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2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word无答案.docx
《随堂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2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word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堂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2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word无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堂练人教版高一必修2第6章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word无答案
随堂练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第6章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裴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二、综合题
(★★)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54科390种鸟类。
其中北坡有31科115种,南坡有54科326种。
(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______。
A.面积B.气候C.水文D.地貌
(2)如图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出现在海拔______。
A.1.6~2.5kmB.2.5~3.1kmC.3.1~4.0kmD.4.0~4.8km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味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
如图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3)测定该基因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证据。
据图推测,MG与其他物种的亲缘性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DP、CE、DWB.CE、DW、DPC.CE、DP、DWD.DP、DW、CE
如图显示ALX1基因型(BB、BP和PP)与FM地雀喙形态的关系。
(4)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FM地雀的数量分别为260只、180只和360只,则P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三、单选题
(★)5.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的观点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
D.生物生活的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相应的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常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病菌向抗药性方向不断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9.右图表示某个种群的基因型组成情况,A、a为一对等位基因。
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A.0.11
B.0.4
C.0.5
D.0.55
(★)10.下列关于隔离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
B.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
C.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11.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
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12.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
这种现象说明
A.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
B.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
C.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D.个体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不会发生变化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14.下列各项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母马与公驴交配产生不育的骡子
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C.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D.桦尺蛾体色的基因S的频率由95%变为5%
(★)15.协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共同的表演”,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B.协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猎豹与斑马之间的“军备竞赛”实现了二者的协同进化
D.研究协同进化无法预测某物种的存在
(★★)16.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
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之间存在着共同(协同)进化
C.该类蜣螂的出现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D.如果该类蜣螂可与普通蜣螂交配,则没有生殖隔离
(★★)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也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8.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A.甲、乙
B.甲
C.乙
D.丙
(★)19.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20.图1是对一个物种中两个亚种种群(种群数量较大)的某一性状测量的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果将这两个亚种置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并使之随机交配而进行
基因交流,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基因交流后,下列4种根据预测的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21.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Ⅱ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22.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
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
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
A.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
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
D.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
(★★)23.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4.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属于趋同进化。
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A.通过相互选择,不同生物的基因库最终相同
B.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
C.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产生了相似的适应性
D.不同生物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
(★★)25.野生番茄含有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具有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俗称小白蛾)三种害虫的抗性。
下列相关推论中正确的是()
A.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B.长期种植野生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C.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长管蚜和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三种害虫与野生番茄相互作用、协同进化
(★★)26.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3月11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一并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
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
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
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
(★★)27.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见下表。
已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依次为R、r+和r+,且R对r+、r为显性,r+对r为显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红花植株
白花植株
黄花植株
初次调查
64%
36%
0
二次调查
36%
25%
39%
A.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
B.该种植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40%,二次调查时为20%
D.基因r+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基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8.科学家在研究昆虫甲和昆虫乙的关系时,获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条件
温度(℃)
34
34
29
29
24
24
相对湿度(%)
70
30
70
30
70
30
存活率(%)
昆虫甲
0
90
14
87
71
100
昆虫乙
100
10
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