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16588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96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6页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6页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6页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6页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1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docx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

【10套打包】合肥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

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2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B.

燃放烟花

C.

松枝烧墨D.

菜刀生锈

2.(2分)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全省人民享有更多青山碧水的美丽、蓝天白云的幸福。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B.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倾倒入河流

C.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对排入湖泊、河流的生活、工业等用水进行达标处理

3.(2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料酒中含有的乙醇属于有机物

B.加碘食盐中含有的碘是指碘单质

C.提倡青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可防止缺钙

D.可以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硬水的硬度

4.(2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家庭、宾馆、医院、食品加工行业等的卫生消毒。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属于氧化物

B.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NaClO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D.NaClO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5.(2分)钾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9B.原子的质子数为20

C.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gD.属于非金属元素

6.(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稀释稀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蒸发食盐水

7.(2分)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只能组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种单质

B.碳纳米管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D.构成碳纳米管的原子不再运动

8.(2分)经过多方努力,安徽省各地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

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区用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

B.可解决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

C.该微观示意图中涉及四种氧化物

D.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NO+O2=NO2

9.(2分)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观察法

铜是紫红色固体

B

实验法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

归纳法

水、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归纳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分类法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A.AB.BC.CD.D

10.(2分)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水溶液,因为它的渗透压值和正常人的血浆、组织液都是大致一样的,所以可以用作补液以及其他医疗用途。

已知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的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将80℃时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结晶现象

D.4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36.6g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如图是一款某品牌手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识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用铝合金作手机外壳的优点是  。

(3)生活中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锈措施  。

(4)我们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6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利用如图E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装置中小试管内壁贴有4片试纸:

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将制得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小试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13.(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纯碱,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1)写出NH4C1的一种用途:

  。

(2)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母液是NaHCO3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4.(7分)老师在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时,告诉学生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

小双同学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1)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阅资料】常温下钠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只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有气泡产生,并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有气泡产生,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有气泡产生,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小双同学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

(2)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的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3)由实验可以判断出猜想二  (填“正确”或“错误”)。

【实验反思】

(4)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

(5)为了用钠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双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

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

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

15.(8分)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b.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探究乙醇燃烧的生成物: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烧杯内壁  

实验结论

说明酒精燃烧生成  

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从上述实验可得出酒精中一定含有  元素。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的形成: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同学们分组进行探究。

①甲组同学取适量的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  

②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

于是他们另取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再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

(4)乙组同学的实验中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拓展交流】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发现,通过下列方法也可以判断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注意:

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观察到  ,说明样品真的变质了。

该实验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工业上制取硫酸的过程中在吸收塔里发生的反应为SO3+H2O=H2SO4,请计算:

(1)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40t三氧化硫理论上能生成硫酸的质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松枝烧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倾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故符合题意;

C.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D.对排入湖泊、河流的生活、工业等用水进行达标处理可以保护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解答。

B、根据根据碘盐中碘的存在形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钙元素的生理作用、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A、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B、加碘食盐中的添加剂是碘酸钾,碘是指碘元素,故选项错误;

C、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奶制品中富含钙元素,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可预防缺钙,故选项正确;

D、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硬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x+(﹣2)=0

解得x=+1,故正确;

C.次氯酸钠中含有钠元素这一种金属元素,含有氯和氧两种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D.NaClO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

16=71:

32,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9,表示原子序数为1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9,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9,表示原子序数为1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质子数为19,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钾,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6.【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分析】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解答】解:

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故A错;

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故B错;

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故C正确;

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D错。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结构的性质。

8.【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的反应和常见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

由微粒的变化示意图可知,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O2+4CO

4CO2+N2。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故A正确;

B、该反应将有毒的气体转为无毒的气体,可解决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故B正确

C、该微观示意图中涉及NO、CO、CO2、NO2四种氧化物,故C正确;

D、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O2=2NO2,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空气的成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9.【分析】A.根据铜的物理性质分析;

B.根据软水与硬水的不同性质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

【解答】解:

A.通过观察法即可得到铜是紫红色固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软水能使肥皂水的泡沫多,而硬水中的肥皂泡沫少,通过实验可以区别,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有的物质可以由原子构成,例如:

铁由铁原子构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分类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明确基本化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分析】A、根据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温度降低,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由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5%,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则20℃时的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温度降低,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将80℃时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结晶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

D、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6g,则136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36.6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溶解度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分析】

(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合金的特点来分析;

(3)根据铁的锈蚀原理与防锈措施来分析;

(4)根据酸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不锈钢与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

不锈钢(与铝合金);塑料;

(2)铝合金的优点:

质轻、硬度大,抗腐蚀性好;故填:

质轻、硬度大,抗腐蚀性好;

(3)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故填:

涂漆;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

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与措施、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材料的范畴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

(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

(2)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将制得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小试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干燥的不变色;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解:

(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

集气瓶;

(2)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同时生成硫酸锌;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

BC;Zn+H2SO4=ZnSO4+H2↑;

(3)将制得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小试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干燥的不变色;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

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干燥的不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3.【分析】

(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3)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以及工艺流程图来分析;

(4)根据溶液状态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1)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故填:

作氮肥;

(2)由图示可知,反应2是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填:

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反应;

(3)操作a是分离液体与难溶性固体的方法,即过滤,由图示可知,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水;故填:

过滤;CO2、H2O;

(4)母液是碳酸氢钠结晶后剩余的溶液,所以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故填:

饱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海水制碱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14.【分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加热条件下铜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解答】解:

(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故填:

Fe+CuSO4═FeSO4+Cu。

(2)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红色固体的生成,说明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有铜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故填:

红。

(3)由实验可知,反应生成了蓝绿色沉淀碱式铜盐,可以判断出猜想二错误。

故填:

错误。

(4)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

故填: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

(5)方案二合理;理由:

隔绝空气加热能够防止生成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故填:

方案二合理;理由:

隔绝空气加热能够防止生成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分析】【实验探究】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书写化学方程式;

(3)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②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除去碳酸根离子的干扰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碳酸钠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知酒精燃烧生成了水,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氢元素;证明生成二氧化碳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中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

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氢;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了碳酸钙,反应物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2NaCl+CaCO3↓;故答案为:

CaCl2+Na2CO3=2NaCl+CaCO3↓;

(3)①在清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

Na2CO3;

②甲组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答案为: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答案为:

除去溶液中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5)由于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