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399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docx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作业

1.  题目:

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

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答:

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答:

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

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

利润最大是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

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

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如图

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与上相近)。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

(2)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答:

假定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企业所用的技术是不变的,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并且要素价格Pl和Pk是已知的。

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企业应选择要素的投入组合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2. 题目: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2)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

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

1.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2.城镇居民年增速8%~9%;农村居民年增4%~5%3.不同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4.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5财富分布不公平。

(一)、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了收入差距。

2.收入差距拉开的速率非常快,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从相当均等拉开到这么大的差距,比起经过若干代人才拉大收入差距的情况,冲击力要大得多。

3.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

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

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

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4.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

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

5.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

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前提和基础。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奠定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2.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核心内容。

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偏大。

当前我国政府向农业倾斜的各项政策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有效政策。

3.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重要途径。

地区差距是形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4.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主渠道。

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3.作业3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价格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

均衡价格:

QD=QSQD=14-3PQS=2+6P

14-3P=2+6PP=4/3

需求价格弹性:

ED=-dQ/dP*P/Q因为QD=14-3P

所以:

ED=-(-3)*P/Q=3P/Q

因为:

P=4/3Q=10所以:

ED=0.4

供给价格弹性:

ES=dQ/dP*P/QQS=2+6P

所以:

ES=6*P/Q=6P/Q

因为:

P=4/3Q=10所以:

Es=0.8

2、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为1.2~1.5,如果该商品价格降低10%。

试求:

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解:

已知:

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

Ed=1.2

(1)

Ed=1.5

(2)

价格下降△P/P=10%

根据价格弹性公式:

Ed=-△Q/Q÷△P/P

△Q/Q=-Ed×△P/P

=-1.2×-0.1

=0.12

(1)

△Q/Q=-Ed×△P/P

=-1.5×-0.1

=0.15

(2)

答:

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为12%----15%。

3.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

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解:

总效用为TU=14Q-Q2

所以边际效用MU=14-2Q

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

即MU=14-2Q=0Q=7,

总效用TU=14·7-72=49

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

最大效用额为49

4.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即定,短期总生产函数TP=-0.1L3+6L2+12L,试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2)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3)平均可变成本AVC最小(平均产量APL最大)时的产量;

(4)假定每人工资为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解:

已知:

总产量TP=-0.1L3+6L2+12L

(1)因为:

平均产量APL=TP/L;所以AP=(-0.1L3+6L2+12L)/L=-0.1L2+6L+12

求平均产量APL最大,以L为自变量对上式进行求导,同时令其为零,即:

dAPL/dL=-0.2L+6=0

-0.2L=-6

L=30

答: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30。

(2)因为:

MPL=ΔTP/ΔL=d(-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