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9913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docx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

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缘起

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

(王先霈:

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

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

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

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

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

(朱刚:

336)

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

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

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

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

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

(林树明:

7-8)

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

在父系社会看似秩序严明的“合法性”社会运行机制中,女性被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并通过对女性的贬抑(女人祸水说、淫乱败国说等)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如束胸缠脚),从而彻底赢得这场“性别之战”(克里斯蒂娃)。

女性作为人类对立的另一元,在物种上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在文化语境中却只能作为“先前文明的残片”,作为男性与女性对立的历史败北者和现实异己者,被置入父权制社会的边缘地带。

进而通过制定一整套礼法、伦理防范网络,让女性来成全男性壮伟强劲的虚荣,借此平息强大父权社会中男性普遍存在的阉割焦虑(弗洛伊德)。

(王岳川:

372-373)

3.十九世纪之前的女权主义

评论家在公元五世纪的雅典文学中发现有与男性社会相抗争的女主角。

欧洲女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四、十五世纪之交,当时法国女诗人克里斯汀德比桑(ChristinedePisan)做长诗,批评男性没有按照宫廷礼仪和基督教精神来对待女性,并且分析了敌视女性(misogynist)传统中的种种谬见。

十六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要算著名的荷兰学者埃拉斯谟(DesideriusErasmus)。

他认为女性在一些方面和男性具有同样的才能,主张不应当在教育、道德上设立性别双重标准。

十七世纪的法国社会蔑视女性成为风气,剧作家莫里哀(Moliere)的喜剧一再讥讽轻薄肤浅故作男人态的女性人物。

墨西哥女诗人克鲁斯(SorJuanalnesdelaCruz)批评当时的教育体制扼杀女子的聪明才智。

西班牙首位女作家玛利亚德萨亚斯伊索托马约尔(MariadeZayasySotomayor)写《情爱示范集》,要求男性进行社会改革,指导女性更好地生存。

相比之下,女权主义的发展更加集中在英语国家。

美国当代女性批评家吉尔波特和姑芭(SandraGilbertandSusanGubar)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辑出版了《诺尔顿女性文学选集》,收集有十四世纪以来英语世界女性作家的作品,并对女性主义六百年的发展做了历史回顾。

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接受人文学家莫尔(SirThomasMore)的说法:

“男女同样适合学习知识,以培养理解”。

其时越来越的的贵族女性开始和父兄一样受到良好教育,很多中产阶级女性涉足商业、管理,尽管还要在她们父兄的监管之下。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活得巨大发展,封建势力不断遭到削弱。

十八世纪后期的两次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动摇了男权中心的根基,是女性看到了希望,在“自由”、“平等”、“博爱”的鼓舞之下,女性决心以反抗来摆脱“束缚我们发表言论的法律”(朱刚:

337-339)

4.十九世纪之后的女权主义

十九世纪是西方女性解放运动自觉兴起的世纪,也是女权主义真正开始之时。

这个时期两大革命的影响逐步深入女性的思维,争取“做女人的权利”成为女性追求自身解放的理论基础。

十九世纪上半叶欧美宣布终止奴隶买卖,但私下的贩奴仍然猖獗,继而导致大规模的废奴运动,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社会科学的进步也给女权主义提供了契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打破了人(主要是男人)自以为是的中心地位;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揭示了以男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血腥的一面;尼采动摇了男性上帝一千多年的统治地位。

女权主义的活动主要包括:

首次提出“妇女解放”;争取选举权、财产权、子女抚养权;争取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进入传统男性的职业(医生、律师、记者等);争取成立工会,保障女性劳工权益。

女权主义的最早表现可在19世纪形形色色的作家和社会批评家的言论中见到,如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姊妹、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哈里特•马蒂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乔治•亨利、刘易斯以及另外一些同时代的评论家。

(王岳川:

373)

5.二十世纪之后的女性主义

进入二十世纪时,男性感到了威胁,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现代社会科技和人文思潮的发展。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的相对论对人们(确切地说男人们)长期以为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提出了挑战,弗洛伊德对人的内心(尤其是内心的黑暗面)进行了剖视,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父系社会并不是人类固有的社会形态结构,象征父权的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还使人们对同样象征父权的科学技术产生质疑。

在这种浓厚的怀疑主义氛围下,人文学者们(如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力图重新界定传统知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反而进一步消弱了人类认知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主导观念日渐淡薄的情势下,极端主义随之泛滥,如法西斯主义、美国的三K党等。

正是在男性日衰的情况下,女权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英美在1918、1920年分别批准了女性选举法案,经过七十五年的奋斗的女性终于获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

经历了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和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女性主义对男权世界的认识更加客观。

冷战,越战,军备竞赛;和平,裁军,学生运动,女性主义从一次次得社会动荡里汲取养分和经验,执着地追求着既定的目标。

二战后,西方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这是女权主义多年奋斗取得的最大成绩:

男女在离婚法案中享有真正平等的对待,法庭在子女归属上也不得偏袒丈夫;英美在六七十年代分别通过堕胎法,将身体所有权交还给女性;同一时期,大部分英语国家采纳了同工同酬、相等机会法,力图纠正工作待遇上的性别歧视。

同时,各种女性主义组织不断出现,在美国重要的女性组织包括“全美妇女组织”(1966)和“全美黑人女性主义组织”(1973)。

进入八十年代,女性主义研究或女性研究在美国主要的高等学府中已经成为常设的重要课程或研究项目。

(朱刚:

340-341)

6.女权运动(妇女运动)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废奴运动有关,为妇女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工作权、选举权、受教育等自由权利。

到20世纪20年代,女性们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这一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与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等政治风暴相伴而生,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异,注重社会性属的考察,分析了性属所造成的性格差异。

在运动中妇女认识到性别的不平等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与教育等社会生活领域,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文化对男尊女卑的制度化,改变现状的努力应该从改变根深蒂固的文化出发。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注重对作为人的女性权利和发展的普遍性的考察,超越男女性属(gender)差别,注重关于女性更加重大的紧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对出现的各种女权主义理论作一个综合的考察;同时,女权主义学术发展成为有着众多流派分支的理论体系。

(左金梅:

2-3)

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后女性主义。

有人说女性主义的立场已经过时或过于夸大,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女性主义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有人说女性主义已经过时,不是因为她们的目标已经实现,而是因为她们意识到她们不想“什么都要”;还有人说女性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绝对的平等,她们可以放下武器,享受在现实中的从属角色。

就总体来说,后女性主义的思潮有三个关注点:

一是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二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该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三是认为对于男女不平等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

(左金梅:

10-11)

 

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两大阵营

1.理论派别:

英美派、法国派

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呈现三足鼎立又遥相呼应的趋势。

此三足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法国、美国及英国表现出的明显差异。

应该说这三家的区分绝不是基于地域,国别差异的结果,而是取决于它们各有侧重的方法和理论。

正如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在《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一文中精辟地总结道:

英国女性主义批评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它强调压迫;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实质上是心理分析式的,强调压抑;美国女性主义批评是文本式的,强调表达。

然而,它们都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文学批评。

”一般而言,由于英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结合了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又趋向于美国式得文本分析,故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成两大颇具特色的学派:

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

(谢景芝:

83-84)

2.英美派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英美派注重社会批判,强调女性本身的文化传统。

她们发掘、研究女作家的作品,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建立一个女性文学模式,注重从实际出发,投身妇女运动,从女性的切身体验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观是英美派的主流。

(林树明:

43)

英美派批评有两个出发点:

一是从女性的视角重新解读经典作品,解构男性中心的文学与文化模式;二是重新发掘女作家及其作品,赋予新的文学意义。

正如肖瓦尔特在《迈向女性主义诗学》(TowardsaFeministPoetics)中所指出的两大类:

“女权批评”(feministcritique)和“女性批评”(lagynocritique)。

“女性批评”方法是以妇女写作为中心,并关涉妇女亚文化群的批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点所在。

(罗婷:

46-47)

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有: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凯特•米利特(KateMillett)、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吉尔波特和姑芭(SandraGilbertandSusanGubar)等。

㈠解构男性中心的文学框架

在西方父权制文化中,一切都是按男人的眼光和标准来决定的,根本就没有女人的立身之地。

以往所谓的文学传统一律以男性为中心,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也都被父权主义意识所统治,其价值系统自然会带有大男子主义的浓郁色彩,结果拔高了男性,贬低了女性,甚至抹杀了有些女作家的地位。

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将“女性”意识包括在内,坚决动摇和解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传统框架,对现存的文化和制度进行总批判,掀起一场女权主义的文化革命。

(罗婷:

48)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是公认的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其《一间自己的屋子》(ARoomofOne’sOwn)第一次提出了以女性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观,成为英美女性文学批评的经典作品。

在论及妇女创作的困境时,伍尔夫认为除缺乏创作的物质与精神的必要条件外,女作家必须同某个“幽灵”进行搏斗,这个幽灵便是“家里的天使”。

因为维多利亚的男权中心的社会规范不仅培育出了父权制家长,同时还造就了与之相适的女性——“家里的天使”。

(谢景芝:

87)

“莎士比亚的妹妹”:

《一间自己的屋子》被评论家认为是当代英语国家里第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文献。

伍尔夫在文中假设莎士比亚有一位同样才华横溢的妹妹,但是这位女莎士比亚的命运肯定无法和她的哥哥相比:

她不会被鼓励接受教育,十几岁便会被要求出嫁,尽管她不顾父亲的软硬兼施,逃到伦敦的某个剧院,但男性根本不会允许她施展才能,结果为剧院经理诱奸,怀孕后自尽,埋尸郊外。

伍尔夫借此指出,女性在心智上和男性完全平等,但是在男权的压迫下,无法培养自己的才能,即使具备才能也没有用武之地。

“屋子里的天使”:

伍尔夫在以《女性的职业》为题的演说里把男性眼里的女性称之为“屋子里的天使”:

“要有同情心,要温柔妩媚,会作假,善于使用女性的各种小手段。

不要让其他人看出你有思想,最要紧的是,要表现得纯洁。

”从伍尔夫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屋子里的天使”是按照维多利亚时代男权中心社会的价值标准虚构出来的理想女性。

伍尔夫宣称“杀死(象征男权的)‘屋子里的天使’是每一位女作家职业的一个部分”。

(罗婷:

49)

“女性的特殊体验”:

伍尔夫指出,女性的思维、感受、激情等等和男性不同,但是男性却不允许女性表达自己的体验,而且这种禁令已经成为一张无形的绳索紧紧地束缚着女性,女性尚没有有效的办法挣脱它。

凯特•米利特(KateMillett)在《性别政治》中以强权和支配观念在当代文学中描写性行为时所发挥的作用来论证了性问题中常常被忽视了的政治内涵问题。

(凯特•米利特:

前言)凯特•米利特的《性别政治》可以说是女性主义走向文学研究的第一步,它标志着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端。

作者将社会、文化、历史到呢个外在的因素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认为性别与“种族、阶层和阶级”一样,具有“政治的”属性。

她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入手,通过解构的方式,极力打破以男性为中心的创作、阅读和批评的规范,以建立在写、读、评三大主要文学活动中考察妇女的角度以模式。

米利特的女性主义批评实践确立了重读文本、重新认识性别身份对女性形象的再现的重要性。

在《性别政治》一书中,米利特对D.H.劳伦斯、亨利•米勒(HenryMiller)、诺曼•梅勒(NormanMailer)和让•热内特(JeanGenet)等男性作家的思想意识做了尖锐有力的批评和分析。

通过对米勒和梅勒两位男作家的小说逐字逐句的精湛分析,米利特发现,小说中很多细节都把女性给非人化了。

小说中所描写的场景和过程全都是从男主人公的角度出发的,女性人物自始至终处于被控制的地位,男性人物则是绝对的操纵者、小说中的各种性刺激和性幻想情节都旨在宣扬两个主题:

“其一是男主人公的床上功夫和艳福,其二是他凌辱对方所能达到的快感。

所有的描写都在抬高他的同时贬低她。

”米利特分析说明,男作家正是通过这种夸张的描写,把男女之间的性关系表现为正常的政治关系,让女人处于屈从、附属的地位。

(谢景芝:

87-88)

吉尔波特和姑芭(SandraGilbertandSusanGubar)在《阁楼上的疯女人》是一书中,大力推崇《简爱》,认为简是自我决定自己的命运,反抗父权的第一人。

她们指出疯女人贝莎是简的一个黑色替身,而贝莎最后将桑菲尔德烧毁,是简反抗罗切斯特男性中心位置的潜在欲望,也是女性毁灭男权的象征。

吉尔伯特和古芭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将阁楼上的疯女人形象解读为简潜意识中反抗父权的另外一个自我,认为疯女人就是被压抑的女性创造力的象征,就是叛逆的作家本身。

他们认为勃朗特笔下的贝莎其实是一个微妙复杂的文学策略,用这个隐藏在父权制表象背后的真实女性来拆穿男权叙述的诡计。

吉尔波特和姑芭还指出,在天使形象的背后隐藏着妖妇的形象,男人把女人理想化的对应面就是对女性的恐惧。

她既给男人带来满足,又会是他产生厌恶。

所谓妖妇就是那些拒绝无私奉献,能独立自主的妇女,她们拒绝充当父权制早已为其安排好了的谦恭温顺的角色。

㈡建立女性主义诗学

女性主义批评家并不满足于解构男性中心的文学传统框架,她们努力扩大批评的范围,拓展新的批评领域,确立女性主义批评原则,建造一座她们自己的文学宫殿,发掘被男人和社会所忽视的妇女文学传统,将批评的焦点对准女作家及其作品。

1寻觅女性文学的传统,挖掘被埋没的女作家及作品

对女性创造力的怀疑与男权文化的交相运作,使得众多妇女文学消隐于文学园地荒僻的角落里。

因此,女性主义批评家的任务之一便是从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发掘被埋没或受冷漠的女作家的作品,纠正男性传统对之的错误理解,寻觅女性文学的传统,重铸文学批评的方法。

伍尔夫率先寻觅女性文学的传统,并承认一个女性文学的传统存在,但它试试被迫中断,妇女文学的发展呈间歇状态。

伍尔夫认为,知道19世纪以后才能清楚地看到文学创作的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女性文学传统。

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倡导建构独立的妇女文学史和女性文学经典。

她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她们自己的文学》和《姐妹的选择:

美国妇女文学的传统和变化》这两本著作。

肖瓦尔特认为,妇女一直有着自己的文学,女小说家既不止一个,也不是偶然出现的,她们也不只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录者和发言人,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的一部分,但这一传统由于菲勒斯批评的长期统治而被埋没了。

她还揭示了近代妇女文学史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声称她们与所有文学亚文化群是一致的:

首先是对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流行模式长期模仿的阶段,即“模仿阶段”或“女子气”(Feminine)阶段,这是一个讲传统模式的艺术标准及其社会作用观内在化的阶段;其次是反对这些标准和价值观的反叛阶段,即“反抗阶段”或“女权主义”(Feminist)阶段,提倡少数的权力和价值,包括争取自主权;最后则是自我实现阶段,即“自我发现”或“女性”(Female)阶段,从对立和附属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转而寻求自身内在的同一性。

(罗婷:

59-60)

2关于“双性同体诗学”与“女性美学”

关于女性与创作主要存在“双性同体诗学”与“女性美学”两种争论形式。

伍尔夫从男女平等的思想出发,考察了处在父权制文化中的性别差异以及女性存在的独特性,最先提出将“双性同体”作为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格。

伍尔夫认为要让女性和男性活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不仅要从根本上消除两性之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建立在两性对立的基础上的整个社会意识、思维模式和伦理价值标准,这样,男性和女性都将统一在“人”

的范畴中,这就是伍尔夫所倡导的超越性别的美学思想。

“女性美学”认为妇女创作应表现明显的女性意识,否认自己性别特征的女作家限制甚至削弱了自己的艺术。

它要求妇女尝试在话语中书写女性语言,以女性经验来界定女性主义的批评文体。

女性经验被视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标准。

肖瓦尔特认为,文学创作和作者的生命经验联系在一起,女性文学建立在女性经验之上,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是“靠经验幸存的孤儿”。

(罗婷:

74)

肖瓦尔特在《我们自己的批评》一文中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作了这样的归纳:

60年代以前,妇女批评模仿男性标准,鼓吹“两性共体诗学”;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女性主义批评批判男性文化,开始了专门研究妇女作品的“妇女批评”和颂扬妇女文化的“女性美学”;70年代末期产生了后结构主义色彩的女性主义文化批评,侧重从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分析角度研究女性问题,80年代末兴起了对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的性别理论。

(林树明:

42)

肖瓦尔特提出了一些女性批评的策略和方法,为美国女性主义批评所承认,如再《建立女性诗学》中提出的“女性批评”观(gynocriticism),即把女性作家之作和女性经验相联系,由此探索适合于女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而《荒野里的女性主义批评》也再次要求建立女性研究理论。

批评家一般认为,美国女性主义批评一直注重实践性,反对法国女性主义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女性的现实处境。

但是法国女性批评毕竟影响太大,肖瓦尔特的“理论转向”或许可以说明美国学者态度的变化,而《展现奥菲利亚:

女人、疯狂及女权主义批评的责任》一文则显示出后期美国女性主义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以肖瓦尔特为代表的美国女性主义把理论、文本、实际三者结合得比较紧密,在批评实践上最为实用。

(朱刚:

344-345)

吉尔波特和姑芭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将写作视为男性活力和妇女试图表达独特的女性之声的一种形式,赋予女性书写以特权,验明女性语言和审美的目的。

吉尔波特和姑芭考察了19世纪女作家的焦虑,强调其相似性,假定作者和文本或作者与特定的角色之间存在某种契合,认为西方女作家从奥斯丁、勃朗特到伍尔夫及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作品,在主题、意象及象征上都呈现了某种一致性。

那些女性角色所呈现的“疯狂”并不是偶然的,是女作家深层心理的隐喻性表露,是反对父权制的一种形式,通过它,真正的女性之声得以表达。

《阁楼上的疯女人》表明了一名19世纪的女作家在父权制社会运用女性的语言站在妇女的立场怎样写作。

(谢景芝:

72)

3.法国学派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它关注文学的社会与文化语境,发展基于女性经验的理论和方法,谋求理解作者及人物的女性本体,要求文学反映妇女的现状。

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借助拉康和德里达的理论,注重话语和文本的研究。

女性主义的法国学派受解构主义和拉康精神分析影响很大,因而她们的理论带有明显的解构痕迹。

这一派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权中心话语必须解构,因为长期以来父权制度在确立男权中心时只表达了一个性别,在力比多极致的象征投射中放逐了女性。

女性在父权制中总是处于被符号、形象和意义所代表和界定的地位,并在争取存在意义的二元对立斗争中处于劣势。

男性中心话语的象征秩序是父亲形象。

父亲形象使一切女性只能在这个超越的神圣性面前,确立自己“从父”的女儿的精神性别身份。

这一精神性别身份的限定性以及象征之父的权威性,使女性话语与指导意识形态话语胶着在紧张的冲突状态。

法国女性主义认为,只有中断象征秩序,叛离父亲形象,才能打破壁垒森严的男性父子同盟,产生具有女性历史性性别意识的革命。

(王岳川:

377)法国女性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有: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ior)、露丝•伊利格瑞(LucyIrigaray)、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埃莱娜•西苏(HeleneCixous)。

㈠法国女性主义的先行者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ior)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之一”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以其《第二性》,震撼了欧美乃至世界,并确立了她在西方女权运动及女性主义研究中的先驱者地位。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

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