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1299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docx

名校必备东山二中届高考质量分析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东山二中2009届高考质量分析

200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本届招生录取工作正紧锣密鼓地紧张地进行,2009届高三年毕业班已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但思考高考、总结高考的得与失才刚刚开始。

一、高考成绩可圈可点。

2009年我校高考成绩喜人,各项指标全面提升,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应届本科一批上线人数34人,比去年21人增加13人;应届生本科二批以上上线149人,比去年的122人增加27人;应届本科三批的上线262人,比去年的252人增加10人;应届生专科以上上线689人,比去年622人增加67人,其中,文科应届生本科三批以上上线人数,115人比去年83人,净增加32人,在二中办学历史上文科本批上线人数总数突破三位数,为本届高三年毕业班的成绩超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2009届高考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稳中求益。

今年是实施新课程的第一届高考,又是福建省所有科目自主命题的第一届,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如何考?

省领导所说的“不让改革者吃亏”是什么意思?

福建省针对新课程高考在尊重有考纲的基础上,下发了考试说明和实施新课税的课程标准。

这些信息如何破评,单靠我们自己只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也无法认识理解“,必须走出去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增长见识,加深理解和认识。

在高三年第一学期期末,我校组织了年段备课组长前往福州一中、师大附中、福州八中,同时又与厦门、漳州、龙岩等地市取得联系,广泛收集信息,资料和试卷,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认清方向,效果显著。

我们最后坚定了以下几条认识:

第一,新课程和老高考的共同点是一致的,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规律没有改变,这使得我们坚定了抓”四基“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新课程的高考和原来高考命题形式上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别是如何体现选修内容的考查,选修内容以选做题出现,不出难题和偏题,难度适中,这一指导性信息让我们节省了复习时间,少走了弯路。

不少学科依据这一信息大胆取舍,强化一至二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复习训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进入第二轮复习,特别是临近高考前一个月,年段注重收集省内各名校的模拟卷,特别是最后一卷,组织力量进行科学分析,命制题目讲评、试卷补缺补漏,既熟悉了新题型,又丰富了学生的复习方法,能力的积累,底气十足,信心更大,为年段最后的胜利赢得了心理优势。

三、科学应对未来高考

2009届高考已成为过去,在回顾、总结中寻找对策,制定方案谋划未来,是一所学校高考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

我们一定要重视现实,在得与失之中反思,以求获取更大的成绩。

㈠二中办学的困难

二中办学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是生源素质偏低,几乎是一具铜陵镇的生源,虽说是二级达标中学,但生源相当于镇一级中学,没有数量,哪来的质量。

此外,理科中的理科综合科是几年来二中高考的一块“硬伤“,需要对症下药给予解决。

二中办学历史的生源也几乎如此,但我们却创造了几个比利届的辉煌,92届、98届的高考,2000届、2006届的辉煌,我们没有理由丧失信心,同时,二中办学的外境环境,空间越来越小,内部生源结构复杂化,但河北衡水中学、江苏洋思中学 都是一所农村中学,衡水中学的高考奇迹,江苏洋思中学的神话是闯出来的,所以要办好二中,我们要上下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以主人翁思想,杀出一条血路,使二中墙内开花墙外香,进而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最终实现让人刮目相看,使人们羡慕我们,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就能真正实现。

㈡继续走低分进高分出的高中质量管理模式。

高一年生源入学偏低,曾经有过漳州市二级达标学校中录取分数最低的年份,比部分三级达标中学的分数还低,这是不争的事实,短期内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为此,我们只能走低分进,力争高分出的质量管理办法,在教学上遵循“小步子,低起点,慢进度,快反馈”的模式组织教学管理。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盲目追求教学上=进步,要让广大教师更加明确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科研,推行分层教学的原则,在高一、高二两个班级,扎实基础,培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高中自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我要学的主动求学态度,创建良好的班级和学风,为高三年全面冲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分层教学,分层推行的办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收获不同程度的进步。

树立信心和勇气,去超越自我,超越原来,实现成绩新高度,坚持高中三年一贯制抓高考的管理办法。

㈢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

组织教学、教研力量研究新高考,做好2009年高考各学科质量分析,列出考卷知识点、能力点清单,制定细目表,对照考纲、课标,分析高考是如何体现考试说明和考试课程标准的,分析原来高考和新课程高考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不同,特别要重点关注,新形式、新题型,从中提出指导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的具体做法,作为新学年教研、教学的重点加以改变,形成指导全校学科 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意见及如何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㈣确实推进分层教学、分层管理,加强年段教学质量的监控方案。

做好优生的培养和波动层的补腿工作,应该早规划、早实施,把优生优势一直保持好,把波动层短腿科目和内容及时补上,让其平衡发展。

对平衡班的教学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慢进度、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不统一进度和教学要求,真正做好分层教学,分层推进的办法,平时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要做好分层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搞一刀切,而质量监控要统一,做法也就是让期中、期末考一定使用同一份卷子检测,以入学成绩为基准,以年段平均分为基准,高出多少,低了多少,要做好数据统计,加强过程管理,在质量监控中鼓舞先进,鞭策落后,使不同班级、不同学科都有目标,都会前进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

(附各学科质量分析)

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

例如现代文阅读“选考”部分第14题“探究题”体现新课程的自主探究理念。

现代文阅读二选一体现新课改要求,选修课得到体现。

今年的语文卷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新设材料评说题,这样的题目设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还有我省率先将“课外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纳入高考,今年的语文高考卷继续保持我省这一新课程改革的亮点。

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卷在命题上,整体上忠实于《考试说明》,体现了课改后的探究性题目。

文化经典只考“孟子”和“论语”;也缩小了范围。

以考查理解能力的选择题取代往年的文句翻译,考点更科学,也适当降低了难度。

文学名著只考对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的识记,没有超越《考试说明》的要求。

  “文言文阅读”从去年开始,回到人物传记上,这更符合“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止是几轮复习的问题,而是牵扯整个高中教学,因此要分阶段落实层层推进。

高一阶段(必修课),应以新课标来指导必修课的教学,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并淡化《考试说明》。

新课标的终极目标无非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在于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单靠教材区区几篇文章是不够的,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需要适量的笔头训练。

高一阶段除了重视课外阅读外,还应重视课内文言文字词句的落实工作,以有别于现代文的教学。

高二阶段(选修课)作为承上启下的过度期,既要根据新课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又要渐渐界入《考试说明》,选修模块门类多,全部开花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须根据《考试说明》加以选择。

同时要完成“文学名著、文化经典”的全部阅读任务。

为高三总复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高三阶段(总复习),要紧紧扣住《考试说明》,进行高考的总复习,依据《考试说明》,分门别类作好《考试说明》所涉及的考点复习过关工作。

依据样卷模式作好适应性笔头训练。

在这一阶段要注重规范答题模式及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

还要重视写作辅导,提高学生审题立意及应用材料突出主题的能力。

突出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要力争在4个得分上有一点较突出。

2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

2009年是福建省实行新课程标准后的第一个高考年。

在题目的排列顺序上,延续了一贯的由易到难的排列原则,整张试卷难度适中,今年的福建理科数学试卷的布局有所调整。

总题量数改为21题,比08年减少了一个小题。

在题目类型的分布上也有所变化,不仅减少了两道选择题,增加了一道填空题,而且增加选考题。

这种变动增大了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体现出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

2.思维量大,计算量小,倡导“多思少算”

整套试卷无论是选择、填空,还是解答计算量都不大,推理过程也不繁杂。

重点考查通性通法,避免偏题、怪题,很好地控制了运算量,加大思维量。

数学考试谨慎处理新增内容与创新性试题的占分比例,突出对考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考查。

命题同时关注试题选材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倡导“多思少算”,注意控制不同专题选考题的难度。

3.注重基础知识,多种方法解题,突出课改理念

试题覆盖了高中数学中的主要知识点,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

解答题则沿袭了多年的传统做法,分别涉及函数、、不等式、三角、立几、解几和概率统计等内容,体现了平稳过渡的精神。

同时试卷中渗入了新课改元素,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强调知识交叉、渗透和综合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各种能力。

如理15,需运用合情推理,寻找规律,进而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验证,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坚持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考虑问题,许多试题都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注重检测考生是否具备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能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有效、灵活地解决问题。

  创新性问题无现成解题模式试卷设计了适量的、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的创新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检索、加工和组合,探求问题实质,寻找解决方案。

如理10以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为载体,考查给定方程的解集特征,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需要考生经历探求解集中元素间关系的整个思维过程;理15的解决,也需要考生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

  开放式试题考查探究能力命题合理地设置了具有一定思维量的开放性、探索性的试题,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探究能力。

试卷既有条件开放的试题,如理17、理19、是“存在型”探索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存在;又有结论开放性问题,如理18是方案设计问题,符合题设条件的方案不止一种;还有解法开放的试题,如理18、理19、理20、等都有多种解法,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殊途同归”。

  考查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试题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在学科内的应用,又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如理8和理18等题取材于考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不仅考查了考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以这些知识为载体,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现实情景的能力,从而检测考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二、对今后高三复习的启示

1.夯实基础,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试题的框架主体仍是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如函数的图象、单调性、定义域等性质及变换;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求解与证明;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空间图形的识别及线面的位置关系(包括体积和夹角);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几种常见类型的概率问题等。

所以今后的高三复习这些内容仍然是重中之重,只有夯实这些章节的基础知识,才能从容应对高考。

2.坚定新课程改革方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执行和推广新课标是大势所趋,所以新课标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会不断地出现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

特别是今年高考中未涉及到的几何概型、三视图、类比推理、独立性检验(2×2列联表)与回归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统计中的散点图、回归直线方程等,我们在今后的高三复习中更应引起重视。

3.通法为主,变法为辅,培养能力

重视高中数学的通性通法,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努力培养学生“五种能力、两个意识”,即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能力的分类和要求与以前有不同,必然要反映在命题中。

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前者与统计有关,后者与应用问题有关。

另外,“推理论证能力”有别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是演绎推理,“合情推理”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

从09福建高考文科数学试题看课堂教学

09福建高考文科数学试题无论从试题结构还是试题形式还是解决方法上都和往年差距不是很大。

由于是新课程下的新高考,新增内容在试题中加予考查是很正常的,但难度不大,基本上是在小题中出现,而大题的形式、题型变化也不是很大。

具体如下:

新课程下新增内容如:

算法、三视图、函数零点、复数、.统计、几何概型的概率都在小题中加予考查;六个大题涉及到的是数列、概率、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这六大知识。

其中和以往有所区别的是立体几何的考查,因为删去了空间向量、夹角、距离,所以问题设置转向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侧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再加上图形的翻折;也因为文科删减了排列与组合,所以概率问题的解决也能从列举角度来完成;而其它方面没多大变化。

从试题所考查的数学知识以及解答中用到的思想方法来看:

本次数学试题没有超纲超难的题目,虽然涉及到的知识多,但不脱离教材,不违背考纲和考试说明。

如果说有学生说难那原因很多:

有的学生平时虽然做的题很多,但不重视分析,对概念模糊,当然也有一些是能力上的欠缺。

针对今年高考试题情况,我认为对文科班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具体来说:

  

(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等基本技能训练。

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强的训练。

  (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对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

例如,立体几何的教学可从不同视角展开──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强化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不等式的教学要关注考试说明不拓宽;三角恒等变形的教学应注重几个典型公式的应用,简化相应的运算和证明。

又如,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也应予以关注。

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

二.对不同内容的教学有轻重之分: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弄清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虽说新课程增加了不少的新内容,但支撑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与向量、立体几何、解释几何、概率与统计还是会占有较大的比例,是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这一点《考试说明》也指出来了,同时还对这部分知识的考试要求、考试题型加予说明,这也是我们在组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的。

新课程增加知识,如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简易逻辑中的“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及其否定”、概率中的“几何概型”、统计中的“茎叶图”“线性回归分析”“2*2列联表独立性检验”、算法语言与柜图、推理与证明等等,将成为新高考的创新地带,要重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新内容对命题者的影响,《考试说明》也这样提到:

应适当顾及新增的课程内容在试卷中的比例,重视“探究”与“思考”问题,让新课程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和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基本理念得到有效的落实。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多让学生训练这一部分知识在试卷中出现的题型是很有必要的,但对这一部分的教学也不建议给予拓宽,只要把课本上的要求搞清楚就可以了。

三、不涉及删减内容的教学,对淡化知识也淡化处理:

新课程与旧教材有些不同之处,它删减了传统的一些知识,如: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中的线面角、二面角、距离以及往年特别重视的用空间向量来处理角与距离的方法等,因此在教学中,对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的要求要加以研读,对“了解”“理解”“掌握”这样的表述给予不同的对待,不随意拓深,以免加大学生负担,比如:

圆锥曲线中,对直线和三种圆锥曲线的关系已把重点放在椭圆上,而对双曲线、抛物线的知识要求只是“了解”,可椭圆的却是“掌握”,这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把握依据。

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的试卷政治科分析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与优点

1、“稳中求变,变中创新”,开发地方资源,富有地方特色。

试题在继承了历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优点的基础上,既保持了高考试题的相对稳定性,又充分体现新课程课改理念,在命题上,力求突破,着力体现福建省自己的特色。

“稳”表现在⑴试卷的结构上,文综试题按地理、历史、政治科模式排列,与我省历年高考卷保持了一致;;、2基本题型和比分不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别为48分,52分;⑶坚持能力立意,把基础性与能力考查有机结合起来;⑷考试内容体现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关注社会热点、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⑸问题设置是宏观话题、微观切入,提问方式多样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基本总理;⑹强调知识的内存联系,试题以图表题、漫画题等多样化开工呈现,整体上图文并茂;⑺倡导具体材料具体分析,考查考生推导知识的能力等。

“变”和“新”表现在:

⑴尊重考生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差异,设置开放性和选择性问题,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第39题第⑶瓿。

根据选修课教学实际设置选教师,以体现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多样选择的原则;⑵在基本题型稳定的基础上,2009年福建省高考政治试题增加了辨析型问题,并有可能成为今年高考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辩证思考问题和判断分析能力,是本省自主命题政治卷的重要特色之一;⑶积极反映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命题的题材、角度体现出福建地方色彩。

如选择题26题考查对福建省出台扶持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政策的理解、第28题通过闽宁协作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知识、第31~32题通过“海西建设”邮票的发行考查其中蕴含的文化现象等等。

这有利于引导本省学校开发地方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实际。

2、遵循了《考试说明》的基本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政治试题在题型、基础性、选择性等方面坚持了稳中求进,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超难题,考生比较适应。

试题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实践性和开放性理念。

如选择题34~35题,模拟了学生探究问题和现实生活的情境,非选择题则直接以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素材,从必修课程的四个模块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试题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着想。

二、试卷对今后示波管和高考复习的几点思考

1、务必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

2、强化能力训练,培养思维方法。

3、培养人文精神,注重回归生活。

4、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开放型、探究性试题的训练。

2009福建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

2009年是福建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试题大体秉承了08年的风格,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12题(48分),必做综合题1题(37分),选做综合题1题(3选1)15分。

相对2008年文综卷,其考查内容表现出了稳定与创新的双重轨迹。

一、试卷分析

1、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察

从内容上看,2009年福建省高考地理卷考核的仍旧是地理主干知识,无偏题怪题。

考查的内容涉及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能源、工业、农业、城市等,涵盖初高中地理知识,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融合。

如37题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选考题40(B)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堰塞湖的成因;选考题40(C)分析珠江流域的环境整治的情况等等,均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区域定位、地球光照图、气候、工农业、城市等无一不是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

2、设问形式多样,全面考查考生的相关能力

今年高考试题在设问形式上有“说明”“分析”、“比较”、“归纳”、“推理”、“判断”、“计算”等,实现了对考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

试题的设计于细节处见创新。

如第37题第(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第(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并不直接问农业与工业的区位因素,而是加以变化,从而较好的考核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体现福建特色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之一。

今年高考试题较好地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

试题内容取之于生活,试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际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

如1~2题的某企业生态园区的循环经济、3~4题的中国能源问题、第5-6题“云量”多少与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湿度等的关系。

 37题就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的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与国际合作等设置试题。

试题上还体现乡土地理,把海西纳入选考题,运用福建省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岸带开发的优势条件,设置选考题40(A)海洋地理,引导考生关注海西经济区的建设,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

二、对今后地理教学的建议:

1、重视基础,突出地理主干知识教学

地理高考不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抓取核心考点。

体现高考"知识抽样,突出主干"的命题特征越来越明显。

要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建立完备知识结构:

做到看目录想纲目、看标题想要点,能说出各地理章节的知识结构。

2、加强对高考的研究

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课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研究,正确把握地理主干知识的教学要求,明确复习方向。

另一方面教师而要尝试研究高考试题,而不能仅满足于做高考题,要研究命题与教学的关系,而从而有效指导教学目标的确立、备考复习的方案实施。

3、结合学生实际;加强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就知识讲知识,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加强变式训练。

应引导学生从时空的变化去理解地理知识。

从记忆、理解转到思考和运用,实现思维的跨越,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块的知识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做到胸有成竹。

4、联系实际、关注乡土地理。

注意将地理知识本土化;将相关的地理概念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5、图不离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用图兴趣,培养用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进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在专题复习中,要求考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

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                                                           

2009年高考是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考,纵观全卷,今年我省高考文综历史卷的命题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