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159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docx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疑三探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内容

我的家乡在哪里

课次

第一课

备课日期

2月20日

授课日期

秦岭淮河分南北──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借助地图说明南方与北方的范围基础上先阐述了两地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差异之后追溯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特别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此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吉林省地图,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

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板书:

我的家乡在哪里)

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

(1)你的家乡在哪里?

(2)你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3)你会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吗?

(4)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的找到家乡的位置?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小结: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

(1)说一说家乡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2)一起尝试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3)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4)如何用语言准确描述家乡的位置?

3、汇报合探情况

4、总结:

对家乡的描述是蕴含着每个人的真情感受。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

2、教师补充练习。

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3)遐想:

二十年后的我。

 (4)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3、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说一说。

 

教学内容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课次

第二课

备课日期

2月27日

授课日期

秦岭淮河分南北──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借助地图说明南方与北方的范围基础上先阐述了两地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差异之后追溯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特别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此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板书:

我的家乡在哪里)

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

(1)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

(4)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的找到家乡的位置?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小结: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4)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5)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3、汇报合探情况

4、总结: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

2、教师补充练习。

活动:

我是小导游。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4)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3、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说一说。

 

 

教学内容

浓浓乡土情

课次

第三课

备课日期

3月6日

授课日期

秦岭淮河分南北──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借助地图说明南方与北方的范围基础上先阐述了两地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差异之后追溯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特别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此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

(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

(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

(文字、图片、音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板书:

弄弄乡土情)

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

(1)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2)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

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

(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文化艺术?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手工艺术?

(5)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舞蹈艺术?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小结:

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

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4)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5)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3、汇报合探情况

4、总结: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

2、教师补充练习。

办一份“家乡手抄报”

(1)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

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

(学生交流,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用手抄报的形式表示出来

(3)分小组办报。

3、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说一说。

 

 

教学内容

吃穿用哪里来

课次

第四课

备课日期

3月19日

授课日期

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选择了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即认识交通运输的方式、交通运输集散地等。

重视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交通发展史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

1、我们当地农村主要哪些农作物?

它们是什么季节播种?

什么季节收获?

2、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同学们,早晨起来到现在,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学生汇报)。

是啊,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用到了好多物品,如:

衣服、毛巾、牙膏、食品等等,那你们知道这些生活用品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今天咱们一起研究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

吃穿用哪里来)

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

(1)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生产哪些农产品?

(2)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

(3)了解家乡的一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

(4)我们在吃穿住行和学习方面都用到了哪些物品?

(5)农业品和工业品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小结:

我们生活中的有些物品直接和农业生产有关,比如西红柿、鱼、肉等;有些物品直接和工业生产有关,比如自行车、电视机、汽车等;还有些物品的老家可以追溯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两个过程,比如毛衣、被褥、罐头等。

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

给物品找“老家”并讲讲理由。

(1)人每天饮食、起居需要……

(2)学习需要……

(3)出行需要……

(4)讨论,怎样给物品照到合适的家?

(5)通过刚才给我们身边的物品找老家,大家发现了什么?

3、汇报合探情况

4、总结:

农业生产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农产品种类也不同。

那咱们这个地方有哪些农产品呢?

我们这是那些物品的老家?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

2、教师补充练习。

了解农业生产包括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我们当地都有哪些农产品,选择一种农产品,了解它的种植过程。

畅想:

 

(1)、未来的农业会是什么样子的?

(让学生尽情的畅想。

老师适当点拨和鼓励、激趣。

) 

(2)、如果你长大以后是个农业工作人员,你准备怎么做?

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可同学讨论)

3、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说一说。

吃穿用哪里来

农产品工业品

劳动人民生产出来的

 

教学内容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课次

第五课

备课日期

3月26日

授课日期

本课教材就是在这样的意图下建构起来的。

教材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引发学生思考产品为什么会不断更新,从中发现产品的更新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

教材设计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总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和需求,自主设计,实践创造

1、通过认识生活中电视机的发展变化,认识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

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通过调查发现生活中产品的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有设计、更新产品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去解决问题。

3、认识到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祖国不断强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祖国不断强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理想。

教学准备

从出现电视机到现在的高清等离子电视变化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节课我便在变化上做文章,上课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从你们上学到四年级,你们能说说校的变化吗?

我们先来研究研究电视机的发展变化。

(板书: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

(1)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

那么你们家换的是什么电视机呢?

又是因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

(2)是现在这个电视机好呢?

还是以前的好?

但你想过没有以后还会换吗?

(3)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

你们家里有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4)为什么现在更多的人换上了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

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越变越好,越来越高级呢?

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

(1)小组讨论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

(2)除了这些东西在越变越好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在发生变化呢?

(3)说自己所发现的东西:

如手机、房子、书包、文具盒等等。

每小组得出一个结论。

3、汇报合探情况

4、总结:

同学们很会发现,说得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变化,知道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发展变化了。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

2、教师补充练习。

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知道生产的发展也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3、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说一说。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课次

第六课

备课日期

4月2日

授课日期

本课在了解农业、工业具体的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知道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让学生对社会生产中的生产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生产活动的理解。

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调查,了解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并明白它们与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的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变化着,相应地,人们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可以变换行业。

3、引导学生运用调查了解的探究学习方式,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调查表,让学生了解家里或周围的人正在从事的行业。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一个话题:

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看了这个话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板书:

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

(1)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

(2)当你手捧香浓的牛奶,品尝可口的小菜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经过多少人的手才到我们手里呢?

(3)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4)从白天到夜晚,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5)请说一说你亲身经历的事?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小结:

同学们,你们想对这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说点什么吗?

请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心里说吧!

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

(1)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行业的人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

也许我们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2)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合探情况

4、总结: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

2、教师补充练习。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有的我们经常见面,却很少关注他们;有的我们满怀好奇,却没办法见面。

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1)有什么沟通方法?

(采访、打电话、写信、上网发E-mail)

(2)来进行一次模拟的小队采访活动.(媒体出示小队采访计划,学生讨论分工)

(3)活动进行到这儿,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有这么多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3、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说一说。

 

 

教学内容

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课次

第七课

备课日期

4月16日

授课日期

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选择了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即认识交通运输的方式、交通运输集散地等。

重视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交通发展史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使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运输设施。

2、使学生知道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使学生树立爱护交通运输设施的意识。

4、什么是交通运输以及交通运输的设施。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以及交通运输的设施。

2、使学生知道几种交通运输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吉林省地图,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我们都到公园或郊外玩儿过,那么我们是怎么去的呢?

(坐汽车、坐火车、坐船、坐飞机)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码头,没有机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会怎么样?

它们还能正常工作吗?

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码头,没有机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就不能带我们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了。

我们的生活就会遇到很多的不方便。

我们把它们叫做交通运输设施,那么大家都知道哪些这种交通设施呢,你仔细观察过它们没有?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交通运输设施呢?

(板书:

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

(1)大家能把这些交通运输设施分下类吗?

(2)这些交通运输设施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可以移动的?

(3)交通运输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4)要是没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呀?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小结:

交通运输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交通运输设施。

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

(1)运输方式有这么多,那么大家知道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吗?

(2)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是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大家想一想,都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方式)

(3)“做一做”,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的,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3、汇报合探情况

4、总结: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交通运输任务,要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有时一次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通力合作,就象运动会上的“接力赛”一样。

三、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

2、教师补充练习。

出示[演示:

交通运输接力赛]边演示边讲解

将林区的的木材运往城市就不能只依靠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我们总是要用汽车把木材从林区运到火车站,再通过火车把木材运到城市。

从北京到大连去,就可以先乘火车到天津,然后再换乘海轮到达大连。

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可让同学讨论)

3、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说一说。

 

教学内容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课次

第八课

备课日期

4月23日

授课日期

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选择了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即认识交通运输的方式、交通运输集散地等。

重视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交通发展史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习查阅简明交通图,学习独立乘坐公共汽车和电车,知道乘火车和轮船需要注意的问题。

2、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3、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