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docx
《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失业
一、失业的定义
失业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一种无业状态。
具备四个条件:
1.劳动年龄。
世界大多数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是16-65,我国规定,男性为16-60、女性16-55.;2.劳动能力;3.愿意就业;4.没有工作。
属于失业范围的包括(美国对失业的定义):
1.新加入劳动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下在寻找工作已达四周以上的人。
2.为了寻找其它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3.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4.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非自愿离职者。
二、失业率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失业率=失业人数/总劳动人口。
失业率越高,表示就业善越差,通常认为失业率为4%是比较能够接受的水平。
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失业失业统计。
政府主要从事劳动角度,统计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这部分人主要依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而生活。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是非农业人口、16-50(45)岁、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工作、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人。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在4%左右。
为了弥补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不足,2005年底,我国开始统计“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的对象包括16岁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半年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没有工作、调查时点前3人月内找过工作、有工作即可上班的人员。
三、失业类型
(一)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是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如本科毕业要求起薪6000元,在西部地区就不容易找到工作。
这种失业人员就是自愿失业。
(二)非自愿失业
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叫非自愿失业。
1.摩擦性失业。
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
即使充分就业也要有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流动过程包括劳动者的新老交替、人们出于资源配置优化和判断的原因而转移就业职位等。
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辞职,但信息不畅,找工作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就是摩擦性失业。
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叫做“自然失业”。
二战期间美国的自然失业率为1%;20世纪50年低在1.5—2%之间;20世纪60年代为4%;20世纪70年代为5%;20世纪80年代为6-7%,随时间推移,自然失业率在不断上升。
2.结构性失业。
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的特点是空缺职位与失业者并在,空缺职位要求的技能与失业者具备的技能不相同。
如企业要求高级技术人才,失业人员只具备初级技术水平。
(1)经济结构调整。
随城市化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而第三产业与新兴产业对劳动者需求增加。
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本身的需求不同。
如下岗的纺织女工很难在短期成为电脑技术人才。
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生和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北京、上海、青岛、福州、深圳等出出现技术工人短缺。
(2)地区供给不对称。
北京、上海、广东是应届毕业生愿意去的地方,其次是浙江、江苏。
这些地方对人才的需求较多,但远远比不上供给量。
国内的高校、海外留学生及外国毕业生到这里来求发展。
而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人才缺乏。
高素质的人才向东部地区流动,造成西部人才缺乏,而低素质的人才容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淘汰。
另外人口流动的限制也是一个原因。
(3)技术进步。
可以导致对劳动需求结构的变化。
劳动者如果不能适应科技革命,无法跟上技术进步,就无法胜任新的工作,这部分劳动者必必人被抛入结构性失业的队伍。
3周期性失业。
指劳动人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
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复苏与繁荣期,各企业扩大生产,就业增加,衰退和萧条阶段,国民经济总需求或总产出下降时,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也会减少,失业增加。
这种需求变化又会引起对劳动力的派生性需求的变化。
在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国民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会排斥就业,形成周期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有些行业或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动而变动。
四、失业的影响
(一)社会影响
1.家庭不稳定。
当户主失去收入或者收入减少时,家庭的消费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就会受到损害。
据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中30%的父母无业,33%的父母下岗在家待业,34的父母在企业工作,只有3%的国家机关工作。
其中60%以上的父母没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
2.丧失信心。
容易失业的人一是青年;二是45岁以上的低学历者和长期失业者,三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妇女。
这些人既承担失业的损失,本身又是市场的弱者失业之后很容易被边缘化。
心理研究表明,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去世或学业失败,失业者因为失去收入或者收入降低,容易丧失社会影响力,地位上被边缘化,最终情感上遭受巨大打击,对生活失去信心。
日本每年有3万人自杀,98年金融危机期间,日本的自杀率相比前一年提高34%。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韩国和香港工区男性自杀率提高40%,女生自杀提高20%。
3.影响社会稳定。
大规模失业以及严重的贫困会使失业者和就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带来贫富两极分化,促使犯罪增加,临川社会稳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经济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负相关关系,即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表明: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比潜在GNP低2.5%。
也就是失业率提高1%,经济增长2..5%。
理解时就注意:
1.它表明失业率与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
2.5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
20世纪60年代是1:
3;70年代是1:
2.5-2.7;80年代是1:
2.5-2.9.3.这一定理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情况。
在充分就业的情总下一般估算为1:
0.7.
例如美国1983年失业率高达9.5%,超过公认的自然失业率6%的3.5个百分点,当年的GNP缺口为3.5*2.5%=8.75%,损失高达2900亿美元。
五、扩大就业的措施
1.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2.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
3.逐步取消流动限制;
4.需求管理政策。
第二节通货膨胀概述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马克思: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纸币流通。
在贵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可能出现通货过多的现象。
因为贵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它能通过储蓄手段的蓄水池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通,使之与商品流通相适应。
其次,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如果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次性的或临时性的,或者只是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这都不能算是通货膨胀。
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生产的需要……”。
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的导致物价上涨”。
萨缪尔森指出:
“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普遍上升”。
理论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
(1)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划等号。
货币过多是相对于实现的商品总量来说的,不可否认,货币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但依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不单是价格总额,还有货币流通速度。
就是在商品总量和货币量相适应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会使流通中货币过多。
所以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划等号。
(2)不能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划等号。
通货膨胀通常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决不能反过来讲,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另外在一些采取程度不同的物价管制政策的国家,过多的货币供应并非都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
通货膨胀的定义:
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货币贬值以及总的物价水平不同形式的(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划分
(1)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或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发展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但持续的时间很长。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率在2.5%以下的不能称为通货膨胀;达到2.5%的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2)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或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价格飞速上涨,货币贬值达到天文数字,正常的经济活动日趋紊乱,最后导致整个货币制度的崩溃。
如一战后,1923年的德国,一个月物价上涨数十倍,最后,马克只相当于原来价值的万分之一。
二战后的旧中国,出现了
自1937~1949年长达12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升超过万亿倍。
巴西1986年通货膨胀率达234%,1989年更猛增至1765%。
(3)跑马式的通货膨胀,也称快步小跑式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这种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存纸币,尽可能地储存实物,以避免遭受损失。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不同划分
(1)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或被遏制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表现为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
(2)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
其特点是商品价格是开放性的,随市场供求自由涨落,只要出现通货膨胀,其价格水平明显上升。
因此物价指数的变化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同划分
(1)需求拉上型,即单纯从需求角度寻求通货膨胀的根源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货物”。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
一是在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过快。
多数人持这种观点。
二是经济体系对货币需求大大减少,即使在货币供给无增长的条件下,原有的货币存量也会相对过多。
(2)成本推进型,即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假说。
具体指由于商品成本上升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现象。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
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
(3)结构型,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虽然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但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水平上升,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4)混合型,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上,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还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5)财政赤字型,其本质上是属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但它的侧重点是强调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6)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100%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00%
1)期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高低是通过各种价格指数来衡量的,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价格指数有以下三种:
1.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priceindex)
该指数是根据家庭消费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编制的。
这一指数的优点在于资料容易收集,公布次数较频繁,因而能及时反映影响社会公众生活费用的物价趋势。
缺点是包括的范围较窄,不能反映各种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2.批发物价指数(WPI,wholesalepriceindex)
该指数是反映包括原材料、中间品和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的批发价格的变动状况的物价指数。
其优点是能较灵敏的反映生产者和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缺点是没有将各种劳务包括在内。
3.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GNPdeflator)
该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其优点是包括的范围广,除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因而它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
缺点是编制国民生产总值的物价平减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一般只能一年公布一次,因而不能及时反映物价的变动趋势。
以上三种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
由于这三种物价指数涉及的商品和劳务不同,计算口径也不同,因此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各种物价指数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也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使用最普遍的是消费物价指数。
第三节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比较复杂,对此各国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出了各种分析,较为流行的有四种,即:
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供求混合推进说和结构学说。
一、需求拉上说
需求拉上说是西方经济学界出现较早的通货膨胀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当经济中总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了在现行价格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需求拉上说的分析解释可从图中得到说明。
图中,AS表示总供给曲线,AD表示总需求曲线的初值,产量从0增加到Y1,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1,决定价格水平是P1,总产量水平是Y1;当总需求曲线从AD2到AD3,价格从P2到P3,产量从Y2提高到最大Yf;当总需求曲线从AD1到AD2,价格从P1到P2,产量从Y1提高到Y2。
价格从P2到P3时,叫做“瓶颈式通货膨胀”,在产量达到Yf即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不再增加,,总供给曲线AS垂直于横轴,收入水平不再增长,总需求的增加几乎全部通过物价的上涨(提高)反映出来,即进入凯恩斯所谓的“真正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可以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等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需求方面的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上需求的变动。
根据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自发性需求拉上型,其总需求的增加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由于预期的成本增加;
(2)诱发性需求拉上型,主要是由于成本增加而诱发了总需求的增加;
(3)被动性需求拉上型,由于政府增加支出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
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构成,总需求增加包括了消费需求增加、投资需求增加和政府需求增加。
由于国民收入分配向消费倾斜,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同时消费品供给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整体上涨,叫消费需求膨胀;由于积累率过高、投资规模扩大引起的需求膨胀,称之为投资需求膨胀;由于政府过度支出而引起的需求膨胀,则称为政府需求膨胀。
从货币因素来看,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
(1)经济体系对货币的需求大大减少,即使货币供给不增长,货币存量也会相对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相对增大;
(2)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过快,也会导致总需求相对增大。
货币供给过多造成需求膨胀与投资需求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效果是相同的,但对利率的影响是不同的。
投资需求膨胀会导致利率上涨,而货币供给过多会造成利率下降。
二、成本推进说
成本推进说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总供给方面产品成本的上升。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
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图中,AD表示总需求曲线,AS表示总供给曲线,假定二者的交点为经济充分就业条件下供求均衡点,由此得到初始的价格水平P1和收入水平Yf。
当成本增加时,企业会在同等产出水平上提高价格,或在同等价格水平上只提供较少的产出,因而总供给曲线会由A1-AS向上移动至A2-AS,甚至A3-AS。
当总需求不变时,价格水平则由P1上至P2,甚至P3,而收入水平则下降至Y2,甚至Y1。
因此,成本推进学说认为,正是由于成本的上升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升,并导致了收入水平的下降。
成本推进说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中,有组织的工会和垄断性大公司对成本和价格具有操纵能力,是提高生产成本并进而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
1.工资推动型。
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工会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迫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会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形成“工资价格螺旋”。
不是任何工资水平的提高,都会引起价格上涨,工资提高的幅度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幅度,不会引起价格上升。
即使工资提高的幅度大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但不是工会发挥作用,也不是工资推动型,而是需求拉动型。
2.垄断性大公司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也可能人为提高产品价格,由此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前提是有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条件下,卖主可以操纵价格,价格上升的速度大于成本上升的速度,以赚取超额利润,这种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形成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通胀时,要达到均衡,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下降,必然导致就业率下降,这种条件下的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此外,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型起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进说
需求拉动说撇开供给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而成本推进说则以总需求给定为前提条件来解释通货膨胀,二者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尽管理论上可以区分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但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即“推中有拉,拉中有推”如过度需求导致价格上涨,涨价又促使工会要求涨工资,转化为成本推动型。
也可以从从成本上涨开始。
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图中,a1-AS和AD1的交点于C点,价格Pc,物价水平上涨致生产成本相应提高,必然使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由A1-AS移至A2-AS,物价水平则上升至上升至Pe;为保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政府不得不增加支出,总需求增加,当总需求曲线AD1移至AD2时,物价水平由Pe上升到Pf;物价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应提高,必然会使总供给减少A3-AS,物价再次增加到Pg,为保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政府不得不增加支出,总需求增加,当总需求曲线AD3,价格也上涨到Pi。
从而形成由需求冲击开始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
类似地也可能发生由供给冲击开始的通货膨胀。
当发生一次性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时,如果需求并不增加,通货膨胀则不会持久。
但如果供给的减少导致政府为避免经济下降和失业增加而扩大需求,则必然发生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四、部门结构说
一些经济学家从经济部门的结构方面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发现即使整个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部门结构方面的变动因素,也会发生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说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
1.需求转移型
由于经济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会转向其他部门,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因此需求增加的部门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会使工资和产品的价格上涨。
如果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具有“刚性”特点,未能相应下跌的话,则物价总水平就会上升。
2.外部输入型
一国经济部门可分为开放性部门和非开放性部门。
对于小国经济而言,外部通货膨胀会通过一系列机制传递到其开放性部门,使其通货膨胀率向世界通货膨胀率看齐,从而导致全面性通货膨胀。
3.部门差异型
一国不同的经济部门,如产业部门与服务部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有差异的,而各部门之间的货币工资的增长却存在互相看齐的倾向。
当发展较快的经济部门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加货币工资时,其他部门由于向其看齐也会提高货币工资,从而引起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在农业落后条件的制约下,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往往不得不通过增加农业开支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引发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可以预期时,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1.皮鞋成本。
通货膨胀时,购买力下降,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就把更多的钱存入银行,从而必须多去几次银行。
这种多去几次银行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经济学家称为皮鞋成本(多磨点鞋底)。
2.菜单成本。
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价格必须付出的成本。
3.税收扭曲。
税收标准根据货币收入确定的。
通货膨胀时,标准不变,名义收入增加实际收入不变时,税收实际增加了。
例,规定1000元为起征点,1000以上部分征收20%所得税,通货膨胀为10%,为保证实际工资不变,名义工资从1000提高到1100元。
1000不交税,而1100要交20元的税,实际工资就只有1080元了,低于实际工资1100元。
4.固定收入者受损。
一般来说工资随预期的通货膨胀调增,影响不大。
但依靠存款利息或固定收入生活的人,购买力下降,生活受苦。
(二)不能预期时,对经济的影响
1.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
债务契约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利率,发生通货膨胀后,债务契约无法改变,从而使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
贷款人不愿发放长期贷款,减少投资,如住房建设投资的影响。
如,你借给张三100元钱,商定好一年后连本带息共还你110元。
但是如果一年后物价水平上涨了20%,则这110元的购买力还不如现在的100元,这样你就损失了一部分购买力,而张三却从物价水平上涨中得到了好处,其数量恰好等于你损失的那一部分购买力。
再如,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讲,工资收入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收入。
在物价持续上涨时,且工资提高幅度往往低于物价上涨幅度,从而使其一部分应得收入被企业(或政府)无偿占有。
这一点对于退休工人来讲最为明显。
因此只要存在着工资对物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