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6673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docx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

柴油机拆装与实操指导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和专业课程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的开始,应当了解和掌握柴油机的结构、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柴油机拆装的程序、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和配合间隙、专用工具和测量仪表的使用、柴油机技术参数的检查与调整、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内容;学生通过实验是将以前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典型的动力机械结合起来,在这里能够得到实践;同时也是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应用。

实验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的项目和内容

(一)实验的项目有: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拆卸一台缸径为Ф250、或Ф240、或Ф300的6缸船舶柴油机,按系统进行零部件分解、清洗与测量,然后再组装起来。

柴油机进行必要的参数检查与调整,包括配气正时检查、气阀间隙检查与调整、供油提前角检查与调整、喷油器启阀压力检查与调整和雾化试验、增压器拆装间隙等参数,使柴油机处于相对完好的状态。

2.学会正确使用外经千分尺、内经百分表、塞尺等量具,分别测量气缸套、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轴承大小端、主轴颈、主轴承、曲柄销等零件的实际尺寸,记录各数据并分析出其圆度和圆柱度,再根据测取的数据计算各运动副的配合间隙,查标准进行各运动副的状态分析。

3.正确使用曲轴拐挡表,按规定的曲柄臂测量部位,检查测量曲轴拐挡差。

并进行曲轴轴线的状态分析。

4.进行机械调速器、空气分配器、废气涡轮增压器等部件的拆装。

5.在轮机综合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了解轮机机舱各系统主要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和管理方法,并绘出机舱主要设备布置图。

(二)实验的内容有:

1.了解船舶柴油机各系统的总体布置、外部特征和基本概念。

2.了解柴油机主要运动件(曲轴、活塞、活塞环、连杆、轴承)的各部位名称;了解它们的构造特点、动作原理、装配工艺要求。

3.了解柴油机主要固定部件(气缸套、气缸盖、机体、机座)的结构形式特点、材料和安装要求。

4.了解柴油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形式、零部件组成和功能;配气正时和气阀间隙的对影响柴油机性能的概念;掌握配气正时的检查与调整的方法;掌握气阀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包括“逐缸调整法”和“两次盘车调整法”)。

5.了解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组成,重点掌握喷油泵和喷油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拆装工艺要求;掌握喷油器的启阀压力调整、雾化试验的观察与判断方法;掌握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的方法,掌握各缸供油均匀性的检查与调整的方法。

6.了解该柴油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介质的流向、系统零部件组成与功用;以及温度控制与压力调节的方法。

7.了解压缩比的概念,压缩比的大小对柴油机性能有何影响,掌握气缸存气高度的检查方法。

8.掌握正确使用曲轴拐挡表、曲轴拐挡差的测量部位和方法、用“销位法”和“图解法”分析曲轴轴线状态。

9.掌握柴油机运动部件的各运动摩擦副之间的间隙测量方法、测量部位和记录方法、圆度和圆柱度的计算方法。

了解轴瓦与轴颈贴合状况的判断方法,了解轴瓦的拂刮方法。

掌握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的选取、校验和正确使用方法。

10.掌握活塞环的拆装方法,掌握活塞环开(搭)口间隙、天地间隙、背隙的测量、活塞环弹性检查、活塞环与气缸套密封性检查步骤及方法。

11.了解用“压铅法”测定主轴承与主轴颈之间的间隙,及更换主轴瓦的工艺方法。

12.了解曲轴主轴颈的轴向间隙的测量方法。

13.掌握拆装气阀专用工具的使用;进排气阀的判断与拆装、气阀与阀座密封性检查方法;掌握气阀研磨工序及要求。

14.了解柴油机调速器(机械、液压式)的结构,掌握拆装工序的要求和柴油机调速的基本原理。

15.了解废气涡轮增压器(外支承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拆装工艺要求、专用工具使用、各间隙调整步骤;掌握K、M、L、N值的含义及测量方法。

16.了解活塞连杆运动组件在气缸内的校中与测量方法。

17.了解船舶柴油机压缩空气启动原理、了解气缸启动阀、示功阀、空气分配器、主启动阀等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拆装要求、了解主压缩空气系统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8.了解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的备车操作程序和管理内容。

19.了解船舶柴油机的备车、冲车、试车、起动、完车的操作步骤。

了解船舶柴油机操纵、换向、调速的原理和方法。

20.掌握测试仪表的使用、柴油机基本参数的测取及调整方法、掌握船舶柴油机最高爆压的测取、气缸示功图、油耗率等参数的测取方法。

21.了解机舱各系统主要设备的布置与操作、了解机舱各管路系统设备的布置与操作、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2.了解船舶柴油机的各性能参数监控和调整,信号报警的处理方法。

三、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应该用统一的报告书,也可用报告书的标准格式用计算机打印。

其内容要反映出该柴油机的基本状况、主要技术参数、拆装工艺及要求、在拆装过程中的体会、在拆装过程中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改进与创新等,具体内容有:

1,该柴油机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参数。

2,简要阐述曲柄连杆机构在拆装时应当注意事项有哪些。

3,将测量的数据列表并计算出气缸套、活塞、活塞销、主轴颈、曲柄销、主轴承、连杆轴承的圆度、圆柱度。

4,阐述测量活塞环(开口、天地)间隙,分析间隙过大或过小的危害。

5,曲轴拐挡差的测量、分析出六缸曲轴七道主轴承的轴线状态曲线。

6,简要阐述柴油机装好后、怎样进行技术参数检查与调整。

7,简要阐述柴油机备车、起动、操作、完车的步骤。

8,简要阐述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操作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9,实验的心得体会,包括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指导水平评价,对实验过程有何好的建议以及对这个实践环节的评价。

四、实验室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纪律与安全规则

1.学生在实验场地必须听从指导教师的指挥,严格实验室纪律,注意人身和机器设备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严肃认真。

不许打闹、服从分配、互相配合做好每

一项工作。

在拆装过程中,地上有油有水当心滑倒,到处都有摆放重物当心碰到,站在高台上用力时当心摔倒,在搬运较大零部件当心砸到手脚。

3.在吊装重物时要检查起吊设备的完好性,要正确选取绳索系的部位,且要系牢靠;重物下严禁站人,严禁将手或脚放在吊装物之下。

在飞轮盘车前要查看柴油机道门两边有无学生将手伸入曲柄箱,以防发生意外。

4.在实验室期间学生要遵守作息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工作期间不准穿拖鞋、背心、女生不许穿裙子。

5.在拆装过程中,应首先选用专用工具,再选用常规工具;常规工具应首选套筒工具和梅花工具,再用开口工具,尽量不用活动扳手。

在使用工具需要加长力臂时或盘车需用长杆时,应注意长杆所扫过的地方有无其他人员。

(二).拆装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

1.拆装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外到里。

先将零部件完整的拆下,然后再分解;装配的时候则反之。

拆下的零部件应随缸号顺序放好。

2.在拆卸时就要想到装;在对零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测量、组装的过程中,要注意零部件原有的记号、顺序、方向、不要装错;对无互换性的零部件,严禁错位互换,拆下的螺栓、螺母要及时装还到机器上;分解的零部件要及时装好,避免零件丢失和损伤;组装时必须保证零部件的清洁。

3.在拆装过程中,要弄清楚零部件的结构、配合及连接关系、动作原理、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再进行组装,以免损坏机件,有些零部件在拆卸需要敲打时,原则上只能用比零部件更软的工具敲打,(例如用橡皮锤、木锤、木柄、软铜棒等)。

每人每天应及时作好现场记录,以备检查。

4.每天必须保持拆装场地的卫生、不许将早餐食物带进实验室、实验室内不许抽烟,除茶杯外实验室不许吃零食;在实验室要注意墙面卫生,油手不许摸墙壁;由于实验现场组多人多,拆卸的零部件要放到人员不易踢到的位置,并且要放置有序;折装的工具每天要清点、每天收工之前要将实验场地收拾干净。

5.在轮机综合机舱操作时,要爱护机舱每一个设备,在没有搞清楚设备特点时,严禁乱动设备,操作时应严格听从指导教师的指挥。

6.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规范地写出作业和实习报告。

五、实验评分

实验的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由学生的实验能力表现分与实验报告分组成,并各占50%。

(一)实验能力表现分(50分)

包括实验室纪律、安全责任、能力表现和实操考核等方面评分。

l、实验室纪律分(l0分):

(1)每天上午8:

00-11:

30,下午2:

00—4:

30为实验时间。

(2)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

迟到早退累计三次算旷工扣10分。

(3)无故缺席一次扣5分。

(4)三次无故缺席将严重影响实验总分。

(5)有特殊事情要向指导老师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离开,但也适当要扣分。

2、安全责任分(10分):

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安全规则吊装机件与实际操作;听从指导教师的指挥和安排,不得随意乱动实验室的其它仪器设备;拆卸的零部件放置要有序,不得随意堆放,组装的零件要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组装;工具每天要清点、实验场地每天要收拾干净。

如有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的事故苗头出现,视情节轻重扣除安全分5—15分。

3、实验表现分(包括平时作业)(20分):

实验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

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

不怕脏、不怕油、不怕麻烦:

要做到手勤、脑勤、嘴勤,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在拆装过程中体会动手的技巧、装配的技巧;在使用工具时要正确掌握力度和方法、在使用量具时要正确掌握校表、测量和误差分析的方法、在进行船舶柴油机实际操作时要掌握正确的步骤和动作规范。

4、考核(10分)

实验结束时应对学生实验的效果进行检查,实行任意抽取几道问答题与指定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也可以让几个学生组织起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实际操作柴油机的一、二个项目,也可以指定几个学生对一台组装好的柴油机进行技术参数的检查与调整,还可以指定几个学生同时测量几个零件并分析出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现场拆装某个零部件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根据他们操作的动作规范、熟练程度、以及完成的质量来评分。

(二)实验报告(50分)

实验报告格式按要求规范统一。

从报告中应该反映你拆装的柴油机技术状态,柴油机系统的组成、功用、拆装的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心得体会。

从计算表格中应该很明确的显示出零件的磨损状态(包括园度和圆柱度);还应有对该机进行维护保养和日常管理的主要项目。

具体要求见第三项“实验报告要求”的9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5条以上来写。

根据实验报告的格式、认真的程度、内容的完整评分,特别是对这次实践环节能有好的创新举措、提出更好的建议应当加分奖励。

 

 

 

 

附录1.柴油机拆装程序

1.首先看清拆装的柴油机标牌、了解基本技术数据;再看各系统总体布置特点,记下特殊的地方,以免回装时出现差错。

2.放掉柴油机机体内的冷却水和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拆除机器周边连接油管、水管、各传感器连接线并做好记号。

3.学生以小组为单元,以2—3人为一组、每小组负责拆装一个缸,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4.拆下盖头的罩壳,将拆下的螺母垫片放入罩壳内。

5.拆下盖头上所有附件和连接的水管油管、高压油管、启动空气管;拆下气阀摇臂、摇臂轴,拆下喷油器;拆下与盖头连接的进气管、排气管;这时应将吊绳系好用葫芦带住、且松紧适当、并注意对称和平衡。

起吊时先要认真仔细地检查一遍,确认螺栓全部拆除后,才能缓慢拉葫芦,并注意起吊的物体有无牵扯到其它物体。

6.用重型套筒扳手对称拧松气缸盖螺栓,取下螺母和垫片;将短钢丝绳套在装喷油器的压紧装置上起吊,必要时用撬棍撬松。

吊下后再进一步分解气缸启动阀、示功阀、安全阀、进排气阀机构。

7.拆下机器两边的道门盖板,观察连杆大端轴承、主轴承的结构型式,记号与标记;观察曲轴结构型式和安装特点,曲轴轴承润的滑特点。

8.将车盘到合适的位置,用扭力重型套扳对称旋松两边的连杆大端螺栓,以能够用手拧动为好,道门两边的学生用手托住下瓦盖松掉螺母;一边递、一边拉将下瓦盖从道门内取出来,再将起吊专用工具装牢在活塞顶上,慢慢拉起活塞连杆,当活塞连杆刚刚离开曲柄销时,用布条将上瓦与连杆大端系牢;再将活塞连杆吊出,然后分解活塞、活塞销、连杆、活塞环;按缸号顺序放好。

注意问题是:

要记录每个缸活塞连杆的记号和记号的方向;活塞环的缸号、道号顺序不能错乱,并捆扎放好,因为安装时要按原顺序组装;吊缸时不能将曲柄同方向的活塞连杆同时吊出,以免拆其它缸的活塞连杆时,由于失去平衡,旋转惯性力的作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9.在柴油机上拆下几道主轴瓦、将下瓦挖出检查和测量,完成后立即装还原。

注意问题是:

轴瓦装入时不能错乱顺序和方向、组装时轴径轴瓦都要清洁并打上机油,轴承螺母用扭力重型套扳分多次对称拧紧,力矩必须到位;拧紧每一道轴承就要盘动一次车,如发现有盘车重的现象,应将刚紧的轴承固定螺母松掉检查其原因。

10.按系统分解清洁零部件:

高压油泵、挺柱机构、喷油器、调速器、空气分配器、气缸启动阀、主启动阀、安全阀、示功阀、排气包、柴油滑油滤清器、冷却器、废气涡轮增压器等,并了解其结构和动作原理;拆开的零部件要及时装好,以免丢失和损坏。

  

附录2.零部件分解、测量、装配与调整程序

1.分解废气涡轮增压器:

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在转速高、温度高的状态下工作;所以动平衡要求高、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质量要求高。

那么首先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结合实物搞清楚增压器的内部结构、按照规定的拆装顺序和要求进行;不可损坏零部件原有的精度和光洁度;按照规定的装配间隙进行增压器的组装,并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以保证转子与壳体的对中性;还要搞清楚拆装专用工具的使用部位和使用方法。

拆装时要细心谨慎,掌握好使用工具的力度。

先要放尽两边的透平油,拆下两边轴承端盖和测速传感器、拆下空气滤清消声器;用深度游标尺测量压气机轴端与涡壳端面的距离即K值,并做好记录。

分别用支架锁片固定压气机轴端和涡轮轴端,依次拆掉两轴端的调整螺母和锁紧螺母、保险垫、推力圈;拆掉止推轴承固定螺栓、取出挡油盘半圆、甩油盘;用专用工具分别拉出两端止推轴承;拆掉隔热板的螺栓、将轴的两端微微抬起,拆掉压气机的涡壳、扩压器等,将转轴叶轮从压气机端抽出,以隔热板为支撑两端用木块垫好。

并小心翼翼地铲除积碳,做好清洁。

组装时以相反的程序进行,将转轴叶轮小心翼翼地抬进涡轮端,压气机轴端用手抬起不能放松,装压气机涡壳,对好定位销后用橡胶锤轻轻敲;对称拧紧固定螺栓,对称上好隔热板螺栓;两边装入止推轴承,对称拧紧固定螺栓将止推轴承定位,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拧断固定螺栓;再拆掉固定螺栓,装两边的甩油盘、挡油盘、推力圈、保险垫、调整螺母。

用深度游标尺测量压气机轴端面与压气机涡壳端间的距离K值,用紫铜棒轻敲轴端面调整K值,直至完好为止;这时轻轻转动轴,应转子旋转自如为好;用支架锁片固定压气机轴端再装好锁母,拆下支架锁片,装好两端盖;按规定加好透平油,装好空气滤清消声器。

2.废气涡轮增压器(外支撑滚动轴承)K、N、L、M值测量。

 

K值:

K值是装复转子时轴向定位标准,用以保证转子与机壳间的各种轴向间隙正确的主要依据。

测量时,先拆掉两边轴承端盖、拿去密封垫;用手转动转子使转子处于自由状态下,测量压气机轴端面与压气机涡壳端面间的距离,一般在压气机轴承端盖上标有K值的测量部位和标准值。

N值:

为转子轴的端面与压气机涡壳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即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用于保证转子轴向热膨胀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压气机叶轮或气封与增压器壳发生碰撞。

N值测量是分别在转子轴的左、右端施以轴向推力,使转子轴分别处于左、右两个极端位置,然后分别测量出转子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压气机轴端面至压气机涡壳端面的距离K1、K2值,则止推轴承处的轴向间隙N=K1-K2。

M值:

为压气机叶轮背面与气封板之间的轴向间隙,保证叶轮背面不与气封板相碰撞;测量M值时,将压气机轴端的调整螺母和锁紧螺母及甩油盘拆下,在压气机轴端向涡轮端方向施以轴向推力,使间隙M消失,测量出压气机轴端面至压气机涡壳端面的距离为K3值,则压气机叶轮背面与气封板之间的轴向间隙M=K3-K。

L值:

为压气机叶轮前面与压气机涡壳内壁之间的间隙,保证叶轮前面不与压气机涡壳内壁相碰撞;测量L值时,将压气机端的止推轴承固定螺栓旋松后,在涡轮轴端向压气机方向施以轴向推力,使间隙L消失,测量出压气机轴端面至压气机涡壳端面的距离为K4值,则压气机叶轮前面与压气机涡壳内壁之间的间隙L=K-K4。

3.柴油机进排气阀拆卸和装配

气阀与气阀座在高压的燃烧气体作用下,将产生交变的机械应力和变形,并引起气阀与气阀座接触面间发生相对滑移,导致气阀与气阀座磨损严重,所以要进行拆装检查。

将气缸盖用木板垫稳放平,将气阀拆卸专用工具固定在气缸盖上,向下旋转丝杆,使专用压圈压正弹簧上承盘,压缩气阀弹簧,从弹簧上承盘座中取出两半的气阀锁块,便可依次取下弹簧上承盘,气阀弹簧,然后将缸盖翻起90度,由气阀座中抽出气阀;注意识别进、排气阀。

·例如6160A柴油机的进气阀阀杆上部多一道环槽作为识别记号,我们称作记号识别进排气阀。

·非增压机以气阀盘面大小来区分进排气阀:

盘面大的为进气阀、盘面小的为排气阀。

·以气阀锥角来区分进排气阀:

30度为进气阀、45度为排气阀。

装复时注意别忘装弹簧下承盘、气阀拆卸专用工具向下旋转丝杆时压下深度要适当,以便装两半锁块为宜。

拆掉专用工具后,用铜棒轻轻敲打弹簧上承盘,使两半锁块与弹簧上承盘锥面更好的吻合。

4.柴油机气阀研磨及密封性检验

气阀密封面发生严重磨损,烧伤和腐蚀后,将直接影响该缸的压缩比和整机的性能,同时加快气阀与阀座的烧损。

处理的办法可以在气阀研磨机上研磨,也可用车床进行阀面光车,或者在阀座面上用专用铰刀铰削,消除缺陷后,再实施研磨。

如有严重缺陷,应报废更换新气阀。

如气阀密封面磨损不大,可将气阀与阀座直接进行互研,以恢复正常密封。

(1)、气阀与阀座互研

进行研磨之前,将气缸盖清洁干净,特别是进排气通道、气阀导套、阀座处的积炭要铲刮干净,然后将气缸盖底面朝上平放于适当高的工作架上。

在气阀密封锥面涂一层用机油调和的200目粗凡尔砂,用橡皮碗吸住阀盘底平面,以拍打与转动结合的动作进行研磨;如不用橡皮碗,也可在阀窝与阀杆之间放进一根稍强的弹簧,使阀杆抬起4~6公分为好,然后用手按住边转边轻轻敲击进行研磨。

涂在阀密封面的凡尔砂量要求适当,不能太多,以免流到阀杆与导套之间增加磨损。

将密封面上的麻点磨掉以后,再用600目的细纱进行研磨。

磨到密封面完全接触后,再用机油进行研磨,直到阀和阀座上出现灰色光亮完整而均匀的阀线为止,但阀线宽度要适当,进气阀应在1.5~2毫米、排气阀应为2~3毫米左右。

阀线过宽密封性不好,过窄则工作寿命不长。

(2)、气阀密封性的检查

气阀与阀座互研后检查密封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在气阀锥面上用铅笔每隔3毫米~5毫米画一条线,然后将阀装入阀座,压住并转动约90度,取出气阀观察其上的铅笔线;若全部被擦掉,表明密封性良好、研磨质量高。

b)将气阀及气阀弹簧等装复,然后在进气道和排气道内注入煤油,历时3~5分钟无渗漏现象,则表明密封良好。

c)将气阀装入阀座,在阀座坑内与阀盘底面上倒入煤油,5分钟后擦净煤油并迅速提起阀翻面,观察配合面上有无渗入煤油或手模靠近阀头处的阀杆有无渗入煤油。

没有煤油渗漏表明密封良好。

5.柴油机活塞环拆卸

活塞环与气缸套是柴油机中一对重要的运动副,它门受到高温、高压燃气的挤压和冲刷作用,产生大量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且工作表面产生严重摩擦;具统计整个柴油机的摩擦功损失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发生于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

活塞环按其功能可分为气环和油环两种。

气环的功用主要是密封气缸和散热;油环的功用主要是布油润滑环与缸壁、将多余的滑油刮下。

气环是靠其弹性张力以及在气缸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紧贴于气缸壁和环槽平面而实现密封和散

热功能。

(1)、拆卸活塞环:

活塞环的拆卸应使用专用工具。

专用工具类型很多,活塞环专用卡钳是一种典型的专用工具。

在没有专用工具时,一般可用结实的布条或铁丝,做成环套套在大拇指上,注意环套大小要适当,以套在大拇指上时中指能顶在活塞环上为宜;再套牢活塞环开口两端,缓慢地用力使活塞环张开后即可取下;张开活塞环时,应尽量使它的开口在能拆卸的条件下张开得小些,否则很易折断或使活塞环受到内伤,使之很快疲劳断裂。

拆下的活塞环应按次序用布条扎好放置该活塞边以备检查测量,不要弄乱次序或随意乱放。

(2)、安装活塞环:

以相反的程序进行,后拆的先装。

安装活塞环应遵循以下原则:

a)在用环刮除积炭清洁后,应将黑面朝上装,因为活塞环上面是经过高温燃气洗刷的。

b)截面为梯形环,应将刀口向下,否则加大环的泵油作用。

c)截面有倒角的,分为内倒角和外倒角两种,一般内倒角朝上安装、外倒角朝下安装。

d)安装时应仔细查环的开口处有无记号,有记号的环记号一定朝上安装。

e)截面为矩形的新环,可以任意安装。

 

6.柴油机活塞环搭口间隙及天地间隙测量

活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两种。

通过搭口间隙测量可检查环的外表面磨损,通过天地间隙测量可检查环的端面磨损。

(1)、活塞环搭口间隙的测量:

清除气缸套内表面上的积炭、油污,必要时用刮刀修刮缸口,并用细油石打磨光滑,再用干净的棉纱擦拭干净。

用手握住活塞环开口的对边,将活塞环压入气缸缸径磨损最小的部位,一般是在气缸下部1/3处,并且要放平。

用塞尺插入环的开口间,松紧合适的塞尺厚度就是环的搭口间隙。

当搭口间隙大于规定最大允许间隙时,该环不能再使用必须更换;当间隙值小于规定最小装配间隙时,应进行修挫并注意倒角。

(2)、活塞环天地间隙的测量:

活塞环和环槽经过清洗后,将环依次装于各道环槽中(注意不可将环的道号颠倒),使环下端面紧贴环槽下端面上,用塞尺沿圆周5个位置测取天地间隙的平均值。

活塞环与环槽天地间隙如过大,会引起活塞环对环槽的冲击而加速磨损,并且泵油作用严重,所以应进行更换;活塞环的环槽轴向间隙过小,会使活塞环卡死在环槽中而失效。

此时将环的上端面放在铺有0号细金刚砂纸的平板上,用手按住环面,使它在砂纸上来回移动砂磨环的上端面。

砂磨时用力要均匀,磨一会儿后将环转一个位置再磨。

砂磨中要随时将环洗干净后进行测量,直到环槽轴向间隙合格为止。

注意环的下端面为工作面,不能动。

7.柴油机活塞环弹性定性检验(自由开口法、永久变形量法)

(1)、测量自由开口:

活塞环自活塞上取下后,用钢直尺测量出活塞环在自由状态下的开口大小。

通常新环在自由状态下开口尺寸为(0.10~0.13)D,D为缸径。

若所测自由开口小于新环自由开口值,说明环的弹性下降。

(2)、永久变形量法:

活塞环取下清洁后,首先用钢直尺测量出活塞环在自由状态下的开口大小,再人为将自由开口闭合或将其扩大一倍再松开,若其永久变形量大于自由开口值的10%,则表明环的弹性下降。

8.柴油机活塞环与缸套密封性检验

活塞环与缸套的密封性检查主要有漏光检查和环平面挠曲度检查。

(1)、透光检查:

将活塞环放入标准气缸套内(或圆筒形量规),并且放平。

在缸套中活塞环的下部放一光源,上部用比气缸外套内径小3~4毫米的盖板将环盖住,检查环外圆面与缸套壁面的透光情况。

合格要求:

每处透光弧长不得超过30度;同一根活塞环的透光弧长总和不得超过90度;在活塞环开口处左右30度范围内不允许漏光,并且漏光径向间隙用0.02~0.03毫米塞尺不得通过。

(2)、环平面挠曲度检查:

活塞环挠曲变形将影响环在环槽中的运动,易使环在环槽中卡住,影响环的密封。

检查方法是将活塞环平放在标准平板上,观察环端面与平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