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6332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x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分类号:

学校代码:

11460

学号:

07403612

南京晓庄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Ourdairyindustrydevelopment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所在系(院):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

仇雯

指导教师:

赵红平

研究起止日期:

二○一○年十月至二○一一年六月

二○一一年六月

 

摘要

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老百姓对奶产品营养价值的意识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乳品正在成为人们每天生活中的必须品,但是我国乳制品行业却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当今乳制品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并讨论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以达到进一步完善乳制品行业并促进乳制品企业发展的目的。

为国内乳制品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乳制品行业;现状;问题分析;发展对策

ABSTRACT

Thedevelopmentofthedairyindustryisrelatedtopeople'shealthandnat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importantindustry,andbecomethefastestgrowingofagriculturalgrowthinoneoftheindustriesbes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steadyeconomic,health-consciouspeopleandthenutritionalvalueofdairyproductsandconsumptionhasbeengreatlyimproved,dairyproductsarebecomingdailynecessitiesoflifepeople,butChina'sdairyindustry,butthereareaseriesofproblemsTheseproblemshaveseriouslyhamperedmydairyindustry.Therefore,thisstudywasaimedatthedevelopmentofthecurrentstatusofthedairyindustryandtheproblems,theuseofeconomicprinciplestoanalyzeanddiscussthedevelopmentofcorrespondingmeasuresinordertoachievefurtherimprovethedairyindustryandtopromotethedairyindustrydevelopment.Decision-makingforthedomesticdairycompaniestoprovidesomereference.

Keywords:

Dairyindustry;thestatusquo;problemanalysis;DevelopmentStrategies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1.引言

乳制品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免疫活性因子等营养成分。

营养学研究表明,乳制品的生物学价值即人体生理利用率为85%,消化率为98%。

由于乳制品营养全面且易被吸收,而被认为是“接近完善的食品”。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提倡乳制品的消费。

而发达国家已把乳制品作为人们日常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乳制品的消费量也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逐年提高。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也开始注重对乳制品的消费,尤其在城市中这一点更为突出。

该消费需求有力的促进了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乳制品行业发展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以及社会的重视。

乳制品行业已被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行业、产品及技术目录》中。

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宏观环境下,乳制品行业正朝着越来越有利的方向发展,加上乳制品企业本身的努力,乳制品行业已成为我国新兴又极具发展潜力的食品类行业,因此被社会公认为“朝阳产业”。

2.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四个阶段:

萌芽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高速发展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结构调整期——九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行业整合期——2002年至今,从此进入了市场重新分割以及品牌塑造阶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以及营养知识的逐步了解增加,人们开始对乳制品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再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使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突飞猛进。

目前,我国乳制品企业已达到1500多家。

其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有400多家,而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有200多家。

通过跨省、地区兼并以及重组的资源的有效配置,使我国的乳制品企业规模以及实力日渐壮大,涌现出一批规模和技术水平走在前列的乳品企业集团,并且其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

而乳品企业以及奶牛养殖业已然成为当前投资热点,不少外资企业以及一些跨行业的知名企业也都纷纷加入到乳品生产的行业中来。

从市场格局上看,可以分成4大类:

一是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全国品牌;二是以维维、光明、三鹿为代表的区域品牌;三是以北京三元、南京卫岗、济南佳宝等以本地省会城市为主要市场的地方品牌;四是以瑞士雀巢、法国达能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

2.1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特点

"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较迅速,生产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乳制品行业随即出现如下特点:

1)乳制品的生产销售取得良好业绩。

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使得新企业不断涌现。

2)乳制品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

“九五"期间,我国乳制品行业引进技术和设备达到最高,主要包括砖型纸盒包装的超高温灭菌奶以及塑料袋奶生产线和屋型纸盒包装杀菌奶罐装设备等,使我国乳制品行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乳制品的机械生产发展也很迅猛,从20世纪50年代只有上海饮料机械厂以及黑龙江安达乳品机械厂等为数不多的企业生产乳制品机械,到现在已发展到30多家乳制品机械制造企业。

3)乳制品品种、口味、包装日益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发展,乳品市场已一改过去奶粉占主导的局面,开始转变成以鲜奶为主的多品种多口味的局面。

较之传统牛奶,一些具有科技含量的乳制品开始大量出现。

例如能够增强免疫力的免疫乳,添加各种功能因子的功能乳,添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双歧杆菌因子的强化乳以及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绿色乳等.

4)奶源基地建设以及奶源质量管理均取得了突破进展。

原料奶质量是乳制品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以确保奶源质量。

国内一部分大型乳品企业均已通过加强奶畜的科学研究,增加科技投入等方式对奶源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5)乳品品牌定位清晰。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较成熟的乳品企业开始认识到研究和寻求市场定位的重要性,并希望在品牌经营上尽可能推出自己的特色。

6)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

在我国,乳制品行业尚属幼稚型行业,不论是规模、技术还是产品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而当我国加入WTO以后,许多外国乳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如达能、雀巢等,这对国内乳品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

2.2乳制品加工及消费现状

1)乳制品生产加工现状

生产现状:

中国的原料奶生产以牛奶为主,牛奶产量约占乳业总产量的90%。

数据统计显示,2006年末,我国存栏奶牛约为1400万头,牛奶总产量约为3500万吨。

2007年我国存栏奶牛以及牛奶总产量均比2006年分别增长8.7%、13.1%,而牧场区、农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三部分组成了奶牛的主要生产区域,其中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奶牛饲养数量较多。

从奶源和生产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奶牛资源严重不足:

全国1400万头奶牛,约93万人占有1头。

从奶源的地域分布上看,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而南方和沿海发达地区则很少。

西部地区的良种以及改良奶牛约为500万头,占全国总数近一半,但产奶量仅占全国总数的35%,可见西部地区的奶业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原料奶的生产除了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奶牛饲养条件较好的郊区机械挤奶程度较高以外,从全国来看,机械挤奶比重不足30%。

由于机械化挤奶的原因,造成原料奶降温、冷藏、贮运等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造成了原料奶质量差,鲜奶的收购标准低于奶业发达国家水平,这对我国乳制品加工业生产高质乳制品产生直接影响。

加工现状:

根据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乳制品加工企业有434个,其中国有企业有162个,集体企业有44个,外资投资企业有51个,乳制品产量达到74.3万吨。

从产品结构上来看,奶粉已经不再是主导产品。

2006年我国乳制品产量达到2800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达到1400多万吨,从产品结构上看,液态奶的生产以消毒奶为主,大约占43%,灭菌奶约占35.4%,酸奶约占14.3%而其他奶约占7%。

2)乳制品消费现状

目前中国乳业人均占有量仍很低,全国人均占有仅18kg,而世界人均占有104kg,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320kg的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

近几年中国乳制品消费呈递增趋势。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液态奶消费增长达20%-30%。

其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刺激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加强了对乳制品的宣传力度。

医学工作者、营养学家、业内人士通过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了乳制品相关的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积极引导消费,从而产生了明显效果。

二是乳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乳制品,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城市营销配送体系逐步完善。

超市上丰富多样的乳制品,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我国农村乳制品消费水平较低,人均不足6kg,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较低,对奶的认识不够以及消费习惯等问题。

影响其消费的另一因素是配送问题,由于长期以来配送中心都集中在城市,往弄村配送存在较大困难,但不可否认农村是潜力很大的乳品消费市场。

3.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乳制品企业没有形成规模

在开放的政策支持下,我国乳制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其产业仍处在上升的阶段。

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绝对的增长,而且增长率较大。

但在企业的规模以及组织结构上,中国乳制品企业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由于大型乳制品企业对市场的控制程度较低,且乳制品企业与奶农的合作关系比较薄弱,缺乏较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还未形成大规模的合作组织,因此难以抗衡国外大规模乳制品企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

我国乳制品企业大小约有1500家左右,但是其中95%均属于中小企业。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不尽理想,其设备老化,产品单一,加工成本高,生产率低,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中小乳制品企业普遍缺乏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且发展战略雷同,竞争过度集中,比较性优势不显著。

从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乳制品关税的降低,液态奶虽然在我国具有一定优势,但奶粉市场将面临国外乳制品的严重冲击。

3.2乳制品质量问题严重

中国的乳制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一方面,乳制品行业中存在多重标准,且制定期过早,无法适应新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乳制品市场上的产品种类较少,缺乏本质性差异,无法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因此,对于国外乳制品企业高质量、多品种的产品竞争,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将处于不利地位。

近十年来,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对乳制品抽查结果表明,其合格率一直较低,质量安全隐患始终存在,可以说,乳制品市场现状堪忧。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对10个省市30家企业的42种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5.7%,但部分产品未标注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是衡量乳制品营养成分的首要指标,是引导消费者消费正确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对其产品标注正确的蛋白质含量;还有部分产品的食品添加剂标注不规范。

对于乳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山梨酸)、甜味剂(甜蜜素)等的用量,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作了严格的规定。

 

由于乳制品具有易腐性以及不耐储存的特点,所以应该更加要求其产品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重视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使我国乳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3.3市场过度竞争令人担忧

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把其产品的成本降低,并相应压低其价格,搅乱了国内的乳制品行业市场。

长此以往,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将会倒退。

造成恶性竞争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1)大企业带动发起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旦涨价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份额。

各类乳制品销售收入的增加所得到利润将落后于成本费用上升所产生的利润下降。

2)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太快,市场供过于求,城镇居民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从亚洲乳业发展较快的国家的经验表明:

人均消费量达到40公斤将会导致乳品消费速度显著下降。

而我国大型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已经近乎达到这一标准,2003年上海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已呈现下滑趋势。

这说明了大城市的乳制品市场已基本饱和,进入了市场成熟期。

 

3)我国乳制品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出现严重的产品雷同现象。

我国乳制品企业的产品较为单一,而生产的产品大多为鲜奶、酸奶、超高温灭菌奶、奶粉等。

4)我国乳制品进口关税的下降,本土乳业遭到国外乳业的冲击,我国乳制品企业曾依靠关税限制乳制品进口的保护屏障已被拆除,我国乳制品行业陷入了危机。

3.4 乳制品生产技术问题较多

从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表明,通过资金、政篥、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局面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而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则是乳制品行业产业链各环节所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因此业界逐渐认识到只有依靠先进的科技才能推动乳制品行业从质和量的同步发展。

技术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良种奶牛数量不足,单产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存栏奶牛中,大多数都是改良奶牛,而真正属于优良品种的不多。

由于品种差以及养殖技术落后,我国奶牛平均单产量很低,成年奶牛的平均单产仅为3500kg/头。

低于世界平均单产量5500kg/头的水平,不到发达国家的50%。

2)优质饲料的短缺,不合理的资源利用。

现阶段我国的奶牛饲料主要是粮食、秸秆、作物副产品以及天然牧草,而优质饲料和牧草则十分匮乏,这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以及原料奶的质量。

3)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原料奶质量问题突出。

我国80%以上的个体散养户仍就采用手工挤奶,原料奶的主产区虽采用机械设备挤奶,但管理水平低、设备不及时清洁等问题仍就存在,导致我国原料奶质量问题严重,卫生不达标。

4)乳制品加工类型少,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在我国,乳制品的种类主要有液态奶、发酵乳、奶粉、奶酪等。

其中原料奶的50%用于生产奶粉,主要是加糖奶粉,液态奶主要是以巴氏消毒奶为主。

奶油、干酪、脱脂奶粉等产品生产比重不到5%。

目前,我国现有乳制品企业为1500多家,而中小型企业占90%,其中大部分技术水平较低且产量质量均不稳定。

5)乳制品行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

当前,我国奶牛仍就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饲养规模较小,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技术水平较低,60%以上的原料奶仍就由小型乳制品加工企业处理。

近些年我国出现了一部分大型乳制品企业,但仍处于扩大再生产阶段,并不代表是以先进的科技为动力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4.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问题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我国乳制品行业尚处于产品成长期,人均乳品消费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市场,乳制品的消费尚未开始启动。

由于市场竞争环境恶劣,在乳制品消费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恶性的价格竞争在我国乳制品市场出现了。

该竞争表面看上去是给消费者实惠,但由于企业得不到合理的利润,导致乳制品行业发生恶性循环:

鲜奶价格上涨→加工企业以及奶农投资加大→行业利润下滑→政府税收减少→企业以及奶农投资风险的增加,营销费用提高,导致下游产品价格只能降不能升,外加饲料等原材料价格上升,而成本只增不减,导致行业毛利润再次下降。

本章将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现有竞争力,潜在进入者,供应方,购买方,替代品等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五个方面。

五力模型的经济学前提是基于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业绩”框架。

其具体内容为:

行业结构对其内部企业行为或者行政行为产生影响②公司行为将会影响公司在行业中的平均业绩。

4.1同行企业的威胁

行业中各企业竞争激烈,淘汰率高。

在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里诞生了5000多家乳制品企业,经过残酷竞争的洗礼,目前我国乳制品企业仅剩756家,其中亏损企业占28.3%,而资产上亿的大企业仅占1.6%。

由于大企业竞争优势集中,二线的品牌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我国乳制品行业整体市场份额渐渐转向实力强、品牌知名高、规模效益显著的大企业,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总体来说,我国乳制品行业形成一个全国性大企业竞争激烈而地方性中小企业填补空缺的两种竞争并存的竞争格局。

由于市场资本的推动,行业集中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乳制品产业已进入阶段成熟期。

4.2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1)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逐渐形成,由于乳制品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因此进入壁垒障碍强大。

蒙牛、伊利、光明等主导企业的规模日益增大,我国乳制品行业的规模经济壁垒日益提高。

然而,高进入壁垒并不代表没有新竞争者的威胁。

国外的乳制品企业早就对中国巨大的乳制品市场虎视眈眈。

2)品牌壁垒。

品牌效应将成为各大企业的竞争焦点,以质量、服务、信誉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以最大程度得到发挥。

一旦消费者形成了品牌忠诚度,竞争企业树立新的品牌将消费者拉拢过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着国内某些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对这些企业的名牌产品产生强烈偏好,乳制品市场渐渐形成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3)技术壁垒。

随着对乳制品营养健康方面的宣传以及媒体正确的消费引导,使得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以及对包装,口味等外在的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潜在进入者应该具备安全生产以及品质控制的能力。

从生产乳制品所需的辅助原料,乳的分离、杀菌、冷处理、均质、浓缩、喷雾、发酵、包装以及乳制品机械设备的消毒、清理等环节都需要专门设备,并且需要多种检测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监控。

4)成本壁垒。

就目前而言,我国乳制品企业如果想站稳脚跟,必须拿出大额资本投资回报期较长的项目,所以说对于乳制品企业而言,成本壁垒是相当高的。

5)退出壁垒。

由于刚进入乳制品这个行业,担负巨额沉没成本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乳制品行业设备资产的专用性很强,一旦退出,很难用作其他地方,因此潜在进入者必须谨慎考虑。

4.3替代品的威胁

豆浆和豆粉是乳制品行业最大的替代品。

尤其在“问题奶粉事件”之后,牛奶在许多市民心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而与此同时,牛奶替代品销量则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虽然牛奶的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保健等功能,但是由于它的成本偏高,许多消费者并没有经济能力能够长期消费乳制品,相对成本较为低廉的豆制品来说,豆制品的前景更为广阔。

由于我国大豆原料充足,动植物蛋白互补营养全面,且不含胆固醇,能够预防动脉硬化,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结构。

根据中国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调查发现:

我国的成年人有97%~99%在口服50克牛乳糖后会立马出现腹泻等症状,而有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中饮用牛乳后的不良发病率高达86.7%且不耐受指数为0.9。

而豆制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且转换成本很低,因此作为替代品的豆制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根据以上分析,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制品企业对乳制品的生产已形成了规模经济。

虽然这种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乳制品企业为数不多,但这些企业的产量占市场总量份额的相当一部分。

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乳制品市场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因此这些寡头乳制品企业对市场价格以及产量影响重大。

具有规模经济的寡头乳制品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采取了降价策略,而根据该市场的需求曲线表明,当任何一个企业率先降价时,其他竞争者也都会跟着降价。

4.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由于乳制品的购买者总数比较多,且每个消费者的购买量比较少,使得整个乳制品市场由少量规模较大的企业所控制,所以买方议价能力相对较低。

然而当各类乳制品品牌出现时,不仅为购买者提供了有效而充分的信息,各乳制品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也使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观察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

1)由婴儿和老人占主导地位的我国乳制品消费的年龄结构开始向各年龄段扩展。

2)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渐渐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健康观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乳制品的口味以及营养成分已成为人们消费乳制品时的首选因素。

3)消费者的文化程度也已成为乳制品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据研究显示,消费者理性的消费态度与其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

即消费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消费越理性。

在各大中小型城市的超市里,各类品牌的乳制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有效而充分的信息,而且也降低了他们的买方转换成本。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乳制品市场中的消费者具有很强的潜在购买能力,而且消费者在消费乳制品时日益理性的态度,使其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4.5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由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格局,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为薄弱。

我国的原料奶供应模式中大部分都是“散户→奶站→乳企”模式。

纵观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在乳业发展初期,鲜奶日产量的增速远不及企业对鲜奶日加工的增速。

由于奶源不足,使得许多生产线遭遇闲置,导致奶源竞争异常激烈。

因此“得奶源者得天下”这句话在当时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随着乳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制品的消费观念也已深入人心,可见中国乳制品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以求得利益最大化,都纷纷建立起奶牛基地以保证奶源。

因此奶源问题已不再是制约乳制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制约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已转嫁成了争夺消费市场的问题。

乳制品企业的竞争已由过去的奶源竞争过渡到当前的消费市场竞争。

从这一点来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弱的。

而从另一点来说,由于奶源的同质性也决定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而且上游产业的盈利能力跟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成正比的,通过现有力量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乳制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寡头行业利用价格联盟来占领一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使价格一降再降,这使得乳制品企业的利润大大降低,这再次证明在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格局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比较低。

5.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5.1乳制品行业基本发展对策

1)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从源头抓起。

 

第一,要大力推进奶牛良种的建设工程。

一方面要加强奶牛良种的培育繁殖,为扩大优良种群和提高单产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以及完善奶牛的配种记录与评价系统,实施良种牛登记检测制度,制定改良育种方案,做好选种配种相关工作。

 

第二,要加快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奶源基地建设。

通过规模化的饲养技术普及,实现了良种与良法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奶牛的饲养与单产水平;通过推行标准化的畜牧业,促进了对奶牛饲养技术规范的推广和普及,从而提高了鲜奶的生产与标准化水平。

使得奶牛饲养业已步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使科技因此真正变成了现实生产力。

 

第三,要大力推广人工种草,草原改良以及奶牛配合饲料。

首先应该要抓好草原的建设改良以及退耕还草工作,以提高草原的产出以及优质牧草的供应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