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8375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常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⒈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

⒉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首领是铁木真。

⒊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政权建立。

4.元朝建立: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

元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5.元朝建立后,很快便出兵灭了南宋。

南宋大臣文天祥坚持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忽必烈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①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②推行重农政策,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

7.元朝实行人分四等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8.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⒈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⒉宋朝时,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的是工、商。

3、由于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

4.宋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户编定为坊郭户进行管理。

5.宋代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舍。

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一、大统一的汉朝

1、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国家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统治为“文景之治”。

2、被皇帝誉为“强项令”的东汉敢于执法的廉吏是董宣。

3、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4、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汉的首都在洛阳。

5、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二、两汉经济的发展

1、西汉时比较彻底地治理黄河是在汉武帝时。

2、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汉明帝时。

3、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始于汉武帝时。

4、“水排”是一种鼓风冶铁工具。

5、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三、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3、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4、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促进了汉匈友好。

5、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一、西周的兴亡

1、西周: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都于镐京(西安)。

2、分封制:

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叫分封制。

目的:

巩固周的统治。

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3、西周结束: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二、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即洛阳)——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齐桓公首霸的原因:

①管仲改革: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

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葵丘会盟。

4、晋楚争霸: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5、吴越争霸:

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

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三、战国争雄

1、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韩赵魏由晋分裂而成。

2、战国时著名战役:

围魏救赵(齐国孙膑)、长平之战(秦将白起)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章重要知识点汇总

等腰三角形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

判定: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和逆命题

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互逆命题: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备注:

一个命题一定有逆命题,但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4)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尺规作图的应用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反证法

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汇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初中生物八年级会考复习提纲

主题一科学探究

1.生物的特征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注意:

应用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生物和非生物)。

2.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重要步骤(注意:

假设的完整性,设计实验的科学性,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

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

3.科学家与其相应的研究成果:

林奈---生物分类系统;达尔文---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4.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

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

显微镜:

放大、物像(倒像)、对光(低倍镜、大光圈、白亮视野)、安放装片、调焦、污点(有可能在物镜、目镜、装片上,移动其中的两个,如果污点都不动,就在第三个上)、注意:

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

其放大的倍数是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多,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少。

所以有:

第一次的放大倍数X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X细胞数

临时装片:

注意识图排序

植物:

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

擦、滴(0.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

结构细胞质──能流动,加快物质交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并且细胞质里面没有大液泡。

(注意:

叶绿体、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产所。

在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3.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意:

细胞分裂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分裂成体细胞染色体复制,分裂成生殖细胞染色体减半。

5.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组织:

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植物组织:

⑴分生组织:

(⑵保护组织:

⑶营养组织:

⑷输导组织: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

⑴上皮组织:

⑵结缔组织:

⑶肌肉组织:

⑷神经组织:

器官:

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营养器官:

根、茎、叶;⑵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系统: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

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

A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素区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生物因素指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同种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有机体。

3.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水、空气等,生态系统中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活生物;稳定大气成分)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帮助传播花粉、种子)

分解者──各种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6.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7.能量流动的特点:

起点是绿色植物;单方向流动,且在传递过程中能量逐级递减,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给下一环节,形成能量金字塔。

8.物质循环:

物质在生物界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分解者起重要作用)

9.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

①生态系统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②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B、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外来物种入侵。

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的五大大作用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有光才能进行)

注意:

从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和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二氧化碳以及温度考虑如何增强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条件、场所、原料、产物的探究实验。

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表皮:

由一层细胞构成,除保卫细胞外不含叶绿体,起保护作用(表皮属保护组织)

叶肉栅栏组织:

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排列整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海绵组织:

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少,排列疏松(叶肉属营养组织)

叶脉导管: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叶脉属输导组织)

筛管:

输导有机物

呼吸作用: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线粒体(时时刻刻进行)

注意: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能量的探究实验以及促进植物呼吸作用和抑制呼吸作用的方法。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2)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2.在光下才能进行

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4.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1.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吸收作用:

吸收的原理和合理施肥以及施肥过多的解决问题。

根毛吸水、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失水的原理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应用:

“烧苗”、“腌菜”等等。

吸水途径:

外界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失水途径:

液泡→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外界溶液。

不同植物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种植时必须进行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种植吃叶的蔬菜需要多施含氮无机盐;种植吃果实的蔬菜需要多施含磷的无机盐;吃茎的蔬菜需要多施含钾无机盐。

蒸腾作用:

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腾。

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叶肉→气孔→大气

意义: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水以及水分从根上升到叶片。

应用:

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

运输作用:

导管(位于茎中木质部):

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茎中韧皮部):

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二:

植物的生活史

1.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有种皮、子叶、胚乳、胚芽、胚轴和胚根;(如玉米、水稻)

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有种皮、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

(如大豆、菜豆、花生)

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子叶(胚乳)──贮存营养;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茎连接部位;胚根──发育成根。

2.种子的成分:

用实验法探究(步骤: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无机物:

水、无机盐都是种子萌发时

有机物:

淀粉、蛋白质、脂肪所需的营养物质(要能探究)

3.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为根;胚芽发育为茎、叶;胚轴发育为根、茎连接部位;待子叶或胚乳贮存的养分耗尽时,开始从外界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幼苗。

内部条件:

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

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

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注意:

学会用实验法全程探究)

4.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根冠:

细胞大,排列不整齐,起保护作用

分生区:

细胞小,具分裂能力主要功能:

吸收水和无机盐

伸长区:

细胞迅速伸长使根长长

成熟区:

生有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按叶芽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注意:

植物的长高只是顶端长,再就是如韭菜等植物的叶的基部有具有

性芽轴──发育成茎

质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将来发育成枝

划幼叶──发育成叶

分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分混合芽──将来既发育成枝,又发育成花

6.按着生位置芽可分顶芽和侧芽。

顶端优势:

顶芽占优势,从而抑制侧芽发育。

7.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和花丝)和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开花:

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花就要开放。

传粉:

花粉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

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

8.传粉和受精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

9.受精的过程:

(1)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分泌出的黏液的作用下,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

(2)花粉管沿着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3)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萼、花冠、雄蕊、柱头、花柱全凋落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子房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11.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

异花传粉类型依靠昆虫传粉和依靠风力传粉

12.从花蕊的情况看花的类型有单性花、两性花和无性花。

13.保卫细胞有一对气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1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生长和繁殖的能量,并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1.八年级上册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练习试卷

2.2018届最新高考生物备考复习建议

3.人教版初二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4.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5.2018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

山水篇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词语:

1.水尤清冽尤:

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

道路。

见:

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坻:

水中高地。

屿:

小岛。

嵁:

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大约。

5.佁然不动佁然:

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

凄清。

居:

停留。

7.隶而从者隶:

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向西。

9.下见小潭下:

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

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像北斗星一样。

蛇:

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乐:

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

使-----凄凉。

寒:

使-----寒冷。

16.记之而去去:

离开。

二、句子翻译。

1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