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432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docx

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论)

  ●有着几亿人口和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发生一场历史性巨大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要千百万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自我牺牲,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能办到的。

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到辛亥革命前夜,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愤怒已发展到十分普遍的地步。

辛亥革命的发生到这时是不可避免的。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个意义非同小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了不起的事情;在思想领域内也引起十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民主精神高涨和思想得到很大解放。

  ●辛亥革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

这是当时中国新旧社会势力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也是中国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起了某种阶梯的作用。

10年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显示出中国以往任何政党不曾有过的全新特点。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目为之一新。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它在很多重要方面改变了中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为中国以后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过后只有7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又过2年多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巨变从何而来

  有着几亿人口和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发生一场历史性巨大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晚清以前,中国虽不能说停滞不前,但变化十分缓慢。

这并不奇怪,农业社会生产的发展本来就是缓慢渐进的。

从世界范围内比较,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很多方面已接近凝固。

长期以“天朝大国”自居,更形成一种盲目自满的心态。

“天不变,道亦不变”,正是这种社会心态的反映。

传统是无形的,却常能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如果没有受到异常强烈的刺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不会出现的。

  但外部世界这时已发生太大的变化。

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的西方国家把中国远远地抛在后面。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丧失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领土完整也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局势越来越危急了。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巨大的转折。

它深深刺痛了中国人的心。

亲身经历这场事变的革命前辈吴玉章回忆道:

“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吴永锟)曾经痛哭不止。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

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紧接着,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又武装占领中国首都北京达一年之久。

居民门口要分别悬挂占领军的国旗。

这一连串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

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

它像可怕的噩梦那样,沉重地压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

孙中山先生在1894年冬兴中会成立时的宣言中沉痛地写道: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像这样强烈地指出中国面对的严重民族危机,在以前还不曾有过。

他响亮地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这个口号深深地打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激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本加厉地对外屈服,向外国大举借债,竭力保护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严厉镇压民众的爱国行动。

国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是任人摆布和宰割。

正如陈天华一语道破的那样:

“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仍是满洲的吗?

多久是洋人的了。

”“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

”那时,国家的权力都掌握在清政府手中,不把它推倒,一切根本变革都无从谈起。

为什么辛亥革命把推翻清政府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

这并不奇怪。

既然清政府已把自己同外国侵略者紧紧地拴在一起,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民众也就自然地把反抗外国侵略者、振兴中华的要求同反对清朝统治者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

  不仅如此,清政府对民众经济上的榨取也大大加重。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规定的对外赔款共达白银六亿八千万两(还没有包括利息在内),而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两左右,国家财政已完全破产。

而到宣统三年,财政收入猛增到三亿两。

在当时农业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自然不是生产发展的产物,而只是对民众敲骨吸髓盘剥的结果。

贪官污吏又乘机巧立名目,层层加码。

原本已极端贫穷、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老百姓更加活不下去了。

  反动统治势力总是把权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越当他们统治地位不稳、日益孤立的时候,就越对周围一切人都不放心,越把权力紧紧地攥在自己手里。

1908年8月,清政府在“预备立宪”的旗号下,颁布一个《钦定宪法大纲》。

这个被一些人起劲鼓吹的《钦定宪法大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读一下很可以开人眼界。

它一开始就规定: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一切颁行法律、召集开闭解散议院、设官制禄、统率海陆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司法等等大权,全在君主一人手中。

特别是用人、军事、外交等权,议院不得干预。

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在会奏这个宪法大纲时明白地说:

“宪法者,所以巩固君权、兼保护臣民者也。

”国内一部分人希望清朝能自己进行重大改革、实行立宪,而等来的却是宣统三年的“皇族内阁”,13个大臣中满人占8个,皇族又占了5个。

连原来十分温和的立宪派发动的请愿早开国会运动,也在清政府的高压下失败。

人们真是无法再对它抱什么希望了。

尽管现在还有人说:

如果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现在的中国会更美好。

要是睁眼看看事实,真觉得同这种论调进行认真的讨论实在是多余的。

  孙中山先生在1904年就讲了:

“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要千百万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自我牺牲,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能办到的。

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到辛亥革命前夜,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愤怒已发展到十分普遍的地步。

1911年5月,长沙税务司伟克非在给总税务司安格联的信中写道:

“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

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

”“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他讲得不错:

辛亥革命的发生到这时是不可避免的。

百年辛亥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次日,革命党在武昌红楼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共和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清王朝统治开始土崩瓦解,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即告结束,民主共和的大门由此打开。

如今,这次伟大的革命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大众,都对这次革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

那么,这次革命真的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吗?

背景:

政治:

清花未凋敝

1清政府的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尤其是清政府准备实行立宪时,革命党人就感到他们的机会渺茫了。

客观的说,如果不是有日本这样一个“好邻居”总是借着帮助革命党人为借口给中国政府捣乱,中国的立宪道路是否可以进行下去,还是个未知之数?

革命党人策动起义的本钱会更少,连宣传的影响力都会受到限制,可以形象的解释成“大树底下好乘凉”日本的绿荫着实给革命党人以一定的有力支持。

2清政府的新政体的改革,一系列救亡图求富的运动的确做的不错。

对当时的中国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庚子之后的乱局,很快稳定下来,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外国投资增加,中国人自己办的工商业也呈现兴旺的景象。

科举制的废除原本以为会遭到很大阻碍,但也平稳度过,新学堂遍地开花,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山西少数地方对新式教育不满,有过一些反抗但规模并不大,(所谓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土地丈量和人口清查方面)新式教育在中国安家落户。

经济:

虽然有庚子偿银赔款的巨大压力,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到辛亥年,朝廷的岁收入居然达到破纪录的两亿四千万有余,各地的财政也有大的结余。

(可百姓却愈加贫穷)爆发武昌首义的的湖北,打开藩库的革命党人,他们发现拿下的这个政府居然有四千万左右的存银。

哎!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笔钱便维系了革命党人的命脉。

就以往研究来说,凡是改朝换代必定政治紊乱,民不聊生,遍地烽火狼烟,但清末恰恰不是这样的。

政治不算清明,但也比庚子之前好得多。

晚清的致命错误:

领头羊的失误,像是鼓动借助义和团盲目排外这种逆时代潮流的错误,不仅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国家,主权大幅沦丧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动荡和损失,数额达到四亿两的赔款,等于是在国家的经济血管上开了一个大口。

这样的错误极大的降低了这个政权的合理性。

这样便给了革命党人机会,继续排满宣传才有了市场,才是更多的汉人精英认识到这个朝廷是个异族政权,从而使大清王朝的合理性进一步降低。

“非我族类

在慈禧之后,少不更事的亲贵大臣,错估形势,居然想通过把权力懒得自己手中,巩固统治。

殊不知,满人的政治能力退化已经有一百多年,而政治格局早已满轻汉重。

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清贵大臣,既无从政经验有无办事能力,这样贸然收权,不坏是才怪!

当武昌军兴时,便六神无主,马上实行立宪,废除皇族内阁,答应立宪党的要求,但为时以晚,人们不再给清政府机会了。

从历史来看,这不仅是满族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

革命党人的准备: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体兴中会,提出要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像美利坚各众国那样的共和国。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905年,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的相继出现,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孙中山概括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这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最早的组织的入会誓词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誓词同《兴中会章程》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内容,成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简要表述。

兴中会的纲领中第一次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要求。

次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流产而逃亡国外期间,认真研读了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通过后来的革命实践,三民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始终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战斗口号。

这不仅由于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族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反满”口号所以具有广泛的动员意义,原因就在于此。

避免中国被瓜分、共管的厄运,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的基本原因。

“非革命无以救垂亡”,而革命必须“先倒满洲政府”,民族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意义蕴涵于此。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