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习2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2373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突破练习2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突破练习24.docx

专题突破练习24

专题突破练习24

一、选择题

1.在细菌培养过程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C )

A.涂布器用火焰灼烧进行灭菌

B.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C.倒平板和取菌液都必须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分离得到的菌落应先接种在平板上,直接置于4℃冰箱保存

解析:

涂布器应该用酒精灯引燃;培养基应该先灭菌再倒平板;倒平板和取菌液都必须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分离得到的菌落接种后应该置于37℃的恒温箱培养24h,再置于4℃冰箱

保存。

2.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D )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只蘸取一次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解析:

划线过程中,接种环需放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接种环冷却后伸入菌液中蘸取菌液一次;蘸取菌液和划线都要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要在火焰旁进行;划线时不能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否则无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3.现有一升水样,梯度稀释至10-3倍。

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15、16、17个,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个( D ) 

A.160B.1.6×103C.1.6×107D.1.6×108

解析:

题中梯度稀释的倍数是10-3,三个菌落的平均数=(15+16+17)/

3=16,则每毫升样品中菌株数=16/0.1×103=1.6×105个,所以每升土壤浸出液中的菌株数=1.6×105×103=1.6×108个。

4.(2016·浙江温州期末)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

划线的顺序为1、2、3、4、5。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D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只有在5区域中才有可能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解析:

进行平板划线操作之前,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平板划线操作应在火焰旁进行,不能在火焰上进行;由题图可知,5区域是最后一个区域,有可能在5区域获得所需要的菌落,在4区域也有可能得到所需要的菌落;在2、3、4、5区域中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区域的末端,1区域划线前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5区域划线后进行灼烧灭菌是防止污染环境及操作者。

5.下列关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C )

A.将土壤样品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对尿素固体培养基的灭菌应采用121℃(500g/cm2压力)的高压蒸汽灭菌法

D.若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解析:

将土壤样品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便于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这样求得的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尿素遇高温会分解,因此不能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应采用G6玻璃漏斗进行过滤;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对照实验,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可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二、非选择题

6.(2016·浙江效实中学期中)下图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的基本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A.配制培养基

B.灭菌

C.培养(液体培养基)

D.划线分离和培养(固体培养基)

E.菌种短期保存

(1)A过程配制的是通用的细菌培养基,称为    培养基。

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     。

对培养基酸碱度的调节,应该在B过程的    (填“前面”或“后面”)。

 

(2)E过程所需的温度是    。

 

(3)D过程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    ,这种分离方法是       的通用方法,也是筛选特定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4)C过程培养的目的是 。

 

解析:

(1)LB液体培养基是通用的细菌培养基,LB固体平面培养基则用于划线分离,氯化钠充当溶质的作用是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调整好酸碱度后才能进行灭菌,若灭菌后再进行调整酸碱度的话,又会产生新的污染。

(2)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琼脂就成了固体培养基,培养好后的菌种置于4℃冰箱中保存。

(3)通过划线分离后一个菌体就会繁殖出一个菌落。

(4)为保证菌体的数量,划线分离前一般用液体培养基进行菌种的扩大培养。

答案:

(1)LB液体 渗透压 前面 

(2)4℃ (3)(单)菌落 消除污染杂菌(纯化菌种) (4)菌种扩大培养

7.(2016·浙江嘉兴一模)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出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某小组做了相关实验,其基本流程如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流程中,物质甲是    。

为了体现尿素培养基的分离效果,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基是    培养基,该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

 

(2)下表中有四种培养基,为了分离出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应采用的培养基是     。

 

培养基

蛋白胨

葡萄糖

NaCl

K2HPO4

酚红

琼脂糖

琼脂

尿素

A

-

+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

+

D

-

+

+

+

+

-

+

+

+

(3)制备菌液时,步骤乙的操作是    。

 

A.灭菌B.稀释

C.过滤D.扩大培养

(4)为了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数目,接种时宜采用    法。

将相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分别接种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基上,在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观察、比较菌落数,发现对照组培养基中菌落的数目比实验组    。

 

解析:

(1)图示为从土壤中分离出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过程。

土壤需用无菌水(物质甲)进行溶解。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微生物时,需设置对照组,该组所采用的培养基为LB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使用之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尿素培养基除尿素作为氮源外,不能含有其他含氮化合物,蛋白胨和琼脂中都含有含氮化合物。

(3)获取土壤悬液后进行梯度稀释,以便进行涂布分离。

(4)划线分离和涂布分离均能分离微生物,但是若要统计微生物的数目,应采用涂布分离法。

通过涂布分离,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表面,然后将培养基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后进行观察,由于自然界中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量较少,因此,对比后会发现对照组(LB全营养培养基)上菌落数远多于实验组(尿素培养基)。

答案:

(1)无菌水 LB(全营养)固体 高压蒸汽灭菌

(2)A (3)B (4)涂布分离 37 多

8.大肠杆菌是生活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常见细菌,在饮用水的检测中常用它作为水源是否受到污染的指示菌,在遗传学上常作为实验材料,在基因工程中常用它作为受体细胞。

请回答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问题: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    、

    和渗透压等条件。

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易培养、    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损伤DNA的结构,还能    。

 

(3)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当的时间, 。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硬度和颜色等    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或分类)。

 

(5)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解析:

(1)培养微生物,不但需要适宜的营养物质,还需要考虑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pH和渗透压等条件。

大肠杆菌是体积小、结构简单的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周期短、易培养等特点,通常作为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2)排除杂菌的污染是微生物培养的关键,不但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还要对实验者的双手用70%酒精擦拭消毒,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常采用紫外线杀菌(主要原理是紫外线损伤DNA,并使蛋白质变性)。

(3)对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培养时,检测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若出现菌落,说明培养基被污染,灭菌不彻底,反之说明培养基灭菌彻底。

(4)不同菌种形成的菌落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菌落的形状、大小、硬度和颜色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

(5)微生物培养结束后,要防止培养对象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扩散,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答案:

(1)温度 酸碱度(pH) 生活周期短(或繁殖快)

(2)灭菌 使蛋白质变性

(3)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4)菌落特征 (5)灭菌

9.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 

 。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操作时采用    灭菌的方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

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解析:

(1)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物质,可以筛选出特定的细菌。

(2)根据题目所给的培养基配方,“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只能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细菌在培养时需要振荡。

(3)获得纯净特定“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4)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一般采用灼烧灭菌。

(5)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

(6)计数“目的菌”数量时,注意设置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答案:

(1)筛选目的菌 选择

(2)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

(3)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4)接种环 灼烧 (5)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6)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检测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10.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的应用前景。

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配制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

 

(2)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上出现    。

 

(3)将接种针灭菌后,从

(2)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 

   (填“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4)配制与

(1)中相同的培养基,并加入少量碘液,用    法将上一步大量繁殖后的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5)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

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解析:

(1)筛选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需要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琼脂常常作为凝固剂制作固体培养基。

(2)将稀释后的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许多菌落。

(3)淀粉分解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需要将其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进行摇床振荡培养。

(4)淀粉分解菌的鉴定需要将其用涂布分离法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5)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淀粉分解菌能够将淀粉分解而使得以淀粉分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非蓝色的透明圈,出现透明圈的就是淀粉分解菌,经进一步纯化培养可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

(1)淀粉 琼脂 

(2)菌落 (3)液体 (4)涂布分离

(5)浅色范围大或较大透明圈

11.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

 

(2)取自然成熟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①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③①D.③②①

②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完成图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 次。

 

A.1次B.2次C.3次D.4次

③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4)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然后将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     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将经上述流程培育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    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

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                   ,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解析:

(1)倒平板操作时,需对冷凝后的平板倒置,主要原因是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①分析图示可知,图乙分离方式为划线分离,划线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在划线的过程中,随着接种环上的菌液逐渐减少,划线最后部分的细菌间距离加大。

因此,接种越靠前的区域,菌落越密集,反之稀疏,故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①③②;②接种环每次划线之前均需要灼烧,由图示3个区域的菌落可知,接种环划线3次,由于接种结束之后还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以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故总共灼烧4次。

③图丙中,菌落密度适宜,说明菌液稀释程度适宜,但是菌落未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推测可能是接种时涂布不均匀造成的。

(3)题干要求筛选能够分解木糖产生酒精的酵母菌,故该培养基要以木糖为唯一碳源。

(4)由题意知,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因此应选择缺乏尿嘧啶合成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将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葡萄糖和木糖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

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产生酒精,且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强,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答案:

(1)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①B ②D ③涂布不均匀 (3)木糖 (4)尿嘧啶合成

(5)葡萄糖和木糖 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产生酒精,且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强(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