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5261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

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历史

1、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宋代梅尧臣有诗云:

“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A、用于农田犁耕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C、便于交通运输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3、

右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作,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

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

4、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其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

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

该规定说明

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

5、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

“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

”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6、下表是1893年~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

﹪)。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器材:

半制品等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93

0.6

7.8

13.0

78.6

1903

0.7

14.3

22.3

62.7

1910

1.5

0.1

16.0

17.0

65.4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B、消费资料不再成为进口的主体

C、甲午战争后国内工业有所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进口贸易

7、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

这主要反映了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

“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

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9、“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尤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

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

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

”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

C、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

10、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这一讲话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1、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

“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

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

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举措是

 

A、设立经济特区B、设置特别行政区C、成立自由贸易区D、开辟经济开放区

13、“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

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

”材料表面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14、

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插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一14世纪插画图二16世纪插画

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

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15、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

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出于支配地位。

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

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16、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1837年—1901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科技文化的全盛时期。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英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D、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

招聘外国专家(人数)

钢产量(万吨)

1929

30.1

456

430

1932

55.7

1919

590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18、有学者提出:

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极和政治上的五极。

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加速

19、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该理论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20、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

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13分)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

……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

……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

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4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分)

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分)

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分)

22、(11分)英国家庭的演变与近代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大机器协作生产方式兴起,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作坊被排挤、吞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也就日益让位于工厂中组织的大规模工业,……父亲不再具有劳动组织领导人的地位,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

——孟庆芳《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

材料二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

……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认为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

……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家庭功能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社会条件。

(3分)

⑵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政治经济影响。

(6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的关系。

(2分)

23、(12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名族,轻视民权之思想。

……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

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

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辙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

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

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在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材料三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与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

材料一认为戊戌思想存在局限,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局限的?

(3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

(4分)

⑶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

(4分)

24、(14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始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2—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简表

项目

按当前价格计算的价值(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1990—1995年

1996—2000年

国际直接投资

590

2090

12710

21.1

40.2

跨国并购

1510

11440

24.0

51.5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和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整理

材料二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

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

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

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安南《我们:

联合国人民》

材料三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而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全球治理”,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进。

——刘金源《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全球化的制衡作用》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晚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表格产生的主要影响。

(4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加以说明。

(3分)

⑶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

(7分)

(要求:

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字左右。

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

……农奴获得可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

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

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

……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1799—1900》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4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⑶在农奴解放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上,历史学家观点不一。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科学评价重大历史改革的方法。

(2分)

参考答案:

01~~05BDCBB06~~10CDABC11~~15BDADC16~~20BCAAD

21、

(1)主要内容: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级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

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4分)

(2)制度:

郡国并行制。

(1分)

理由:

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2分)

(3)原因:

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4分)

(4)认识: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

妥善处理。

(2分)

22、

(1)变化:

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消失。

(1分)

社会条件: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器工业生产取代家庭手工生产。

(2分)

(2)进步:

父权制衰弱;妇女经济地位提高;家庭成员逐渐平等;家庭情感增强。

(4分)

影响:

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英国议会民主化进程。

(2分)

(3)关系:

家庭演变是社会变迁的集中反映;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相互促进。

(2分)

23、

(1)进步主张:

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分)

阐述: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

(2)看法:

西方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

(2分)

思想因素:

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分)

(3)学术特点:

贯通中西;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

(2分)

评价:

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走向理性、科学。

(2分)

24、

(1)表现:

资本的国际流动加速。

(1分)

主要影响: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同时增加了金融风险;世界经济发展加速。

(3分)

(2)因素:

成功制定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

(1分)

说明: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2分)

(3)

水平与评分

论述的视角

史实的举例

答题的总体表现

水平1

(5-6分)

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日益增多(1分)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因素。

如: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瓦解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

(1分)

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

(1分)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生诸多弊端(1分)

如:

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

(1分)

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1分)

如:

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全球化推动者调整全球化的规则、进程和方向。

(1分)

说明

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

水平2

(3—4分)

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2个角度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

水平3

(1—2分)

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1—2个角度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严谨。

水平4

(0—1分)

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

25、

(1)主要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2分)

原因:

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农民需要额外支付土地赎金。

(2分)

(2)影响: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扩大了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成为最大粮食出口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4分)

(3)方法:

实事求是;全面辩证地分析。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