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3409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docx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一

单元质量检测

(一)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表达能力训练(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

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

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________,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

其实不然,(   ),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________、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

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

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

类似事件________,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________,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另辟蹊径 耸人听闻 数见不鲜 良莠不齐

B.剑走偏锋混淆视听层出不穷参差不齐

C.另辟蹊径混淆视听数见不鲜参差不齐

D.剑走偏锋耸人听闻层出不穷良莠不齐

解析:

选B 另辟蹊径: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等。

剑走偏锋:

为出奇制胜,不采用正面攻防为主的常规剑法,而采用闪避游斗等非常规的剑法;比喻不按常规、常理思维或行动。

根据后面的“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应选“剑走偏锋”。

耸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混淆视听:

用假象或假言迷惑别人,使之很难辨别是非,以引起思想混乱。

根据后面的“扰乱思想”,这里应选“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

经常看见,并不新奇。

层出不穷:

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事件”,所以应选“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

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这句话的主语是“短视频作品”,所以应选“参差不齐”。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解析:

选C 根据括号前的“其实不然”以及括号后的“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可知,括号内应填与“不好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据此排除B、D两项。

A项,“扩散与点赞”的顺序不当,应该是先“点赞”后“扩散”;“必定带来不良影响”说法有些绝对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B.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解析:

选A B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多元”和“心态”也不能搭配。

C项,主客颠倒,应去掉“而言”。

D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解析:

选B A项,将“一带一路”比作发动机的“引擎”。

C项,将“网络病毒”比作“洪水猛兽”。

D项,将“东道国观念的转变”比作“弯道超车”。

5.仿照示例,请你以《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这三个经典名著中任意一个为题材,写一副对联。

要求:

上下联总字数不少于14字。

(4分)

[示例] 上联:

山高月小水波不兴引苏子泛舟赤壁

下联:

水落石出清风徐来留美文载誉青史

上联:

下联:

参考答案:

(示例一)窦娥冤魂感天动地 汉卿杂剧震古烁今

(示例二)一场雷雨演绎周鲁两家血缘情仇 卅年恩怨浓缩华夏九州社会风云

(示例三)王子复仇惊天悲剧撼人心 莎翁作剧盖世才华震寰宇

6.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名人画像,从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个写几句话。

(5分)

契诃夫

讽刺,是你身上的血液

如针灸刺向疾病

轻轻一捻

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自羞无比

要求:

要与示例的格式、句式一致。

(待选名人:

鲁迅、巴尔扎克、莎士比亚)

答:

解析:

首先分析提供的例子。

“讽刺”是契诃夫最主要的创作风格;“是你身上的血液”“如针灸刺向疾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是契诃夫作品中的经典形象。

所以,无论选取哪位名人,仿写时均要考虑到他的创作风格和作品中出现的典型形象。

如鲁迅批判、揭露黑暗现实的风格和笔下祥林嫂、孔乙己、阿Q、狂人等典型形象。

此外,还要把握好句式特点,正确运用比喻的修辞。

参考答案:

莎士比亚

批判,是你手中的利器

如闪电划过苍穹

微微一转

麦克白和夏洛克就汗颜无比

二、阅读能力训练(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9分)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

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

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

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

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

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

果然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

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

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

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

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技术精湛的摄影家也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解析:

选C A项,“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的是摄影者的抓拍。

B项,并非所有“京剧演员”,原文只是说“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

D项,“真实地展现”表述不当。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解析:

选D 倒数第二段没有采用类比论证。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D.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解析:

选D 京剧摄影家并不需要“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13分)

周朴园 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

鲁侍萍 是,老爷。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

周朴园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

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

不过也许你会知道。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

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

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

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

鲁侍萍 她没有死。

周朴园 她还在?

不会吧?

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鲁侍萍 她又被人救活了。

周朴园 哦,救活啦?

鲁侍萍 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周朴园 那么,她呢?

鲁侍萍 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

周朴园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 什么?

她就在这儿?

此地?

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周朴园 (连忙)不,不,不用。

鲁侍萍 她的命很苦。

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

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周朴园 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鲁侍萍 大概她是不愿意吧。

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周朴园 嗯,以后她又嫁过两次。

鲁侍萍 嗯,都是很下等的人。

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

(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周朴园 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10.“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一句中,鲁侍萍连用三个“不”否定周朴园的说法,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解析:

周朴园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

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否定了周朴园的说法,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参考答案:

鲁侍萍连用三个“不”,针锋相对,揭穿了周朴园虚伪的掩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11.听到鲁侍萍介绍的“梅小姐”后,周朴园为何“苦痛”“汗涔涔地”?

(3分)

答:

解析:

“苦痛”“汗涔涔地”生动地表现出周朴园的痛苦与紧张。

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鲁侍萍的揭露使他不得不一下子面对三十年前他曾犯下的罪恶。

参考答案:

因为鲁侍萍一下子说出所谓“梅小姐”的“丫头”身份及“不光彩”的行为、不幸的命运时,周朴园突然被迫面对他过去犯下的罪恶,因此他非常痛苦、紧张。

12.周朴园说自己和侍萍“有点亲戚”并“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3分)

答:

解析:

当侍萍不会对周朴园造成威胁时,他便在内心深处怀念侍萍,毕竟他们曾有过一段美好的生活,而当年侍萍的温柔、贤惠与现今蘩漪的大小姐脾气也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也更加剧了他对侍萍的怀念。

参考答案:

这表现了周朴园的虚伪、圆滑。

他心里认定侍萍已死,对他已没有任何威胁,因此想借给她修坟,寄托自己怀念、忏悔的心情。

13.试分析,在鲁侍萍告诉周朴园当年的侍萍还活着后,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4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重点把握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

同时,要格外注意舞台提示语如“惊愕”“忽然立起”“连忙”等对周朴园神态、动作的描写,这些是解题的关键。

参考答案:

他先是“惊愕”不已,此后便一直处于迷惑、深思的状态。

等到鲁侍萍试探性地问他: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他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赶紧回绝了。

而当鲁侍萍再次不死心地问他:

“……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他敷衍地说:

“好,你先下去吧。

”至此,周朴园已经没什么心思追忆过去了,他只想把眼前这个知道他太多底细的人打发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15分)

关汉卿(选段)

田 汉

朱帘秀 咳,我最不能瞑目的是玉仙楼那天晚上,我托和卿设法让你连夜逃走,你怎么不走,反而第二天晚上来看戏呢?

你那样爱看戏吗?

关汉卿 我怎么能走?

我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承担那样重的担子?

朱帘秀 我有什么?

大不了一个唱杂剧的歌伎,怎么能比得你?

你是一代作者,你替我们杂剧开了一条路,歌台舞榭没有你的戏,人家就不高兴。

你正应该替大伙儿多写些好东西,多替“有口难言”的百姓们说话,多替负屈衔冤的女子们申冤,可是,可是于今你也跟我一样,就这么完了,那怎么行?

叫他们杀了我吧,千万把你给留下……(她哭了)

关汉卿 四姐,谢谢你的好心。

我们的死不就是为了替百姓们说话吗?

人家说血写的文字比墨写的要贵重,也许,我们死了,我们的话说得更响亮。

可是你不像我,我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你还年轻,功夫好,那么早就成了名角儿,你死了人家要埋怨我的。

不是伯颜老太太那样疼你,还说要认你做干闺女吗?

干吗不写封信给她,求求她,我想一定有好处的。

信可以托何总管转去,准能收到,快点写吧。

要不,我给你代笔也成。

朱帘秀 那么你呢?

你也求求她吧。

关汉卿 我怎么能求她?

朱帘秀 那为什么我就应该求她呢?

她还不是杀人不眨眼的伯颜丞相的老太太吗?

她疼我无非我这个女戏子把她给逗乐了。

她也不是真懂我们的戏的,她不过让人家说她是多么慈悲,瞧戏都流眼泪。

其实呢,伯颜丞相今天在这里屠城,明天在那里杀降,她半点眼泪也没有流过。

我就恨这样的女人,我还去求她?

死也不求她!

关汉卿 不求她那就得……

朱帘秀 就得死。

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

我修不到跟你生活在一块儿,就让我们俩死在一块儿吧,汉卿!

(她紧握着关汉卿的手)

关汉卿 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

入狱的时候,我就打算有今天。

前天晚上,我写了一个曲子叫《双飞蝶》,想给你看看,他们害怕,不给传递,我也没有勉强。

现在我亲自交给你吧。

要是你能唱唱该多好。

朱帘秀 给我。

(接过去)

关汉卿 写得很乱,你看得清楚吗?

朱帘秀 看得清楚。

(她半朗诵,半歌唱地)

将碧血,写忠烈,

作厉鬼,除逆贼,

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

长与英雄共魂魄!

强似写佳人绣户描花叶,

学士锦袍趋殿阙,

浪子朱窗弄风月。

虽留得绮词丽语满江湖,

怎及得傲千奇枝斗霜雪?

念我汉卿啊,

读诗书,破万册,

写杂剧,过半百,

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

珠帘卷处人愁绝,

都只为一曲《窦娥冤》,

俺与她双沥苌弘血;

差胜那孤月自圆缺,

孤灯自明灭;

坐时节共对半窗云,

行时节相应一身铁;

各有这气比长虹壮,

哪有那泪似寒波咽!

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

争说道青山有幸埋芳洁。

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

生不同床死同穴;

待来年遍地杜鹃花,

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

相永好,不言别!

(她十分感动)哦,汉卿!

(她拥抱关汉卿)

[禁子、禁婆上。

]

禁 子 半刻完了。

回去吧。

(分开他们)

禁 婆 听你们说得怪可怜的,以后只怕没有见面的时候了。

容你们一别吧。

朱帘秀 不。

关汉卿 我们不告别,我们永久在一起的。

禁 婆 那么回号子吧。

[禁子牵着关汉卿,禁婆牵着朱帘秀,铁锁锒铛地各归狱室。

]

[注] 选段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在狱中的对话,朱帘秀为《窦娥冤》中窦娥的扮演者。

14.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身陷囹圄,朱帘秀不仅毫无悔恨之意,而且为能演这样的戏而自豪,因为她的行动为穷姐妹们鸣了冤、出了气,狠狠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

B.《双飞蝶》里凝聚了关汉卿和朱帘秀共同的思想和感情,既体现了他们之间以血和泪凝结起来的爱情,又象征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C.朱帘秀的形象使《关汉卿》在创作方法上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但是所虚构的爱情故事缺乏历史真实感。

D.田汉借关汉卿之手所作的《双飞蝶》完全可以和郭沫若的《雷电颂》相媲美,是浪漫主义抒情艺术的一座丰碑。

解析:

选C C项,“所虚构的爱情故事缺乏历史真实感”有误,作者所虚构的关汉卿和朱帘秀建立在生死之上的爱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15.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关汉卿的性格。

(6分)

答:

参考答案:

①敢于承担责任,如他不愿让朱帘秀一个人承担重担。

②不肯苟活于世,如他不肯向伯颜老太太求情。

③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如《双飞蝶》曲子中的部分唱词。

16.《双飞蝶》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节选部分的重点。

在悲愤激昂的歌声中,关汉卿的高尚品德与情操以及他与朱帘秀纯洁而真挚的感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试简要分析《双飞蝶》一曲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

答:

参考答案:

①用典,使用“苌弘化碧”的典故彰显自己不改变初衷的决心。

②对偶,如“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表现了为呼唤光明而献身的精神。

③比喻,如“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泪似寒波咽”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性格特点,虽历尽波折,但矢志不渝。

④对比,如“虽留得绮词丽语满江湖,怎及得傲千奇枝斗霜雪”一句表明高尚的节操。

⑤以诗入剧,诗情与剧情融为一体。

文词优美、意境深远的诗句穿插于剧中,不仅十分适合作品所表现的题材特点和人物性格,而且使整个剧情沉浸在浓厚的抒情气氛之中。

(分析出三种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2分)

杂剧之父关汉卿

曹金洪

①关汉卿,元代剧作家,号已斋叟,金末元初人。

关汉卿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

由蒙古族统治的元朝。

关汉卿出身于行医世家,由于医术高明,他曾做过太医院尹这样的高官,但因有志而不能施展抱负,不久,便辞职离官。

但关汉卿生性洒脱,没有沉湎于抑郁不得志的不快之中。

②多才多艺的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

在著名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套数中,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

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

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篇散曲,写得诙谐老辣,笔力横肆,充满自信、自负、自嘲、自乐的情趣,不但是研究关汉卿生平思想的主要依据,也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③关汉卿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在他的剧作中常把《周易》《尚书》等典籍的句子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不过,他又生活在仕进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科举废止、仕子地位下降,使他和这一代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处于一种进则无门、退则不甘的难堪境地。

和一些消沉的儒生相比,关汉卿在困难中较能调试自己的心态。

他放下仕子的清高,转而以开阔的胸襟面向下层,流连市井,受到了生生不息、杂然相见的民间文化的滋养,因而写杂剧,撰散曲,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地运用民间俗众的白话、三教九流的行话,而作品中那些弱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在流露着下层社会的生活气息与思想情态。

④关汉卿在文艺活动中吹拉弹唱,能歌善舞。

他口齿伶俐,语言幽默,形象动人,经常粉墨登场,成为人们公认的“梨园领袖”。

关汉卿擅长用文艺形式对人间的不平事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耳闻目睹大量的野蛮事件常常义愤填膺,于是,他便把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编写成杂剧演出,有时甚至自编、自导、自演来揭露现状。

⑤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就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

在人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关汉卿写下了自己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代表作《窦娥冤》,剧中描写了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药死公公”,斩首示众。

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