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9411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docx

本科《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2793

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代码:

02793

一,名词解释题

1.中位数:

将资料所有观测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的数.

2.I型错误:

是拒绝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叛为非真实差异.

3.总体:

是由研究目的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个体总和.

4.参数:

是指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

5.相关分析:

即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共同受到另外因素的影响.

6.回归分析:

即一个变量的变化受到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影响.

7.精确性:

是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

8.显著水平:

是检验无效假设的水准.但另一方面它也是进行检验时犯错误概率大小.

9.随机单位组设计:

它的原理与配对设计类似,抽每一头试验动物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任一处理而不受人为影响.

10.统计量:

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

11.准确性:

是观察值与真实值间的接近程度.

12.随机误差:

是由试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3.系统误差:

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它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的偏差.

14.样本:

是在总体中进行抽样,从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15.众数: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观测值或次数最多的一组中值.

16.样本标准差:

统计学中样本平方差S^2的平方根

17.试验处理:

在一项试验中,同一条件下所做的试验称为一个处理.

18.几何平均数:

几个观测值相乘之积开n次方所得的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

19.顺序抽样法:

是将有限总体内所有个体编号,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每隔一定的数目,均匀抽出一个个体,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20.试验指标:

用来平衡量试验效果的量.

21.随机抽样法:

是将总体内所有的个体编号,然后采取抽签,拈阄或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部分个体取出而做为样本进行调查.

22.小概率原理: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理.

23.重复:

在试验中,同一处理内设置的动物数量,称为重复.

24.局部控制:

在试验设计时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25.算术平均数:

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个数所得的商.

26.变异系数:

是标准差相对平均数的百分数,用CV表示.

27.II型错误:

在接受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判为非真实差异.

28.因素水平:

每个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处理的某种特定状态或数量上的差别)称为因素水平.

29.配对设计:

是指将条件一致的两头动物酿成对子,然后采取随机的方法在同一对子内两头动物进行分配处理.

30.试验处理:

指对受试对象给予的某种外部干预或措施,是试验中实施的因子水平的一个组合.

31.调和平均数:

资料中各观测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调和平均数.

32.效应:

是指因素对某试验指标所起的增进或减退的作用.

33.顺序抽样:

它是按某种既定顺序从总体(有限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构成样本.

34.独立性检验:

判断二项,多项分部计数资料两类因子相关性或独立性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35.适合性检验:

是判断实际观察的属性分配是否符合已知属性分配的理论或学说的一种检验方法.

36.单因素试验:

在试验中所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时,称为单因素试验.

37.局部控制:

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方法来控制或降低试验因在各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8.分等按比例随机抽样:

先按某些特征或变异原因将抽样总体分成基于等次在各等次内按其占总体的的比例随机投篮各等次的样本,然后将各等次抽取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即为整个调查样本.

39、随机群组抽样:

是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群组,然后以群组为单位随机抽样.

40、完全随机设计:

根据试验处理数将全部供试验动物随机的分成若干组然后再按组实施不同处理的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

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是

(1)。

①xij=μ+αi+εij②xij=μ+αi③xi=μ+αi+βj+εij④xij=αi+εij

2、.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①SST=SSt+SSe

②SSt〉SSe③SSt=SSe④SSt<SSe

3、一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3)。

①只能用t检验②只能用F检验③两者均可④两者均不可

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①dfT=dft+dfe②dfT≠dft+dfe

③dfT=dft④dft=dfe

5、简单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2)

①-1

6、相关系数

(2)

①有单位②无单位③有时有单位有时无单位④可能有单位可能无单位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2)

①MSt>MSe②MST≠MSt+MSe

③MST=MSt+MSe④MSt<MSe

8、生物统计学创始人的是(4)

①K.Pearson②W.S.Gosset

③R.A.Fisher④F.Galton

9、提出了F分布并创立了方差分析理论的是(3)

①K.Pearson②W.S.Gosset

③R.A.Fisher④F.Galton

10、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①dfe=N-k②dfe=k-1③dfe=N-1④dfe=N

11、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的检验中,回归平方和的计算式是

(2)

①b2SSy②b2SSx③bSSx④SPxy

12、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15个观测值,则df=(3)

①14②29③28④30

13、离均差平方和为

(2)

①大于0②最小③0④小于0

14、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n个观测值,则df=(4)

①n—1②2n—1③n④2n—2

15、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减去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

(1)

①不变②扩大a倍③缩小a倍④减去a

16、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加上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

(1)

①不变②扩大a倍③缩小a倍④加上a

17、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则标准差

(2)。

①不变②扩大a倍③缩小a倍④加上a

18、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则标准差(3)。

①不变②扩大a倍③缩小a倍④减去a

19、复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2)

①(-1,+1)②(0,+1)③(-1,0)④任何实数

20、在随机单位组设计中一定有(3)

①处理数=重复数②处理数≠重复数③处理数=区组容量

④处理数≠区组容量

21、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3)

①dft=N-k②dft=N-1

③dft=k-1④dft=k

22、在适合性X2检验中,设质性分类数为k,样本含量为N,则df=

(1)

①k-1②N-1

③(k-1)(n-1)④k

23、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12个观测值,则df=

(1)

①22②11③23④24

24、随机分组三样本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2)

①t检验②F检验③t检验或F检验④X2检验

25、样本回归系数b的总体参数是

(1)

①β②μ③ρ④b

26、对同一样本,分别取以下显著水平,犯I型错误概率最小的是(3)

①α=0.05②α=0.01③α=0.001④α=0.10

27、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3)

①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相等②距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③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④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的平方和最大

28、下列可取负值的是

(1)

①SPxy②SSx③SSy④SSR

29、在适合性X2检验中,设质性分类数为k,样本含量为N,则df=

(1)

①k-1②N-1③(k-1)(n-1)④k

30、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用

(2)

①平均数②标准误③变异系数④标准差

31、在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n个观测值,则df=

(1)

①n—1②2n—1③n④2n—2

32、离均差之和为

(1)

①0②最小

③大于0④小于0

33、在两因素无重复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2)

①MSA=MSB

②MST≠MSA+MSB+MSe

③MST=MSA+MSB+MSe④MSA≠MSB

34、下列恒取正值的是

(1)

①SSx②b③SPxy④r

35、观测值与()之间的接近程度,叫准确性。

(2)

①观测值②真值③算术平均数④标准差

36、在独立性x2检验中,设有R行C列,则df=()。

(2)

①(R-1)-(C-1)②(R-1)(C-1)

③(R-1)+(C-1)④(R-1)

37、下列可取负值的是

(2)

①SSy②SPxy

③SSx④SSR

38、在两因素无重复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①dfT=dfA+dfB+dfe②dfA=dfB③dfA〉dfB④dfA≠dfB

39、随机单位组设计要求

(1)

①单位组内试验单位同质②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同质

③单位组内和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均同质④单位组内和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均不同质

40、调和平均数H=

(2)

①1/(1/x1+1/x2+…+1/xn)

②n/(1/x1+1/x2+…+1/xn)

③(1/x1+1/x2+…+1/xn)/n

④(x1+x2+…+xn)/n

41、某样本均数为6.0,标准差为0.3,则变异系数为

(2)

①50%②5%③10%④40%

42、提出x2检验的是

(1)

①K.Pearson②W.S.Gosset

③R.A.Fisher④F.Galton

43、.下列四种抽样法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是(3)

①随机抽样法②顺序抽样法

③分等按比例抽样法

④群组抽样法

44、决定相关系数方向的是(3)

①SSx②SSy

③SPxy④S

45、对同一样本,分别取以下显著水平,犯II型错误概率最小的是(4)

①α=0.001②α=0.01③α=0.05④α=0.10

46、提出t检验的是

(2)

①K.Pearson②W.S.Gosset

③R.A.Fisher④F.Galton

47、在进行一个有5个处理的对比试验,若采用拉丁方设计,则用(3)安排试验。

①3×3拉丁方②4×4拉丁方

③5×5拉丁方④6×6拉丁方

48、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b的计算式是(3)。

①SPxy/SSy②SSy/SSx③SPxy/SSx④SPxy/SSySSx

49、在两因素无重复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2)。

①dfe=dfA②dfe=dfA×dfB③dfA=dfB④dfe=dfA+dfB

三、判断题

1.离均差平方和等于零。

(×)

2.在df=1时,x2值的计算公式不需进行校正。

(×)

3.t检验是由W.S.Gosset提出来的。

(×)

4.观测值与观测值间的接近程度叫准确性。

(×)

5.对同一样本,α越大,犯Ⅰ型错误的可能性越小。

(×)

6.处理平方和是处理均数与总均值的离差平方和。

(√)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误差平方和大,处理均方一定小。

(×)

8.相关关系反映变量间的依从关系。

(√)

9.简单回归系数是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应变量的平均变化量。

(√)

10.任何试验都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

11.总均方是总平方和除以观察值的总个数。

(×)

12.回归直线是残差平方和最小的一条最佳直线。

(√)

13.复相关系数恒取正值。

(√)

14.相关关系就是一种函数关系。

(×)

15.调和平均数H=(1/x1+1/x2+…+1/xn)/n。

(×)

16.正态总体均数μ的99%置信区间中,置信半径是t0.01(df)SX。

(×)

17.抽样误差的大小用S表示。

(×)

18.独立性X2检验中,设有R行C列,则df=(R-1)(C-1)。

(√)

19.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叫精确性。

(×)

20.在随机单位组设计中,单位组内不一定要同质。

(×)

21.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中一定有F=t2。

(×)

22.负相关即关系不密切。

(×)

23.单因素试验是只考虑一个因素而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试验。

(√)

24.配对试验设计的结果用t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

(√)

25.正态总体均数μ的95%置信区间中,置信距为t0.05(df)SX。

(×)

26.α越大,犯Ⅰ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

2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拒绝备择假设HA:

至少一个αi≠0,即

表明k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

28.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

29.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取值范围-1≤b≤+1之内。

(×)

30.在LSD法与LSR法中,LSD法犯Ⅰ型错误的概率最小。

(×)

31.在方差分析的F检验中,误差自由度的大小无关紧要。

(×)

32.没有设置重复,也能进行显著性检验。

(√)

33.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都有单位,且两者的单位一致。

(×)

34.拉丁方设计是一种排除双向误差的设计。

(√)

35.重复就是试验时设置了两个以上的处理。

(×)

36.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除以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不变。

(×)

37.离均差之和为最小。

(×)

38.α越小,犯Ⅰ型错误的可能性越小。

(√)

39.配对试验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8个观察值,则自由度为14。

(×)

40.小概率原理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理。

(√)

41.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误差自由度是观察值的总个数减去1。

(×)

42.在多元直线回归分析F检验与t检验必须同时进行。

(×)

43.R2越大,表明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越大。

(√)

44.正相关即为关系很密切。

(×)

45.在随机单位组设计中每处理在每区组中出现一次。

(√)

四、计算题

1.某人用两种不同的饲料喂猪,试验期间猪的增重如下表:

饲料

增重

1

859086828588

2

787873757878

问这三种饲料间增重有无差异?

 

2.6头动物服药前、后血液中某生化指标含量如下:

服药前

23

25

25

23

25

24

服药后

22

23

24

23

23

22

问服药前、后血液中该生化指标含量有无差异?

3.下表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猪某疾病的试验结果,问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治疗方法

有效

无效

A

60

40

B

90

10

4.某人对三个不同品种鹅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增重)如下表:

品种观察值(kg)

1233

2334

3544

问这三个品种鹅间的增重有无显著差异?

5.6头猪的断奶重和6月龄重(千克)如下表:

断奶重X

12

13

11

12

10

11

6月龄重Y

98

102

95

99

93

95

(1)请求出X与Y间的相关系数;

(2)请求出简单直线回归方程

6.称量了10头大白猪的5月龄体重分别为:

89、90、93、92、96、88、93、86、92、95,试计算该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五、证明题

1.请证明:

离均差之和为零。

2.请证明:

∑(x-

)2=∑x2-(∑x)2/n

3.请证明:

每个观察值同时加上一个常数a,所得的标准差不变。

4.请证明:

每个观察值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所得的标准差扩大a倍。

5.请证明:

每个观察值同时减去一个常数a,所得的标准差不变。

6.请证明:

每个观察值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所得的标准差是原来标准差的1/a倍。

7.请证明:

请证明:

=

六、问答题:

1.调查设计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①完全随机抽样:

首先将有限总体内的所有个体全部编号,然后用抽签或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作为样本。

②顺序抽样:

先将有限总体内的每个个体按其自然状态编号,然后根据调查所需的数量,按一定间隔顺序抽样。

③分等按比例随机抽样:

分等按比例随机抽样又称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

先按某些特征或变异原因将抽样总体分成若干等次(层次),在各等次(层次)内按其占总体的比例随机抽得各等次(层次)的样本,然后将各等次(层次)抽取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即为整个调查样本。

④随机群组抽样:

此种抽样是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群组,然后以群组为单位随机抽样。

⑤多级随机抽样:

当调查的总体很大、并可以系统分组时,常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

2.方差分析中有哪些常用术语?

①试验指标:

为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的性状或观测的项目称为试验指标。

②试验因素:

试验中所研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叫试验因素。

③因素水平:

试验因素所处的某种特定状态或数量等级称为因素水平,简称水平。

④试验处理:

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叫试验处理,简称处理。

在单因素试验中,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就是试验因素的某一水平,试验因素的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

⑤试验单位:

在试验中能接受不同试验处理的独立的试验载体叫试验单位。

试验单位往往也是观测数据的单位。

⑥重复:

在试验中,将一个处理实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单位上,称为处理有重复;一处理实施的试验单位数称为处理的重复数。

3.什么叫完全随机设计?

它有哪些优缺点?

①完全随机设计是根据试验处理数将全部供试动物随机地分成若干组,然后再按组实施不同处理的设计。

这种设计保证每头供试验动物都有相同机会接受任何一种处理,而不受试验人员主观倾向的影响。

在动物试验中,当试验条件特别是试验动物的初始条件比较一致时,可采用完全随机设计。

②完全随机设计的主要优点:

设计容易:

处理数与重复数都不受限制,适用于试验条件、环境、试验动物差异较小的试验。

统计分析简单:

无论所获得的试验资料各处理重复数相同与否,都可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③完全随机设计的主要缺点:

由于未应用试验设计三原则中的局部控制原则,非试验因素的影响被归入试验误差,试验误差较大,试验的精确性较低。

在试验条件、环境、试验动物差异较大时,不宜采用此种设计方法。

4.动物试验的特点有何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动物试验的特点有:

①试验干扰因素多。

首先动物本身存在差异,其次,自然环境存在差异;第三,饲养管理条件存在差异;第四,试验人员操作技术上存在差异。

②试验具有复杂性。

③试验周期长。

动物试验的基本要求:

①试验要有代表性。

动物试验的代表性包括生物学和环境条件两个方面的代表性。

代表性决定了试验结果的可利用性,如果一个试验没有充分的代表性,再好的试验结果也不能推广和应用,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②试验要有正确性。

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试验要求,将非试验因素的干扰控制在最低水平,以避免系统误差,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正确性。

③试验要有重演性。

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同一试验,能够获得与原试验相类似的结果,即试验结果必须经受得起再试验的检验。

5.标准差有哪些特性?

①标准差的大小,受资料中每个观测值的影响,如观测值间变异大,求得的标准差也大,反之则小。

②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观测值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其数值不变。

③当每个观测值乘以或除以一个常数a,则所得的标准差是原来标准差的a倍或1/a倍。

④在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资料中约有68.26%的观测值在平均数左右一倍标准差(

±S)范围内;约有95.43%的观测值在平均数左右两倍标准差(

±2S)范围内;约有99.73%的观测值在平均数左右三倍标准差(

±3S)范围内。

也就是说全距近似地等于6倍标准差,可用(

)来粗略估计标准差。

6.什么叫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它们有何区别?

答:

(1)判断实际观察的属性类别分配是否符合已知属性类别分配理论或学说的假设检验称为适合性检验。

(2)根据次数资料判断两类因子彼此相关或相互独立的假设检验就是独立性检验。

(3)独立性检验与适合性检验是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主要区别有:

①研究目的不同。

②独立性检验的次数资料是按两因子属性类别进行归组。

而适合性检验只按某一因子的属性类别将次数资料归组。

③适合性检验按已知的属性分类理论或学说计算理论次数。

独立性检验在计算理论次数时没有现成的理论或学说可资利用,理论次数是在两因子相互独立的假设下进行计算。

 

④在适合性检验中确定自由度时,自由度为属性类别数减1。

而在进行独立性检验时,自由度为(r-1)(c-1)。

7.什么叫试验误差?

动物试验中误差的来源有哪些?

在畜牧、水产等科学研究中,试验处理常常受到各种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使试验处理的效应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试验所得到的观测值,不但有处理的真实效应,而且还包含其它因素的影响,这就出现了实测值与真值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数值上的表现称为试验误差。

由于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性质不同,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片面误差)、随机误差(抽样误差)两类。

动物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①供试动物固有的差异。

如试验动物的遗传基础、性别、年龄、体重不同,生理状况、生产性能的不一致等,即使是全同胞间或同一个体不同时期间也会存在差异。

②饲养管理不一致所引起的差异。

指在试验过程中各个处理在饲养技术、管理方法及日粮配合等在质量上的不一致,以及在观测记载时由于工作人员的认真程度,掌握的标准不同或测量时间、仪器的不同等所引起的偏差。

③环境条件的差异。

主要指那些不易控制的环境的差异,如栏舍温度、湿度、光照、通风不同所引起的差异等。

④由一些随机因素引起的偶然差异。

如偶然疾病的侵袭、饲料的不稳定等引起的差异。

7.多个处理平均数的相互比较为什么不能用t检验?

因为:

①检验过程烦琐。

②无统一的试验误差,误差估计的精确性和检验的灵敏性低。

③推断的可靠性低,检验的Ⅰ型错误率大。

所以,多个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则不宜用t检验,须采用方差分析法。

9.什么叫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广义的试验设计是指试验研究课题设计,也就是整个试验计划的拟定。

狭义是指试验单位(如动物试验的畜、禽)的选取、重复数目的确定及试验单位的分组。

在试验设计时,重复、随机化、局部控制是试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重复:

是指试验中同一处理实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单位上。

设置重复的主要作用在于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如果同一处理只实施在一个试验单位上,那么只能得到一个观测值,则无从看出差异,因而无法估计试验误差的大小。

只有当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