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0619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消防安全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消防安全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消防安全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消防安全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教材.docx

《消防安全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教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教材.docx

消防安全教材

消防常识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为了保护人民财产的安全,党和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防火工作。

尽管如此,我国每年因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数量仍然很大,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为了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下面我们介绍几种防火、灭火、疏散的基本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发生火灾怎么办

救火必须分秒必争。

发生了火灾,首先要及时扑救,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同时应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早,损失少”就是这个道理。

报警时一定要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单位和详细地址和门牌号,高层建筑应讲清第几层着火,还应讲清楚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及报警本人的姓名。

做到及时、准确报警。

消防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就能迅速调派消防车赶到着火点,并针对燃烧物的性质“对症下药”,及时将火扑灭。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能破坏一个燃烧条件,燃烧就不能发生,火即可熄灭。

根据这个基本原理,从灭火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就可以按照客观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多种多样有效的灭火方法来。

1.隔离法:

将可燃物从燃烧区中移开或隔离,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实际运用时,如将靠近火源的可燃、易燃、助燃的物品搬走;把着火的物件移到安全的地方;关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中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拆除与燃烧着火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

2.窒息法:

阻止或隔绝空气进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气体冲淡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区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实际运用时,如用湿棉毯、湿麻袋、湿棉被、湿毛巾被、黄沙、泡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和设备门窗、孔洞等。

3.冷却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把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终止燃烧。

冷却法是灭火的常用方法。

4.抑制法:

这种方法是用干粉灭火器喷向火焰,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燃烧的链锁〔俗称“燃烧链”〕反应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怎样参加灭火

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

我们的学生是有高度文化和高度觉悟的青年,在同火灾斗争中,涌现出大量动人事迹。

然而,火场常常是人面众多,情况十分复杂的场所,要迅速地扑灭火灾,必须统一指挥,协调一致,才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进行灭火战斗。

我们的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1.一切行动听指挥”。

为了有效地进行灭火,火场一般都要成立指挥机构。

学校发生火灾,同学们常常是灭火战斗的积极参加者。

在火场上同学们自觉地听从指挥机构的指挥,是有秩序地进行灭火的关键。

参加灭火战斗的师生员工和各专业队伍,在火场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一般要组成四支队伍协同战斗:

一支是灭火战斗队伍,协同公安消防队伍扑灭火灾;一支是抢救人员和物资的战斗队,主要协助公安消防队抢救人员和疏散主要物资;一支是警戒火场,维持秩序的战斗队;一支是后勤队,负责救护伤员,供应战斗用的物资、器材和茶水。

在火场

上战斗异常紧张,分配什么工作就要干什么工作,而且要主动积极,认真干好。

2.提高警惕,维持秩序,防止坏人乘火场混乱之机,窃取财物,进行破坏活动。

3.在灭火战斗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火场一般都比较复杂,越是复杂的火场,越要有条不紊。

要攻得上,撤得出,切忌盲目行动。

火场人数多,流动频繁,人们思想处于紧张状态;器械多,经常挪动;杂物多,通道不畅;人、物相互撞击情况经常发生。

有的火场带电,甚至有危险物品。

许多安全问题,领导和他人难于关照,主要靠自己勇敢机智,谨慎行事,保障自身安全。

(四)人身着火怎么办

第一、不能奔跑,要就地打滚。

某大学有一位女同学在进行实验时,不慎将正在燃烧的酒精灯打翻,酒精溅满了衣服,顿时全身起火。

由于事发突然,她和一些在场在同学都惊惶失措,异口同声地叫:

快跑!

快跑!

”结果火越烧越旺。

后来还是一位老师有经验,命令身上着火的同学打滚”。

那位女同学就地打滚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很快把火熄灭。

可是,由于前面来了个快跑”,所以烧伤仍然

不轻。

第二、如果条件允许,可迅速将着火的衣服撕裂脱下,浸入水中,或踩,或用水扑灭。

第三、倘若附近有河流、水池之类,可迅速跳入浅水中,但是,如果人体烧伤面积太大或烧伤程度较深,则不能跳水,防止细菌感染或其他不测。

第四、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未着火的人需要镇定、沉着,立即用随手可以拿到的麻袋、衣服、扫帚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扌卜、掼,或帮他撕下衣服,或将湿麻袋、毛毯把着火人包裹起来。

第五、用水烧灭。

但应注意,不宜用灭火机直接往人体上喷射。

(五)楼梯着火时楼上的人如何脱险

学校内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住宅,大多是多层建筑。

同学们生活、学习在这些场所一旦突然出现火灾,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可能会惊惶失措。

当发现楼梯口通道烟雾弥漫或熊熊烈火烧着楼梯时,更是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种火灾面前,我们要有压倒它的的勇气,要有临危不惧的精神,要有敢于战胜它的胆识。

当然,首先是要镇定自己的神志,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办法就地灭火,能扑灭的要尽量设法扑灭。

楼房着火,浓烟往往朝楼梯口通道蔓延,可以设法掩护面部夺路而出。

如果被烟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贴近楼板或者干脆蹲下来走。

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了,也可以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及早迅速地冲出去。

如果楼梯确已被火封了,也应冷静想一想是否还有别的楼梯可走;可以借助外窗;利用竹竿滑下来;可利用绳子、皮带等物爬下来。

(六)扑灭精密仪器设备火灾用哪些灭火机

同学们生活在学校,经常进出设备精良的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图书馆,这些地方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样去扑灭?

首先明确不能用水去对付,水虽然可以用

来扑灭这类火灾,但是,火灾扑灭了,仪器、图书、文物、档案同时也损坏了,达不到我们既要灭火又要保护国家集体财产的根本目的。

这类火灾,我们常用气

体灭火机来扑灭。

(七)为什么不能乱拉电线

乱拉电线,就是不按照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随便拉设电线,任意增加用电设备,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如南京某大学学生宿舍一位同学,为了听录音机,在宿舍一个损坏的插座裸露出的两个线头上接线,导线很不规则,又从褥子底下穿过,当日下午接线处打火,烧坏褥子,引起火灾。

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以上事例,不过是个小小的教训,实际生活中,引起的后果比这严重得多。

例如,电线拖在地上,可能被硬的东西压破或砸伤、损坏绝缘体;在易燃、易爆场所乱拉电线,缺乏防火、防爆措施;乱拉电线常常要避人耳目,工具材料等条件差,装线往往不用可靠的线夹,而用铁钉钉或铁丝绑,结果磨破绝缘,损坏电线;任意增加用电设备形成超负荷,使电线发热等等。

这些情况多数都能造成短路、产生火花或发热起火,有的还会导致燃烧爆炸,甚至引起触电伤亡事故。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防止乱拉电线,有关管理部门一般都有如下规定:

1•用电要申请报装,线路设备装好后要经过检验合格,方可通电,临时线路要严格控制,专人负责管理,用后拆除;

2•采用合格的线路器材和用电设备;

3.线路和设备要由专业电工安装,一定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为了安全同学们应自学遵守这些规定。

(八)为什么挪用消防器材是违法行为

第一、消防器材是专用器材,不能用在其他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

消防器材、设备、设施,除抢险救灾外,不行挪作它用。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擅自将公用消防设备、消防工具挪作他用的,要受到拘留、罚款或者警告处罚。

”挪用消防器材,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九)如何防止火灾在学生宿舍发生

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接电源;

2•不乱扔烟头;

3•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杂物;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不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8•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

9•要人走灯关。

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10.台灯不要靠近纸张、衣物、枕头、被褥和蚊帐。

二、火场逃生自救10法

火灾,不仅顷刻之间可以烧掉大量物质财富,而且还可能危及人的宝贵生命。

火灾现场缺氧、高温、烟尘、毒气和房屋倒塌等突如其来的险恶环境,往往使被火魔包围的人们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以致葬身火海。

一场大火降临,在众多被火势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慌不择路,跳楼丧生或造成终身残疾,也有的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

如果我们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逃生自救知识,就可以逃避火魔,幸免于难。

那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

这里向您介绍10种方法。

(一)熟悉环境法

就是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

对人们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在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

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

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贝U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

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警能及时疏散和灭火。

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

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最高、最豪华的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住进11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

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

这就是日本客人事先熟悉所处环境的益处。

(二)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在火场上经常出现有人为顾及个人财物等贻误逃生的案例。

1989年,辽宁省某县就曾

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生火场

的悲剧。

一般地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三)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

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

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

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

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险。

(四)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

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

如无其他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特大火灾,死80人,伤53人。

在幸存者中有一位女性,叫刘丽英,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梯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

(五)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个楼层而脱离险境。

(六)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他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

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着落在柔软物上。

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楼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

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易造成重伤和死亡。

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七)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

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竿、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八)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保护自己,择机再逃。

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

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

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

然后,如门窗缝隙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麻袋等难燃物品,并不断的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的熄灭。

如在某市居民区大火中,就有一位居民依此法与火灾作斗争,结果在全楼各家均被烧毁的惨状下,唯其一家完好无损,既保住了家庭财产,这位居民也安然无恙。

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使之及早获救。

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手机等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

1994年1月9日,在香港汇丰银行石咴尾分行火灾中,就有10多名职员无路逃生,被迫退入一个房间内躲避,保住了生命。

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有利于逃生,应注意应用。

(九)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十)利人利己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损人利己,妨碍他人疏散的行为是极不道德的。

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

如1994年11

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

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

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发现失火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拥向小门逃生。

一人跌倒还未及爬起,后面接踵而至的人便被绊倒,忽啦一下子,逃生者就人叠人地堵住了小门。

火场上,死者呈扇形拥在门口处,尸体叠了9层,约有

1.5米高,其景惨不忍睹。

因此,遇到只顾自己逃生,不顾别人死活的不道德行为和前拥后挤的现象,非但不能参与还要想方设法坚决制止。

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的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火场逃生的五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

从进来的原路逃生。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

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圭寸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

因此,当进入一幢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以防万一。

误区二:

向光亮处逃生。

在紧急危险情况下,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

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误区三:

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

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

误区四:

从高往低处逃生。

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

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

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

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

误区五:

冒险跳楼逃生。

火灾时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

此时,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找出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

四、灭火器及使用常识

灭火器是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火药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

由于灭火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救初期火灾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厂、企业、机关、商店、仓库以及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几乎到处可见,已成为群众性的常规灭火武器。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

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动力来源可分为:

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还有酸碱、清水灭火器等。

这里主要根据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几种灭火器讲解一下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等四种灭火器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操作使用方法。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先讲一下消防行业中灭火器型号的编制方法,我们常见的灭火器有MP型、MPT型、MF型、MFT型、MFB型、MY型、MYT型、MT型、MTT型,这些字母它们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个字母M表示灭火器;第二个字母F表示干粉,P表示泡沫,丫表示卤代烷,T表示二氧化碳;有第三个字母T的是表示推车式,B表示背负式,没有第三个字母的表示手提式。

化学泡沫灭火器

化学泡沫灭火器内充装有酸性(硫酸铝)和碱性(碳酸氢钠)两种化学药剂的水溶液。

使用时,两种溶液混合引起化学反应产生C02泡沫,在压力作用下

喷射出去进行灭火。

MP型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

1•规格及性能:

根据国家标准,MP型手提式灭火器按所充装灭火剂的容量有

6升和9升两种规格,其型号分为MP6和MP9。

2•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a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液体可熔融固体燃烧的火灾,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适用于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灾,如木材、棉织品等物质的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可燃气体、轻金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

b.使用方法:

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跑到火场。

应注意在奔跑过程中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

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将筒体颠倒,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让射流对准燃烧物。

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呈流淌状燃烧,则泡沫应由远向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

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

在扑救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

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权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溅射在燃烧物上,直至扑灭使用时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将会中断喷射,不可将筒底对下巴或其他人,否则出师未捷人先死。

3.维护保养

a.存放时,不可靠近有高温的地方,以防碳酸氢钠分解出二氧化碳而失效;严冬季节要采取保暖措施,以防冰冻。

并应经常疏通喷嘴,使之保持畅通。

最佳存放温度为4C〜5C。

b.使用期在二年以上的,每年应送请有关部门进行水压试验。

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并在灭火器上标明试验日期。

每年要更换药剂,并注明换药时间。

MPT型化学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手提式基本相同。

另外再简单介绍一下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所充装的高压液态二氧化碳本身的蒸气压力作为动力喷出灭火。

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有一定的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的液体火灾;不适用扑救轻金属火灾。

(一)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的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液态的二氧化碳立即气化,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喷出。

但应该注意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气体,对人体有害,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会发生呼吸困难,血压增高;二氧化碳含量达到20%〜30%时,呼吸衰弱,精神不振,严重的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因此,在空气不流通的火场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后,必须及时通风。

在灭火时,要连续喷射,防止余烬复燃,不可颠倒使用。

二氧化碳是以液态存放在钢瓶内的,使用时液体迅速气化吸收本身的热量,使自身温度急剧下降到-785C左右。

利用它来冷却燃烧物质和冲淡燃烧区空气中的含氧量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所以在使用中要戴上手套,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冻伤。

如在室外,则不能逆风使用。

(二)维护保养

1.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放置明显、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可放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和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存放温度不要超过55C。

2.定期检查灭火器钢瓶内二氧化碳的存量,如果重量减少十分之一时,应及时补充罐装。

3.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

在寒冷季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阀门(开关)开启后,不得时启时闭,以防阀门冻结。

4•灭火器每隔5年送请专业机构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打上试验年、月的钢印。

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以高压二氧化碳为动力,喷射筒内的干粉进行灭火,为储气瓶式。

它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电器设备初起火灾,广泛用于工厂、船舶、油库等场所。

MF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按充装的干粉重量来定,MF型灭火器可分为:

MF1、MF2、MF4、MF5、MF8、MF10八种型号;按充装物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和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两种。

2•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以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

但都不适宜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灭火时,先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手提起提环(或提把),按下压柄就可喷射。

扑救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的姿势,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

如在使用前,先将筒体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然后再开气喷粉,则效果更佳。

3•维护保养和检查

a平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干粉受潮变质;还要避免日光曝晒和强热辐射,以防失效。

b.存放环境温度在-10°C〜55°C之间。

C.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干粉结块或气量不足,应及时更换灭火剂或充气。

d.—经打开启用,不论是否用完,都必须进行再充装,充装时不得变换品种。

e.灭火器每隔五年或每次再充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以保证耐压强度,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相同。

五、怎样配置灭火器

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用灭火器灭火的最佳时机。

因此,正确合理地配置灭火器显得非常重要。

(一)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