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2386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docx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于( )

 A 14世纪末15世纪初 B 15世纪末16世纪初 C 16世纪末17世纪初 D 17世纪末18世纪初

2、商品是( B )

 A供人们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供人消费的劳动产品 D可用货币购买的劳动产品

3、商品交换的原则是(  )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等价原则 D赢利原则

4、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B商品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C商品价格决定商品价值D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私人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社会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6、“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市场经济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C商品经济理论 D劳动二重性理论

 7、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  )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 B货币增值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D世界货币的出现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途径是(          )

 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B通过海外贸易创造财富 C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D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E通过商业途径创造财富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阶级的形成 E国家的形成

 3、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

  A使用价值 B可以交换 C可以出售 D可以购买 E价值

 4、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E重复劳动

 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

  A社会劳动力缺乏,劳动力奇货可居 B劳动者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的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商品出以出卖 C劳动者的人身彻底依附资本家 D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自己的商品来支配E大量农民无地可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D 7、C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 3、AE 4、AB 5、BD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中

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Bc+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c+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是新创造的价值()

2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

A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B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源泉

C是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D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3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根本目的和直接动因是为了

  A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4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属于

  A资本的积累B资本的积聚

  C资本的集中D资本的增殖

  5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的劳动报酬B工人的劳动价格

  C按劳分配的形式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表现在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B流通的目的不同

  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E价值规律的作用不同()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E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

  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4资本集中的实现途径有

  A剥削劳动者B市场竞争

  C剩余价值资本化D提高剩余价值率

  E信用活动()

  5剩余价值规律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E决定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全过程()

1、C、C、B、C、D

2、ABCD、ABCD、ACDE、BE、ABCDE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

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  )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

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7、股份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  )

  a、社会资本代替了单个的私人资本

  b、出现了资本民主化

  c、拥有小额股票的工人成了企业的主人

  d、生产资料公有制日益形成

  2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剩余资本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

  a、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体制

  b、与计划机制彻底脱离

  c、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很相似

  d、以国家宏观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3、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实现共同富裕

  c、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d、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3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

的。

这表明了(  )

  a、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靠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来进行的

  d、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浮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3、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有(  )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流通的媒介不同

  d、流通的目的不同

  e、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 5、c 6、b 7、a 8、d 9、b 10、b 11、c

 12、d 13、a 17、a  20、a 21、a  23、d 3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3、a、c、d、e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就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资本积累

  B。

资本积聚

  C。

资本原始积累

  D。

资本集中

  2.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

  A。

对商品和商品生产进行研究

  B。

对自然经济进行研究

  C。

对生产力进行研究

  D。

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

  3.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中,最主要的职能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经济管理职能B。

社会协调职能

  C。

政治统治职能D。

宏观调控职能

  4.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政党制度B。

选举制度

  C。

宪法D。

政权组织制度

  5.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

  A。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C。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

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6.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本题难度系数为0.8)(D)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7.价值是商品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8)(B)

  A。

自然属性B。

社会属性

  C。

物质属性D。

一般属性

  8.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6)(C)

  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C。

商品交换的实现

  D。

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9.商品的二因素是由(本题难度系数为0.6)(B)

  A。

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

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10.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A)

  A。

抽象劳动B。

具体劳动

  C。

脑力劳动D。

体力劳动

  1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B)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2.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本题难度系数为0.5)(D)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3.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1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C)

  A。

剩余价值学说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D。

劳动力商品理论

  15.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C)

  A。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

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16.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D)

  A。

简单价值形式B。

扩大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

  17.货币流通规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

  A。

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B。

关于货币本质的规律

  C。

关于通货膨胀的规律

  D。

关于通货紧缩的规律

  1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B。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19.纸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

  A。

货币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B。

货币发行量应大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C。

货币发行量应小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D。

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

  2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D)

  A。

剩余价值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价值规律

21.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本题难度系数为0.6)(C)

  A。

增加B。

减少

  C。

不变D。

增减不变

  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B)

  A。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23.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本题难度系数为0.5)(B)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

劳动和劳动力

  C。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4.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

  C。

购买原材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D。

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

  2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B)

  A。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27.剩余价值(本题难度系数为0.6)(C)

  A。

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

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

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2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B)

  A。

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

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

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2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D)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0.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A)

  A。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

先进的机器设备

  31.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本题难度系数为0.5)(C)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32.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D)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3.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了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本题难度系数为0.6)(C)

  A。

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

组织股份公司

  C。

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D。

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3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B)

  A。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

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D。

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5.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C)

  A。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B。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C。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相互制约

  36.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单个资本迅速增大属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资本积累B。

资本积聚

  C。

资本集中D。

资本扩张

  3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单位资本中(本题难度系数为0.6)(A)

  A。

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C。

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38.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6)(D)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41.资本主义的银行利润(本题难度系数为0.6)(A)

  A。

相当于平均利润B。

低于平均利润

  C。

高于平均利润D。

高于商业利润

  42.利润率的变动与(本题难度系数为0.6)(A)

  A。

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

  B。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

  C。

剩余价值率反方向变化

  D。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

 

  45.在资本运动中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D)

  A。

流动资本B。

货币资本

  C。

商品资本D。

生产资本

  46.资本是一种运动。

资本循环是从(本题难度系数为0.5)(C)

  A。

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

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

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

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4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6)(D)

  A。

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48.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购买阶段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D。

流通阶段

  63.年剩余价值率表示(本题难度系数为0.8)(A)

  A。

工人年受剥削的程度

  B。

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

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

预付全部资本的增殖程度

 

   

  70.对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进行衡量所用的程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D)

  A。

复杂劳动B。

抽象劳动

  C。

具体劳动D。

简单劳动

  7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货币成为资本B。

商品成为货币

  C。

劳动力成为商品D。

商品成为劳动力

  72.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标志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货币的产生B。

纸币的产生

  C。

劳动力成为商品D。

资本的产生

  7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B)

  A。

资本B。

剩余价值

  C。

货币D。

劳动

  7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

  A。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

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

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

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7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D)

  A。

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B。

无产阶级贫困化

  C。

失业现象的发生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实现

  76.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价值B。

交换价值

  C。

使用价值D。

价格

  77.价值量取决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8)(D)

  A。

货币量

  B。

使用价值的量

  C。

商品的有用程度

  D。

劳动量

  78.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该矛盾是由(本题难度系数为0.7)(C)

  A。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

  D。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

二、选择题Ⅱ,即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最早的资产者产生的途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AC)

  A。

从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

  B。

由封建地主演化而来

  C。

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D。

由封建贵族蜕变而来

  2.资本原始积累的直接后果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CD)

  A。

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B。

使货币成为资本

  C。

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

  D。

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3.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AD)

  A。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B。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D。

用暴力手段掠夺海外的货币财富

  4.构成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