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5960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docx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

德国的学前教育(同名13515)

活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关于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法律》中明确规定:

学前教育机构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3-6岁的幼儿教育被纳人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属干初等教育范围,其中5-6岁的幼儿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中的入门阶段。

此后,不仅5岁以上幼儿普遍入学,3-5岁幼儿入园率也不断提高。

三、幼教机构多元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1.普通幼儿园。

普通幼儿园是德国传统的幼教机构形式,也最普及。

按照幼儿园的设立者及其接受政府补助及辅导的程度来分,有三种情况:

(1)公立幼儿园:

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及辅导。

(2)私立幼儿园:

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的聘任不受社2007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或控制。

(3)独立自主的幼儿园:

不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主要是家长缴费。

德国所有的幼儿园不仅收费大致相同,而且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人。

这种混龄编班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所有幼儿园中实施。

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其子女往半日制幼儿园。

2.学校附设幼儿园。

学校附设的幼儿园数目较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或下年将达6周岁,但体格与智力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

他们此接受一年特别训练以便为入基础学校做好准备。

这种机也称学校附设的学前班,通常小学联为一体,以便为幼儿在来的学习中顺利上学提供帮

3.学前班。

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样,与小学相连,但它们针对是5岁幼儿,以帮助他们顺利渡到小学。

4.特殊幼儿园。

特殊幼儿园是对各种有残的幼儿提供必要教育之场所,之更好地融入社会。

这类幼儿按幼儿残疾情况进行分类,如习困难、失明、聋哑、部分失明精神障碍及大脑迟钝等,提供家照顾,实施融合教育,在公教育中将残疾孩子的特殊教与正常孩子的普通教育结合一体。

5.托儿所。

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职工的子女实行保育。

6.白天的母亲。

“白天的母亲”是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

主要做法是:

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

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

7.林间幼儿园。

2000年郝本·黛拉将慕尼黑的一个自然公园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

园内有成片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坪及清澈的溪流。

入托的孩子每天上午9点到这里集合,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

但这家幼儿园收费较高,个别家长还抱怨孩子们在玩耍中有时会受一些轻伤,而且每天回家时都是一身泥土。

林间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可以在林子里跑来跑去,用树枝、沙子、石头搭建模型,既能提高运动能力,又能激发创造力。

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没有过多的管束也就不存在心理压抑,非常开心,所以孩子们很少吵架、打斗,也很少生病。

这种回归自然的“林间”幼儿园,以大自然为教育资源库,“所有地方都是书房”。

使得①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的乐园。

(中国城市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普遍缺失亲近自然和户外活动的机会,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将草地、沙地等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塑胶替代,“回归自然”也是中国孩子们的渴望。

——作者注)

四、课程以游戏为主

德国是一个地方高度自治的国家,幼儿教育的改革也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或大纲,甚至连州一级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目标与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幼儿园开办者自主决定的,多以游戏等自由活动为主,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由教师讲故事、教唱歌、劳作、会话和带领幼儿接触自然界等等。

尽管如此,一般幼儿园都通过适用于所有儿童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并通过积极的刺激来弥补幼儿在家庭不利环境下造成的学习缺陷,以促进所有幼儿得到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任务有两项,一是让孩子白天待在幼儿园中,以减轻母亲的负担,或者为就业妇女解决照管孩子的困难;二是向幼儿提供教育帮助,使他们接受早期学习,促进幼儿个性充分发展,陶冶其情感,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学习兴趣、相互信任、责任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和活动能力等。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孩子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

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

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玩。

为使儿童能够进行自由活动,幼儿园通常在每个班设立一个活动室,布置各种各样的兴趣角,如厨房玩具角、建筑角、图书角、生物角和其他玩具角。

儿童在兴趣角的活动可以独自进行,如独自用积木搭建一条高速公路,此外,还强调家民的参与。

5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通过创造性合作或合作游戏),锻炼其尝试的能力。

据此,幼儿的课程被视为体验领域,包括游戏、生活教育、图形。

另外,德国绝大多数幼园没有钢琴等乐器,教师教唱歌用手打拍了,这样做被认为可以使儿童全神贯注学歌词,而小被动听的乐曲分散了注意力。

有些幼儿的家民希望孩了学奏某种乐器,则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把孩了带到专门训练场所去接受有关训练。

对于新入园的孩了,幼儿园允许其家民陪同学习,只要家民愿意,可以一起参加幼儿园各种活动。

五、德国新近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1.幼儿园教育的日标是增强孩了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个性特征。

孩了应该被看成一个独立的人。

幼儿园的任务是:

通过一种家庭补充式的设施,为孩了营造一种舒适与快乐的气氛。

2,混合编组(interagegroulring)而小是按年龄分组。

通过异质分组,强调尊重小同年龄孩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3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生经验。

强调在游戏和运动中发展幼儿的自我。

课程设计的重心是创设幼儿生活体验的活动空间和环境。

4.强调保育员是孩了的伙伴,应持有特别的耐心,鼓励幼儿语言教育、动作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等八个力一面:

游戏—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活动形式,游戏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孩子、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性在德国,孩子、老师和家长之间有比较好的互动和交流,我觉得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孩子刚来到幼儿园时,因为陌生和不习惯,很多孩子都会哭闹。

“没事,孩子都这样,会习惯的。

”很多中国家长和教师都这么说。

当然,幼儿园也会采取很多的措施,来解决幼儿的入园焦虑问题。

在德国也是这样的情况,但为了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会要求孩子父母在最初的一个星期与孩子同上幼儿园,孩子在妈妈的安慰和陪伴下度过陌生的阶段,这在教师和家长互动的方式似乎更为人性化。

在孩子上幼儿园期间,家长经常会被邀请参加幼儿园里的各种活动,比如户外烧烤,登山,等等。

在这种活动中,教师与家长之间以及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可以有很多的交流,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而成了朋友。

他们周末定期聚会甚至交换家庭,以让孩子有更丰富的成长空间和经历。

还有一点,德国家长在互动性方面给了孩子很好的榜样:

每学期,每个孩子的家长都要为全体孩子做点事,比如清洗所有孩子的口杯,或者孩子的小背包。

这都是些很简单的小事,但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很和谐,使孩子们觉得所有大人都在关心着他们,疼爱着他们。

5.德国的学前教育中,融合教育也是其特色之一。

尤其是在小来梅市,学前教育机构中的融合教育已有20年的历史。

近年来,融合教育开始扩散到德国的其他一些城市,如在慕尼黑市。

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要遵循同一个教育纲要,在此纲要中,明确规定:

(1)崇尚自然,环境中渗透环保教育。

慕尼黑市立幼儿园四周都是树,幼儿园就像是一个野外公园。

幼儿园户外建有几个区域。

如,湿区域(水生植物)与干区域(植物)形成对比,在两区中竖着一块黑板,孩子们可以边观察边记录;在藤木区域,有用藤条编织成的“山洞”,幼儿可以在洞内钻爬,各种用藤条编织成的挂件挂在不同造型的树权中,有的在上面挂有幼儿的作品,极富童趣。

(2)日常活动中扎扎实实地搞好环保教育,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在慕尼黑市立幼儿园的接待室里,我们看到了一棵记录该园环保教育发展历程的树。

树干是基础,要扎根在泥土里,表示幼儿园的目标:

热爱自然,它使我们的教师和孩子幸福!

每片叶子上写出了幼儿园每年的环保内容。

如,1986年至1990年,建立种植园;1990年,建立垃圾分类堆;1990年至1992年改进饮食,幼儿的饮食全部选择生物检验过关的绿色食品;1996年,开展无玩具活动,提供自然材料开展游戏;1997年,进行“50"对“50"活动,鼓励幼儿节省能源,带领幼儿制作食品,出售给家长。

将市政府拨给的经费及幼儿制作食品的收人,一半送给印第安人,

6.混龄教育。

据介绍,这些年来,德国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孩子在家里缺少兄弟姐妹,所以混龄教育受到普遍欢迎。

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普遍接近于家庭,有一种“家”的气氛。

在混龄班,大孩子学习照顾小孩子,教师也从中得到帮助。

目前一般以3-6岁混龄为主,每班各年龄段儿童数基本相同,在教师的配备上,基本为一个班级2名教师,包括一名幼儿教师,一名幼儿看护,有的班级还另外配备一名准实习生。

为配合混龄教育,德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也独具匠心。

混龄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将幼儿园的“班”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家”。

在这样的家庭中,有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像兄弟姐妹般地生活在一起,一起游戏、一起学习。

六、重视家庭教育德国幼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

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婴幼儿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

德国宪法明文规定:

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力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

德国的学前教育是对家庭培养和照看等方面的补充,也是对儿童知识的获得和社交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培养。

家庭和社区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教育机构是协助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场所,政府部门、团体组织、出版界、教育专家、社会热心人士都以不同的形式资助、扶持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1.推行要儿读书计划。

1995年,慕尼黑市政府在市内推行了一项婴儿培育和发展的试验计划,免费向9个月大的婴儿赠送一个礼物包,包中有一本故事书、一本童话诗和一个婴儿图书证,以鼓励父母给婴儿讲故事,陪婴儿看图书,并到指定的国家婴jL图书馆借阅有关培育婴儿方面的书。

现在德国其他地区和市镇纷纷推行婴儿读书计划,使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喜爱看书,增强未来的听写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此‘计划得到了青年父母和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响应。

2.开展父母教育活动月。

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一些团体组织包括卫生机构和慈善机构还通过开展父母教育活动,向父母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培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

例如,先向年轻的父母讲解“爱抚能使宝宝机灵健康”的道理,再把爱抚孩子的方法教给父母。

3.实施家庭助手计划。

慈善机构、社区青年服务部把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组织起来,分派到一些特殊家庭去工作,每周义务服务5至10小时,给儿童父母以具体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及教育中的疑难杂症,使他们在1-2年内学会自救、自助,以提高家庭生活水准和教养质量。

4.补贴家庭教育资金。

按照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子女数量,联邦政府对特困家庭进行资助,发放教育津贴。

1990年以后,政府改革了发放津贴的办法:

每年上半年,每个儿童都能得到600马克的补助:

下半年,则根据父母的实际收人来决定补助金额。

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许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能够满足孩子的生活及教育需求。

5.组织家庭互助活动。

自1987年开始,父母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在家庭之间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到1990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家庭互助联网系统,把不同的机构(如:

儿童中心儿童保育、儿童急救护理、亲子游戏小组、父母儿童之家、父母儿童协会、单亲父母小组等)全部协调起来,共同为儿童生存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七、重视环境教育

德国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国家。

一下飞机,在赶们宾馆的路上,我们就看到了公路两旁成片的草地、树木和森林,夹杂在其问的野花、野草及大片的油菜花日_我们有如身临花园。

走到哪里,道路两旁、住宅小区、城市都是风景怡人。

自然本真的地面在幼儿园也小例外,宽大的户外场地,大片的草坪、围满四周的绿树、大块透明的玻璃,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美丽。

国内幼儿园所垂青的塑胶地面,在德国几乎看不到。

德国很多的幼儿园给孩子提供的活动材料都是在我们的幼儿园被视为“危险”的东西,如真的刀、锯、钳、钻等。

幼儿园室外也是一样,被我们看作是危险的、小安全的场地,如棱角锋利的石头、很硬的树根、危险的陡坡等在德国的幼儿园却比比皆是。

与德国的教师攀谈中感到她们一点也不紧张,她们认为只有儿童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儿童才更能学会自我保护,更能学会适应环境。

否则,如果儿童进入的是一个被保护过、装饰过的环境,他们反而会在进入真实环境后不能适应而频频发生安全问题。

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就要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尝试、练习学会自我保护。

八、当前,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

1.技术学院。

在培养学前儿童的教师中,技术学院担负着主要的责任。

未来的教师,中学或职业学校毕业后,获得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再在技术学院进修3年。

前两年主要学习体育、德语、社会学、宗教教育、卫生保健、心理学、教育学、教学理论与方法、儿童文学、美术、手工、音乐、律动、游戏等教育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后一年要参加学前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学前教师的培训质量,在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合。

2.大学。

从大学毕业的学前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小。

这些大学生在校的前三年,主要是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后一年需要参加学前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毕业后往往到规模较大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执教、担任行政领导等要职。

3.培训学院。

培训学院主要培养学前教师助手,培训时间灵活多样,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1-3年的培训,毕业后在学前教育机构担当教师的助手。

此外,德国还通过其他的一些形式来培养保教工作者。

在重视对未来的教师进行职业前教育的同时,还强调教师的在职进修,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

德国每一类学校的教师都必须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且还专门受过从事教育工作的培训。

由此可见,德国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而幼教师资力量雄厚。

九、德国学前教育中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1.努力促使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2.从瞒姗学步起,父母便开始注重孩子坚强性格与意志的培养。

他们认为,要想让孩子具备能够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如孩子跌倒后,父母不要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遭遇失败时,父母帮助孩子勇敢地正视现实并向其解释事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在厂间中一般不放置任何没有个趣的和不协调的东西,墙上贝有使人心情舒畅的墙纸,并上扛上经过精心挑选的有边中的画。

在住宅的周围也会修雅致的花坛,栽种那些各色袭样从春到秋常开不败的花卉。

3.父母很重视陶夕孩子的情操,鼓励孩子参与多种活动,培养孩二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培养其理财能力,以便孩子懂事后能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父母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教会他如何使用钱,这是一种素质,它关系到人一生中的发展和幸福。

同时,理财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生活和事业上必须具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少儿阶段就开始进行,做得愈早,效果愈佳,否则将会非常被动。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让孩子学会节俭,认识每样东西的价值,还教育孩子在金钱面前要保持自尊,遵从不出卖自己的原则,同时也要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从而使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德国作为幼儿园的发祥地,研究其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德国学前教育——善良教育等

德国幼教第一课:

善良教育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要做好“饲养记录”。

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发表。

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还普遍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

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过程,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

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金进摘自《中国妇女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