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6415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docx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范文

2022年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方案

一、教学质量检测目的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环节,它的质量关系到新一代人的综合素质的形成,也关系到发展的未来。

本学期是小学新课程实施第一轮的结束时期,为了从整体了解和评价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认真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科研究,改进学科教学,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特此决定进行小学质量的检测分析和调查研究。

三、检测组织和实施

1.检测组织:

本着“科学、常态、基础、全面”的原则,本次检测由区教育局决策。

小学毕业班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安排流动巡视,负责组织测评,学校交换监试,中心学校蹲点巡视;小学二年级由中心学校组织检测,教师发展中心安排流动巡视,中心学校蹲点巡视,学校交换监试,中心学校统组织评卷,成绩统上报;其他年级由各校组织检测,中心学校巡视,各校自行评卷,准时上报成绩。

2.考务工作:

中心学校成立考务组,制定考务方案。

各校一定要严肃考风考纪,也要成立考务组,安排考务室,有专人员负责试场、监考人员、学生名册等各项考务工作,准备好订书机、胶水等材料,并按照附件表格的格式输入学生名册,发送给中心学校,并打印一式4份,以备统阅卷登分。

3.试场安排:

要求一人一桌。

各考点在考前一天下午布置好考场,贴好座位表,在班级宣传栏张贴学生座位表。

严格要求学生按座位就坐。

4.巡视安排:

区级巡视员流动巡视,中心校在每所学校安排1名巡视员。

各巡视员于考前30分钟到达学校考务室,检查试卷保管和考务安排等组织情况。

开考铃后,巡视员按常规要求巡视。

5.监考安排:

二、六年级实行本校任课教师回避、交换监考的原则,每试场安排两人监考。

监考员要求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提前30分钟进入考务室,进入考务室后关闭手机,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要求学生将书籍、作业本等东西清理到书包内,保持桌面和抽屉干净。

然后一人发放试卷,一人提示学生认真在密封线内填写学校、学生姓名、座位号(学生姓名、座位号必须与学生名册上保持一致)。

开考后,两人分别在教室前后监考,不得交谈或阅读报刊书籍。

除监试人员、主考和巡视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能进入试场。

考试结束前15分钟,监考员要提示考生考试剩余时间。

其他年级各学校自行安排测试,并把考务方案发给中心学校。

6.收卷装订:

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按学生名册顺序收卷,并注意检查试卷的总数与考生人数是否相符。

如发现有学生缺考,监考老师必须在空白试卷密封线上用红笔填上缺考学生姓名、座位号,在试卷答题区域注明缺考。

收齐试卷,直接回考务室,按试场试卷用订书机装订三正两反五针,由巡视员验收后,用封条密封试卷袋并加盖学校公章,然后上交巡视员。

7.评卷安排:

毕业班区统安排评卷,评卷时间为2022年X月20日上午8:

00报到,8:

10召开评卷成员会议,宣布学科组组长和分题组长名单,统评分标准和评卷注意事项,8:

40开始阅卷,所有阅卷必须在一天内完成。

小学二年级中心学校统安排评卷,评卷时间为2022年X月25日下午1:

20报到,1:

30评卷正式开始。

8.成绩录入:

评卷结束后,统安排教师交叉进行统分、核分、登分,并按学校和班级在电子表格中输入学生成绩。

统分、核分、登分要签名。

最后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将各校四科成绩发送至学科研训员。

四、其他事项

1.各校要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写出分析报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对策,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分析报告以中心学校为单位于X月30前上交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部。

2.教学质量检测调研工作是一项双赢的工作,每所学校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协助中心校人员和巡视员把这项工作做好。

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为了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对我校教学质量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既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通过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使教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质量观,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推动学校加强管理,改进教学,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克服教学管理的简单化,形成全面的质量观,过程化的质量观,深入推进课改,把质量评价与监测作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针对性和科学性水平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导向性,使教学质量监测成为促教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科学性原则

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把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状况和形成程度作为监测的重点。

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3、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测过程中要重视监测对象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充分发挥监测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将监测作为开展和推动教改的动力。

三、监控的内容

㈠教学过程的监测

1、备课:

要高度重视和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备课要成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和集体智慧,各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2小时。

备课要成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具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置以及课后反思等环节,在深化集体备课备课基础上,细化课堂教学质量预测,将全班学生每节课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全班学生后百分之二十的平均分和最低分做出恰当预测,作为学校质量监测的参考依据和评价标准。

学校重视对备课的检查,特别是要使备课成为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过程,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杜绝造成教师弃教法研究、置学生研究而不顾的形主。

查集体备课活动开展情况,审阅年级组集体形成的“共性教案”和教师通过增、删、改、补形成的“个性教案”;看教案是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整合了三维目标、是否体现了创新发展,是否体现了教改,真正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性补改、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

2、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

使学生活泼高效地学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

学校成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小组,进行随机听课,听后进行随堂测试,并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案或讲学稿进行即时反馈,反馈要更多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帮助教师更快提高教学水平。

3、课后作业

作业要进行分层布置,并布置预习作业,并对错题及时矫正。

教务处要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

以指导教师的教学。

㈡教学效果的监控

1、日常教学质量的随堂抽测

根据各学科、各年级、各课节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节课的具体抽测内容,以信息化条件下软件支持为载体,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机构的成员不定期到各班进行随堂听课,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测,并准确、合理的分析抽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有效调控。

2、学校阶段性教学质检测

即在期中、期末通过对全校各学科进行检测,以各学科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学习情况和各学科、各班级教学质量的提高幅度为评价的内容开展相应评价。

四、监测方式

学校建立教师、教研组、教导处三级监测网络,教师以自我检测和随堂监控为主,随教学过程进行而进行;教研组以抽查教案、作业、和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测为主的检查方式,以及进行单项能力检测,发挥其导向作用;教导处侧重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监测,随机进行随堂听课,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测,并准确合理地分析抽测结果,及时指导反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有效调控。

重点进行质量分析,质量反馈结果,对动态指数进行纵横向分析比较,发挥其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校长、教导主任、随机听课制度,从中把握课改的走向,感受课堂教学的变化,了解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倾听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积极发现教师的潜力和创造性。

听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指导功能,还要积极发掘教师的潜力和创造精神,进而把它变成驱动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班级教学质量评价由班级教学质量横向综合评价值和班级教学质量纵向综合评价值两部分构成。

计算方法参照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计算原始数据为学科总分。

五、评价程序

公布考试时间、范围——学校组织命题(或有教师进修学校下发)——学生考试——教师评卷统分——班级核对(班主任、科任教师)——数据分析——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评价表发给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分析、总结。

六、评价结果使用

1.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分析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策略参考。

2.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绩效奖发放的依据。

3.每次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期及年度考核中质量考核的依据。

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常规管理方案与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常规管理方案

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常规管理方案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实际,特制定《XX镇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方案》:

一、教学工作计划

(一)各校要按照教育规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校历表、作息时间表等,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全省统制定、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课时安排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校都要在学期开始前制定好总课程表,时间、责任人等都要明确和固定。

以上各项计划要突出本校特色,对计划的落实要明确责任和检查措施。

(二)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教改重点、主要活动安排。

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开学前须由校委会或教师大会讨论通过,期中、期末检查执行情况。

(三)各学科组(教研组)要根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制订出本组的教学教研计划,学科组(教研组)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学科组(教研组)工作目标、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以及教研活动安排、教师业务学习内容、课外活动安排等。

每学期制订一次,开学一周内由学科组(教研组)长制订,本组教师讨论通过并予以实施。

(四)每个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校和学科组(教研组)的计划要求,在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订出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含单元或章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任务与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的措施、教学活动、教学进度、检测安排。

学科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在开学一周内制订好,以供学校检查和在平时教学中落实。

二、备课(教学设计)

(五)集体备课。

1.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统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研究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2.研究主要例题、习题、考核要求,调整课时安排;

3.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供别人参考;

4.检查个人备课情况。

各学科教师每周要参加集体备课一次,由主备人提前写好教案,把每节课的要点、重难点、易混点及课堂教学设计等在会上讲述,其他教师对所讲内容提出疑问和讨论,作出相应变动和调整。

每位教师要有集体备课的记录,补充完善教案,以供使用和检查。

(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了解教材编排体系与结构,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

(七)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与改进。

要具体分析学生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注意学生的兴趣和意志特征;教学设计要注重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为主;教师要认真选择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八)坚持周前备课,认真写好教案,课前要复备。

教师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材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点的分析;

3.教法与学法;

4.教具、学具的准备;

5.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包括教师的导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6.作业要求;

7.板书设计;

8.教学后记(反思)。

教案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书写规范,详略得当。

教师不准抄教案、使用旧教案、现成教案或以书上圈点评注代替教案。

(九)选择适当的例题、习题。

要精讲精练,选择深浅适当、有代表性的例题和习题,深入研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十)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器材、设备和网络等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十一)教案检查、展览。

教务室或教研组每周组织一次教案检查,检查人要提出检查意见,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和日期,并加盖学校检查专用章或公章;检查后进行总结,必要时召开总结会;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教案展览。

三、课堂教学

(十二)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和教学计划上课,不得擅自改动课表、私自调课或请他人上课。

(十三)遵守课堂教学常规。

教师必须课前准备好需用的教具,在上课前2分钟到达教室门前,按时上、下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规范使用上、下课礼貌用语,不得擅离课堂,不抽烟,不接打电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着装得体,教态亲切,使

用普通话;尊重学生,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不讽刺、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责令学生中途退出课堂。

(十四)每堂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目标明确,要求恰当;

2.讲授正确,深浅有度;

3.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讲练结合,环环紧扣;

5.师生互动,效果良好。

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一般应包括以下八个环节:

导入课题一一出示目标一一预习指导一一检查效果一一教师解疑一一当堂训练一一归纳总结一一布置作业等。

其中教师讲解的时间文科一般不超过20分钟,理科一般不超过25分钟,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不同的教学模式及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流程,各学校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分类制定详细的课堂教学流程表,统发给任课教师执行。

(十五)加强学法指导。

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积极利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十六)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适时捕捉教学信息,及时反馈,通过练习、讨论、实验等各种形式加强当堂巩固训练,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同时要兼顾训练的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

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节奏适宜,杜绝注入式、满堂灌。

(十七)规范使用专业术语,把教材规定的知识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的

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灵活,有激励性和启发性;板书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简洁明了;教师上课时需讲解的例题、需演示的实验,都应事先做过。

(十八)学校要常年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听课、评课制度化、经常化,听课记录与教研记录要规范(时间、主讲人、内容、分析与评价、意见与建议等)。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公开课或观摩课,每位教师每周听课至少在一节以上(一节主备老师示范课或一节推门课)。

尤其是示范课,要给予符合课改要求的量化打分,要通过点评促进教学。

(十九)要加强自习课辅导,允许学生自己安排,不准讲课和变相讲课。

(二十)让学生有组织的参与课堂教学评价,鼓励他们用简洁中肯的语言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促进教师提高的目的。

学生评教活动原则上期中、期末各一次。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二十一)作业布置要做到:

1.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文字课程,都要精心设计、选择作业内容,作业要适量,以精为主,注意增加弹性作业;

2.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

3.课堂作业要在课内完成,课间、午休一律不留作业;

4.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少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个半小时;

5.书面作业的书写、格式要统要求;

6.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严禁用作业体罚学生。

(二十二)作业量要求:

语文每篇课文应有一次作业。

初中每学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10篇;小学中、高年级每学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12篇;小学低年级造句练习或几句连贯成段练习每周一次;提倡学生写日记、周记;数学和英语每天应有一次作业;其他各科每周要有作业布置。

(二十三)作业坚持以教师批改为主,以学生互批互改为辅,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面批面改;批改要正确,批语要具体明确,重在指导和激励,评价恰当;批改的成绩记录一般分“优、良、中、差”四等,作文和自测性、考查性作业可打分数;批改文字表述要清楚规范,具有鼓励性,要有批改日期。

教师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或能力上的缺陷,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区分多数还是个别学生,分别采取补救措施加以解决。

坚持全批全改,适当穿插面批。

对作业错误之处要有明确、统的符号,便于学生找出错误,予以订正。

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改笔工整、书写规范、逐题批改,不得“一页一勾”,还应注明每次批改的日期。

作文批改要有旁注和总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二十四)作业讲评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激励性;对拖欠、缺交、马虎、抄袭作业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教育,要求补做或重做,对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学生学习任务要做到“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课外作业要有发必收,有收必阅,有阅必评,有错必纠。

加强对口头、动手作业的检查,使口头、动手作业同样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阅情况每周要普查一次。

(二十五)教师应建立作业批改记录。

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个别纠正;较多学生出现的共性错误则要认真分析原因,作集体讲评,并及时补救薄弱环节。

对学生在作业中的独特见解,给予鼓励表扬。

(二十六)正确、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教辅资料。

教师讲练习题应以课本和练习册为主,统训练,不得强迫、诱导学生非必要的学习资料。

尤其是毕业年级的教师要精心设计、编辑组合试题,不要盲目、不加选择的照搬照用现成复习资料。

(二十七)学校和班主任应统筹协调好学生活动性和实践性家庭作业。

学科教师每周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活动性和实践性家庭作业各一次,应做好作业的反馈、评价和记载工作。

活动性家庭作业可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或节假日开展访问、调查、参观、远足、旅游、野餐、野营、演出、慰问、展览、竞赛、夏(冬)令营等活动。

实践性家庭作业可安排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或节假日开展测量、统计、实验、制作、操作、创作、演唱、演奏、演讲、朗诵、采访、采集、编辑、养殖、种植、家政等方面的实践活动。

班主任可将学生分成若干课外学习小组,使学生在课余可一起学习、讨论、研究和活动,以保证各类家庭作业的完成。

五、辅导与复习

(二十八)对各学科和学生的分类教学辅导,学校教务室或班主任应作出统筹安排,做到定人、定时、定地点,确定辅导内容、对象,提出辅导措施。

在规定时间内,教师应下班级或到地点进行辅导,并做好辅导记录。

(二十九)辅导要因材施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既要辅导优等生,又要辅导学困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师要关心和了解所教学生,摸清其家庭、社会环境、学习、生活、身体、智力

等情况,确定“培优”和“补差”的对象,建立辅导档案,制订辅导计划,确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辅导目标、形式、内容、时间,确保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三十)辅导的主要任务是解难释疑,查漏补缺;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稳基础,讲求实效。

教师要做到有热心、有耐心、有信心,加强学法指导和阅读指导。

辅导要讲究实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辅导方法。

(三十一)辅导时间要合理安排,不得挤占其它学科,不影响学生离校,不得将学生带到教师宿舍进行个别辅导。

严禁利用课外辅导加重学生负担,不得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得收取辅导费(补课费)。

(三十二)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分析学生的情况下上好复习课,决不能简单重复旧知识,更不能放任自流。

教师要认真备好复习课,写好教案,重点是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指导思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要重视平时复习。

学完一课、一章或一单元后引导学生小结,使学生科学、灵活地抓住知识点,过好单元或章节关,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要抓好学期、学年复习。

认真制订期末总复习计划、毕业年级(班)复习教学计划。

指导学生自己动笔梳理知识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教师要尽职尽责把好关,不给下段教学留下尾巴。

(三十三)初中毕业年级要研究中考的考试说明,掌握考试要点,把握命题方向。

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不拼时间,不加重学生负担,讲求复习效果。

六、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

(三十四)学校应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鼓励人人参与校本教材的研发,发挥教师各自的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自成体系、不断创新的校本课程系统。

全镇中小学统每周一至二节校本课,不得随意删减,要有校本课程表、校本课程设计人表及组织实施表。

(三十五)学校要精心筛选校本教案并进行整理,建立自己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每学期择优上报3-5篇到市教科中心,评选出优秀的教案。

要体现“初编教材一一上课试用一一查找问题一一再次修改一一再次上课”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三十六)学校要根据师资和条件,建立好课外活动组织,成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把开展课外活动与实施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

如科技活动小组、社会实践调查组、学科竞赛组、书法美术组、文艺组、体育组等。

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校本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小组活动。

必要时可聘请校外教师辅导,还可以在学校和学科组(教研组)的安排下组织课外集体活动,如:

科学讲座、读书会、心得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书画展、科学晚会、影视评论等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每学期要培养若干特长突出的学生。

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四定四有”:

即定教师、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内容,有计划、有教案、有记载、有总结。

各学科教师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课外活动。

每次课外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包括课外活动的人员、内容、方法、效果等。

注意资料积累,期末认真总结。

(三十七)指导好课外阅读。

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各班可组织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

七、考试与评价

(三十八)考试与评价要坚持可行、多元、全面、开放、因人而异的原则,实现导向、激励、记录成长、反馈等功能。

教学效果的评价可采用考查和考试等形式,要不断改和完善考查、考试制度。

注重日常考查(如课堂提问、当堂练习、实验操作、形成性检测等),适量组织考试。

期中、期末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考查知识与技能,还要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三十九)严格执行考试规定,不得擅自增加考试次数,严格控制考试时间。

考查一般在单元或章节教学结束后进行。

毕业年级和重点学科可实行月考。

不能把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以防学生只重视分数而忽视能力的提高。

要认真把好命题关,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试卷结构、考点覆盖面、题型和分值,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试题难度要适中,题量要适当,并科学制定评分标准。

(四十)规范考试过程,严格考试纪律。

平时要重视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试题的命制、保管、监考、巡视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堵塞作弊漏洞。

期中、期末考试、毕业年级和重点学科的月考,要做到密封试卷,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