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0141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

文字的发明、铜器的使用、城址的大量出现、薄胎黑陶及快轮制陶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大型墓葬的发现、成组玉器的存在,昭示这一时期阶级分化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由此推断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奴隶制国家已经正式诞生

D.中华古代文明领先于世界

2.商朝时,“外服”主要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到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

由此可见,与商王朝相比,西周统治者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铲除了地方割据基础

C.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D.解决了贵族权力纷争

3.下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人物

评价

司马迁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李贽

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准确

B.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C.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D.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

4.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针对这一困局,秦朝推行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焚书坑儒

5.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立夏勿下雨,犁粑倒挂起”等。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C.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

“一般人往往说,中国过去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我认为称它是君主则诚然的,称它为专制,那就未免有一点冤枉。

……中国的传统政治,实在不能说它是君主专制。

”下列史实能支持其观点的是

A.汉代刺史监察地方长官

B.唐代三省长官共同行使权力

C.明代内阁处理百官奏折

D.清代军机处官员跪奏笔录

7.欧阳修在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

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

”该评论

A.分析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B.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认为租庸调制增加了百姓负担

D.主要强调了两税法的征税标准

8.宋代高度重视食药品安全工作,除了严厉打击毒假食品、药品外,还成立行会,食药品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出了问题,会长还要承担后果。

这些政策

A.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B.限制了手工业的规模

C.完善了市场监管立法D.规范了商品交易秩序

9.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出现的一些现象。

该朝代是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朱绍侯编《中国古代史》中记载:

“取得燕云十六州后,辽太宗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双规统治机构。

”这反映出辽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民族分化,地域隔离

B.藩汉分制,因俗而治

C.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D.移风易俗,革弊立新

11.南宋学者郑樵曾说: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这反映了宋代

A.家族门第观念的淡化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D.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

12.孔子主张“仁”和“礼”,朱熹主张“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黄宗羲指出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对以上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C.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都受到当时统治者重视

13.洪仁玎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集中体现其“近代化方案”的著作是

14.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写到“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与该组诗歌密切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

A.推动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导致了晚清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致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

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其主要依据是

A.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独裁统治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C.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D.北洋军阀派系纷争混战割据

17.下图是小吴同学从青岛博物馆拍到的幅老报纸的照片。

该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8.1919年1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呼吁:

“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出头,组织有政见的有良心的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

该言论推动了

A.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B.五卅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国共合作的实现

19.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开辟了第二条战线,以图摧毁中国进行战争的经济能力。

为打破日军的战略图谋,国民政府组织了一次大型会战。

该会战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C.表明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D.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规模胜利

20.下图为近代史上某时期人民政府分配土地时颁发的土地所有证一土地执照。

该“执照”

的颁布和执行

A.巩固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调动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

C.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D.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1.有学者指出,新中国在安全方面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是朝鲜战争,它严重地消耗了中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第二是周边安全环境恶化,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亚洲实施遏中国的政策。

因此,朝鲜战争结束后,为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

A.不结盟的政策

B.“另起炉灶”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推动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农业政策因素是

A.大跃进与人民公社

B.拨乱反正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3.1979年7月国务院对国营企业发布新规:

“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允许企业按照生产建设和市场的需要,制订补充计划。

……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自行销售,或委托商业、外贸、物资部门代销。

”这表明中央政府试图

A.废除指令性计划经济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

D.下放企业经营自主权

2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创建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进行城市国企改革综合试点

25.中国科技政策大体经历四个不同阶段:

国防建设战略阶段(1949-1977年),经济建设战略阶段(1978-1994年),科教兴国战略阶段(1995-2005年)和创新型国家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

下列属于第一个阶段成果的是

A.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成功试飞国产民用大飞机

C.“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D.“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

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

“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

清理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钱币、丝绸,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1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

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8分)

(2)说明“南海-号”对研究南宋历史的史料价值。

(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唐文宗):

“民间修昏(婚)姻,不计官品而上(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

及崔、卢(唐代北方门阀士族)耶”。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材料二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据《宋史·向敏中传》记载,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

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互相闹得不可开交。

——摘编自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

(1)材料反映唐代婚姻最看重什么?

指出其反映的时代观念。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宋代“择偶”标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胡适曾在日记中写道:

“社会的改造不是一天早上大家睡醒来时世界忽然改良了,须自个人‘不苟同’做起:

须是先有一人或少数人的‘不同’,然后可望大多数人的渐渐‘不同’。

”19世纪中叶以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的转折之处。

他们不安现状,试图刷新观念,更新传统,并以此改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围绕胡适的观点,选取你熟悉的一位近代人物,结合其相关活动,以“近代中国的‘求

变者’”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

(12分)(要求:

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29.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规定:

“过去分好了的田……算分定,得田的人……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租借买卖,……田中出产,除交土

地税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指示信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并联系所学知识

指出该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

(3分)

(4)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建议。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C

B

B

A

D

C

B

A

A

C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B

C

D

C

D

C

A

二、非选择题:

(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

(1)北方长期战乱,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制瓷业、纺织业等生产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等);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用于航海等);政府的开明政策(或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天然良港;北民南迁的客观推动。

(2)“南海-号”是南宋时期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遗址,属于-手史料,可信度高。

“南海一号”的发掘为中国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或为研究两宋时期制瓷、造船、纺织、制钱等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实物史料);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有力证据,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27.(14分)

(1)门阀(门第)。

唐代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变化:

由重视门阀到重视科举及第和财富。

原因:

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度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

(3)婚姻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唐宋社会变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8.(12分)

示例:

近代中国的‘求变者’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内忧外患,为挽救民族危机,毛泽东主动担起社会重任。

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创建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土地革命时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领导中国军民抗击外敌入侵,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毛泽东的这些历史功绩,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由弱变强、由衰而盛的历史转折,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29.(12分)

(1)历史事件:

土地革命。

意义:

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巩固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2)根本原因: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

(3)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性质:

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体现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建议: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和平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