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2855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x

复习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0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坐号、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

据此可知

A.汉代的选官制度已经完备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的局面完全形成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

促成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唐朝

A.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3.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4.右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

A.明确各级职责提高行政效率B.实行地方分权,完善决策机制

C.加强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D.健全完善地方权力组织架构

5.下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

朝代

年均工程数

朝代

年均工程数

朝代

年均工程数

周、秦

0.0175

0.932

0.166

0.131

0.88

3.50

三国

0.545

五代

0.245

8.2

0.110

3.48

12.0

南北朝

0.118

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

A.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B.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

C.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D.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

6.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命令“恶习流传,历千百岁……此等恶习,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

”这表明民国放足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革除陋习,保障健康B.救亡图存,复兴中国

C.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D.保国、保种、保教

7.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

《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

这主要说明

A.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B.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

8.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明确放弃反蒋口号。

这表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深远B.国内阶级矛盾已经解决

C.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民族解放D.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

9.下表是50年代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单位:

亿元)。

对表中数据的变化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工农业总产值

810

960

1050

1109

1252

124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276.8

348.0

381.1

392.2

461.0

474.2

比重(%)

34.17

36.25

36.30

35.37

36.82

38.21

A.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B.市场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C.社会主义改造步履维艰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10.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0259亿、社保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4600亿元,成为“前三甲”。

材料旨在说明

A.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B.公民的权利得到法律的保障 

C.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D.国家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11.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这说明

A.民主政治造就辉煌灿烂的希腊文化B.古希腊文明领先于世界其它的文明

C.文化发展促进人文主义的对外传播D.城邦制度促进了公民创造力的发挥

12.有学者指出,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该学者旨在强调

A.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发展B.企业致力于新技术研发

C.科学研究以盈利为目的D.工业革命促进科技进步

13.1920年底,李达发表《社会革命底商榷》一文,认为社会革命的目的在于推翻有阶级特权的旧社会,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非妥协的直接”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手段,以最普遍最猛烈最有力量的为好……譬如一千八百七十一年法国地方自治团在巴黎干的猛烈运动。

”这表明他认为,巴黎公社

A.历史意义得到广泛认同B.引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造成了社会的极大破坏D.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样板和实践

14.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心中已经准备好回国时面对国人的嘘声,没想到迎接他的巴黎民众不但没有嘘声,反而一片兴奋,欢迎“伟大”的总理归来。

材料主要说明了

A.法国民众存在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情绪

B.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

C.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

D.法国统治者竭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5.20世纪30年代,美国许多第一流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些是罗斯福的朋友和顾问,对于他们的私人企业经济感到失望,开始对苏联的实验发生兴趣,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十分热心:

重实效的经济学家、工人领袖、社会活动家和工程师们,都称赞他们访问苏联时看到的东西。

这一现象

A.证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存在弊端B.是苏联积极推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使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说明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敌意消解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题,16题10分,17题12分,18题10分,19题12分,20题11分,共55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冗官”问题在北宋初年就已经出现了。

各级政府机构重叠,官吏人数大增。

同时,大批高官的子弟、亲戚甚至门客不必经过选举便涌入仕途。

此外,太宗以后,又扩大科举规模,每科总有五、七百到一千人被录取做官。

因之,官僚队伍迅速膨胀。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期间高度重视冗官问题的解决,政府颁布法令对铨试法(即对荫补人授予差遣的考试办法)进行了改革。

首先废除了以前在恩赦等特殊情况下的恩例免试,一律以成绩高下依次授予实职。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宗室子弟出官,也要参加考试;熙宁四年又规定,铨试不再考诗赋而代之以试断公案、时议或律义。

但是为推行变法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这就增加了官员的人数,甚至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对有俸无事的“宫观官”也不再限制数量。

——屈超立《北宋官冗之弊与吏治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冗官”问题的成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变法针对冗官问题的改革措施。

(4分)

17.(12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郑和下西洋路线

图2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航海事件航路的异同点。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大航海事件对国际关系的不同影响。

(4分)

18.(10分)近代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海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却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

上海租界自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

到20世纪初年,地方自治运动兴起,上海租界有关公共卫生的管理条例都被搬至上海华界。

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1916年成立中华卫生教育会,先后在北京、杭州等15个城市开展卫生运动。

从总体上说,到民国年间多数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公共卫生事业都有所发展,但南京等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较好,内陆城市较差。

现代医学的提倡者们主张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他们攻击传统中医知识是不科学的和迷信的,使中西医关系紧张。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6分)

19.(12分)下表为1912年到1926年《申报》广告中的国货广告则数统计(部分年份),其中选取5月15日至21日一周时间为统计样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2

1913

1915

1918

1919

1923

1924

1925

1926

5月15日

3

3

6

2

7

2

2

0

2

5月16日

2

1

5

3

10

1

1

2

3

5月17日

1

1

7

0

16

2

2

1

1

5月18日

2

2

9

1

14

2

2

1

0

5月19日

2

2

7

3

13

2

3

1

2

5月20日

2

2

8

2

14

2

2

1

2

5月21日

2

3

6

1

22

1

2

2

1

合计

14

14

48

12

96

12

14

8

11

——摘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

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有关国货广告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12分)

模板:

三段式答题:

论点:

完整的句子(主语谓语宾语);要有总结概括(中心思想);不要基本史实;

论证:

史实和结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清晰,时间顺序,语言简练。

结论:

总结;升华(家国情怀);不要重复观点。

20.(11分)下表是世界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变化大事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大事

1816年

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

19世纪70年代以后

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效仿实行金本位制度。

一战后

金本位制难以为继,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系外,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

1944年7月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运而生。

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1971年8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

1976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全球经济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

2009年

中国开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2015年

中国倡导的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成立。

——摘编自盛斌、黎峰的《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

采用一个新的尺度,对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11分)

1.时间,阶段,划分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或者利用你的素养和能力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0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C

D

B

B

C

B

A

D

A

D

A

C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题,16题10分,17题12分,18题10分,19题12分,20题11分,共55分。

16.(10分)

(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官僚队伍膨胀;恩荫选官的影响;科举规模扩大。

(6分)

(2)王安石变法对铨试法的改革,限制了荫补官员的数量,提高了其从政能力,对缓解冗官问题起了一定作用;(2分)但解决冗官问题的办法很不彻底,特别是没能从缩减官僚机构和官员设置数量方面进行有效改革,使冗官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2分)

17.(12分)

(1)同:

都加强了与亚非地区的联系。

(2分)

异:

前者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后者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航行;前者一人多次航行,后者多人多次航行。

(6分)

(2)不同影响:

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同时伴随着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分)

18.(10分)

(1)特点:

学习西方经验(受西方影响);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由地方政府和民间推动;趋向制度化。

(4分)

(2)影响:

保障民众身体健康;增强公共卫生意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

否定传统中医是不可取的。

(6分)

19.(12分)

示例一:

观点:

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国货广告大大增加。

(4分)

阐述:

1914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国人通过抵制洋货来反对列强侵略,同时大力提倡国货消费和生产以图自强,1915和1919年的《申报》广告中大量涌现国货广告。

(6分)

结论:

《申报》中的国货广告是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2分)

示例二:

论题:

《申报》中的国货广告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

阐述: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度出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申报》中出现大量国货广告。

国货广告的出现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分)

结论:

国货广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2分)

20.(11分)

示例一:

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国际金融体系。

(2分)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

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

(2分)

以美元本位制为标志的国际金融体系。

(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1944年夏,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应运而生。

它规定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2分)

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

(1分)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

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分)

示例二:

英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2分)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

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一直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2分)

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1944年夏,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立。

(2分)

多元化趋势下的国际金融体系(1分)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

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分)

示例三:

19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

(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分)

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

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系外,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国际金融体系处于混乱状态。

(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1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1944年夏,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立。

它规定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2分)

20世纪70年代至今(1分)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

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