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8019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docx

生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B.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

C.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D.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3.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效应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以降低血糖浓度

4.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被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到细胞内

5.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而分享了诺贝尔奖。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应答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C.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D.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

6.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下列关于兴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兴奋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才能产生

B.前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总能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C.神经元既能够产生兴奋,也能够传导兴奋

D.在反射弧中兴奋总是以生物电的形式传递

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细胞为浆细胞;②③等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

B.④⑤过程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⑥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D.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8.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

9.下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甲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4.1ng/dL

10〜200ng/dL

T4

2.8μg/dL

5.5〜12μg/dL

TSH

22.7ulu/mL

0.2〜7.0ulu/mL

乙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345.1ng/dL

10〜200ng/dL

T4

15.8μg/dL

5.5〜12μg/dL

TSH

0.1ulu/mL

0.2〜7.0ulu/mL

注:

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10.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了神经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过程

B.神经递质不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能源物质,而是一种信息分子

C.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

D.刺激B的某一部位,一段时间以后A上可以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11.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时,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

12.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具体方法是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再都接种病毒。

下列是对该实验原理、结果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后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B.接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

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

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3.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釆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14.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也越高

B.如果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C.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同一种动物可能占多种营养级

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15.如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

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

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

16.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x轴、猎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

1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物种A和物种B彼此有利

C.能量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单向流动

D.物质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循环流动

18.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19.下图曲线I、II、III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

B.曲线I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

C.形成曲线II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

D.形成曲线III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釆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21.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22.下列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甲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乙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

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

2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DNA复制、基因加倍、染色体加倍

B.精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精原细胞通过两次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4.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

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25.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4条染色体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

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

26.将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双链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不含32P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2P

B.初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2P

C.某个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含有32p

D.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有32P

27.果蝇的红眼(R)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r),下列有关这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

白眼的比例为3:

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C.用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

D.纯合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交配,所得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代所产生的卵和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依次是3:

1和1:

1

28.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段上升的原因可能是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

B.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

C.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

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R型细菌内DNA是遗传因子

29.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