

3、给水水源

本工程地处***县城规划区范围之内,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水质水量均能满足学校扩建用水量要求。

4、给水量

4.1生活用水根据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总人数,生活用水标准人均为200L/d·人,70个班学生约3850人,教职工约200人,用水量为810m3/d。

4.2公共建筑用水按面积估算约50m3/d。

4.3浇洒道路、场地用水按30m3/d。

4.4绿化用水按绿化面积估算约50m3/d。

4.5未预计用水量考虑总用水量的20%,故未预见水量为188m3/d。

4.6考虑日变化系数KB=1.2,总用水量为1353m3/d,取1350m3/d。

最高日用水量1350m3/d,最大时用水量135m3/h。

消防用水:

室内消火栓用水为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2h,一次消防总用水量为252m3。

5、给水系统

5.1生活给水系统

利用城市自来水系统,采用上行下给式供水。

5.2消防给水系统

1)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

由市政网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并沿校区成环状布置,在室外环状网上按规范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m。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消火栓给水主要设置在教学综合楼等位置,系统采用城市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