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8513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docx

四川乐至中学高级第五期入学考试语文

乐至中学高2016级第五期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注意:

请将所有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下面)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

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许慎说:

“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象;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

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需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

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

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

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

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

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

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

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3分)()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

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摹写客观形体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象。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

“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

“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

“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

“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

“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

“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

“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

“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

“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

“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

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

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

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

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画6处)(3分)

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5分)

(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9题。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望江南

(南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8.你认为皇甫松在词中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9.两首词中都写到“梦”,这两处“梦”各自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2)苏轼《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3)杜甫《望岳》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的诗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虎啸震千山

聂鑫森

年逾古稀的老画家高昌,阔别故乡虎山县三年后,欣然归来了。

不是应县委、县政府的邀请,而是主动打电话要来,声明路费、住宿费、餐饮费都由自个儿掏,决不增加公家的任何负担。

虎山县在本省的西南角,从省城坐火车去也就十几个小时,高昌居然三年没来。

以前,每年他必来两三次,都是县委、县政府邀请的。

虎山县一直戴着顶“贫困县”的帽子,属“老、少、边、穷”地区。

为了稳稳地戴牢“贫困县”的帽子,省城、京城若有掌实权的大人物下来视察,县里没有什么稀罕东西款待,就提早把高昌接来,现场画张指画相赠,既不算是行贿,但画的名贵明摆着的,于是便会不断得到各级部门的扶贫救助款。

除此之外,高昌只要听说县里有建希望小学、救灾、助残的消息,便会慷慨地寄钱过去。

尽管他出来读书、工作几十年了,老家也没什么直系亲属。

“著名指画家”的头衔没变,对桑梓之地岂能不关心?

三年前,虎山县新换了县委书记和县长。

一个叫荒薪,一个叫魏艾。

都是三十岁不到,是名副其实的“80后”。

他们到省城开完会后,特地来看望高昌。

荒薪说:

“高老,这么多年来,家乡真的麻烦你了,又是画画,又是捐款。

我们上任后,下决心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好。

你们需要我做什么?

尽管提。

”高昌一捋花白的胡须,说。

魏艾说:

“在没有摘掉‘贫困县’这顶帽子前,我们绝不邀请你回家乡,也决不麻烦你去作什么应酬画。

靠国家拨款扶贫,那是庸人之举,得苦干、实干、巧干,把经济搞上去!

高昌说:

“画画,捐钱,我愿意!

更佩服你们年轻人,有胆有识,敢想敢干。

好,我在省城的家里静候佳音。

末了,荒薪说:

“高老,我们想最后麻烦你一次,请你画一张画,就挂在县委常委会议室里,让我们一看见画,就脸红,就心跳,就不敢有丝毫松懈。

高昌一笑,说:

“你一定想好画题了,快说,让我画什么?

“远景是家乡的虎跳山,近景是花树丛中的一个鹞窝,襁褓中睡着一个婴儿。

题款为:

‘靠国家财政哺乳,贫困县永远是贫困县。

’”

高昌蓦地站起来,向内室喊道:

“老伴,快拿酒来!

这幅画我想了好多年了,只是怕冲撞了父母官,没有画。

你们有这种心怀,老夫要谢谢你们了。

这三年,虎山县没邀他回去画过应酬画,也再没上门来求画去送人。

高昌看报看电视,或者打电话找熟人打探消息,虎山县真的甩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

发展多种经营,培育规模产业,种粮、造林之外,开辟了中草药园、水果园、蘑菇基地、蔬菜大棚、野猪和野兔养殖场。

并引进外资、内资,办工厂进行深加工,家具厂、竹器厂、罐头厂、腊制品厂、酱菜厂、石料厂、中药厂……“贫困县”的帽子摘掉了。

可荒薪、魏艾没有邀请高昌回老家来。

高昌心想:

这两个年轻人野心不小,还想好上加好,要让他真正地刮目相看。

他等不及了,打电话通报一声,自个儿就来了。

到车站接车的,只有两个年轻人,他们说,书记、县长交代了,由他们陪高老参观,想去哪都行。

高老满意了,书记和县长才敢来拜谒,否则,无脸见人啊。

高昌扎扎实实参观了四天,走工厂,访园圃,看基地,问农家,虽然有些累,却心花怒放,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成团成簇。

高昌用手机联系上了书记和县长,说他要设晚宴感谢县委常委全体同志,人必须到齐。

吃完饭,他要当众展示他带来的一幅指画新作。

有一个不来吃饭的,他就立马回省城去!

晚宴设在高昌下榻的五星级“虎山宾馆”,是由一位虎山县籍的台商开办的。

荒薪说:

“高老考察了几天,你说满意了,我们才敢来。

“旧貌换新颜,我太高兴了。

魏艾说:

“你请客,怎么行?

我已通知办公室的人去埋单。

“我是代表老百姓,谢谢你们。

这点钱,我还出得起,早把款付了。

来,我敬各位一杯,你们辛苦了!

酒过三巡。

高昌拿起放在身边的一个长条型木盒子,从里面取出一轴画来。

“荒薪、魏艾二位小友,请你们一个人拿住一端,展开来。

这是一幅四尺整宣的横幅,画的是一只立于山岗上的老虎,仰天长啸;身后是青松、翠柏、杜鹃花。

画名为《一啸震千山》,还题了一首小诗:

“方兴未艾致富忙,放眼故乡着新装。

襁褓不留哺乳虎,雄风卷过万山岗。

宴会厅里响起一片掌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画家要回故乡看看却声称自己掏钱,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虎山县还是那么贫穷落后,不想再增加公家的负担。

B.高昌虽然对县领导用自己的名气换取救助款的事深恶痛绝,但只要家乡需要建学校、救灾、助残,他还是会慷慨相助。

C.新任县领导请高老画一幅“襁褓”图,用心良苦,是希望可以借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带领家乡人民摆脱贫困。

D.虎山县实现了脱贫,县领导却没有主动邀请高老前来,他们是想让老画家不请自来,以便给他一个惊喜。

E.小说最后宴会厅里响起的一片掌声,既有对老画家精湛画艺的赞许,也有对县领导勤政为民的执政作风的褒扬。

(2)小说叙事采用双线结构,线索分别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试做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老画家高昌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6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老画家高昌,还是县领导荒薪、魏艾?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业主希望解除双方的物业管理合同,而面对法院起草的协议书,物业公司却。

面对碾轧的小悦悦,先后有十几个行人路过,却,只有热心的捡破烂的大妈挺身而出。

珠海水湾路酒吧街,噪音超标,扰乱民众生活,市民多次反映,但珠海市环保局。

A.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B.漠然置之置若罔闻置之不理

C.置之不理漠然置之置若罔闻D.置若罔闻置之不理漠然置之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丈夫看着妻子黑发中夹藏着的白发,妻子看着丈夫脸上的皱纹,两个人都觉得又增加了几根。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予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小说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反之亦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连最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批评家阿多诺也承认,“一个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就在于其能否表达时代的真理内容”。

本来这是个常识,现在却被技术主义的文学观故意把水搅浑了。

①实现得越彻底越复杂越丰富,它的艺术性也就越高

②而不是看它举着什么主义什么派的大旗

③是关于社会生活和作用情感的艺术

④衡量小说的艺术性是需要联系小说的效果来考查的

⑤它更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的艺术

⑥小说对表现对象实现的程度才是衡量艺术性的标准

A.③⑤④②⑥①B.⑤③⑥①④②C.⑤③④②⑥①D.③⑤⑥①④②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

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16.下面这个图形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揭示这个图形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人说:

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

也有人说:

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要求:

(1)题目自拟,写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乐至中学高2016级入学试题 高2016级__班  姓名_____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乐至中学高2016级第五期入学考试

语文答题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二、(30分)

6.(3分)

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7.(10分)

(1)(5分)

(2)(5分)

8.(5分)

9.(6分)

10.(6分)

(1),。

(2),。

(3)?

三、(25分)

11.

(1)(5分)()()

(2)(6分)________________

(3)(6分)__________________

(4)(8分)__________________

四、(11分)

15.(5分)

16.(5分)

五、(60分)

200

400

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