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精编版.docx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精编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精编版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lflux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过量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
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
现代医学多采用消胆胺、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及其它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近年来,采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BRG,既能缓解症状,又能祛除病因,可取得标本兼顾之效。
现将BRG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呕吐等范畴。
病因多由忧思恼怒、情志失畅,使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久郁化热,移热于胆,或肝胆兼夹外邪,湿热内蕴,引起胆腑气血蕴滞,疏泄失常,使胆液不循常道。
肝胆郁热逆乘脾胃,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胆液不循胃气下降肠腑助消化而随胃气上逆。
或因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久病本虚致脾胃虚弱,更易致肝胆郁滞,使虚者更虚。
总之,本病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为发病基础,胆邪犯胃为基本病理变化,肝胆郁火移胃为其病机。
本病为幽门功能减退,胃排空功能延迟所致,与脾胃虚弱相同1]。
胆汁反流多合并胆道感染,胆汁不能顺利下降而逆流入胃,此与中医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逆流入胃的理论吻合。
该病发病关键在于幽门功能低下,胆汁反流入胃,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这与中医气滞血瘀,肝气横逆,乘伐胃气,胃失和降,脾不升清,胃浊上逆的病理变化相同。
2治疗方法
2.1辨证分型根据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一般可将慢性胃炎分为5个证型:
脾胃虚弱型(含虚寒)、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胃阴不足型。
但各医家根据自己临床实践又有不同认识。
绍沛[2]将本病分为5型。
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降逆,方用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减。
肝胃郁热型,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痰气交阻型,治宜理气化痰畅膈,方用启膈散加减。
脾胃虚弱型,治宜健脾益气降逆,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方用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味。
杨德明[3]认为本病可分为4型。
肝胃
不和型,治宜疏肝和
胃,药用:
柴胡、香附、枳壳、白芍药、茯苓、砂仁、海螵蛸、瓦楞子、大黄等。
脾胃虚寒型,治宜温中健脾,药用:
党参、白术、干姜、木香、砂仁、香附、半夏、海螵蛸、瓦楞子、败酱草、酒大黄等。
胃阴不足型,治宜滋阴养胃,药用:
沙参、麦门冬、石斛、玉竹、白芍药、海螵蛸、瓦楞子、酒大黄等。
气滞夹湿型,治宜行气除湿,药用:
郁金、香附、枳壳、枳实、法半夏、苍术、苏梗、茯苓、海螵蛸、瓦楞子、苦参、败酱草、酒大黄。
邵荣世[4]将本病分为6型。
胃火上炎型,治宜通胃泻火、通腑泻浊,药用:
代赭石、姜炒竹茹、炒枳壳、姜半夏、五灵脂、黄连、木蝴蝶、制大黄。
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利胆、和胃降逆,药用:
炒柴胡、白芍药、炒枳壳、郁金、姜半夏、陈皮、制香附、佛手、金钱草。
胃阴不足型,治宜滋养胃阴,药用:
南沙参、北沙参、麦门冬、石斛、法半夏、白芍药、乌梅、甘草、芦根等。
寒热错杂型,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饮伏中焦型,治宜辛甘通阳、温化寒饮,药用:
桂枝、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姜半夏、陈皮、干姜、吴茱萸等。
胃络瘀血型,治宜活血化瘀、和络护膜,药用:
蒲黄、五灵脂、刺猬皮、九香虫、制乳香、制没药、炙大黄、三七、白及等。
2.2基本方加减采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法,特别是疏肝利胆、和胃降逆的治疗大法,并随症加减,可提高本病疗效。
王美林[5]用自拟和胃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5例。
药用:
柴胡、枳壳、白芍药、苏梗、党参、白术、陈皮、姜半夏、代赭石、黄连、吴茱萸、甘草。
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结果:
治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8%。
李战平[6]用自拟升降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6例。
药用:
党参、代赭石、白术、茵陈、升麻、柴胡、枳实、黄连、煅瓦楞子、海螵蛸、甘草。
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结果:
治愈82例,好转3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
李素娟[7]采用抑胆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0例。
药用:
柴胡、郁金、陈皮、半夏、竹茹、黄芩、代赭石、大黄炭、甘草。
水煎服,日1剂。
结果:
显效74例,有效3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8.3%。
骆天炯[8]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每日1剂,早晚分服,30日为1个疗程。
结果:
治愈1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5%。
张晓明[9]采用柴芩温胆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药用:
柴胡、黄芩、陈皮、姜半夏、竹茹、黄连、吴茱萸、白芍药、白术、枳壳、白及、
三七、甘草。
结果:
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
有效率55.33%。
2.3中成药治疗戴益琛等[10]采用邦消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0例。
结果:
治愈l4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70%,有效率为80%。
钟毅等[11]采用胃肠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
结果:
显效率为43.3%,总有效率为86.7%。
许光林[12]采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
结果:
痊愈15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
肖章红[13]采用胃力康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4例。
结果:
总有效率88%,临床症状好转率91%。
2.4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从肝胆入手兼顾脾胃的治疗方法,同时联合西药促进胃动力,促进胃排空,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二者合用可取得标本兼顾之效。
王观秀等[14]采用自拟疏肝平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
药用:
柴胡、枳壳、陈皮、佛手、黄芩、黄连、吴茱萸、大黄、白芍药、甘草等。
日1剂,早、晚饭后服。
同时联合西沙比利5mg,每日3次,饭前口服,4周为1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96%。
李常海等[15]采用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
药用:
柴胡、枳实、黄连、吴茱萸、白芍药、厚朴、郁金、佛手、半夏、旋覆花。
日1剂,饭后服。
同时合用吗丁啉20mg,每日3次,饭前服;铝碳酸镁颗粒1包,每日3次,饭前服。
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8%。
黄朝阳[16]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
呕恶明显加旋覆花、代赭石;烧心泛酸重者加煅瓦楞子;热重加蒲公英;气虚加党参、黄芪。
每日1剂。
合用硫糖铝1.0g,每日3次,饭前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饭前服。
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复查胃镜。
总有效率为95.2%。
2.5针灸治疗赵亚萍[17]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
常规应用胃复安10mg单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
配合针刺治疗。
体穴:
内关、公孙、中脘、章门、天枢。
耳穴:
胃、肝、胆、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针刺方法:
2组穴位交替使用,耳穴、体穴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
痊愈11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
黄涛[18]以针刺足三里、阳陵泉、中脘、脾俞、内关、公孙。
肝胃不和型配太冲、天枢、肝俞等;脾胃虚弱型配关元、气海;胃阴不足型配三阴交;胃络瘀阻型加膈俞、血海。
均为平补平泻,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
总有效率为93.1%。
李栓位[19]采用面针脾穴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0例。
针刺深度0.3cm,可捻转,勿
提插,亦可用拇指按压穴位2~3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
有效率为94.4%,胃镜下调节
胆汁反流有效率为85.5%。
周淑英等[20]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
取穴:
胆俞、胃俞、梁门、中脘、上脘、足三里、内关、太冲、阳陵泉。
埋线1日后取下,15~20日埋线1次,4次后评定疗效。
结果:
总有效率为100%。
3预防与调摄
加强饮食护理,避免辛辣刺激及多糖、多淀粉食物,劝戒烟酒,尤其是烈性酒。
合理安排生活,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饭后不宜立即卧床休息。
调畅情志,忌劳倦恼怒。
4结语与展望
近年来BRG无论在病因、病机还是诊断、治疗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有许多方面不够完善,如目前胆汁反流性胃炎缺乏统一诊断标准,虽然同位素检测可达到胆汁反流量化,是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较客观的方法,但由于条件所限,多数医疗单位未能普及,绝大多数只限于胃镜诊断,缺乏客观指标,可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
现代医学治疗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及结合胆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患者易复发,远期疗效较差。
应力求寻找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最佳结合位点,使二者结合既能缓解症状又能祛除病因,不仅能改善当前症状还能提高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危北海,张万岱.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78-578
2绍沛.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辨证施治[J].中医杂志,2004,45(12):
893-893
3杨德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分型证治[J].中医杂志,2005,46
(1):
13
4邵荣世.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证治及用药[J].中医杂志,2005,46
(1):
11-12
5王美林.和胃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
(2):
111
6李战平.升降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6例[J].四川中医,2004,22(8):
43-44
7李素娟.抑胆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05,20
(1):
18-20
8骆天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J].四川中医,2001,19(11):
44
9张晓明.柴芩温胆汤合左金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附30例病例观察[J].北京中医,2005,24
(1):
9-10
10戴益琛,陈文柳,申爱华,等.邦消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4):
插页
11钟毅,周红,钟灵,等.中药胃肠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9):
2208-2209
12徐光林.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
(2)
:
98
13肖章红.胃力康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当代医学,2004,2(4):
62
14王观秀,徐晨永.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
2194
15李常海,姜方全,赖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4):
53
16黄朝阳.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观察[J].四川中医,2003,21(11):
58-59
17赵亚萍,刘晓辉,马彦平.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5):
675-676
18黄涛.针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
(1):
38-42
19李栓位.面针脾穴调节胆汁反流400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8):
497
20周淑英,孙海勇,陈建木.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J].中国针灸,2002,22(12):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