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253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docx

《心理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复习.docx

心理学复习

第一讲心理学概述

基本知识

心理与心理学

心理:

心理是大脑的功能,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情绪、意志等多种心理现象。

可分为个体心理与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者认为人类行为的背后有其心理的因素,心理与行为关系密切,相互作用。

通过观察行为可以了解心理的活动,同时通过揭示心理活动也可以了解预测行为。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通常包括个体心理、团体心理、意识与潜意识。

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指单一个体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通常包括能力、人格、特质等。

团体心理:

团体心理是指个体在与他人或者社会群体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是人的高级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内外部刺激的知觉。

包括对外部事物的知觉、对内部事物的知觉、对自身的知觉、对内部心理活动的知觉。

潜意识是指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调节的心理活动。

如梦。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主要实验法、观察法、测验(量)法、调查法、个案法。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自变量)下对某种心理现象(因变量)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优点:

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观察法:

自然条件下对行为(心理与行为密切联系)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优点:

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缺点:

难以重复验证;难以精确分析;研究现象没有出现;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优点: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缺点:

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调查法:

个案法: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

收集资料深入详尽;缺点:

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心理学理论流派

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奈瑟、皮亚杰等。

理论观点:

认为在行为发生之前会存在一个信息加工活动,负责信息接收收信、存储和利用。

这个活动主要包括认知心理活动,如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理论观点:

认为行为是由环境影响下形成,人们接受到刺激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S-R)。

斯金纳认为,人们行为的产生、变化除受环境作用外,还受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强化的作用(S-R-O)。

主张研究外在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

理论观点:

认为人是自已命运的主人,人的行为是受自身需要、动机和潜能实现的影响,人的活动就是为了发展个人潜能和或者力争自我实现。

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是弗洛伊德,理论观点:

认为是心理问题(甚至变态行为)主要是由心理功能失调所致,童年时期的心理经验,尤其是与性本能有关的欲望被压抑到潜意识,这些心理能量得不到释放往往会导致人的心理-行为问题。

强调研究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

格式答心理学,代表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勒温。

理论观点:

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单元部分,整体决定部分的意义与实质。

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理论观点:

认为心理学要研究人的意识,意识(心理)是有结构的,可把人的心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建构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

强调同化、顺化、平衡在心理建构中的作用。

考题分析

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缺点。

第二讲学生认知与教育

基本知识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

其中,认知过程与注意密切联系。

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按收、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经由感觉系统传输至大脑,大脑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以及提取等各种加工活动。

认知与教育,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主要是教与学的实践活动。

教育与认知主要研究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教与学的活动中认知活动的规律,例如在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具体包括教学和学习中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活动及规律。

感觉

定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分类:

分为听觉、视觉、运动觉、平衡觉等。

(刺激来源分:

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特点:

功能:

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开端;维持个体信息的平衡;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生理激活、年龄因素;2、高级认知水平的影响,如知觉、记忆;3、刺激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的物理特征;4、时间因素(感觉适应)。

应用:

使个体处于良好的感觉状态,即在教育活动中如何控制各种感觉的影响因素,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例如,感觉适应如何在教学中应用?

基本理论:

知觉

定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分类:

空间知觉(又包括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特点:

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功能:

1、整合感觉信息;2、整体理解信息内容。

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认知方面,感觉信息的影响与更高级的认知活动,如记忆、思维等;情绪方面因素、意志方面因素;3、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4、刺激本身的影响。

基本理论:

1、自上而下加工与自下而上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

应用:

记忆(遗忘)

定义:

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为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记忆可以分为三个加工系统,一是感觉记忆、二是短时记忆、三是长时记忆。

特点:

(了解各记忆类型的特点)

功能:

(了解各记忆类型的功能)

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生理状态、年龄等);2、心理因素(新材料的感知、已有记忆、情绪因素、意志因素);3、刺激本身(学习材料的特点);4、顺序效应;5、时间因素。

基本理论:

感觉记忆理论、短时记忆理论、长时记忆理论。

应用:

遗忘

定义:

是指过去经历的经验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错误的再认和重现。

分类:

短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特点:

功能:

1、减轻认知负担;2、缓解压力。

(有正反两方面的功能)

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生理状态、年龄等);2、心理因素(新材料的感知、已有记忆、情绪因素、意志因素);3、刺激本身(学习材料的特点);4、顺序效应;5、时间因素。

基本理论:

艾宾浩斯理论、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应用:

想象

定义:

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分类:

1、依据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分为:

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依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分:

再造想象、创造性想象、幻想。

特点:

直观形象、概括性、可操作性

功能:

预见性、补充经验、代替和调节生理活动。

影响因素:

1、生理;2、心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3、刺激;4、氛围

基本理论:

应用:

思维

定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的联系。

分类:

1、依据思维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依据逻辑形式分为形式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3、依据指向性分为集中思维、分散思维。

特点:

概括性、间接性、重组性。

功能:

影响因素:

1、生理;2、心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3、刺激;4、氛围

基本理论:

应用:

概念形成

定义: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与外延,所谓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的范围。

分类:

特点:

1、概念的形成表现出全或无的学习方式,即被试按照全或无的方式来掌握概念;2、概念形成的无记忆现象,即概念的事件的记忆不影响概念的形成。

形成阶段:

抽象化、类化、辨别

影响因素:

(略)

基本理论:

相同要素说、假设检验说;下位学习说;上位学习说。

应用:

第三讲学生情绪与教育

基本知识

情绪(情感)是伴随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的、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是对认知对象的主观情感谢体验。

情绪一般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

其中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情绪种类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出发,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冯特“三维度说”,情绪分为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驰三个维度。

罗素(Russell,1980)提出情绪分类的环型模式,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即愉快度和强度。

这两个维度组合可得出四种类型的情绪:

愉快——高强度即是高兴;愉快——中强度即是轻松;不愉快——高强度即是惊恐;不愉快——中强度即是厌烦。

4、典型的情绪状态有:

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较短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基本理论

情绪的行为理论

情绪是在强化刺激和复杂的经典条件作用中习得的行为模式。

华生(1929)强调:

“情绪是一种遗传的‘反应模式’”,并认为抚摩等刺激是婴儿产生情绪的强化条件,有了这些条件,婴儿才逐渐学会了微笑等情绪反应。

情绪的认知理论

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主要代表人物有:

阿诺德-拉扎勒斯的理论,基本观点是:

①情绪产生取决于人对情境的认知评估,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意义)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

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②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即情境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评估→下行激活丘脑系统→影响自主神经产生肌体反应→丘脑→与大脑皮层最初的估价相结合。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理论,基本观点是:

情绪的产生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情绪的生理过程理论

坎农-巴德的丘脑过程理论,基本观点是:

情绪产生是大脑皮层解除丘脑抑制的综合功能;外界刺激信息在作用于感官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首先传递到大脑的丘脑部位,再由丘脑进行加工后同时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情绪感觉是由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起的结果。

他们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詹姆士-兰格理论,基本观点是:

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他们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认为情绪是一处内脏的反应。

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基本观点是:

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可以建立、维持和消除条件反射的动力定型,这在个观上构成了我们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体验;第二信号系统(语言)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们的情绪。

三、情绪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生理唤醒、性别、年龄等)

心理因素(认知、意志、个性等方面)

感知觉与情绪,感觉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对感知刺激就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

记忆与想象决定着情绪,情绪的产生与先前的记忆经验有关,想象影响着情绪的复杂性。

注间与思维决定情绪产生和表现,注意唤醒情绪的产生,思维影响情绪反应的方式和速度。

3、环境因素(刺激本身的特点、周围环境特点)

4、社会因素(团体气氛等)

四、情绪调节技术

情绪的调节技术

情商,情商的主要因素包括:

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

积极情绪培养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一是强化积极情绪体验,二是培养积极人格特质,三是营造积极的情绪环境。

具体做法有:

1、有正确的人生追求;2、宽广的胸襟;3、理性在生活;4、寻找身边的快乐。

不良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有控制暴怒情绪、控制焦虑情绪、控制紧张情绪、控制抑郁情绪、控制自卑情绪,具体方法有:

暴怒情绪控制法,1、形成宽广的胸襟;2、谦虚谨慎;3、乐观向上;4、增强挫折承受能力。

焦虑情绪控制法,1、认识焦虑类型;2、寻找焦虑原因;3、自我放松并暗示调节;4、增强正性情绪体验。

紧张情绪控制法,1、增强体质,体质脆弱是紧张情绪的条件;2、培养积极性格;3、合理设计目标,目标不能实现与冲突是紧张产生的条件之一;4、认识存在的威胁;5自我放松并暗示调节;6增强正性情绪体验。

抑郁情绪控制方法,抑郁情绪的特征有五种,分别是悲哀、冷漠的心境;消极的自我;回避他人的期望;睡眠、性和食欲丧失;嗜睡症。

调节抑郁的方法主要有:

1、改变消极心境;2、建立广泛兴趣;3、乐观向上;4、增加成就体验;5、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自卑情绪调节方法,1、悦纳自身的不足;2、调节好胜心理与增加挫折承受力;3、体验集体的温暖;4、增强集体归属感;5、积极主动交往;6、增强正性情绪体验。

应用

在教育和学生学习中,如何激发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呢?

第四讲学生意志与教育

基本知识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点是:

具有目的性、具有随意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过程

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一般要经历确定目的、动机斗争和拟定计划等环节。

执行决定阶段,表明行为目的确定以后,就要解决如何实现目的,即解决怎样做,即怎样实现目标的问题。

意志的特征

意志行动有三个基本特征:

1、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前提;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二、意志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生理唤醒、性别、年龄等)

心理因素(认知、情绪、个性等方面)

环境因素(任务本身、外部条件)

社会因素(团体氛围等)

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依赖性;果断性-武断性;坚持性-动摇性;自制力-任性。

独立性-依赖性

自觉性(独立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人对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根据客观规律规划自己的行为,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反应了一个人立场的坚定和信仰。

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确定自己的目的,并能经常主动地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于目的。

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盲目性(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盲目性是指人无主见、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暗示和影响,见异思迁,缺乏原则性。

独断性是指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盲目拒绝他人合理的建议和劝告。

盲目性和独断性都是消极的意志品质。

果断性-武断性

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适时地作出有根据的和坚决的决定,迅速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即当机立断的能力。

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方法及后果都有深刻的认识,在紧要关头能以高度的机智判断是非,当机立断地作出决定并及时行动。

果断性是意志坚定的表现。

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

优柔寡断的特征是没有力量克服矛盾的思想和情感,不能不思想和情感引上明确的轨道,做决定时犹豫不决,执行决定时不能坚持。

草率就是缺乏思考、轻举妄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计划实施的可能性。

这些都是消极的意志品质,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自制力-任性

自制性。

自制性是指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自制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善于促使自己去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并能战胜与克服在执行决定中的干扰;二是善于在意志行动时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

与自制性相对立的是任性(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和怯懦(畏首畏尾、惊慌失措),它们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坚持性-动摇性

坚忍性。

坚忍性是指人为了实现目的任务,坚定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

它包括行为的精力和毅力,精力是人从事活动的紧张度,毅力是人进行活动的持续度。

一个人能够精力充沛、锲而不舍地持久工作,是意志坚忍性的表现。

与坚忍性相反的是动摇性和顽固性。

见异思迁、虎头蛇尾;一意孤行,只承认自己的意见和论据,甚至坚持错误的论据它们是消极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培养:

形成积极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

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是意志行动的力量源泉。

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意志过程要以认识和情感心理过程为基础,掌握关于活动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意志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人的意识的能动性都是依存于一定的客观规律的,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利用客观规律有效地发挥意志作用,实现预定的目的。

培养深厚坚定的情感。

人的情感和意志是密切联系着的,各种性质不同的情感对意志行为发生不同的影响。

概括地说,凡是积极性的情感,都会对意志行为产生鼓舞和支援作用;反之,凡是消极情感都对意志行为有削弱和阻挠作用。

所以,培养深厚坚定的情感对意志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就必须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对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加强自我锻炼。

意志的培养除外在教育条件外,还应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意志的自我锻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自身善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切实可行的决定的能力。

2)形成评价自我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3)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并善于严格要求自己。

第五讲学生人格、能力与教育

基本知识

个性是指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倾向性,人格是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稳定的、独特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它是在各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心理特征)与外在相应行为模式(行为)。

人格与个性密切联系。

个性的核心有两个:

一是内在动力组织即心理特征;二是外在行为模式(它与心理特征相对应)。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社会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

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及自已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二、人格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是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组强是一个能量系统,能量可以被压抑但是不能消除,压抑的心理能量需要寻找途径加以释放。

弗洛伊德重视性的本能,认为性心理能量与社会文化相冲突,势必导致焦虑,大量心理能量被压抑,进入潜意识。

处理压抑心理能量的方式主要有:

压抑,把心理能量排除到意识之外,进入潜意识。

退行,以儿童的方式处理能量。

合理化,找个社会认可的理论代表真正的心理能量。

投射,把自身的压抑的心理内容强加到别人或外在事物上。

反向作用,作出相反的行为,如想接近反而远离。

转移,将感情转移到另一能控制的对象上。

升华,将能量上升到社会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写小说、文学作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主要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是华生、斯金纳。

认为人格的形成是由环境决定的,相信人生来其实是一个空白,通过环境的刺激才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

斯金纳认为,个人行为模式的建立除环境刺激外,行为结果的强化也很关键。

强化分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

*人本主义理论

代表人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认为需要的实现是人格(行为模式)形成的基础。

满足需要、追求自我实现是行为的动力。

罗杰斯则强高个人自我的影响,他认为个人是以自我为核心,理论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谐调影响人类行为的发展,在心理治疗中强调对自我的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

*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认为人格的差异主要是受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造成的,认为是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通过社会观察也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

人格是由特质构成,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有特质是所有人所共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人所特有的、区别于他的特质,个人特质又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卡特尔

人格特质可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在行为能够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内在的、稳定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根源特质又可分为16种根源特质。

3、艾森克

艾森克认为人格特质的更高级层面上存在更高的特质,称为类型。

他在卡特尔16种根源特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外向性和神经质两个基本维度,后来又提出精神质。

后人将这三种特质称为“大三”人格理论。

4、麦克雷

他的理论是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

其中每个因素又包括6个因素。

三、人格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遗传)

心理因素(早期经验的记忆、自我调控、情绪)

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氛围)

社会因素(文化、习俗等)

四、能力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不同种类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能力为一般能力,在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与特殊能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然后以相同的方法做出反应的能力是模仿能力,利用头脑已有知识产生新思想、新产品能力为创造能力。

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对信息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称的智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已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能力的结构理论

能力因素说

桑代克,独立因素说,认为人的能力由许多独立的因素组成。

斯皮尔曼,二因素说,认为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组成。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能力(智力)是一种多元结构,由八种元素构成,即身体运动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自我认知智力、社交智力、空间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

能力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三维结构模型,认为智力由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构成,内容维度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操作维度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五种;产物包括单位、类别、关系、转换、系统以及应用六种。

阜南,能力结构层次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安层次排列,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次分为两大群,包括语言与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与机械方面的因素,称为大群因素;第三层次为小群因素,分为语言、数量、机械、信息、空间、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认为知力分为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境亚理论。

智力的pass模型,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认为智力包括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即注意-唤醒系统(基础)、信息加工系统(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计划系统。

三个系统协调才能完成一项智力活动。

3、能力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遗传、生理发展)

心理因素(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

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氛围)

社会因素(文化、习俗等)

第六讲教-学的心理与教育

基本知识

学习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活动而积极积累经验,进而产生行为、能力、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学习心理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活动及规律对学习本身的影响。

教学的过程分为:

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教学设计的心理基础即为在这四个阶段中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学习的分类

加涅的分类:

分为8类,即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语言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

奥苏贝尔的分类,根据经验来源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根据经验性质分为机械学和意义学习;其中这两类学习的两两组合可分为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