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908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docx

周思聪142封长短不一的信

这142封长短不一的信,都是画家周思聪从1980年到1990年代初期写给挚友马文蔚的。

周思聪(1939-1996)死于57岁,短短一生特别是成年以后艰难的生存,使她在40岁出头就说出了“我无论如何不想长寿,能活60岁就谢天谢地了”这样感伤的话,谁料竟一语成谶。

她永远没有假期,直到死才得休假。

  

周思聪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她是在中年(却不幸成为她的晚年)结交了马文蔚(时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这个从未向她索过画的朋友,也许因为是同龄人,更多的是心有灵犀的同气相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音,同住京门,但见面不易,她们便在信笺上互相倾诉和倾听。

  

马文蔚珍存的周思聪来信,在1980年代前期最为集中,1983年有31封,1982年竟有40封,那时周思聪虽也疲劳苦恼,有一次快一个月了,无法动笔,还要面对墙上一大堆索画的条子,而“无数件琐事像许多砖块,团团围住。

有老人、孩子和病号拖住,不忍逃走”,但她自己还没被病魔缠住。

后来类风湿闹得手指僵直,浑身疼痛,雪上加霜,她就不止于精神的挣扎了。

  

然而,周思聪正像我们在她的画作中体会到的,她执著地热爱生活。

患病后有一年2月,她在信上写:

“春天又悄悄向我们走近了。

这回能留驻几天么?

或许。

”接着她写:

“有人说,人生就是匆匆忙忙向墓地奔去。

我不想这样生活。

  

她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反正不是她每天寝馈其间的生活。

对后者,她在信里留下这样率真的描述:

“生活是多么奇特又捉弄人,人们真是可笑,活在世间忙忙碌碌,凭着小聪明,得名又丧格,自我感觉那么好,还有人愿为其牺牲,而又有人怀着大智大勇进了棺材,于是另一些人假惺惺哀悼之后,又兴致勃勃去干害人的勾当去了。

怀着鬼胎,又彼此文明地招呼着。

只有孩子做不出,可他们将会长大。

”“我自己也弄不懂,有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美好,有时又觉得那么糟,好像四季的轮回,我的心境反复无常。

有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有时又是那么在乎。

  

这些袒陈可以说是“原生态”的,不同于一切学习会上的发言和一切表态的套话(这些她不会说)。

这反映出她灵魂中真实的矛盾。

 

 她灵魂中的矛盾缘于实生活中的矛盾。

她在1980年代初到凉山去,看到了跟画报上一味“载歌载舞”全然不同的彝族同胞的生活。

离开后,她说,她的魂依然在凉山飘荡,就在那低低的云层和黑色的山峦之间。

白天想着他们,梦里也想着。

“我必须试着画了。

当我静下来回味的时候,似乎才开始有些理解他们了。

理解那死去的阿芝,理解那孩子的痛苦的眼睛,理解那天地之间阴郁的色彩。

”想象不到的是她的思路一转:

“他们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愚昧、迷信,有时样子还使人害怕,他们过着和畜牲一般无二的日子。

但他们是诗人。

他们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生活,他们的目光,他们踏在山路上的足迹,都是诗,质朴无华的诗。

”请彝族的朋友不要挑剔画家急不择言的冒犯,这个画家这时是陷入了诗的思维,她的悲悯情怀却也让她接近了诗的真谛:

“诗不会在那漂亮的卫生间里,也不在那照相机前的扭捏作态里,那里是一片空虚啊。

”“欢乐很容易被遗忘,而痛苦就必然划下一个痕迹,永远留下了。

在我还是‘单纯得透明’的年纪时,有人曾批判我‘有阴暗的心理’,当时我吓坏了。

难道我是怪物?

可是这‘阴暗的心理’总使我看到那些不该看的阴暗面,……越是看到我的国家的苦难,我越是爱她,离不开她。

  

大概正是因此,她蔑视伪善,嘲笑那被称为“扛鼎之作”的“马屁画”。

也正是因此,她对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的看法,就跟一些人不同。

她在一个美协会上听到不少担任地方领导的理事指责《父亲》,说“丑化了社会主义农民”,“手上黑黢黢,这种愁苦的形象,还拿到巴黎展出,给中国农民抹黑”。

而周思聪说,“我看了《父亲》以后,发现感动我的,正是那些‘抹黑’的描写。

饱经辛酸的皱纹,含愁的善良的眼睛,污秽的手,那代表贫困的粗瓷碗……这一切使我想到我的祖国,灾难重重,至今她仍然贫穷落后,但她毕竟是我的祖国,我的父亲。

我不会因为他手黑而感到羞耻,我知道,那是因为他刚刚还在泥土中滚爬,为子孙操劳。

这样的父亲为什么就没有资格到巴黎?

……那些口口声声不忘本的人,因为要那可怜的面子,可以舍弃艺术的真实。

这就是‘为政治服务’吧,可怜的政治。

”“无论如何,我关心的总是现实,最感兴趣的还是现代人的想法。

  

她没有说到,在当时一堆不仅是为了“面子”的理由下,画家罗中立还不得不为“父亲”在耳根别上一段笔头。

正像更早两年对首都机场一幅西双版纳壁画争议不休,最后以给傣家的浴女挂上帷裙而告终。

过来人都记得,这样横加干涉的闹剧不一而足。

周思聪也记下两笔。

其一是举办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展览。

开幕后,民族宫党委发现有不少裸体,立即召开紧急会,但也想不出什么可行的对策,又不敢撕毁合同,十分尴尬。

当时美术公司做的维纳斯石膏像,也被公安局查询,说是要采取措施。

不仅此也,徐悲鸿纪念馆开幕,主管单位文物局领导也发现有不少裸体素描,当即下令这部分不能公开展出。

美术界力争的结果,让步改为“背面及侧面的”可展,“正面的”无论如何不得展,云云。

“他们分不清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黄色。

”在后来的岁月里,还是请出了毛泽东有关模特儿的一条语录,才平息了营营之声的。

  

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降临到周思聪的头上。

她画了两个背柴的彝族妇女,日暮靠在山路边休息,随手题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个画刊的编辑拿走了,下功夫查出了此语的出处,发现后面还有一句是“帝力于我何有哉?

”按他们的解释是“皇帝也拿我没办法”,于是令她改题目。

周思聪说:

“我只写了八个字,为什么给我多添七个?

即便我也引了后面的一句,那我的理解是:

我们靠自己终日辛苦劳作,不靠神仙皇帝,这难道不正是《国际歌》中的思想吗?

”对这种捕风捉影的神经过敏,她只觉得可笑,“这种聪明的文字狱游戏,不知何时才能被人们感到厌烦。

  

这是1982年底的事。

在那之前,她在吉林出版第一本画册就引起一场风波,出版局的领导和一些“搞政治的”不同意发行,理由是最后关于上访者的几幅画是“暴露”的,另外一些人体习作和稍有变形的画也成了问题。

在编辑力争下,官方通知全省新华书店:

将《卢沉周思聪作品选集》跟《赫鲁晓夫执政的年代》一起,“因故改为内部发行”,原订数改为寄售处理,发到当年年底为止,售余部分退回出版社———是宁肯经济赔账,也要限制发行的了。

周思聪不止一次在信里说她有不少事弄不明白,但她这时说了一句无可置疑的明白话:

“中国果真像一条巨龙,龙头稍微一偏,龙尾就不知要摆到哪里去了。

  

周思聪对这类涉及自己的事看得很开,而且当时她认为这只是地方上的一些做法,她把这个通知复印一份,交给她十分信任的北京画院院长刘迅,由他去向有关方面反映,“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她说。

  

从她写给马文蔚的“私房话”里,看得出她从心眼里讨厌什么,就是足以销蚀生命和灵魂的本真的一切。

“人们总喜欢锦上添花,而不喜欢雪里送炭。

这种热闹,我毫无兴趣。

”她厌烦老生常谈、表面文章,更不愿为这些耗去宝贵的时间。

“时间的财富,你是自己掌握着,而我则被别人毫无顾忌地抓去扔掉,眼睁睁要变穷人了。

”“我来到世界上,总算是做了自己高兴做的事,人到老年,岁月所剩无几,都会十分珍惜”,但,她认为一个人一定不要吝惜“发呆遐想的时间”,“人生中发呆是必不可少的”,我想她指的“发呆”,应该就是独处中的省思,而她作为艺术家,还要有足够的时空任感情在想象中驰骋。

需要寂寞,耐得寂寞;需要宁静,内心的和环境的:

“在噪音之中,花都不愿开,更何况人?

  

在宁静中,她静观,她沉思,都近于物我两忘的境界。

“好几天了,窗外一台打夯机不断地敲打地面,猫似乎对此有特殊兴趣,每次一开始打夯,她必跳到窗台上观看,神情专注,长时间守在那里不动。

”她不是一样专注地观看那只猫么?

“外面的雨下个不停。

真不知天上何以有这么多水倾泻下来。

雨中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呆滞,只有几只勇敢的鸟穿梭般飞来飞去,不知究竟为了什么。

”她又移情于飞鸟了。

“这里气候凉爽,北京正值中秋。

如果当傍晚时,有微风吹拂你们的窗帘,那便是我的问候。

”只要给她片刻的安宁,她的画意中便能生出诗情。

  

周思聪自剖说,“我有点像出家人,总想生活在内心世界之中。

似乎一切都将化为绘画语言,有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有时又觉得什么都那么闪光、引人入胜。

”她说,“我觉得自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思考,常与人格格不入。

”也许是这样的,我替她举一个例:

“现在是清晨,车窗外已经是一派南国景色。

夜里下过雨了,土地滋润,红绿分明。

朝晖映在一簇簇农舍的白墙上,轻柔、舒畅。

路上挑担的、背包的农民匆匆去赶早市。

车厢里忙乱起来了。

”请注意下面的场景:

“对面坐的一位年轻母亲在奶她的小儿。

就是这个婴儿昨夜不时啼哭,声音甜甜的,令人神往。

有人发出怨声,示意那母亲,他妨碍了别人的睡眠,我倒很喜欢听。

这个小罪魁现在正美美的吮吸着乳汁,玩着自己的小脚丫。

”对待一个婴儿夜哭的态度,区别了“正常人”和周思聪的不同,这应该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位母亲,我以为。

  

有人说她孤僻,其实她只是耿介,不善随波逐流,当然更不会同流合污。

她的是非之心少受功利的干扰。

因此,在过了“单纯得透明”的年纪之后,她还能几乎是凭直觉来明辨一些复杂的现象。

  

如关于鲁迅,她对马文蔚说:

“对鲁迅我与你看法有些不同。

我以为他的作品艺术感染力极强,他恰恰不能做政治家。

他偏激,他搞不得政治。

他又太仁慈,搞政治准倒霉。

他说是横眉冷对,其实他最不善冷眼。

他笔下的人物摄人魂魄。

他的文笔平中见奇,最具中国民族的风度。

我以为近几十年中,由于政治需要才把他的政治倾向极力夸大,这很遗憾。

  

她对一些文学作品也有感觉式的批评,却往往自有其透辟之处。

如说:

“《寻访画儿韩》文笔的确很好,对老北京也够熟识了。

看后,我进而又想到,大概此小说颇符合目前的‘精神’,因而上了《人民日报》。

其中有,‘连国家主席都挨整了,我们还算什么’之类的说法,毫无怨言,而不是像有些作品那样总是耿耿于怀,不想痛痛快快‘向前看’,是不?

  

她也并不总是落落寡合。

大约在1985年夏,她参加深圳美术节后说,“美术节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小青年,效率之高,令人羡佩。

此次美术节的宗旨是团结、交流、探索,凭着他们清醒的头脑判断,邀请的画家都是搞艺术的人,其中没有勾心斗角热心权术的角色,大家心情舒畅,交谈真挚。

所谈问题触到深处,收益不浅。

”如果邀她参与的社会活动,都是这样围绕着她魂牵梦萦的美术,当然不会使她厌烦,而且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可惜往往事与愿违。

例如,也是一次讲课之旅,但到了县城就陷入重围:

“衙门里的风气,令人生厌。

‘招待画家’,大摆宴席、陪客如云,庸俗吹捧、言之无物,酒足饭饱、伸手索画。

招待当然是公家出钱,画却落入私囊。

这个部长、那个局长、那个馆长、这个所长……本来我打算给这个偏僻地区美术界同行们留下几幅画,却不能如愿。

据说给了这些‘长’们,对画画的同行们更有益,‘长’们因此或许可以高抬贵手。

然而我却对此十分怀疑。

  

为什么怀疑?

这从周思聪向马文蔚推荐一位中学美术教师的信上可知:

“二十年来,差不多美育是个空白。

许多人,特别是青年,还包括不少领导干部,差不多都是‘美盲’,不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这位普通教员却有一个抱负:

要经他手培养出一百名考入美术院校的学生。

据说他已经培养了这样的学生五十多名,还在为实现他的目标努力着。

他的休息时间都交给了孩子们,经常带学生外出写生参观。

这倒是个‘平中见奇’的人物,你认为他是否有些意义,在当前?

”后来她又在一封信里补充说此人是八十中的美术教师赵存理。

不知马文蔚当时所在的传媒是否采访了这位赵老师,更不知可敬的赵老师是否实现了他的愿望?

  

马文蔚在序言中把周思聪这些信叫做“沉默者的心语”,我却愿说,对于陌生的读者,这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遗嘱。

她厌恶说教,她更不说教别人。

然而我们从这里认识了一个人,口吻如女中学生,却风骨凛然,我们再也不会忘记她。

  

  周思聪(1939-1996),当代国画家。

生于河北宁河,长于北京。

1980年代起,着力于水墨画的创新。

以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