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5167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docx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说明书13

 

井冈山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某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

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

*******

一、设计概况

本设计为一燃煤锅炉房工业设计,为XX市某小区采暖提供热水的热水锅炉房,,采暖方式为季节性用水。

其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为70℃,采暖负荷为9.6MW。

锅炉房采用单层布置,其建筑面积为1676m2。

二、设计资料

1、热负荷资料:

详见表1。

表1

采暖热负荷Q1

生产热负荷Q2

生活热负荷Q3

通风热负荷Q4

9.6MW

0MW

0MW

0MW

2、燃用煤质资料:

详见表2。

表2

山东淄博贫煤

14.64

5.8

27.7

57.9

2.69

2.58

2.11

1.14

22.10MJ/kg

3、所用水质资料:

详见表3。

表3

名称

符号

单位

数据

总硬度

H

me/l

4.5

碳酸盐硬度

me/l

4.5

非碳酸盐硬度

me/l

2.00

总碱度

A

me/l

6.32

PH值

PH

7.2

溶解固形物

mg/l

607

溶解氧

mg/l

5.8

冬季平均水温

t

8

夏季平均水温

t

23

供水压力

P

MPa

0.4

4、气象及地质资料:

详见表4。

表4

名称

单位

数据

海拔高度

m

25.9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0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5

采暖期室外平均计算温度

-2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16

采暖总天数

d

180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9

主导风向

西北

当地大气压(冬季)

Pa

102340

当地大气压(夏季)

Pa

100220

平均风速(冬季)

m/s

2.6

平均风速(夏季)

m/s

2.3

最高地下水位

m

土壤冻结深度

m

0.73

 

三、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1.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

(1)计算热负荷锅炉房最大热负荷Qmax是选择锅炉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计算:

Qmax=K0(K1Q1+K2Q2+K3Q3+K4Q4)+Q5

式中Q1、Q2、Q3、Q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Q5—锅炉房除氧用热,t/h,根据除氧方法及进出水焓计算决定

K1、K2、K3、K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K0—锅炉房自用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

本设计仅有采暖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计算热负荷

Q1=∑qifi

式中qi——建筑面积热指标,查相关规范得到,qi=45(W/m2)

fi——建筑面积,由建筑平面图得到,f=50469m2。

K1——同时使用系数,取1.0

K0——锅炉房自用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取1.05

得Qmax=1384660W

(2)年平均热负荷

Qpj=Qi(tn-tpj)/(tn-tw)

式中Qi——采暖最大热负荷,由上式计算得2271105W

tn——采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取18℃

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8.1℃

tpj——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取-1.5℃

Qpj=Qi(tn-tpj)/(tn-tw)=1.6968MW

(3)全年热负荷这是计算全年燃料消耗量的依据,也是技术经济比较的一个依据,全年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D0=K0D1

式中D1—全年采暖热负荷

D1=24×3600n1Qpj

式中n1——采暖全年工作天数,取180天

D0=K0D1=K024n1Qpj=2.124×104GJ

2、锅炉型号及台数

(1)锅炉型号

根据远近期规划来进行,尽量采用同型号的锅炉,以便于检修。

选择两台1.4MW的燃煤热水锅炉,DZL1.4-0.7-95/70AⅡ.P查阅《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N2》得到锅炉相关参数如下表:

表3-1

名称

单位

数据

额定热功率

MW

1.4

额定出水压力

MPa

0.7

额定出水温度

95

额定回水温度

70

本体受热面积

m2

45.3

炉排有效面积

m2

2.943

设计燃料

--

贫煤

最大运输尺寸(长×宽×高)

mm×mm×mm

5100×2200×3500

最大运输重量

t

19.783

锅炉安装外形尺寸(长×宽×高)

mm×mm×mm

6320×4550×4700

锅炉热效率

%

76.68

鼓风机

型号

--

4-72-12-3.6A

风量

m3/h

3638

风压

Pa

1539.6

电机功率

kw

3

引风机

型号

--

Y5-50-5.4C

风量

m3/h

6810

风压

Pa

3089

电机功率

kw

11

调速箱

--

XBL22A

出渣方式

--

螺旋

(2)锅炉台数

锅炉台数应该考虑对负荷变化和意外事故的适应性,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一般不少于两台,根据本设计中锅炉设计热负荷,选定3台锅炉,锅炉不是全年运行,可以在其非运行期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四、给水设备和主要管道的选择计算

1、确定给水系统

本锅炉房为低温热源供暖,仅供冬季采暖使用。

系统采用循环水泵用来克服整个供热系统的压力损失。

采用补给水泵对整个系统进行补水和定压。

2、循环水泵的选择

(1)循环水泵的容量和台数

循环水泵的容量根据系统循环水量计算,采暖循环水泵采用两台,一备一用。

锅炉循环水量

t/h,(5-1

式中Q—锅炉额定热负荷,kw;

k—管网散热损失系数,取1.05;

c—管网热水平均比热容,c=4.18kJ/(kg·℃);

Δt—热水供回水温差,℃;

锅炉循环水量

(2)循环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下列各项之和:

H0≥H1+H2+H3+H4

H1、H2、H3、H4根据外网最不利环路水压图进行取值:

H1—热水锅炉房或热交换站中设备及管道压力降,取100kPa;

H2—热网供水干管的压力降,取50kPa;

H3—最不利的用户内部压力降,取50kPa;

H4—热网回水干管的压力降,取50kPa。

H0=25mH2O

(3)循环水泵选型

流量Q=1.1×G=1.1×86.8=95.48t/h,

扬程H=1.1×H0=1.1×25=27.5mH2O,选择循环水泵的相关参数如下表:

型号

流量

扬程

效率

转速

电机

功率

必须汽蚀余量

重量

m3/h

L/s

m

%

r/min

kW

m

kg

80-160

100

27.8

32

76

2900

15.0

4.5

210

3、补水泵的选择

补给水泵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补给水泵的流量,应等于热水系统正常补水量和事故补水量之和,并宜为正常补水量的4-5倍,一般按热水系统实际总水容量的4%-5%计算;

热网补给水量Gbrw=86.8×4%=3.47t/h

(2)恒压给水的定压点应设置在采暖循环泵的吸水口上。

(3)补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补水点压力另加30-50kPa,

Hb=Hj+∆Hb-Zb+(3~5)mH2O

式中Hb—补水泵扬程mH2O,

Hj—补水点压力,即静水压线压力,取15mH2O,

∆Hb—补水系统管路压力损失,取2.5mH2O,

Zb—补水箱水位与补水泵之间的高度差,取0.5mH2O;

Hb=Hj+∆Hb-Zb+3=20mH2O

(4)恒压给水装置可采用电节点压力表、恒压给水装置或气压给水装置。

(5)补水泵不宜少于两台,一备一用。

(6)补给水泵参数如下表

型号

流量

扬程

效率

转速

电机

功率

必须汽蚀余量

重量

m3/h

L/s

m

%

r/min

kW

m

kg

25-125

4

1.11

20

36

2900

0.75

2.3

35

4、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

(1)主要管道锅炉房内部的主要管道是指锅炉房内的采暖循环供、回水管道管道采用无缝钢管,采用焊接。

锅炉水处理管道采用镀锌钢管。

(2)主要阀门水泵出口应采用止回阀,水泵进、出口设置闸阀、蝶阀、截止阀、调节阀等。

详细安装位置及管道管径参见图纸。

 

五、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锅炉房用水一般来自城市或厂区供水管网,水质经过一定的处理。

锅炉房水处理的任务通常是软化和除氧,某些情况下也需要除碱或部分除盐。

1、确定水处理设备生产能力

水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G由锅炉补给水量、热水管网补给水量、水处理设备自耗水量等确定:

G=1.2(Gbgl+Gbrw+Gzh)(4-1)

式中Gbgl—锅炉补给水量,该设计中热水锅炉不连续排污不予考虑,Gbgl取值为0;

Gbrw—热水管网补给水量,热水管网补给水量按照锅炉循环水量的4%取值;

Gzh—水处理自耗水量;

锅炉循环水量

t/h,(4-2)

式中Q—锅炉额定热负荷,kw;

k—管网散热损失系数,取1.05;

c—管网热水平均比热容,c=4.18kJ/(kg·℃);

Δt—热水供回水温差,Δt=25℃;

得:

G=3.6×1.05×2.4×103/(4.18*25)=86.8t/h

热水管网补给水量Gbrw=86.8×4%=3.47t/h

水处理设备自耗水Gzh一般是用于逆流再生工艺的逆流冲洗过程,按照热水管网补给水量Gbrw=3.47t/h进行预选型号为LNN-Sφ700的离子交换器,其流量可按预选的离子交换器相应的截面积进行估算:

Gzh=ωFρt/h(4-3)

式中ω—逆流冲洗速度,取2m/h

F—交换器截面积,

ρ—水的密度,常温水≈1t/m3

Gzh=2×0.385×1=0.77t/h

G=1.2(Gbgl+Gbrw+Gzh)=5.088t/h

经校核,5.088t/h<5.8t/h,该离子交换器满足需求。

2、确定水的软化方法

水的软化方法一般采用离子交换软化法,其效果稳定,易于控制。

选择2台离子交换器满足再生需要,每昼夜再生次数为1-2次,型号及参数如下:

 

表4-1

型号

交换剂

高度(mm)

截面积

(m2)

交换剂

体积(m3)

出水量

(m3/h)

工作压力

(MPa)

工作温度

(℃)

试验压力

(MPa)

空载重量

(kg)

LNN-Sφ700

1600

0.385

5.8

5.8

0.6

5~40

0.75

656

,根据《低压锅炉水质标准》锅炉相对碱度应小于0.2。

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或防止锅炉发生苛性脆化的角度,本设计均不考虑补给水的除碱。

按下表差得为0.229。

锅炉工作压力

0.49

0.98

1.47

1.96

2.45

NaOH(%)

10

40

60

70

80

根据其含氧量为0.1mg/L,符合水质标准要求的0.1ml/L,本设计中可不设除氧设备。

3、软化设备选择计算

(1)稀盐液池的体积V1按下式计算:

m3(4-4)

B—一次再生用盐量,kg;

Cy—盐溶液浓度,6%;

ρy—盐溶液密度,1.0413t/m3;

一次再生耗盐量按下式计算:

kg(4-5)

式中Eg—交换剂工作交换容量,1000mol/m3;

F—交换器截面积,0.385m2;

h—交换剂层厚度,1600mm;

—盐的纯度,与盐的等级有关,取0.98;

b—再生剂单耗001型树脂逆流再生,100g/mol;

B=(1000×0.385×1.6×100)/(1000×0.98)=62.86kg

V1=(1.2×62.86)/(10×6×1.0413)=1.207m3

(2)储盐池(浓盐溶液池)的体积由下式计算

m3(4-6)

A—每昼夜用盐量A=B×2=125.72kg(每昼夜最大再生次数为2次),

n—储盐天数,取10天,

ρ—盐的视密度,取0.86t/m3,

V2=1.754m3

六、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一般锅炉的送、引风机、除尘器都是有锅炉配套供应,本设计中的送、引风机参见表3-1,因此,根据需要应对配套送、引风机性能进行校核。

关于锅炉效率、排烟温度、锅炉本体烟、风阻力和锅炉本体的各烟道过量空气系数,均引用锅炉产品计算书中的数据,计算中的过量空气系数:

炉膛α=0.1,锅炉管束α=0.15,除尘器α=0.1,砖烟道为每10米长α=0.05。

1、计算送风量和排烟量

根据使用的燃料成份计算得出燃料消耗量、送风量和排烟量。

平均小时最大耗煤量

=623kg/h,

燃料消耗量

=623×(1-6/100)=586kg/h

理论空气量

Vk0=0.0889(Car+0.0375Sar)+0.265Har-0.333Oar

=0.0889×(48.51+0.375×0.32)+0.265×2.74-0.333×4.21

=4.91m3/kg

实际供给空气量Vk=αVk0=1.3×4.91=6.38m3/kg

理论烟气量

VRO3=VCO2+VSO2=0.01866(Car+0.375Sar)

=0.01866(48.51+0.375×0.32)

=0.9074m3/kg

VH2O0=0.111Har+0.0124Mar+0.0161Vk0

=0.111×2.74+0.0124×10.6+0.0161×4.91

=0.515m3/kg

VN20=0.79Vk0+0.008Nar

=0.79×4.91+0.0008×0.84

=3.886m3/kg

Vg0=VRO3+VN20+VH2O0=0.9074+0.515+3.886=5.31m3/kg

实际烟气量Vy=Vy0+1.0161(α-1)Vk0

=5.31+1.0161×0.7×4.91

=8.8m3/kg

2、确定送、引风系统及其初步布置

首先应进行锅炉、除尘器、送风机、引风机的布置,决定各设备进、出口的空间位置。

3、送风系统的设计

(1)送风量的设计计算

Vk=β1

Bj

Vk0

-△

101.32

(tlk+273)/b/273m3/h

式中:

β1-----风量储备系数,取1.1;

Bj-----燃料计算消耗量,586kg/h

-----理论空气量4.91m3/kg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取1.40;

-----炉膛漏风系数,取0.10;

tlk-----冷空气温度,取300C;

b----当地大气压力,取102.59kPa;

所以Vk=1.1

586

4.91

(1.40-0.10)

101.32

(30+273)/102.59/273

=4510m3/h

因为一台锅炉对应一台鼓风机,所以风量是总风量的一半,为2255m3/h

根据送风量初选G6-41-11型N0。

3.3A风机,规格:

风量2301~1090m3/h;风压954~1936Pa;电机型号Y802-2B-35,功率1.1KW,转速2825r/min.

(2)风道断面的确定

采用钢制矩形断面的风道,断面尺寸先按风速10m/s计算

F=Vk/2/3600/v=4510/2/3600/10=0.0626m2

然后取风道断面尺寸为200mm

300mm,所以实际流速为:

v=4510/2/3600/0.06=10.44m/s

(3)鼓风机性能校核

考虑到大气压力的修正和储备系数,则风道阻力为

=ß2

∑△hjb

101.3/bPa

式中:

b-----当地大气压力,取102.59KPa,

ß2---风压储备系数,取1.2,

=1.2

925.6

101.3/102.59=1096.76Pa

由此可见,所选风机的风量和风压都有一定的余量,合适。

4、引风系统设计

(1)排烟量设计计算

排烟量Qy=1.1

Bj

Vy

(273+tpy)

101.32/273/b

=1.1

586

8.8

(273+180)

101.32/273/102.59

=9296m3/h

因为一台锅炉对应一台引风机,所以风量是总风量的一半,为4648m3/h

初选Y6-41-11N.4.5C型风机,风压1667-2327Pa,流量4970-2317m3/h,配用电机型号Y112M-2B-3,电机功率4KW,转速2925r/min。

(2)烟道断面的确定

采用钢制矩形断面的烟道,断面尺寸先按烟速10m/s计算

F=Vy/2/3600/v=9296/2/3600/10=0.129m2

然后取烟道断面尺寸为300mm

400mm,所以实际流速为:

v=9296/2/3600/0.12=10.76m/s

(3)烟道阻力计算

1)沿程摩擦阻力计算

因为烟气流速比较小,烟道的阻力主要取决于局部阻力,所以烟道的摩擦阻力可不计算。

2)炉膛出口到引风机的局部阻力△hjb1

根据实际烟道,计算局部阻力系数ξ=3

△hjb1

=3

1.34

10.762/2=232.71Pa

3)引风机出口到烟囱的局部阻力△hjb2

根据实际烟道,计算局部阻力系数ξ=2

△hjb2

=2

1.34

10.762/2=155.14Pa

4)炉膛的阻力△hjb3选取△hjb3=100Pa

5)除尘器的阻力,按产品(XND-2)样本查△hjb4=736.4Pa

如此烟道各阻力之和为

△hyd=∑hjbi=232.71+155.14+100+736.4=1224.25Pa

5、烟囱的计算

本设计额定发热量为2.8MW,根据《简明建筑设备设计手册》表5-38,烟囱高度取35m。

(1)烟囱的出口直径(内径)

取烟囱出口流速

=15m/s,则

=0.0188

=0.0188(9296/15’)0.5=0.468m

考虑积灰等因素,取值0.5m,则烟囱出口实际烟速为

v2=4

Qy/3600/(3.14

D2)=13.16m/s

(2)烟囱底部直径(内径)

烟囱锥度i=0.03,则底部直径d1=d2+2i

H=0.5+2

0.03

35=2.6m

(3)引风机性能校核

考虑风机压力储备系数,则烟道及烟囱总阻力为

=ß2

∑△hjbPa

式中:

ß2--压力储备系数,取1.2,

=1.2

1222.09=1466.508Pa

由此可见,所选风机的风量和风压都有一定的余量合适。

七、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

1、计算锅炉房的耗煤量和储煤场面积

已知Qnet.ar=18.09(MJ/kg),锅炉热效率η=76.68%

平均小时最大耗煤量

=623kg/h,

最大昼夜耗煤量

全年耗煤量

储煤场面积按

(7-1)计算

式中:

B—锅炉房平均小时最大耗煤量;

T—锅炉每昼夜运行时间,24h;

M—煤的储备时间,7d;

N—考虑煤堆过道占用面积的系数,取1.5;

H—煤堆高度取2m;

ρ—煤的堆积密度,取0.9;

—堆角系数,取0.8;

F=(0.623×24×7×1.5)/(2×0.9×0.8)=109m2

2、锅炉房的灰渣量和灰渣场面积

锅炉每小时最大灰渣量

t/h

式中:

B—锅炉的平均或最大耗煤量,t/h

Aar—煤的收到基灰分,%

q4—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net,ar—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灰渣场面积按公式:

式中:

B—锅炉房平均小时最大耗煤量;

T—锅炉每昼夜运行时间,24h;

M—灰渣的储备时间,7d;

N—考虑灰渣堆过道占用面积的系数,取1.5;

H—灰渣堆高度取2m;

ρ—灰渣的堆积密度,取0.9;

—堆角系数,取0.8;

F=(0,225×24×1.5×7)/(2×0.9×0.8)=40m2

 

参考资料

[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3]《供热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工业锅炉房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锅炉房设计实例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锅炉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7]上网查找。

[8]《供暖空调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0]《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4]《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