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3245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docx

跨考法律专业和法硕往届生复试指导法硕doc

欢迎扫描关注!

2014年法律硕士考试调剂系统入口已开通点击进入

复试来临。

学生紧张,这是最后一战,生死攸关。

导师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我该怎么表现自己?

考生们不断猜测。

导师也紧张,名师易,寻徒难,导师们“眼巴巴”地期待着能在复试中发现能让其眼前一亮的学生。

但总有很多学生们在复试中,表现不佳,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华。

导师们不断遗憾。

为此,我们的杂志记者采访了五位导师,搭起这条桥。

王德华:

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兽类学报》主编等。

(有图片)

李明阳: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

生命科学-生态学-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有图片)

文双春: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有图片)

吕喆: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培养硕士33人,其中2人获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培养博士8人;其中3人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

(有图片)

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图像弄成一个虚影的形式)

Number5跨专业和往届生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超过半数的考生是跨专业考研。

虽然如此,跨专业的考生也心里打鼓,因为跨专业考研相当于把你大学几年学过的东西推倒了重来,在导师眼里,是不是认为跨专业的学生本质上和高中毕业生没有区别?

Youarenevertoooldtodoanything!

这句话广为流传,那么在复试中是否依然适用,这是往届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1.问:

在每年的复试中,跨专业的考生多吗?

大约能占全部参加复试考生的多少呢?

李明阳:

跨专业的比较少,一般都是专业相关的,学生主要来自三类,计算机、地信和林学。

一点不沾边或者只沾一点边的比较少。

吕喆:

就我们物理专业而言,“跨进来”的考生少,大概不会超过10%,“跨出去”的考生可能多些。

文双春:

因专业而异,热门或实用专业,跨专业考生较多,大概占三分之一左右。

王德华:

不多,但鼓励。

学术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问:

导师一般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吗?

鼓励学生跨专业考研吗?

李明阳:

我们专业(景观与区域生态学)不太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李先柏:

有的老师反而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就我个人而言,带的6-7个学生中,一般2名左右的学生是跨专业的,因为不同的知识结构,学生之间交流起来会有一定的益处。

吕喆:

这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从事的课题有关,在从事交叉学科或者交叉课题时,学缘结构就不能太单一,会非常希望有急需的相关专业考生跨过来。

本人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王德华:

喜欢,鼓励。

如果学生对所跨考的专业感兴趣,有这种内心呼唤的话,一定要想办法跨专业,因为跨学科是最容易做出成绩的,我们也非常鼓励和喜欢这些跨专业的学生。

文双春:

很多老师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学生本专业学的好,学其他专业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学习的能力摆在这里。

导师知道,在某个专业是好学生,到了其他更感兴趣的专业肯定也能成为好学生。

3.问:

导师对跨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基础,会不会有所顾虑?

李先柏:

这几年,数量分析对经管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学生如果一点都不会肯定会受影响的。

不过,出身理工科的学生一般都不会有过大的问题。

王德华:

会有所顾虑,尤其涉及到实验技能等需要训练的技能。

文双春:

总体来说,专业基础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在导师看来,大学更多的是通识教育,各专业之间差不多70%的基础课程是一样的,体现专业差别的就是几门课程,那些知识学生用几个月就能补上了。

4.问:

在什么情况下,学生跨专业考研比较合理?

吕喆:

学生对所报考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反面来讲,导师比较不喜欢的是原来专业根基都没有打好,跨专业的专业知识也掌握得非常不好的学生,仅仅是为了短期利益(例如就业)而跨专业报考。

王德华:

用自己的本科基础和所跨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优势,很多物理、化学出身的人,在生物学研究方面获得诺贝尔奖,就是用本身物理、化学的优势去做生物。

文双春:

对报考专业有激情、有斗志、有抱负的学生。

5.问:

跨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难免不足,可能只是学了考研的几门课程,导师提问问题的时候会不在这方面“手下留情”和“科班”出身的学生区别对待呢?

李先柏:

对跨专业的学生,导师不会问一些偏难怪和比较边缘的知识,不会问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知识。

吕喆:

可以适当区别对待,但要做到公平合理。

王德华:

对这两类学生,导师的心理预期不一样,要求自然会有所不同。

同样一个问题,导师给“科班出身”的学生打60分,若跨专业的学生答成这样,可能就是85分。

6.问:

在往年的复试中,往届生多吗?

能占多大的比率呢?

李明阳:

我们学校不多。

吕喆:

不太多,大概20%-30%。

王德华:

有往届生,但还是应届多。

7.问:

您喜欢往届生吗?

李明阳:

不太喜欢。

因为我们林学类专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改行的比较多,时间一长专业基础就丢掉了,这类考生一般基础比较差,培养起来难度比较大。

另外,可能功利性太强了,很多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等。

文双春:

喜欢一个学生,不会因为是应届还是往届,而是学生读研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是否与导师一致。

往届生,因为工作过,可能更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工作和学习的差别,表现出来的学习愿望可能更强烈,有时反而更占一些优势。

吕喆:

我喜欢工作了2-4年的学生,至少也要在一个单位工作1年以上的往届生。

这样的考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阅历,知道读研对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更珍惜读研的机会。

如果一个学生只工作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就离职来考研,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工作甚至社会,而不见得真的喜欢读研。

注:

导师们的回答不尽相同,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导师担心的是往届生工作几年把专业基础都忘光了,从而不好培养,而不是必然不喜欢往届生。

8.问:

导师会不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

王德华:

一般对年龄还是有一些想法的,年龄太大,老师会有一些迟疑的。

年轻不怕,15岁大学毕业都没问题。

二十二三岁,二十四五岁,比较正常的年龄,这都不会有问题。

但是考生要是三十岁以上,导师还是会有顾虑的,上限还有要考虑一下的。

年轻的学生不怕失败,敢于和导师做一个时间很长的课题,但是年龄偏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勇气就有所欠缺。

不过,不同的专业方向不一样,因为往届生有往届生的有点,工作踏实,比较珍惜机会和时间,不是探索性很强的方向、课题,有些导师也会喜欢年龄大的学生。

但探索性强的方向,专业,一般不会招年龄大的学生,年龄小的学生的精力和创新性思维确实普遍好于年龄偏大的往届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