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16999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钢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钢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钢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钢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方案.docx

《钢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方案.docx

钢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钢筋工程技术要求…………………………………………………………1

四、钢筋工程总体安排…………………………………………………………3

五、钢筋加工……………………………………………………………………6

六、钢筋连接……………………………………………………………………7

七、钢筋工程施工……………………………………………………………13

八、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19

九、节约材料措施……………………………………………………………22

十、安全、环保、文明施工……………………………………………………23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咸***楼,总建筑面积16392.30㎡(地下室477.42㎡,地上每层480.52㎡),建筑层数地上33层,地下1层,主体高度97.20m。

建筑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基础类型为墙下梁筏基础+桩基。

地下室为戊类库房,地上为高层住宅。

工程实体用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必须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其结构用钢材必须符合抗震性能要求。

二、编制依据

1、***楼工程设计图纸。

2、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10G4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施工手册》。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钢筋工程技术要求

1.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对一、二级抗震要求的框、剪结构纵向受力钢筋检验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比值不应小于1.25;

b.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c.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2.混凝土构件环境类别及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混凝土构件环境类别

室内正常

环境

露天环境(室外雨篷、悬挑梁板等),地下与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一类

二b类

防水混凝土构件、基础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防水混凝土部位或构件

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外墙

保护层厚度

上30

下50

上30

下50

内25

外50

内35

外50

普通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环境类别

板、墙

梁、柱

15

20

二b

25

35

注:

梁板(墙柱)节点处一般存在多层纵筋交汇的情况,此时应满足最外层纵筋保护层厚度,内层纵筋保护层比表中的数值相应增加。

3.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要求: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E

砼强度等级及抗震等级

钢筋种类

C25

C30

C35

C40

C50

一、二级

一、二级

一、二级

一、二级

一、二级

HPB300

39d

35d

32d

29d

26d

HRB335

38d

33d

31d

29d

25d

HRB400

46d

40d

37d

33d

31d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LlE=修正系数×LaE)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头

百分率(%)

≤25

50

100

修正系数

1.2

1.4

1.6

四、钢筋工程总体安排:

本工程钢筋加工布置一个车间,现场加工、绑扎。

按照流水计划,先基础、地下室、后分东、西二段合理安排施工。

1.编制钢筋配料单

1.1根据施工图纸准确及时编制钢筋配料单,做到钢筋下料时预留机电洞口一次绑扎成型,不切断一根结构钢筋,彻底消除土建和水电结构施工阶段机电洞口任意切割现象,确保结构安全及水电预埋位置准确。

所有钢筋的外型尺寸必须依照钢筋配料单制作准确。

材料计划料单编制上一定要做到“准而细”。

只有料单准确详细,才能在施工时做到繁而不乱,有条不紊。

1.2对复杂的部位翻样,要把钢筋绑扎的穿铁、箍筋的先后顺序考虑周全,底板纵横多向钢筋的铺设方向,梁柱结合部位的主筋位置、箍筋的配置、保护层的控制要统筹考虑,对钢筋过密处一定要实地放样,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简化施工。

1.3对控制钢筋的辅助工具,如马凳、定位箍筋等通过精确翻样,引导其加工质量和控制效果。

2.劳动力计划

主体阶段:

钢筋绑扎人数30人,制作12人;电渣压力焊人数4人。

后期阶段:

4人。

3.钢筋机械计划:

机械名称

机械型号

数量(台)

进场日期

备注

钢筋调直切断机

GT4-14

1

2012.3.17

钢筋切断机

GQ40-1

1

2012.3.17

钢筋弯曲机

GW40A

4

2012.3.17

对焊机

UN160

1

套丝机

HGS-40B

4

砂轮切割机

J3GB-400

2

电焊机

BX3-500

2

钢筋机械依照现场平面布置图合理利用场地安装就位,所有机械进场时必须进行检修,保证进场后即能正常运转。

并刷新保养处理,满足施工的要求。

4.材料的进场及堆放

4.1钢筋的进场

4.1.1钢筋原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识,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污漆等,钢筋端头必须保证平直无弯曲。

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允许超过螺纹的高度。

且按现行国家标准,由现场试验人员及现场取样见证人(甲方代表)、监理单位驻工地代表三方共同取样送试验站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1.2钢筋原材复试:

钢筋进场时现场材料员核验钢筋出厂合格证、炉号、牌号、规格、交货状态、冶炼方法和批量,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资料归档。

钢筋进场后,现场试验员立即按照规范取样送检复试,钢筋复验通过后,方可使用。

热轧钢筋60t为一批,取四根钢筋做抗拉及冷弯(屈服点强度、极限强度、拉伸率)试验,另取五根做重量偏差试验。

并将实验合格、待检的钢筋分别标识堆放,试验不合格时,应按规定取样复试,如再不合格时,此批钢筋严禁使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将不合格钢筋退场。

4.2现场钢筋的堆放

4.2.1钢筋加工区及原材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地面全部混凝土硬化,做1%的坡度。

钢筋堆放垫座全部采用工字钢以减少钢筋的锈蚀及污染。

4.2.2根据现场场地实际情况,材料进场后,挂牌标识,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产地、进场日期、试验状态及合格证号。

4.2.3成型的半成品钢筋要进行分类堆放,各部位分开,将一端对齐,箍筋分规格、种类堆放。

钢筋下面要用方木架空,防止钢筋生锈,并标识清楚。

五、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相关规定。

1.钢筋加工的技术要求:

1.1钢筋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污、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根据图纸要求及规范验收标准核对料单。

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加工误差、锚固长度和焊接接头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钢筋弯曲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级钢筋末端应做180º弯钩,圆弧弯曲D≥2.5d,平直部分长度≥3d;Ⅱ级钢筋需做90º或者135º弯折时,弯曲内径D≥4d;Ⅲ级钢弯曲内径D≥4d,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直径D≥5d。

对于箍筋的加工:

箍筋的弯钩均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为5d,抗震结构为10d且≥75mm;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箍筋数量、弯钩和平直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2≤Φ10的钢筋采用钢筋调直切断机调直切断一次完成,机械弯曲成型。

1.3≥Ф12的直条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用标尺控制钢筋的切断长度,机械弯曲成型。

1.4钢筋切断遵循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同规格根据不同长度搭配统筹配料的原则,减少短头及损耗。

1.5断料是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时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1.6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掉,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停止使用,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1.7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箍筋内净尺寸

±5

六、钢筋连接

本工程钢筋采用搭接绑扎、焊接和等强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三种连接方法。

对于钢筋直径≧20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直径≧14而<20采用闪光对焊及电渣压力焊连接,钢筋直径<14采用绑扎连接。

1.钢筋连接的技术要求

1.1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位置应适当错开,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必须与钢筋弯折点的距离应≧10d。

1.2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扎牢;单向板板底钢筋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200的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牢固,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板面负筋必须采用八字形满绑;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且八字形绑扎。

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开口叠合处,梁箍筋应沿面筋方向两面错开设置;柱箍筋沿主筋四角错开设置。

1.3特别注为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构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下挂柱),纵向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墙体暗柱中纵向钢筋、框架柱、框架梁纵向钢筋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1.4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应大于50%。

确有必要增大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应经设计认可。

1.5在搭接区段范围内,箍筋必须加密,间距取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和100mm两者之中的较小值。

1.6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果构件中,不应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钢筋接头面积不应小于50%。

1.7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小值)的区段内,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见下表:

接头等级

框架梁、柱端箍筋加密区

其他部位

≦50%

≦100%

≦50%

≦50%

不应采用

<25%

1.8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小直径)并不小于500区段内受力钢筋焊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1.9板中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凡未注明者均可采用绑扎搭接。

1.10楼层梁和板纵筋需要连接时,上部纵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下部纵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之外弯矩较小处连接或锚固在支座内。

1.11除特别注明外,在地下室底板和相应的地基梁按倒置板、倒置梁要求,上部纵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之外连接或锚固在支座内,下部纵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之内连接。

1.12钢筋混凝土墙、柱纵向钢筋伸入承台或基础内时,应满足锚固长度laE的要求。

并应伸入承台或基础底部后做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不小于150,在承台或基础内设置纵筋的稳定箍筋三道(能确保纵筋定位牢固时,可减少稳定箍筋数量,但应征得设计同意)。

2.钢筋搭接绑扎

2.1位于受拉区域内HPB300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应做180度弯钩,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2.2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HPB300级钢筋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

2.3绑扎接头中横向净距大于或等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

2.4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5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表要求。

3.钢筋焊接

各种施焊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岗前施工技术交底。

3.1钢筋闪光对焊

3.1.1钢筋闪光对焊技术规定:

a.先对对焊机通电通水,确认焊机水电线路正常电压稳定后再行施焊,施焊前应清理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变形应予以调直或切除。

b.闪光对焊质量要求:

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3º;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无横向裂纹,钢筋与电极接触处无明显烧伤,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电流。

c.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避免接头区遽然冷却,钢筋产生脆断。

d.焊接钢筋完毕后应关闭电源和水源。

3.1.2闪光对焊的检查: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300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

一周内累计不足3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

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且不得少于10个。

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符合有关规定。

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3.2电渣压力焊

3.2.1电渣压力焊技术规定:

a.焊剂应有合格证,须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处,使用回收的焊剂应清楚熔渣和其他杂物,并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

b.施焊前,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在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

c.电渣压力焊质量要求:

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3.2.2电渣压力焊的检查:

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

当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且应按下列规定抽取试件。

a.在一般构筑物中,应以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

b.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

当试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后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禁止使用。

3.3直螺纹钢筋连接

3.3.1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技术规定:

a.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c.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两级。

d.操作中应保证钢筋端头与钢筋轴线不得大于30的倾斜。

e.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

f.对直螺纹连接接头要检查丝扣外露情况,应有1.5个完整的丝扣外露。

3.3.2机械连接接头的检查: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操作工按同一参数完成的500个接头作为一批。

不足500个接头时,按一批计算。

一批取三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

a.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b.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待连接套筒的钢筋应固定牢固,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c.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互相顶紧,接头拧紧力距应满足有关规定。

扭力扳手的精度为±5%。

d.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丝。

e.根据待接钢筋所在部位及转动难易情况,选用不同的套筒类型,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

当试验结果中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则次验收批为不合格,禁止使用。

七、钢筋工程施工

1.基础钢筋绑扎

1.1在绑扎前,相关管理人员首先熟悉图纸和钢筋配料单、并对钢筋加工进行跟踪检查,对加工的半成品进行验收(对钢筋的级别、规格、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加工配料单相同)。

再按料单将所需料清出,运至绑扎现场。

1.2绑扎时按“八字形”满扎满绑。

筏板基础绑扎按间距在垫层上画点(且弹出柱、墙截面位置线并用红油漆标注)→布设绑扎筏板底网片→绑扎基础梁钢筋→垫放马凳及绑扎筏板上网片→基础梁位置校正及固定→墙柱插筋校正及固定→验收合格后交付下一道工序。

2.墙、暗柱插筋:

2.1按照图纸绑扎墙、暗柱插筋,由墙、暗柱纵筋上端准确向垫层面所弹线吊线,并用焊接钢筋与水平筋、箍筋进行固定,确保墙、暗柱纵筋位置准确。

墙、暗柱根部四角钢筋拐头需朝外并牢固绑扎在基础网片上。

2.2外墙钢筋绑扎一次完成,用钢管搭设架体固定。

本工程暗柱变筋、变截面较多,具体做法见下图:

附表

标高

(A,B)

接3000钢筋

2.720(930,1630)

5.520(1100,1800)

11.200(780,1480)

13.920(900,1600)

16.720(1100,1800)

22.320(830,1530)

25.120(1030,1730)

27.920(1200,1900)

33.520(880,1580)

36.320(1080,1780)

41.920(730,1430)

44.720(930,1630)

47.520(1100,1800)

53.120(780,1480)

55.920(980,1680)

58.720(1100,1800)

64.320(830,1530)

67.120(1030,1730)

69.920(1200,1900)

78.320(880,1580)

81.120(1080,1780)

86.720(730,1430)

89.520(930,1630)

92.320(1100,1800)

标高(C,D)

接2250

钢筋

8.320(580,1280)

19.520(630,1330)

30.720(680,1380)

39.120(530,1230)

50.320(580,1280)

61.520(630,1330)

72.720(680,1380)

83.920(530,1230)

注:

上表为理论值,施工时以满足相关图集做具体调整。

注:

上图按两道腰筋示意,间距d相等按设计布置且近距不小于200mm。

顺梁长范围两边每两米设置一道。

3.柱钢筋绑扎

3.1根据所放出的柱位置线、标高50线,检查并调整柱立筋。

3.2按钢筋配料单将柱钢筋提出并验收,合格后运至作业现场,并摆放整齐;同规格箍筋必须垂直码放。

3.3将加工好的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到柱立筋上,并检查合格后,将箍筋线按图纸要求由下向上排线,并对角划线。

3.4箍筋开口必须四角均匀错开,由上向下套好,避免将箍筋掰开,造成箍筋变形;距下一层板面向上300mm用柱固定箍绑牢,保证纵筋排距均匀及保护层间距(见下图)。

3.5柱纵筋与箍筋的交叉点均应用铁丝扎牢,并将所有扎丝的尾部弯向柱心,以防砼成型后铁丝反锈。

3.6自检报验、专职检验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4.梁钢筋绑扎

安装梁筋时必须做好直螺纹丝口的保护,控制梁主筋接头的位置,长度及锚固长度,先排面筋,调好梁筋末端在支座的锚固长度,(穿梁筋时将梁主筋和柱钢筋相互之间的位置调好)然后在两侧主筋上画箍筋线,梁箍要垂直且开口相互错开布置,(悬臂梁箍筋开口向下、对角错开)梁端第一道箍筋距支座边距离不大于50mm,除图中特殊注明外,箍筋加密区均为梁高的1.5h。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箍筋通长设置,在次梁两边各加密三道箍筋间距为50mm,箍筋与梁面筋绑扎完后再穿梁底筋与腰筋,所有梁纵向钢筋搭接部位箍筋全加密间距≤100mm,绑扎完后将梁柱核心区的箍筋绑扎到位。

梁二排钢筋与一排钢筋之间用Ф25钢筋做垫筋,间距为2m,(扎丝尾部朝梁心)最后按间距1m将保护层垫好。

5.板钢筋绑扎

5.1清理模板面杂物及砼浮浆,并将杂物集中处理。

5.2按钢筋加工单将所需钢筋提出并验收;合格后运至现场分规格堆放整齐,并保留加工小料牌,以便使用时方便找出。

5.3待模板交接完后,按图纸将板底筋线划出。

间距相同的跨须拉通线,并将底层钢筋线弹在模板上。

5.4单向底板钢筋绑扎时,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钢筋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5.5底板筋绑完后待水电工安装完电管方可绑扎上层板筋,上层板筋不允许梅花型绑扎必须满绑。

5.6上层板筋绑完后将保护层垫块放在板底钢筋下,间距为800mm,梅花型布置;板面负筋用焊好的钢筋马凳筋支设,间距为600mm.规格大于所支钢筋两级。

(定型马凳见下图所示)

5.7自检、专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可进行下道工工序。

6.楼梯钢筋绑扎:

6.1楼梯钢筋的角度必须和设计相一致;施工缝处预留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底板用花岗岩垫块将保护层控制好。

施工缝处混凝土用带齿的木板隔挡,齿口的间距同楼梯板主筋间距。

保证主筋间距和保护层的厚度。

6.2清理楼梯在主结构上预留连接的洞﹑槽及模板→画分档线→连接楼梯主受力钢筋与主结构体上锚固点→连接主受力钢筋→绑扎其他钢筋→设置保护层垫块→检查验收

7.剪力墙钢筋绑扎

7.1将暗柱整体调整垂直并固定,再绑扎连梁钢筋;连梁主筋高度按50线上翻至板面标高减去保护层即可。

7.2按图纸设计的间距在每跨的端柱或暗柱上沿50线向下返45cm处的两侧各固定一根水平筋,在中间部位绑扎水平控制梯子筋,梯子筋的间距根据墙的长短而定(梯子筋间距不大于2m,按50线把梯子筋控制在同一高度),立筋的上部采用控制立筋的梯子筋控制好立筋间距(梯子筋绑扎在距板面300mm以内),然后依次按点绑扎墙体水平筋,交叉点全部成八字形满绑并扎牢。

绑扎时将水平筋两端弯钩在端柱内与柱箍筋呈水平放置,剪力墙的拉钩呈梅花形布置用直口扳子将其拉钩扳成135度,并垫好垫圈。

八、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

1.质量控制

1.1钢筋制作、绑扎交接,班组内实行“三检制”,合格后报工长检验,并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核定,填写检验记录表、质量评定表和报验单,并向监理报验。

每个环节检查出质量问题(不符合本方案质量技术标准及相关规范),及时纠偏视其性质查处上一道工序,并由上一道环节负责人负责落实改正。

1.2自检报验、专职检验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1.3钢筋绑扎实行“六不准”和“五不验”

“六不准”:

(1)钢筋污染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筋

(2)控制线未弹不准绑钢筋

(3)钢筋偏位未检查、未校正合格不准绑钢筋

(4)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

(5)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

(6)钢筋加工未经验收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

(1)钢筋未完成不验收

(2)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

(3)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

(4)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5)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方案和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1.4本工程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注意点:

1.4.1注意每层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