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452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习资料高中历史32美国国父华盛顿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美国国父华盛顿

【课标要求】

1、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

2、 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华盛顿的成长历程,认识影响华盛顿思想变化的时代背景。

了解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认识华盛顿个性特点及其领导组织才能与独立战争胜利的内在联系性。

了解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动引退的史实,认识华盛顿的伟人风范;了解华盛顿担任总统期间的政治活动,认识其坚定的共和思想和高超的领导才能。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影视资料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教师应注重历史人物学习的现实意义,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华盛顿的思想及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华盛顿在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使他无愧于“美国之父”的荣誉,而他的奉献、坚韧和宽容精神,更是他留给人们的精神遗产。

通过了解华盛顿的伟大贡献,正确认识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必然性及与华盛顿个人功绩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 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卓越功绩。

2、 华盛顿在领导美国初建过程中的贡献。

【教学难点】

1、华盛顿思想的转变以及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华盛顿在美国国家制度草创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人般的毅力;

他既蓄养过奴隶,又是一个自由民族的统帅。

他功勋卓著而功成身退,确立了美国总统任职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他一生的作为带给美国人民无休止的启示;

他昔日的部下这样告诉人们:

“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请问这个人是谁?

(华盛顿)

(二)讲授新课

一、华盛顿早期的生活经历

1、出生

1732年2月,华盛顿生于北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富有的大种植园主家庭,他的祖先从英国渡海来到弗吉尼亚,创下了最初的基业。

2、童年

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培养起诚实、勇敢、理性又善于冒险等优秀品质。

在孩提时代,乔治·华盛顿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生来就正直诚实,办事极为公道,这与他受到修养极好的父亲智力上和道德上的熏陶有关。

从孩童时代起,他便渴望成为一名正直高尚的人。

他渴望着成为一名驰骋疆场、威风凛凛的勇敢军人,报效国家、人民。

在他的同学中,他总是领导者。

▲故事举例:

“谁砍倒了我的樱桃树?

谁砍倒了我的樱桃树?

才六岁的华盛顿听到父亲的喊叫,知道自己闯祸了。

但他还是就跑了出来,低着头说:

“是我砍的。

问:

“你为什么要砍?

答:

“我想试试看那把斧子能不能砍倒一棵树。

父亲一把抱起儿子,吻了他的额头.他给儿子保留了自尊心,保留了人好奇的本能和探索的欲望,当然也是鼓励了诚实,鼓励了勇于承担。

3、少年

①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但他十分勤奋刻苦,尤其对数学和历史兴趣浓厚,通过自学不断丰富自己,这对他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

②16岁时,学习了土地测量技术,并被任命为英国殖民政府的测量员。

几年的测量生活,艰苦的野外生活,既磨练了他的意志,造就了他不怕困难、乐观豁达的性格,也使他学会了与印地安人交往。

4、青年

①20岁,继承弗农山庄,经营较大的种植园(1752年);

②参加七年战争,屡建奇功,其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得到积累;

③由于对为英国殖民者作战的前景感到失望,辞去军职,回家做农庄主人,并被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

早年的人生经历培养了他优秀的人格品质。

早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他以无穷的精力和毅力率领大陆军南征北战,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华盛顿是如何领导大陆军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英国殖民者,赢得美国独立,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战争时期第一人?

二、领导独立战争

1、战争原因

①根本原因:

英国政府对北美的殖民政策加重对北美人民的剥削,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763年,历时七年的英法战争结束,这场战争最终以英国的取胜而告终,但是战争也使英国国库空虚。

为了弥补沉重的财政负担,英国对其在北美的属地课以重税。

政府先后针对殖民地颁布了“糖税法”、“印花税法”、“茶叶税法”对殖民地人民课以重税。

这些法令严重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导致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北美殖民地的人民与英国的矛盾急剧尖锐

②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1607-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先后建立13个殖民地,殖民地移民大部分是来自英国、爱尔兰、荷兰与德国的农民。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了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

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③启蒙思想的传入

④直接原因(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矛盾激化

华盛顿是英国移民的后代,一个富有的种植园主,早期一直把英国视为自己的“母国”,自称英国忠顺的“臣民”。

他是在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下,才逐渐走上反英道路的。

⑤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决议(1774年)

1774年9月,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同北美其他12个殖民地议会的代表一起,在费城举行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共同商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计。

在华盛顿等人坚决要求下,会议通过以武装抵抗作为最后手段的决议。

2、战争过程

①爆发:

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4)

1775年4月,英国军队和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一带发生冲突,北美人民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历史上称为“来克星顿的枪声”,它揭开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武装斗争的序幕。

②建军:

整编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1775、5)

▲第二届大陆会议:

华盛顿临危受命,决心从整顿军队入手,他一方面筹措粮草和枪弹,充实装备,另一方面加强军事训练,严肃军纪,重视思想教育,号召为自由而战。

大陆军的面貌为之一新,战斗力迅速提高,光复波士顿首战告捷。

(1776、初)

③建国:

发表《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

[议一议]

为什么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独立宣言》提倡自由、民主、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成为美利坚合众国,为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指明了方向。

④转折:

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

[想一想]

战争期间,华盛顿面临着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克服的?

提示:

思想难以统一,物资严重匮乏,兵力不足,兵员未经训练。

措施:

①重视思想教育,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以自由、独立为旗帜,统一人们的思想,激励人们的斗志。

②筹措物资,补充装备,严格军事训练,提高战斗力。

③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实力。

⑤胜利:

约克镇大捷(1781年)

法、荷援助,康华利率英军投降。

这是北美独立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战争到此实际已经胜利结束。

[议一议]

围攻约克镇之前,华盛顿做了怎样的战略战术安排?

提示:

实行北兵南调的军事转移,佯攻纽约,悄然南撤;协同法国海军,切断英军海上退路;与法军合围约克镇,击败英军。

⑥结束:

1783年,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独立

1783年的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民主、独立的国家。

3、胜利原因

请思考:

为什么在相对弱小的情况下,美国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①美国人民为正义的事业而战,人民全力以赴;

②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战争提供了获胜的物质基础;

③国际援助:

取得了法、荷等国际上的军事援助、道义支持;

④华盛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4、胜利意义

①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

既是北美13洲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独立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②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③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华盛顿昔日的部下亨利·李曾说过:

“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是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前面讲到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的过程可见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那么为什么又说他是“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呢?

三、主持制宪(反对封建专制,坚持民主共和)

1、背景

①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辞去总司令职务,回乡务农。

[想一想]

华盛顿离职前提出的四点建议对当时的美国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

主张制定宪法,成立联邦国家,维护各州团结,加强国防力量,有利于当时动荡不安的美国恢复正常秩序,保证国家的统一稳定,对新生美国政治的发展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②邦联政府软弱无能,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邦联条例》(1781年3月):

确定美利坚合众国为一个邦联国家。

实质:

由13个州构成的松散的联盟,各州保持相对独立,邦联政府无权干涉各州内政。

邦联是由独立国家组成的联盟,《邦联条例》实行期间的美国和内战期间的美国都是邦联。

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个不完整的、松散的中央政府,对内由于它缺乏统一的经济财政基础和高于各州的权力,因而无法实现关税、货币和法律的统一,不能很好的起到代表国家,组织各州的事务,这就极大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缺乏共同防御、抵御外敌的合力,也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的需求。

面对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矛盾,美国统治阶级感到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为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必须制定一部新的宪法。

2、经过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出席并主持会议,华盛顿被选为会议主席,在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3、结果

会议通过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取代《邦联条例》,确立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

(1)内容:

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国家元首为总统,实行三权分立。

(2)实质: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3)评价

积极方面:

①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    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它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三权分立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族。

③    它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邦联条例》下的松散联盟,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对外则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

消极方面: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华盛顿的“三进三退”

●“一进”:

就任大陆军总司令,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一退”:

拒绝当国王,避免封建君主专制在美国

●“二进”:

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民主政治。

●“二退”:

1788年夏,宪法通过,华盛顿再次踏上归程。

《联邦宪法》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它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对外则有能力保卫国家安全。

1788年夏天,宪法最终获得通过,华盛顿再次踏上归程。

华盛顿真的能在维农山庄安度余生吗?

美国还需要这位开国元勋吗?

●“三进”:

就任总统,维护和完善了国家民主政治制度。

四、首任总统

1、就职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1789年美国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成为各派都能接受的人选。

4月30日,在纽约市的联邦大厦,华盛顿宣誓就职。

2、上任时面临的重重困难

联邦政府羽翼尚未丰满,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陆海军名不副实,等等。

很快,华盛顿就发挥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3、第一届任期

华盛顿把自己当选总统的感觉描绘为“像是走向刑场的囚犯”,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

鉴,也没有先例可循,一切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