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教学设计》.docx
《《清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明教学设计》
《清明-教学设计》
《清明》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古诗<清明>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授课时数
2
设计者
周惠珍
所属学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6、7岁一11、12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此教师要多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经过小学四年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鉴赏评价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
准备一首古典轻音乐,略带忧伤的。
准备一个与古诗相关的视屏。
课件ppt。
一.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古典音乐,使同学们带入学习古诗状态
播放有关清明古诗的图片
师:
同学们,你们在这张图片看到了什么呢?
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
自由回答(老师补充)
师:
我们传统节日里,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是干什么的啊
生:
自由回答
师:
清明节是人们踏青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位叫杜牧的诗人,就在今天写了一首诗,同学们知道叫什么吗?
学生说,教师顺势板书:
清明杜牧
二、一读——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清明杜牧
2、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三、二读——悟诗情
1、学生字。
解故事大意。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
2)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
3)想想为什么清明节这一天诗人为什么去找酒喝,而不是去扫墓?
四.放视频——整体感知
1.强调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视屏。
看完视屏请同学们说说看完视屏后对问题的理解
五、三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
打开书自己试一试。
2.播放古诗录音示范。
请同学们边听边划古诗朗读节奏。
录音听完,请一位同学来划古诗朗读节奏。
3老师自己和同学们配乐互动朗读。
4、学生举手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六、课外拓展:
查找清明节有关资料
课外作业
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古诗,能体会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对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并通过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 知诗人------解题意——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是考查对词法、
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
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词记诵的“过程”。
有人总结出诵读“三感”。
第一,读出语感。
第二,读出情感。
第三,读出美感。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古诗词教学必须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的方式进行。
如果不予帮扶,由于字词、句子以及时代背景、写作境遇的障碍,反而影响学生阅读记诵的效率。
淡化讲解不等于一点都不讲,适度的“讲”还是必要的。
(三)注重朗读指导的原则
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教师的指导。
而指导中最重要的,就是朗读的指导。
首先,注意重音。
其次,注意语调。
第三,注意节奏。
“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
只有通过大量的诵读,细细的体会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意境的深远,才能引领学生“品”出古诗词这一民族独特文化的“味”。
(四)借助历史,还原现场的原则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词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际遇的一种感慨。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还原诗人写作的场景,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
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交织起来,组成网络结构,使信息交流呈立体交叉传递式,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促进学生古诗的阅读、赏析能力的提高
【学法指导】
1采用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采用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进一步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3)进行适当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古诗文的信心。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努力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中的好演员,进而提高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充当观众而不是演员的话,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长期下去,他们学习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少。
因此,作为课堂的导演,我们就要努力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中的好演员,进而把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六、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导入新课
音乐,图片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播放—提问—讲解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5分钟
酷狗
整体感知
解诗意
ppt
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讲解—播放—举例
引导学生学习,整体感知
10分钟
Ppt
整体感知
知诗情
视屏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设疑—播放—讨论
生动形象的动画视觉效果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诗情。
效果好,解决了学生许多问题
10分钟
爱上古诗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图片配乐,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聆听互动
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整体感知
解诗题
教学生识记生字词,了解古诗大意,朗读古诗
朗读古诗识记生字词,知道古诗大意,
让学生通读古诗,整体把握古诗,初步
感知古诗
整体感知
悟诗情
教师在班级走动,给与学生一定的引导与指引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
。
2)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
3)想想为什么清明节这一天诗人为什么去找酒喝,而不是去扫墓?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感知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整体感知古诗诗情
给予学生自主空间,同时通过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整体感知
看视屏
1.强调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视屏。
看完视屏请同学们说说看完视屏后对问题的理解
学生带着问题看视屏。
看完视屏说说看完视屏后对问题的理解
一方面是学生进一步感知古诗诗情,解决学生对古诗的疑问,另一方面,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指导朗读
通诗韵
1、请学生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首诗的韵味。
自由朗读
2.播放古诗录音示范。
请学生边听边划古诗朗读节奏。
录音听完,请一位同学来划古诗朗读节奏
3.老师自己和同学们配乐互动朗读。
4老师请学生举手配乐读
1.学生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首诗的韵味。
自由朗读
2.听古诗录音示范,边听边划古诗朗读节奏。
录音听完,一位同学上去划古诗节奏
3.学生与老师配乐互动朗读。
4.学生举手配乐读
采用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进一步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古诗文的信心,可以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教学流程图
八、板书设计
九、形成性练习
《清明》杜牧
默写古诗:
拓展
时间(季节,节日):
地点:
人物:
事件:
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设计反思
古诗词教学中,在朗读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觉得这样很方便学生模仿。
但是后来觉得这种方式有不足之处,诵读古诗就是一个语言感受过程,语言感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每个人对诗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一种朗读代替了不同学生对诗歌丰富多彩的理解。
就像有人说的 “欣赏一首诗,便是在创造一首诗。
”应该让学生知道录音的读法只是其中一种,应该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经验把文字这原本抽象的符号用每个人独特的朗读表现出来。
古诗教学中我没有点名古诗诗眼。
通过诗眼,我们能领略整首诗的神韵。
以此张本,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品读中理解了诗歌。
正因为抓住了古诗的诗眼,使得古诗教学增加了探究的内容,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更有深度,教学的趣味性变得更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反思古诗词教学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要让自己的古诗词教学有所突破,当然需要在备课的时候能够沉下心来,仔细揣摩古诗内容,多查阅相关资料,努力做到吃透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古诗教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