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008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5742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514完成.docx

55742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514完成

 

装裱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目录

摘要4

Abstract5

引言6

一、装裱的发展渊源6

(一)装裱的概念7

(二)装裱的发展渊源7

1、战国、秦、汉时期7

2、唐、宋时期8

3、明、清时期9

4、解放后9

二、装裱艺术的形式11

(一)手卷和横批11

(二)对联和屏12

(三)立轴、镜片12

三、装裱的价值和传承的必要性13

(一)装裱对字画保存的价值和意义13

(二)传承的必要性14

1、传承的必要性14

2、机裱不可能取代传统的装裱艺术14

四、装裱的简便保管方法15

(一)温度与湿度的重要性15

(二)避光、防尘15

(三)防油污和鼠咬虫蛀15

(四)防火防水15

结论16

 

摘要

中国书法、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一枝奇葩.伴随而发生的书法、绘画装裱工艺,也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艺术,自古就有“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

装裱的起源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中国书法、绘画史上特有的保护美化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技术又称装潢、装池、装背。

同时在书法、绘画保管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叙述中国书法、绘画装裱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表现形式、保管方法,结合当代艺术的特点,讨论装裱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所在。

确定装裱不仅仅是作为传统的技术而存在,在当代艺术中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装裱渊源艺术形式价值

 

Abstract

ChinesepaintingandcalligraphyistheflowerofOrientalart.Withoccurrenceofcalligraphyandpaintingmountingprocess,alsobecomeauniqueart,eastsinceancienttimesthereisa"threepoints,sevenpointsframed".Theoriginoftheframe,likeotherthings,isadevelopmentprocessfromscratch,distinguished.ThehistoryofChinesepaintingandcalligraphypeculiarprotectionbeautifythecalligraphyandpaintingtechnologyisalsocalleddecoration,pool,putback.Inpaintingandcalligraphyatthesametimekeepingaspectsthroughlong-termexplorationandpractice,andformedaseriesofeffectivemethods.ThroughnarratingthehistoryofChinesecalligraphyandpaintingframedart,artforms,storagemethod,combiningwiththecharacteristicsofcontemporaryart,framedinthevalueofcontemporaryart.Determinetheframeisnotonlythetraditionaltechnology,inthecontemporaryarthasabroadspacefordevelopment.

Keywords:

Mountingoriginartformsvalue

 

引言

书法、绘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从装裱技艺的产生到其技艺逐渐的改进与完善,直至今天,装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都是绘制在易碎的宣纸上或者柔软的丝娟上,对书法、绘画进行装裱可以有效地进行保护,防止书法、绘画折毁、破损;古人云:

“三分画,七分裱”从某种程度上就显示了古代人对于装裱的重视程度,也显示出了装裱对于书法、绘画的重要作用。

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保护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遭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在我国悠久的书法、绘画的发展历程中,装裱技艺是随着书法、绘画传统艺术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的,是书法、绘画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规律。

同时,书法、绘画艺术也同样依赖于装裱工艺来体现和显示出其应有的艺术效果和独特神韵,并因受装裱的保护而使书画作品得以流传后世。

二者之间是相依相存,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

它们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装裱的发展渊源

(一)装裱的概念

装裱也被称之为“裱背”、“装褫”等,是我国为保护和装饰书法、绘画、碑帖等艺术品而加以加固、映衬、美化的一门特殊的传统工艺,它在提升了传统书法、绘画、碑帖的艺术性、观赏性的同时,在对于流传和保护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装裱的发展渊源

书法、绘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

最早记载装

裱史料的首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

“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宋时范哗始能装背”。

南朝时中书侍郎虞和除了为书法艺术著书立说外还撰有《论书表》专著,在制糊、防腐、用纸、除污、修复、装潢等方面均有“于理其畅”的高论。

不仅对装裱经验、提高装裱水平起到很大作用,而且为装裱事业长足发展打下一定的业务技术基础。

1、战国、秦、汉时期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书法、绘画装裱技艺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经过不断的探索、演变和发展而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传统技艺。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考察,中国书法、绘画装裱的历史最少要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1973年湖南战国墓葬坑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文物“最上横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

”之后在大名鼎鼎的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上也发现:

“T形帛画的顶部裹着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丝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

”顶部的竹竿,竿上系的丝带与后来装裱中用的天杆、宣和装中的款式有一定渊源,可以说是书法、绘画装裱天杆、宣和装中的“惊燕”的雏形。

战国到秦汉时期已经使用简策与帛书。

简书的装贴是以绳经过一片片简牍的上下端略向内编联成册,为有效保护册内作品,规定每册前后都留出几片空简,为便于收藏和查考,还要制备“书”即书套,并在上面书写题目以及卷次.以便于检索。

帛书是以布帛为载体的文献或书法、绘画作品。

帛书为使用方便.用竹子装在首尾部,这样帛书就形成了“卷”,装在首尾的竹策、木板等便成为最原始的“轴”。

从人们便于阅读、著书、绘画的实际需要出发,书卷的问世也是书法、绘画装裱雏形的最初形成。

汉代是简、帛、纸并存的时代。

简、帛使用最为普遍,三国以后纸的使用逐渐多起来,东晋时期盛行,东晋以后,纸已经完全代替简、帛的使用。

纸的发明.对中国的文学、艺术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同时纸的广泛使用也为装裱艺术提供了新的材料。

2、唐、宋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是书法、绘画装裱技艺形制的确立时期。

最初用纸写字的形式是模仿帛书的式样。

把纸张一页一页粘成长卷,用木棒作轴粘贴在最后一幅纸上.以木棒为中心卷成一束称为卷轴。

每张纸上要画上边栏和界行,以便于书写、作画,每一卷用纸不等,用纸两幅或几十幅

不一定。

这种粘连的长卷和现在的横披、手卷很是相像,这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绘画装裱的起源。

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管理制度,在造型、结构、尺寸、用格、天头、拖尾长短不一等方面,大多根据创作者或者装裱者个人的审美制作,因而呈现出繁多的形式。

宋代是我国书法、绘画装潢蓬勃发展、灿烂多姿的时期,既继承了唐之前的传统装裱工艺,日臻完善挂轴与册页的装裱,又独创新格。

其成就

之大,是装裱史上的最高峰。

这个时期,大书法家、画家米芾兼善装裱,著《论鉴赏装裱古画》一文颇有建树。

宋徽宗时在翰林院设置提举官。

专司书法、绘画装裱。

为显示朝廷对书法、绘画装裱的重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曾经先后以皇帝年号为书法、绘画装裱款式命名。

元代宫廷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装裱书法、绘画。

3、明、清时期

明清五百年装裱艺术发展较快.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法、绘画装裱店铺。

工艺中增加砑光、转边、加诗堂、加局条等:

款式增加了镜片、布褙黄绢装潢水陆道场佛像等。

册页在原有经折册页装、蝴蝶册页装基础上,增加了推蓬册页装式。

书法、绘画装裱技艺日渐形成不同的地方风格,形成南北两宗.南派“平挺柔软”,北派“质地厚实”。

4、解放后

解放后装裱业一度出现了衰落。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事装裱工作的人员不断增长.在装裱工艺以及用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革。

进入1980年以来。

随着多项事业的不断改革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书法、绘画艺术作品的地位、声价、作用更加受到社会个方面的重视。

1990年以来高规格、高层次的书法、绘画作品及装裱艺术品展览和研讨活动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为搞好这方面社会服务,书法、绘画、装裱、修复方面的店、堂、斋、轩、阁、厂等已遍及城乡.有的还走出国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省、市、自治区先后组建了书法、绘画装裱协会、研究会以及新技术研究所,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把有关书法、绘画装裱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列为公共项目,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如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快速装裱课题组,以热容代替传统浆糊,操作简单易学.通过手工热烫操作使裱件柔软、平展、耐潮湿、易揭裱。

河南辉县书法、绘画装裱工艺新技术研究所.研制成远红外单辐射式自动书法、绘画装裱机以及配套的新技术、新材料,克服了传统工艺装裱落后现象,具有防潮、柔软、快速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接受与借鉴新工艺、新材料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使装裱艺术得到提到发展.同时,有些新东西还有待于检验与完善。

中国书法和中国书法、绘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爱好和收藏字画的人大有人在.由于对字画收藏和保管的知识缺乏了解,如何保管好字画使其艺术价值长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字画因终年悬挂,长期风化,纸张变质,或因受潮霉变,字画被鼠咬、虫蛀,使作品神韵大减。

如果收藏字画的人多了解一些字画的保管方法,就能大大减少对这些字画的损伤.使藏品能较好地保存下来。

二、装裱艺术的形式

中国传统书画的装裱形式有很多种,大致上可以分为片、卷、轴三类。

这三种装裱方式依照法画风格以及艺术品的尺寸、结构的不同,每种都有不同的风格和形式的应用,装裱形式要根据画的大小尺寸、形状、绘画目的等决定,要研究结构美、色彩、造型艺术,装裱艺术主要是均衡和精性性至上的一门艺术。

(一)手卷和横批

遵照古例、横批又被称为横装或横挂,形状上来讲,是一种横宽竖窄的画幅,一般装裱为左右装画轴,挂的时候横挂,呈横幅形。

基于既定的规则和适应性,普遍采用一色裱的形式,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画幅,例如椭圆形或者扇形的画心,一般会先对其用镶料进行嵌镶美化加固以后,然后采用二色裱的装裱形式。

还有一种横幅的画心,装裱的时候会在画的两头装上木质的挂楣,在房屋的大厅或书房的向阳面进行张挂,使建筑物像增开了一扇窗户,还能借助窗外优雅的景色,起到借景装饰房间的装饰功效,这种形式也被称为“横批”。

其次是手卷。

我国古代的所有的图书,在古代都是可以卷舒的,例如古代的木简、古竹简等都是这种形式。

手卷是一种有多幅的画心相互连接起来的横式卷轴。

手卷的组成结构和构成比较复杂,组成部分很多,由引首、天头、隔水、尾子等把画心相互连接,其中天头对画心起着保护的作用,隔水的颜色主要选择白、黄等浅颜色。

(二)对联和屏

首先是屏,这种形式也称为屏扇或者屏口。

这是放置在房屋内用以遮挡一些物件的实用性物器。

屏的正面主要粘贴绢画,用作装饰,在画心处覆盖有一色画绫用来装饰屏的主体,各幅排列悬挂在一起,用来装饰墙壁的也叫屏条,屏在我国元朝也称为“墙皮画”,是由壁画演变而来,还被称其为“墙围子”。

对于特殊尺寸、幅面、规格的画心,在屏的尺寸上也同样要求的比较灵活,其中主要的形式是由偶数目的多幅画复合构成,依靠画家的笔意、巧思和构图把他们连成一个整体作品,这种形式主要用来装裱幅面巨大的山川河流等长幅面的大型风景画,能够体现出非常有气势和连绵的效果。

还有一种形式是对联。

对联主要用于悬挂于正堂两侧的字条,因为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一种貌松实严的传统的形式。

所以对联的装裱上,要求上下联规格相同,并且所用的颜色和材料也同样要求完全一致,方能达到良好的悬挂效果,达到咏物言志的目的,还可借景抒情,文情并茂,有了书法的艺术魅力,再装裱成联,不但起到装饰居堂的效果,还能给人以艺术美的感觉。

(三)立轴、镜片

首先立轴称为横幅,这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最广泛通用的长宽比书法和绘画装裱形式,有些狭窄的称为“琴条”特别是对于大型的挂在大厅的中间也可以成为“中堂”,通常称窄但显示纤细的为“条幅”,按照颜色可以分为一色裱、二色裱、三色裱;按照所用材料可以分为绢裱、锦裱、半纸半绫裱:

按照时代和书法、绘画的特点分为清裱、宋裱。

其次是镜片,还称为镜心。

就是把书法、绘画作品镶嵌在镜框里的或者是放在装饰板上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用途很广。

三、装裱的价值和传承的必要性

(一)装裱对字画保存的价值和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装裱不仅是手工业,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书法、绘画保存的艺术,它将材料和色彩、结构以及线条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是在中国起源的,是中国书法、绘画所独有的艺术形式,甚至已经与中国传统字画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当书法、绘画书法在纸上或丝绸锦缎上完成时,由于质地薄软,在写作和绘画时,因皱纹不均匀造成的不便,容易损坏。

书法和绘画的艺术效果也不容易欣赏,也不容易收藏。

随后装裱艺术应运而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之后的书法,绘画等的布局、韵律和意境,笔墨神韵的高水平绘画,可以完美的展示出来,书法和绘画的艺术效果也被衬托更加完美。

同时,也使原来的字画质地更坚韧,也可以方便悬挂,展览、观赏,便于长期保存和收藏。

现在特别是一些古董字画和书法、绘画等出土文物,因为时间过于久远的原因或其他原因损坏的书法和绘画,基本上失去了最初的神韵和价值。

必须在修复后才能恢复原貌,重现青春,继续流传。

因此,装裱是书法、绘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没有书画艺术,装裱过程不会产生,没有装裱过程中,书画的艺术也不会是完美的。

(二)传承的必要性

1、传承的必要性

俗话说:

“七分画,三分裱”,一件好的艺术品,除了作者水平高低外,装裱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珍贵书籍的书法、绘画作品,能够保存下来,全赖传统的装裱艺术,没有装裱的过程,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作品流传后世。

2、机裱不可能取代传统的装裱艺术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现代机器装裱技术,很有取代传统的势头。

从机裱和传统的装裱比较中,可以看出,机器不能取代传统的艺术装裱,其原因有三:

首先,传统装裱使用的胶水是有机的,对书画作品的损害很小。

热熔胶机裱是不溶于水的,无机物,一旦破坏将无法修复。

第二,传统的装裱,能使颜色更滋润,充满神韵。

因为装裱机没有水湿这个过程,书法、绘画、墨水和颜色不能完全显示,不能反映出中国传统绘画应该有韵味。

第三,传统的框架是粘贴图片在板上,自然干燥,对画心的保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机器装裱使用热熔胶,随着橡胶老化,时间的推移可能导致画心损坏,使其失去艺术价值。

现代机器装裱,相比之下,也有其优点,如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劳动强度低,装裱光滑柔软,不易变形,可以防潮等等。

传统装配过程的优点是容易再次装裱,损坏处可以修理多次,它的优点是其他材料不可能实现的。

由于传统的装裱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本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学问。

在当今虽不占主导地位,却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四、装裱的简便保管方法

(一)温度与湿度的重要性

字画,不论是立轴、屏、对联、手卷、册页,还是扇面、斗方,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因为都含纤维质,所以具有吸湿性。

它有自己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二)避光、防尘

书法、绘画应当尽量避开强光照射,长期风吹日照,易发生风化,久而久之,会使纸质发脆,容易破碎,饰色画面也会黯然失色,缺乏光泽。

书法、绘画不宜长期悬挂,挂一段时期后要卷起收藏一段时间:

对久存的书法、绘画要定期挂出来通风。

除尘方法:

可用电吹风的冷风与画面成30度角,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从右到左扫一遍。

或者用鸡毛掸或丝绸质料的织物轻轻扫一下画面。

(三)防油污和鼠咬虫蛀

书法、绘画最好不要悬挂于厨房或餐桌上方,近窗也不太适宜,油污对书法、绘画伤害是极大的。

尤其是画心,如纸面受油污感染就很难清洗。

凡收藏的字画,最好放在封闭的箱、橱、柜内。

(四)防火防水

书法、绘画悬挂要远离散热气、水管与锅炉。

字画悬挂或展示欣赏时,不能端着茶杯或夹着烟边抽边看,为预防万一。

不要抽烟、喝水。

看时须洗手防油,勿喷涕,谈论时避免唾液溅到画上,轻开轻放。

结论

一旦书画被装裱,就好像锦上添花,加强了书法艺术的美感,也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人们的观赏的时间。

我们在书法、绘画装裱时,能够体会到符合自然规律的才是最美丽的和水平最高的,装裱艺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的升华,是我们热爱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的体现。

书法、绘画装裱对于书法、绘画本身而言,已不再只是为了美观和便捷、保存观赏,随着中国传统装裱技术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装裱也越来越多地担负起了书法、绘画的历史、艺术、科技等信息的保护和参考的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书法、绘画装裱工艺学院.中国书法、绘画装裱艺术.齐鲁书社,2002,7.

[2]杜子熊.书法、绘画装潢学[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5.

[3]博物馆研究册.1987,3.

[4]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5]蒲松年、陈少丰、张同霞著.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6]张洪涛.新品书法、绘画的装裱与现状浅析[J].华章,2011(17).

[7]井燕.传统装裱对字画保存的意义[J].文博,20lO

(2).

[8]王丹波.谈书法、绘画装裱的历史与现实m吉林师范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场硼4)

[9]李玉霞冲国书法、绘画装裱技术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闹南农业,20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