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4856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docx

最全管理心理学3完整版doc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9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

评阅教师

第3次任务

共4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管理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3(组织心理与行为)

10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三隅二不二提出了PM型领导模型。

2.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与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该如何分配、该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

3.具有学院型组织文化的组织喜欢雇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组织通过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指导他们从事许多专业化的工作,从而成为各部门的行家里手。

4.威廉·大内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了Z理论。

5.心理契约是在组织与员工互动关系的情境中,员工个体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信念系统。

6.流程型组织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使客户满意最大化,强调客户满意和稳定的回报。

7.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只有很精干的中心机构,以契约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为基础,依靠外部机构进行制造、销售或其他重要业务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

8.具有俱乐部型文化的组织非常重视成员的忠诚感和承诺,同时也很重视年龄和资历,并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

9.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

10.直线制又称单线制,是工业发展初期的一种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

10二、单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进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B

D

C

D

B

C

1.绿色和平组织属于()。

A.经济组织B.政治组织C.群众组织D.文化组织

2.职能制由科学管理的奠基人()首先提出,并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以职能工长制的形式加以试行。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梅奥

3.根据()原则,任何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不得受到一个以上的上级的直接指挥。

A.目标一致B.统一领导C.相互协调D.组织有效

4.作为组织灵魂的(),一般是指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A.组织价值观B.组织形象C.组织精神D.组织文化

5.()又称部门化结构或分权组织,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目前欧美、日本各大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A.职能制B.事业部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

6.()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推崇分权的等级式决策结构即事业部制组织,并认为建立这种决策结构的基础是目标管理体系。

A.古典组织理论B.行为学派组织理论C.系统学派组织理论D.经验学派组织理论

7.一般来说,高科技企业、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等组织拥有()组织文化。

A.学院型B.俱乐部型C.棒球型D.堡垒型

8.()是一种既以人为导向,又强调平等的文化,典型的代表就是在硅谷。

A.作用型组织文化B.使命型组织文化C.俱乐部型组织文化D保育器型组织文化

9.对于领导行为方式的研究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和利普特等人进行的,他们认为存在三种不同的领导工作方式:

专制方式、放任方式、民主方式。

A.费斯廷格B.勒温C.库塞基D.布莱克

10.()是当前我国各类组织中最常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适用于企业、学校、医院和政府机关等各类组织。

A.事业部制B.矩阵制C.直线职能制D.多维立体制

10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

1.集权化是组织中的决策权集中于一点的程度。

这个概念只包括正式职权,也就是说,某个职位的固有的权力。

(√)

2.作用型组织文化也叫任务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完成设定的任务。

(╳)

3.经济契约更强调过程,心理契约更强调内容。

(╳)

4.“领导是天生的”,这种信念是领导特质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

(√)

5.在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中,参与性用于衡量公司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情况。

(╳)

6.组织设计的着眼点和基本问题是确定人员在组织中的位置,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

7.中国学者陈立、凌文辁在PM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CPM理论。

(╳)

8.由于组织价值观是整个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选择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是塑造组织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

(√)

9.使命型组织文化也叫独裁文化,由一个人或一个很小的群体领导这个组织。

(╳)

10.工作标准化程度越高,员工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权力就越大。

(╳)

16四、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16分)

1.命令链:

是一种不间断的权力路线,它能够回答员工提出的这种问题:

“我对谁负责?

”从组织最高层扩展到最基层:

“我有问题时去找谁?

2.组织形象:

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

3.组织承诺:

员工对特定组织价值观和目标的接受,并愿意付出较多努力以成为该组织成员的一种状态。

4.管理幅度:

一个主管可以有效地指导多少个下属。

24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什么是组织文化的7S框架?

(1)共同价值观(sharedvalues)

价值观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是组织的软性核心竞争力,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

(2)战略(strategy)

战略是组织对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是组织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系列战略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组织规划和计划的基础。

(3)结构(structure)

结构是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联系形式,是组织的构成形式,即组织的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

战略需要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实施,组织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协调,是战略贯彻实施的组织保证。

(4)制度(system)

制度是组织各项任务的运作流程与操作程序,包括财务系统、招聘、晋升及绩效评估系统、信息系统等。

组织的发展和战略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而各项制度又是组织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5)人员(staff)

包括组织内员工数量、员工类型。

人力准备是战略实施的关键。

组织应做好人力配备和培训。

(6)作风(style)

作风是指组织的文化风格,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风格。

(7)技能(skill)

技能(才能)是指员工的个人能力,或组织作为整体所反映出来的独特能力。

在执行组织战略时,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有赖于严格、系统的培训。

2.心理契约有哪些特点?

(1)主观性

心理契约是个体水平上的认知,受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限制。

(2)自愿性

不是强制性的。

(3)互惠性

从根本上说,心理契约是一种隐含交易,即一方提供某种东西与另一方提供的某种东西进行交换。

(4)动态性

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革、修订。

(5)过程性

经济契约更强调内容,心理契约更强调过程。

3.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工作本身

主要包括工作活动的多样性、对工作方法和工作速度的自主权、工作的挑战性、工作对个体兴趣的吸引、工作的成功机会和学习机会。

(2)报酬

能满足员工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成就需要,是对员工工作最直接、最明确的物质肯定方式,是工作得到别人承认的象征。

报酬要公平公正,与员工的职位、能力、所承担责任大小相适应。

(3)工作条件

例如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线、噪音、清洁度、通风情况、空间宽敞度、休息时间长短等。

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会使人感到愉快。

(4)人际关系

与同事能否相互支持等。

(5)个人特点

个人的价值观、工作技巧、工作经验和能力等。

4.领导工作有效性包括哪些方面?

领导工作有效性即领导效能,大致包括:

时间效能、决策效能、用人效能、专责效能、整体贡献效能。

15六、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1.一家公司的销售副总,在外出差时家里失火了。

在外出差时家里失火了。

他接到妻子电话后,火速连夜赶回家。

第二天一早去公司向老总请假,说家里失火要请几天假安排一下。

按理说,也不过分,但老总却说:

“谁让你回来的?

你要马上出差,如果你下午还不走,我就免你的职。

”这位副总很有情绪,无可奈何地从老总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并马上又出差走了。

老总听说副总已走,马上把党、政、工、团负责人都叫了过来,要求他们分头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计代价把副总家里的损失弥补回来,把家属安顿好。

问题:

 

2.迪斯尼运用灌输信仰、严密纪律和精英主义等手段,作为保存核心理念的主要方法。

只要是迪斯尼的员工,不管是什么阶层和职位,都要参加迪斯尼大学的新人训练课程。

这所大学是公司内部的社会化训练组织,迪斯尼设计这个课程的目的是要把“迪斯尼的传统、哲学、组织和做生意的方式”介绍给新人员。

早在20世纪60年代,迪斯尼在雇用员工时就实施严格的考试制度,必须通过不同口试官员的两次筛选,并对仪容有严格规定。

  考试通过后,所有新进人员都要接受很多天的培训,迅速学习一种新语言:

  ——员工是“演员表上的演员”

  ——顾客是“贵宾”

  ——群众是“观众”

  ——值班是“表演”

  ——职务是“角色”

  ——职务说明是“剧本”

  ——制服是“戏装”

  ——人事部门是“分派角色部门”

  ——当班是“在舞台上”

  ——下班是“在后台”

这种特殊化的语言强化了迪斯尼员工的意识形态。

并由训练有素的训练员严格按照精心编选的剧本对迪斯尼特性、历史和信念进行训练。

  新人培训安排在特别设计的培训室里进行,培训室里贴了很多照片,全都是创办人沃尔特·迪斯尼和他最有名的角色,像米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让新人觉得是他本人亲自在现场欢迎新员工的加入。

员工要学习迪斯尼大学的教科书,书的内容包括下面这些警语:

“我们在迪斯尼乐园里会疲倦,但是,永远不能厌倦;而且,即使这一天很辛苦,我们也要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必须展现真诚的笑容,必须发自内心……如果什么东西都帮不上忙,请记住:

我是领薪水来微笑的。

  经过培训,每个新演员和一位有经验的同事搭配,接受进一步的社会化训练,以便了解这个工作的精微之处。

从里到外,迪斯尼推行严格的行为准则,要求演员迅速磨掉不符合个人特定角色的个性。

事实上,迪斯尼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创办人沃尔特·迪斯尼,他把自己和员工的关系看成是父亲和子女,期望员工全心全意地奉献,要求员工对公司和公司的价值观忠诚、热心,而且忠心的迪斯尼人可以犯诚实的错误,仍可得到第2次(通常还有第3、第4和第5次)机会。

但是,违反公司的理念或表现不忠就是罪恶了,要受到立即而且无理由开除的惩罚。

问题:

从迪斯尼公司的案例谈谈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组织创立者的价值观或理念。

迪斯尼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创办人沃尔特·迪斯尼,他强调忠诚、热心。

(2)组织的历史或传统。

每个新近员工都要参加迪斯尼大学的培训课程,从认知层面接受信仰灌输,了解迪斯尼的特性、历史、信念;培训之后,每个新员工和一位有经验的同事搭配,进一步接受社会化训练,言传身教,了解组织的行为规范。

(3)组织制度。

雇佣员工时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在工作中有严格的行为准则;违反公司的理念或表现不忠,有严格的惩罚制度。

(4)组织环境。

迪斯尼的员工有一套特殊化的语言;培训室内的环境布置也是特别设计的;员工工作时的着装、语言、表情甚至个性都有严格的要求。

(5)组织成员素质。

迪斯尼在雇用员工时实施严格的考试制度,必须通过不同口试官员的两次筛选,并对仪容有严格规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员工的整体素质。

经过入职后的培训,进一步确保了员工在理念上与组织保持一致。

 

以下老师填写:

得分:

85

评阅时间及评语:

再仔细点,你会做得更好。

 

课程名称:

管理心理学第3次任务评阅教师:

戴菊伟

 

赠送以下资料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德鲁克说: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经过改编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的我们:

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将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往往在于其超强的预见性.多年之后依然闪耀者夺目的思想光辉,熠熠发光,为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知音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大事记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长存.

  德鲁克先生《管理的实践》已面世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五十多年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

但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书籍还是《管理的实践》一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终于读完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仿佛自己游荡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企业中。

这本书构筑了完整的“对人的管理”思想。

如:

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潜力的资源。

德鲁克认为“人的资源——整个的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企业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中,认识“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亦即“人要贡献出什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只要他们愿意进行“有目标的、集中和联合的努力”,就可以“产生出真正完整的东西来”。

2、必须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

德鲁克明确的提出“利润并不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利润不应该成为企业决策的理由、原因和依据,他只是对企业是否起作用的一种测验”,他说道:

“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

”因此,“经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把他的资源——首先是人的资源中蕴含的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

那么我认为,真正诠释管理的意义就要将人的机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3、是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

管理者如果只注重员工的绩效,那就死定了!

那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方式已经是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感受。

同样的工作,在行政的约束下与在自动自发的工作结果虽然是都完成任务了,但完成的综合效果完全不同。

只注重绩效的话,那会留不住优秀人才。

因此,要想将公司管理的有声有色,必须关注职工的感受,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管理的实践》一书,系统的论述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即企业的目的:

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

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

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专业和科学,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

管理本质上是一句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

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是业绩和成就。

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

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的授权,而是来自于所承担的责任。

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维度在于时间。

  正确的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要求员工要主动积极,以企业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求员工要自愿接受改变。

但员工对组织的要企业一般较为弱势,德鲁克总结为,首先员工是一个人,通过职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做事有意义;其次,员工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对员工良好业绩的关注。

“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

”因此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

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间取得平衡。

管理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本优秀的著作哇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

有所得在于能够更加深刻的领悟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在于发现自己的误解与错误,在于能够明确自己未来道路的方向!

  

 

赠送以下资料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德鲁克说: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经过改编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的我们:

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将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往往在于其超强的预见性.多年之后依然闪耀者夺目的思想光辉,熠熠发光,为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知音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大事记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长存.

  德鲁克先生《管理的实践》已面世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五十多年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

但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书籍还是《管理的实践》一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终于读完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仿佛自己游荡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企业中。

这本书构筑了完整的“对人的管理”思想。

如:

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潜力的资源。

德鲁克认为“人的资源——整个的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企业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中,认识“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亦即“人要贡献出什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只要他们愿意进行“有目标的、集中和联合的努力”,就可以“产生出真正完整的东西来”。

2、必须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

德鲁克明确的提出“利润并不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利润不应该成为企业决策的理由、原因和依据,他只是对企业是否起作用的一种测验”,他说道:

“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

”因此,“经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把他的资源——首先是人的资源中蕴含的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

那么我认为,真正诠释管理的意义就要将人的机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3、是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

管理者如果只注重员工的绩效,那就死定了!

那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方式已经是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感受。

同样的工作,在行政的约束下与在自动自发的工作结果虽然是都完成任务了,但完成的综合效果完全不同。

只注重绩效的话,那会留不住优秀人才。

因此,要想将公司管理的有声有色,必须关注职工的感受,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管理的实践》一书,系统的论述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即企业的目的:

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

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

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专业和科学,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

管理本质上是一句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

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是业绩和成就。

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

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的授权,而是来自于所承担的责任。

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维度在于时间。

  正确的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要求员工要主动积极,以企业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求员工要自愿接受改变。

但员工对组织的要企业一般较为弱势,德鲁克总结为,首先员工是一个人,通过职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做事有意义;其次,员工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对员工良好业绩的关注。

“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

”因此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

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间取得平衡。

管理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本优秀的著作哇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

有所得在于能够更加深刻的领悟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在于发现自己的误解与错误,在于能够明确自己未来道路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