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0970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医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医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医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医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重点.docx

《中医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重点.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学重点.docx

中医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至两汉时期,标志: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难经》---在脉诊和治疗学方面有新的发展。

3.《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

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载药365种。

中医学发展

1.两晋隋唐时期

(1)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

(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针灸学专著(3)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4)唐*《新修本草》——我国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2.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物学之大成,收录方剂1892种。

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证: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

分辨、判别。

辨证:

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合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5.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它即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基本特征:

阳: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

阴:

相对静止的、内收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

阴阳属性特点包括:

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1)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一、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互根作用、阴阳的对立制约。

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治疗原则:

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1)药性:

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2)五味:

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指运动和变化。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的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二)五行的属性:

(木曰曲直)—引申: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引申:

温热、升腾、向上。

(土爰稼穑)—引申:

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引申:

肃杀、潜降、收敛。

(水曰润下)—引申:

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事物的五行归类:

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

(1)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自然界:

五味:

酸.苦.甘.辛.咸

五色:

青.赤.黄.白.黑

五化:

生.长.化.收.藏

五气:

风.暑.湿.燥.寒

五方:

东.南.中.西.北

五季:

春.夏.长夏.秋.冬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人体:

五脏:

肝.心.脾.肺.肾

五腑: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

目.舌.口.鼻.耳

五志:

怒.喜.思.悲.控

五液:

泪.汗.涎.涕.唾

五神:

魂.神.意.魂.志

(三)五行的生克乘悔

1.

(1)(五行相生—相生: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次序: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关系:

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的联系。

(2)(五行相克—相克: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

次序: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系:

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的联系。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母子关系。

(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化,是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4)相乘、相侮——相乘、相侮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

(相乘:

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相乘的次序同相克: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相侮:

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

)又称反克。

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治疗原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第三章藏象学说

1.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

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3.脏腑:

内脏的总称。

(1)五脏:

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脾、肺、肾。

(2)六腑:

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

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脉、脑、髓、骨、女子胞。

五脏:

5.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心主神志。

系统联属:

(1)心在志为喜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3)心开窍于舌(4)心在液为汗心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

6.肺(娇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系统连属:

⑴肺在志为悲忧⑵肺在液为涕⑶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⑷肺开窍于鼻

n.肺主宣发:

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

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皮肤肌腠。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

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7.脾主要生理功能:

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主升清、主统血。

系统连属:

①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②在志为思③在液为涎④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n.运化水谷:

是直脾气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功能。

n.运化水液:

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n.脾统血:

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逸出于脉外的作用。

8.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调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2)肝藏血

系统连属:

①肝在志为怒②在液为泪③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④开窍于目

n.肝主疏泄:

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

n.肝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9.肾主要生理功能:

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

系统连属:

①在志为恐②在液为唾③开窍于耳和二阴④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n.肾藏精:

是指肾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n.肾主水:

是指肾脏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n.肾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1.胆:

①贮存和排泄胆汁②胆主决断2.胃:

①主受纳,腐熟水谷②主通降,以降为和3.小肠:

①主受盛和化物②泌别清浊4.大肠:

①传化糟粕5.膀胱:

①贮尿和排尿6.三焦:

①通行原气②运行水液

奇恒之府: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

1.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动2.女子胞:

主月经、主孕育胎儿

六、三焦辨证:

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1.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

主要表现为气与血的关系。

2.心与肝: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相互协调。

3.心与脾:

心与肝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精神情志两个方面。

4.心与肾:

心肾相交

5.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具体体现在消化和血液两个方面。

6.肝与肺:

肝和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方面。

7.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8.肺与脾:

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9.脾与肾:

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10.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和呼吸方面。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精气血津液

1.神—广义:

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即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狭义:

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精:

是指体内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广义之精——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

狭义之精—生殖之精。

是指肾具有贮存、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来源: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中的水谷精微。

主要生理功能:

①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②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3.气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肾封藏;水谷之精微——脾运化;自然之清气——肺呼吸

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次重点:

气的分类:

1.元气/(原气、真气)。

生成:

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作完善。

2宗气:

生成:

肺吸入自然界清气、脾化生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

功能:

①走息道以司呼吸;②贯心脉以行气血。

3营气:

生成:

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

功能: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4卫气:

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脉外之气。

生成:

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功能:

①护卫肌表,抵御外邪;②温煦全身;③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

4.血概念:

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生成:

1.营气和津液组成: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精能生血:

“精血同源”。

功能:

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是在肺朝百脉和主宗气)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5.津液概念:

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功能:

滋润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

输布:

主要是由脾、肺、肾、三焦来完成。

6.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精与气、血: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气能摄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精与血:

1.气为血之帅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2.血为气之母①血能载气②血能生气

气与津液: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肺为气之主。

脾为气之根。

第四章病因病机

一、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类⑴外感致病因素(六淫、厉气)⑵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⑶其他致病因素(痰饮、瘀血)

(一)六淫

六淫:

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⑴外感性⑵季节性⑶地域性⑷环境性⑸相兼性⑹转化性

内生五邪

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④风性主动。

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

痛;③寒主收引;④寒性清澈。

暑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①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

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热)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耗气伤津;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热易致肿疡。

(一)七情

1.概念:

⑴七情:

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2.七情致病的特点:

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

⑵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⑶影响病情转归。

(二)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⑴过饥⑵过饱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

(三)劳逸失度1.过劳⑴劳力过度则伤气⑵劳神过度则伤心脾⑶房劳过度耗伤肾精2.过逸

其他

(一)痰饮:

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致病特点:

⑴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⑵致病广泛,变化多端⑶病势缠绵,病程较长⑷易扰乱心神⑸多见滑腻舌苔。

(二)瘀血

1、瘀血含义:

①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②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致病特点:

①疼痛(刺痛)②肿块③出血(紫黯或血块)④面唇甲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⑤脉涩或结代。

二、病机

正邪盛衰

(一)正邪盛衰与发病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2.(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二)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实证——邪气亢盛2.虚证——正气不足3.虚实转化4.虚实真假。

(一)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

(二)气机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①气滞:

指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②气逆:

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③气陷:

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④气闭⑤气脱

第五章四诊

四诊,即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

第一节望诊

1、概念:

凭借医生的视觉,对人体神、色、形、态、五官、舌象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

2、内容:

(1)望神

(2)望色(3)望形态(4)望头颈五官(5)望皮肤(6)望二阴(7)望舌(8)望小儿食指络脉(9)望排出物

一、望神

(一)神:

广义是指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的神志、意识、思维活动。

(二)望神的主要内容:

1、神情2、两目3、色泽4、体态5、其他:

声息、舌象、脉象

(三)神态的分类与判断按神的盛衰、病的轻重,将神大体分为:

得神、失神、假神、少神四大类。

二、望色

(一)概念:

是通过观察病人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色泽为脏腑气血之外荣,面部为色泽变化之最显部位。

(二)常色与病色

1、常色:

即正常的、无病的颜色。

有主色、客色之分。

2、病色:

即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颜色

根据疾病的轻重与病性之不同,病色又可分为善色与恶色两大类

(四)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痛、瘀血、惊风。

2、赤色:

主热。

3、黄色:

主湿、虚、黄疸。

4、白色:

主虚、寒、失血。

5、黑色:

主肾虚、水饮、瘀血。

七、望小儿指纹

指纹分三关(风、气、命):

“浮沉分表里,色泽辨病性,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望舌(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

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色:

淡白舌:

主虚证、寒症。

红舌:

主热证。

绛舌:

主热盛,主瘀。

青紫舌。

望舌苔:

(1)苔质:

薄厚:

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

润燥:

反应津液之存亡。

腐腻:

主要放映中焦湿浊情况。

(2)苔色:

白苔:

多主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

多主里证、热证。

灰黑苔:

主里寒、里热之重证。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1.声音,2.语言异常:

谵语、郑声、狂言、独语、言謇3.呼吸异常:

喘、哮、短气、少气。

4.咳嗽5.呕吐6.呃逆7.太息

第三节问诊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常见类型:

恶寒发热(表证)、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少阳证)

(二)问汗

1.表证辨汗:

表证表实无汗,表证表虚、表热有汗

2.特殊汗出:

(1)自汗──阳气虚

(2)盗汗──阴虚内热

(五)问疼痛1.问疼痛的性质

(1)胀痛──气滞

(2)刺痛──血瘀(3)隐痛──虚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

寸口诊法--即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分寸、关、尺三部。

这是诊脉的常用方法。

1.正常脉象/平脉

2、病脉

l,浮脉——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主病:

主表证,虚证。

2.沉脉——脉象: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

主里证

3.迟脉——脉象:

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

主病:

主寒证。

4.数脉——脉象:

脉来急促,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病:

主热证。

5.虚脉——脉象:

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

主病:

主虚证。

6.实脉——脉象:

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

主病:

主实证。

7.弦脉——脉象:

形直体长,如按琴弦。

主病:

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8.滑脉——脉象: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主病:

主痰饮、食积、实热。

9.洪脉——脉象:

脉形宽大,状如波涛,来盛去衰。

主病:

主气分热盛。

10.紧脉——脉象:

脉来绷紧有力,屈曲不平,左右弹指,如牵绳转索。

主病:

主寒证、痛证、宿食。

11.濡脉——脉象:

浮而细软。

主病:

主诸虚、湿证。

12.细脉——脉象: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主病:

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伤寒、痛甚及湿证。

第六章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病位:

表证、里证。

病性:

寒证、热证。

邪正胜衰:

实证、虚证。

类别:

阳证、阴证。

①表证与里证的区别

外感六淫:

病位:

浅表病程:

短病情:

轻临床特点:

发热恶寒同见

表证入里:

病位:

脏腑病程:

较长病情:

较重临床特点:

发热恶寒分见

★寒证与热证的区别:

实证:

邪气过盛或脏腑功能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虚证:

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血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气虚证:

疲倦乏力,语声低微,少言懒言,面白无华,头晕,自汗,动后诸症加重,舌淡,脉虚弱。

阴虚证:

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手足心热、咽干、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证:

形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弱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症状证:

虚证:

病程:

久病体质:

虚弱形态:

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疼痛:

隐痛喜按二便: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象:

长舌淡嫩,少苔脉象:

细、弱。

实证:

病程:

新病体质:

壮实形态:

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疼痛:

疼痛拒按二便: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象:

苔厚腻脉象:

实而有力。

阴证:

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病变和证候,临床以代谢低下为特点

阳证:

邪热壅盛,或阳气亢盛的病变和证候,临床以机能亢进为特点

二、表里辨证

(一)表证:

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恶风)、脉浮、舌苔薄白,常兼见头身痛、鼻塞、咳嗽等

(二)里证:

具有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的特点

(三)半表半里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

(四)表里关系:

1.表里同病2.表里转化

二、寒热

(一)寒证:

恶寒或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苔淡白

(二)热证——临床表现:

恶热喜冷,面红目赤,小便短赤痰涕浓稠,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数

第二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的辨证

1.心气虚、心阳虚

证候:

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共有症状)

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为心气虚;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质淡苔白为心阳虚

2.心血虚、心阴虚:

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证候:

心血虚:

面白无华,眩晕,唇舌淡脉细。

心阴虚:

见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

心血虚:

补血养安神;方药:

归脾养心汤;心阴虚——滋补心阴,养心安神方药:

天王补心丹

3.心火炽盛治则:

清泄心火方药:

导赤散、泻心汤

症候:

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口舌生疮,舌体糜烂,舌红苔黄,脉数;吐血衄血谵语

4.心血瘀阻治则:

通阳化瘀方药:

丹参饮,参附汤

证候: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重者见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

5.小肠实热治则:

清利小肠实热方药:

导赤散,八正散

证候:

心中烦热,口渴喜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血尿,舌红苔黄,脉数。

6.小肠虚热(见于脾胃阳虚)

7.肺气虚治则:

补益肺气方药:

玉屏风散

证候:

喘咳无力,动则气短,面色白光白无华,体倦无力,语音低微,痰清稀,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脉虚弱。

8.肺阴虚治则:

滋阴润肺止咳方药:

百合固金汤

证候:

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稠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9.风寒束肺治则: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

麻黄汤

证候:

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10.风热犯肺治则: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

桑菊饮,银翘散

证候:

发热恶寒,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鼻流黄涕,口渴咽干,咽喉疼痛,目赤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11.燥邪犯肺治则:

清肺润燥止咳方药:

桑杏汤

证候:

发热微恶寒,干咳无痰,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唇舌口鼻干燥,头痛或胸痛或痰带血丝,舌红苔黄少津,脉浮数或细数。

12.痰热壅肺治则:

清热化痰止咳方药:

麻杏石甘汤

证候:

发热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咯痰黄粘稠量多或痰中带血或咯脓血痰,有腥臭味,胸痛,心烦不安,口渴喜饮,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痰湿阻肺治则:

祛痰止咳平喘方药:

二陈汤

证候:

咳嗽痰多,痰色白而粘不易咯出,胸闷气喘,喉中痰鸣,恶心,舌苔白腻,脉滑。

14.大肠湿热治则:

清利大肠湿热方药:

白头翁汤

证候:

肠痛腹泄,泄下臭秽或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喝喜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5.大肠液亏治则:

润肠通便方药:

麻子仁汤

证候:

大便干燥,难于排出,口唇干燥,咽干口臭,舌红少津,脉细数。

16.大肠结热治则:

峻下热结方药:

大承气汤

证候:

身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腹痛胀满,拒按,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起芒刺,脉沉实而滑。

17..脾气虚治则:

补脾肺气方药:

四君子汤

证候:

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大便溏泄,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消瘦,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18.脾阳虚治则:

温补脾阳方药:

附子理中丸,理中丸

证候:

脾气虚的证状兼见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或肢体困重浮肿,大便溏薄清稀(下利清谷)或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19.脾气下陷治则:

补中益气方药:

补中益气汤

证候:

脾气虚的证状兼见脘腹有坠胀感,便意频频,肛门坠重,脱肛,久痢不止,内脏下垂,头晕目眩,少气无力,食少便溏,脉细弱。

20.脾不统血治则:

补气摄血方药:

归脾汤

证候:

脾气虚的证状兼见有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月经过多,崩漏,面白无华,脉细弱。

21.寒湿困脾治则:

健脾燥湿方药:

六君子汤,二陈汤

证候:

脘腹痞闷,食少便溏,恶心欲吐,口粘无味,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肢体浮肿,尿短少,白带多粘稠,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22.脾胃湿热治则:

清利脾胃湿热方药:

茵陈蒿汤

证候:

发热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口粘而甜,肢体困重,便溏尿黄,身目发黄或皮肤发痒,汗出热不迟,舌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