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909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考必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docx

国考必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解析

考试范围

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

主要侧重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

涉及法理、宪法、行政法及诉讼法、民法、商法、经济

法、刑法等。

题型

一、识记类

例.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二、应用类

例.甲欲杀死乙,于是用尖刀猛刺乙两刀,甲看到乙身上鲜血直流,顿生怯意,于是中

止了其刺杀行为并跑掉。

乙虽然未伤到重要部位,但是长时间无人救治,最后失血过多而死,

那么甲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即遂

D犯罪结束

备考方法

一、抓重点

1、法律尤其是宪法、行政法

2、政治关注时事

3、管理公文、公务员法

二、多做真题

从真题中体会考试重点、学习解题技巧

三、不求甚解

不要奢求成为法律、管理、科技、历史专家,达到考试要求层次即可。

即掌握基本常识。

法理学

法的含义

法的概念: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本质: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例.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法的部门

1.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3.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华法系)。

例: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结构:

1.法律关系的主体。

它是指参与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3.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具体权利和所履行的具体义务。

例.下列关于法律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以主体、客体和事实为三要素的社会关系

法的效力

1、法对人的效力

2、法的空间效力(领陆、领水、领空)

3、法的时间效力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以外,都适用本法。

这里的“领域”包括()。

A.领陆、领水、领空B.我国的船舶、航空器

C.我国驻外使、领馆D.外国驻我国的使、领馆

法的时间效力

(1)法的生效时间:

(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3)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2)法终止生效的时间:

(1)明示的废止。

(2)默示的废止。

(3)法的溯及力

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

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

2005年A类第113题

例:

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照惯例应该是()。

A.通过三个月后

B.批准之日

C.公布之日

D.公布三个月后

2008年第99题

例:

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宪法

宪法的产生:

1、1215年英国《大宪章》(最早实行宪政)

2、1787年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宪法的核心价值:

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是()。

A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徽、国歌、国旗、首都

C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D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歌、国旗、首都

北京07应届-63.

宪政的基本精神是()。

A.建立有限政府B.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C.宪法是宪政的前提D.宪法能够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构成

1、国家机构的含义:

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

2、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

1、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机关掌握;

2、每个机关在行使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

3、每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三、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各国家机关有明确的权限划分,合理分工、协调一致;

3.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民主决定;法律和决策的执行,必须高度集中,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4.遵循中央统一领导,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等级职权。

2005年B类第105题

例: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所遵循的原则是(

A.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B.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

C.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D.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创造性

(二)、我国的国家机构:

1、国家主席

2、全国及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

3、国务院及地方政府

4、人民法院

5、人民检察院

6、中央军委

考核要点:

权力制衡:

1、人大和政府的权力划分(人大最高权力)

2.人大和常委会的权力划分(人大每年开一次会、会期两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2、代表产生:

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两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将单独选出。

3、任期:

宪法规定的全国人大任期是5年

全国人大职权

立法权:

1、宪法修改权和监督权。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基本法律的制定权和修改权。

基本法律是为宪法实施而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最重要的法律。

浙江04-90.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可以提出修改宪法有效议案的主体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

C.1/10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监督权:

3、中央国家机关任免权。

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4、最高监督权。

(负责并报告工作)

重大事项决定权: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全国人大的工作程序:

第一,提出议案。

提出议案的主体有三大类:

一是全国人大主席团,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三是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第二,审议议案。

第三,通过议案。

第四,公布决议或法律。

2008年第101题

例:

下列人员中,通常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A.局长、厅长。

委员会主任

B.副局长、副厅长、委员会副主任

C.人民法院副院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D.副省长、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性质和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二、组成和任期

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实行专职制,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三、任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即5年。

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职权

立法权:

1、宪法解释权和宪法监督权。

2、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

重大事项决定权:

3、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家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有权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决定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进入紧急状态等。

监督权:

4、任免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5、监督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例、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2005年B类第110题

例: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有权决定的人选不包括()。

A.秘书长B.审计长

C.财政部部长

D.国务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

代表的权利:

①提出议案的权利。

代表的这项权利只能集体行使:

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才能提出议案,1/10以上的代表联名才可以提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1/5以上的代表才能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

②提出质询和询问的权利。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③言论免责权。

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④刑事豁免权。

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代表因为现行犯被刑事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如果主席团或常委会作出相反的决定,公安机关必须马上释放代表。

⑤工作便利权和物质权利。

例: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人身特别保护权的人大代表包括()。

A各级人大代表

B全国人大代表

C省级以上人大代表

D县级以上人大代表

国务院

一、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