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387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

一、现代文的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

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

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

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1.下列关于原文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艺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露痕迹。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艺术有品格。

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在的充实而不“外求光辉”。

D.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

2.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

B.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

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清楚。

C.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

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

D.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

B.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C.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

D.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英雄

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

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

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

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

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

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

回去那天的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

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

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

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

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等来,却等到了爸爸。

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

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

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

现在,爸爸修砌的那堵墙还好,上面爬满了干枯了的牵牛花的叶蔓,一株枣树探出墙外,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乡下奶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

前几年,叔叔牺牲的时候,政府准备出资为乡下的奶奶翻盖一下老房子,却被奶奶拒绝了。

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房子还能用,没那个必要了,如果政府真的关心我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吧。

村里的小学被重新翻盖了,学校是以叔叔的名字命名的,我去过一次,还在学校的门口留下了一珍贵的照片。

后来爸爸也想为乡下的奶奶盖一座新房子,可是奶奶依旧没答应。

爸爸常常给乡下的奶奶买很多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吃的都被她分给了左邻右舍,如果是穿的,就捐赠出去。

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再没有比乡下的奶奶更倔强的人了,但大家都无法改变她,只好改变自己。

我没有看到过生前的叔叔,乡下的奶奶常常向我描述叔叔小时候的样子,说那时的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

等长大了,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但心肠好,碰上邻居有什么帮忙的活儿,总是不惜体力,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顺着乡下奶奶的目光,我能够看见那时的叔叔,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威武的身影常常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流一梦的泪水。

叔叔是个英雄,他死于一次探亲回家的路中,因为两个落水儿童,叔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叔叔的事迹感动了那个小城所有的市民,他被大家称为英雄。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自不必说。

后来政府遵从乡下奶奶的意愿,把叔叔安葬在了老家,因为在那里,乡下的奶奶可以时常地去看一看儿子。

我和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主要是给叔叔扫墓,其实即便我们不回来,乡下的奶奶还有那些乡亲也会把叔叔的墓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爸爸说,心里不踏实。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中已经有了麦苗的味道。

一路上,我们无语,爸爸一手扶了乡下奶奶的胳膊,每年他都是这样的姿态,这样看上去他们更像是一对母子。

乡下的奶奶把爸爸买来的鲜花一一摆放在叔叔的墓碑上。

整个过程,她的表情肃穆、慈祥,没有一点悲伤。

她说,儿子,你哥和你侄子又来看你了,你看看你侄子已经有你那么高了。

爸爸说,给你叔鞠个躬吧,我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透过水泥地,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叔叔的生命,正一点点传输到我的身体中。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明白了,乡下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叔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可是自从叔叔救了我,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写的是清明节下乡祭扫的事,多处运用了插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容。

B.修砌院墙时,“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爸爸”因歉疚而急欲补偿的心理。

C.小说善于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如对“叔叔”的表现,既有外貌、动作等的直接描写,也有他人的介绍评价。

D.“叔叔”舍身救人,“爸爸”知恩图报待“奶奶”如亲人,这都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的不幸时真诚相助的可贵精神。

5.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

(6分) 

6.小说以“英雄”为题,为何却用大量笔墨来写“乡下的奶奶”?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

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

在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大学、工业大学、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科技大学、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商学院去年成立了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

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

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

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7.对材料一相关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D.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9.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桢,渤海人。

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

桢少好学,尝业进士。

斡鲁讨高永昌,已下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

是时,桢母在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

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

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加太子太傅。

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

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同签会宁牧。

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

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

是时,奚、霫军民皆南徙,谋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

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

贼平封河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

策拜司空,进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

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

当路者忌之,荐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诐深刻,欲令以事中桢。

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

“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

”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

及疾革,书空独语曰:

“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

”薨,年六十九。

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

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

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平/封河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B.贼平/封河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C.贼平/封河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D.贼平/封河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举人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称进士。

一甲授官,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为正长官。

C.路,我国古代宋元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

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划。

D.薨,古代用于称诸侯或大官的死。

从汉朝开始太后的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的死也都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桢少年好学。

即使祖上为官,也不曾荒废学业,还曾经学习准备考取进士。

B.高桢不畏权贵。

痛打海陵王宠爱之人,检举官吏罪状无所回避,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

C.高桢尽责政事。

虽然因病免官了,但还惦记着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

D.高桢方正严肃,简朴沉静。

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和妻子女儿端坐一整天,也不苟言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

(4分)

(2)桢因固辞曰:

“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

”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

即武巨。

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安抚使,节度忠义军。

西京:

指。

②朝陵使:

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15.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杜甫在《望岳》中用“,”两句诗来反映自己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2)《诗经·卫风·氓》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年华逝去的诗句是“,”。

(3)《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用心躁也。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给高考作文命题,。

有人反对作文题太贴近现实,也有人认为作文题还是应该多接一接地气,接洽时代风采,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

很显然,无论怎么出题,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基本共识:

读死书、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该变变了,不能让考生缺席于这个时代的进程,不能让考生拘泥于个人情感中不能自拔。

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

事实上,这一代年轻人是有抱负的,更有社会责任,也更有资格享有出彩人生。

究其因,他们处于一个更多元的新时代,他们将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说作文旨趣只是“”,那么步入大学或踏入社会之后,更应该身体力行地融入时代征程之中,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置身的新时代,只要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各执己见不合情理坐而论道推出新

B.见仁见智不合情理坐而空谈推出新

C.见仁见智不合时宜坐而论道日新月异

D.各执己见不合时宜坐而空谈日新月异

18.下列在文中括号中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高考作文命题对引导青年人怎样成长,成长为怎样的公民是十分重要的。

B.写好高考作文,对青年人来说,既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C.青年人需要写好高考作文,更要写好人生大作文。

D.青年人既要写好高考作文,也要写好人生大作文。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

B.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

C.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

D.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

20.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

这种推理形式是通过两个前提(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而且两个前提包含一个共同的词项。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补写出一个前提,使之与其他两句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

(5分)

【示例】他已经年满18岁了,拥有选举权了。

补写前提:

年满18岁的公民拥有选举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补写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有人感慨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

请写一段文字,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要求体现辩证思维,80字左右。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答案

1.A.

解析:

B项新进作家写骈俪文在文中没有根据。

C项“不‘外求光辉’”错,原文是说“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D项文中是说“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2.C.

解析:

不是举例论证是比喻论证。

3.B

解析:

文中是说用“僻典”,且不是所有的用典跟情感都没有关系。

4.C

解析:

“既有外貌、动作等的描写”错误,对“叔叔”的描写都是侧面描写。

5.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亲历者,借助“虎子”之口叙述,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②“虎子”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全篇,情节通过“虎子”的言行、见闻和感受得以展开,将小说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③通过“虎子”的观察,塑造了奶奶虽平凡朴实但坚韧而有大爱的形象。

④通过抒写“虎子”的感受以及对叔叔、爸爸和奶奶的点评,赞美了自我牺牲、奉献、感恩等人间大爱以及这种英雄精神的代代传承,揭示了小说主题。

(共6分,答三点即可)

6.①从情节上看,借“奶奶”之口引出“叔叔”,讲述“叔叔”生前的情况,便于叙事。

②从人物上看,通过对乡下奶奶的大量描写突出了奶奶平凡中的伟大,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亲,才有叔叔舍身救人的英雄举动。

③揭示主题,“奶奶”面对不幸,坚韧而有大爱,不仅叔叔是英雄,奶奶也是英雄。

(共6分,每点2分)

7.A

解析:

原文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注意“推动”二字,未然变已然。

8.D.

解析:

A项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未然变已然。

B项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