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1351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

(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从依附自然、敬畏自然到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转变。

这一态度的转变除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一现实基础外,与西方启蒙理性所宣扬的现代性价值体系的影响密不可分。

西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启蒙理性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机械论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上,其根本目的是使人们通过运用人类的理性和知识,从对神和自然的恐惧中摆脱出来,进而真正实现自立。

但问题在于启蒙理性所宣扬的理性和知识只是能够指导人们操作性活动的技术,却要求把揭示世界因果关系和发展本质的知识当作无用的形而上学予以抛弃,“有用性”成为判断知识的唯一标准,这就意味着启蒙理性所说的理性和知识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排斥价值理性的技术理性。

启蒙理性不仅把知识理解为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技术,而且把自然理解为遵循机械规律运动和满足人类需要的被动客体,进而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而科学技术被看作是人类控制和支配自然的中介和工具。

启蒙理性进一步与资本相结合,形成了以科学技术进步和追求无限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现代性价值体系。

  在现代性价值体系看来,人类之外的自然界只具有满足人类需要和实现人类幸福的工具价值,人类只要凭借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实现无限经济增长,最终达到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

但是,一方面,由于现代性价值体系所说的“人类利益”,本质上只不过是资本的利益;另一方面,现代性价值体系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简单化了人类幸福的丰富内容,同时它所追求的无限经济增长是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限制为前提的。

上述缺陷使得以现代性价值体系为指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没有给人带来所期待的自由和幸福,相反,它不仅造成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唯科学主义盛行,而且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如何正确建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恢复科学和价值的关联,保障科学技术运用的正确方向,成为人们反复探讨的问题。

1866年德国生物科学家海克尔提出了“生态”概念,揭示了地球有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这一观点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生态哲学的范式。

这一范式的基本特点是反对现代性价值体系所秉承的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和机械论的自然观,反对把自然仅仅看作是满足人类需要的被动客体,主张世界万物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的有机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主张立足于“人—自然—社会”彼此联系的整体看待世界,认为自然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也具有其内在价值。

以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和伦理学为基础,西方还兴起了以生态中心论为理论基础的“深绿”生态思潮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等,虽然其具体理论观点存在差异,但其共同点都是反对近代主、客二分的机械论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要求考虑自然的价值和权利,恢复对自然的敬畏。

(摘编自2020年3月2日《光明日报》王雨辰《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对自然逐渐有了支配和控制的态度,这与人类社会生产力提高以及西方启蒙理性宣扬的现代性价值体系密切相关。

B.根据启蒙理性的观点,知识是科学技术的基础,而科学技术则成为人类控制和支配自然的中介和工具。

C.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生态危机完全是由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唯科学主义造成的。

D.由海克尔“生态”概念形成的生态哲学范式,因为其有机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的主张而具有了内在的价值。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层次清晰,论及西方启蒙理性等相关诸多概念,但却杂而不乱,逻辑严密。

B.文章指出了西方启蒙理性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现代性价值体系的缺陷。

C.文章有破有立,以破为主,但最后还是论述了生态哲学范式对于认识自然的积极意义。

D.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将相对深奥的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启蒙理性所宣扬的知识与揭示世界发展本质的知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后者被抛弃是技术理性排斥价值理性的结果。

B.现代性价值体系实际上是启蒙理性与资本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体系对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价值的认识有明显的缺陷。

C.现代性价值体系认为经济的增长就是人类幸福的全部,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以此为指导,让人类错失自由与幸福。

D.以生态中心论为理论基础的生态思潮,反对西方启蒙理性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要求考虑到自然的价值和权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12分)

材料一:

 

 

数据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二:

数字经济具有强渗透性和融合性,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形成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实体经济形态,发展就有了新动能。

白酒是四川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泸州老窖厂区,工厂对关键环节的指标和参数进行分析,实现了智能化拌和、上甑,推动生产智能化、摘酒自动化,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四川,不只白酒,网约车、共享单车、外卖平台等新兴业态,都通过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了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川作为全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始终紧跟信息技术步伐。

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着力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5+1”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就是要发挥这个“1”的撬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字潮起川蜀潮生》,《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9日)

材料三:

当前,网络购物、在线外卖、手机支付等数字化消费场景,已像柴米油盐一样,进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等数字化融合场景,持续产生着“化学反应”,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作为世界网络大国和数字经济大国,更加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要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数字化产业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站上数字化高地。

5G通信将打破信息传输的带宽限制,数字技术的驱动引领效应将更加明显,数字经济将不断开辟新赛道。

积极抓住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发挥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优势,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就会更加强劲。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1日)

材料四:

当前,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如火如荼。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层面,需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化发展,稳步提升对通信网络建设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同时,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积极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数字资源的交互效果,为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还要采取更多措施、投入更多资源,加快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发展数字经济,人才是关键。

需着眼长远,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等大力培养数字经济专业化人才,重点突出对人才原创性、基础性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着力打造一批基础理论功底深厚、研发技术过硬的数字经济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

(《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的现实路径》,《经济日报》(2020年02月18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4年到2018年的五年里,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占GDP比重也在持续上升。

B.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占比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C.2018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规模远大于其他地区,珠三角地区次之,这两个地区数字经济总量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一半以上。

D.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

东北、西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四川,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业态,因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推动了当地经济迅猛发展。

B.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四川提出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5+1”现代产业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数字经济的撬动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

D.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到位导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6.我国应该如何发展壮大数字经济?

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15分)

响器

刘庆邦

大笛刚吹响第一声,高妮就听见了。

她以为有人大哭,惊异于是谁哭得这般响亮!

当她听清响遏行云的歌哭是著名的大笛发出来的,就忘了手中正干着的活儿,把活儿一丢,快步向院子外面走去。

他们这里生孩子不吹,娶新娘不吹,只有死了人才请响器班子吹一吹。

大笛不可抗拒的召唤力是显而易见的,不光高妮,庄上的人循着大笛的声响纷纷向死了人的那家院子走去。

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响器班子在院子一角,集体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吹奏。

这是镇上崔豁子的响器班子,那个年长些的就是四乡闻名的崔豁子。

他们吹奏出的曲调一点也不现代和复杂,有着古朴单纯的风格。

不消说,曲调代表的是人类悲痛的哭声,又绝不模仿任何哭声,它更接近旷野里万众的欢呼,天地间隆隆滚动的春雷。

人们静默地听着,只一会儿就不知身在何处了。

死者出殡时,响器班子是在行进中吹奏。

响器在旷野里吹奏,跟在庭院里吹奏给人的感觉又不同些。

收去庄稼的千里大平原显得格外宽广,麦苗长起来了,给人间最隆重的仪式铺展开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

在长风的吹拂下,麦苗又是起伏的,一浪连着一浪。

高妮不认为麦苗涌起的波浪是风的作用,而是响器的作用,是麦苗在随着响器的韵律大面积起舞。

不仅是生性敏感的麦苗,连河水,河堤外烧砖用的土窑,坟园里一向老成持重的柏树等等,仿佛都在以大笛为首的响器的感召下舞蹈起来。

响器的鸣奏对举哀队伍的帮助更不用说,有了响器的点化,哭就变成了对生死离别的歌咏,就有了诵经的性质,并成为人类世代相袭的不朽的声音。

高妮走在响器班子左侧前面一点,为了听得真切,看得真切,她不惜倒退着走路。

高妮心中热浪翻滚着,她不可避免地泪流满面了。

麦地里腾起的尘土刚粘附在她的泪痕上,后续的更加汹涌的泪水就把前面的泥土冲刷掉了。

死者入土后,响器班子拐上大路,直接向镇上走去。

高妮有些不由自主地尾随过去。

崔豁子问,你跟着我们干什么?

高妮的回答连她自己事先也没想到,她说,我想跟你学吹大笛。

崔豁子把高妮上下打量了一下,说,回去请你爹来找我吧!

高妮大喜过望,两眼顿时开满泪花,一路小跑回去了。

高妮家的人不同意高妮去学吹大笛。

因为吹大笛不是女孩子家干的事。

父亲打了她,下手很重,把她打哭了。

她听见了自己的哭声,哇哇的,通畅而嘹亮,像是从肺腑里发出来的,底气相当足,跟大笛的声音也差不多吧。

父亲不许她哭,命她憋住,憋住!

可是她却往大里调整了口型,哭得更充分了。

父亲拿过一块毛巾,塞进她嘴里去了。

鼓着腮帮子貌似吹大笛的高妮,只能在脑子的记忆里重温大笛的音响。

大笛响起来了,满地的高粱霎时红遍,它与天边的红霞相衔接,谁也分不清哪是高粱,哪是红霞,哪是天上,哪是人间。

然而好景不长,地上刮起了狂风,天上下起了暴雨。

那风是呼啸着过来的,显示出无比强大的吹奏力。

地上的一切,不管是有孔的无孔的,疾风都能使它们发出声响。

屋顶的茅草被卷向空中,发出像是雨燕的叫声。

母亲把她嘴里的毛巾掏出来时,是让她吃饭。

她咬紧牙关,不吃。

不光不吃饭,连话也不说了。

 

父亲请来一位亲戚,帮着做高妮的工作。

这位亲戚用历史的观点,说吹大笛属于下九流行业,一个人如果选择了吹大笛,一辈子就被人看不起了。

说得苦口婆心,可高妮仍坚持绝食,拒绝说话。

后来这位亲戚对高妮父亲说,人各有志,算了,给孩子一条活路吧!

  没人会关心高妮为练习吹大笛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一个人来到世上,要干成一件事,吃苦受罪是不言而喻的。

两三年后,高妮吹出来了,成气候了,大笛仿佛成了她身体上的一部分,与她有了共同的呼吸和命运。

有人说她的大笛能呼风唤雨,要雷有雷,要闪有闪;能让阳光铺满地,能让星星布满天。

只要一听说高妮在哪里吹大笛,人们像赶庙会一样,蜂拥着就去了。

消息传到外省,有人给正吹大笛的高妮拍了一张照片,登在京城一家大开本画报上了。

照片的题目没提高妮的名字,只有两个字——响器。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笛刚吹响第一声,高妮就听见了……”,文章开篇先声夺人,突出了大笛对高妮的影响力,大笛声仿佛唤醒她“沉睡”的内心。

B.响器在旷野里吹奏,高妮听得“泪流满面”,写出高妮被大笛征服、沉浸在大笛的曲调中难以自拔,有力地突出了音乐的感染力。

C.高妮想进响器班子学吹大笛,家人竭力反对,小说围绕高妮与父母间的矛盾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借以表现高妮的情感世界。

D.文中写高妮学大笛的过程,用笔极简,作者通过人们对她演奏大笛的神化,侧面表现其技艺高超,她为此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

8.请对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以赏析。

(6分)

9.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

少以明经擢第。

永徽中,解褐吴王府典签,调授营州户曹。

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诱扇奚、契丹侵掠州县,后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同反。

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

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

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

“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

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乃以灵、夏为边界。

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

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

”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

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

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而还。

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

则天问其故,对曰:

“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

”则天大加叹异,擢拜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

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

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

“恨用卿晚。

”谓诸宰相曰:

“休璟练习边事,卿曹十不当一。

”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延和元年七月薨,年八十六,赠荆州大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旧唐书·唐休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

B.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

C.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

D.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就是明习经学,是汉武帝时期开始的选举官员的科目,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渠道。

唐朝时为科举的基本科目。

B.“褐”本来指的是粗布或粗布衣服,文中“解褐”一词意思是脱去布衣换上官服,开始步入仕途,担任官职。

C.表是古代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比如《出师表》和《陈情表》等,这与《史记》体例中的“表”内涵并不相同。

D.薨,古代专用于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古时对于不同级别的人的去世有不同叫法,如称帝王死亡为“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扰和反叛,唐休璟率领军队在独护山打了大胜仗,斩获颇多,被破格授予丰州司马的官职。

B.唐休璟反对有人提出的丢弃丰州的建议,认为丰州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适于农业生产,放弃对国家不利。

C.在吐蕃军队自洪源谷进犯凉州的时候,唐休璟观察了敌情之后,身先士卒,连克敌军,这让吐蕃人甚是敬畏。

D.唐休璟对戍边战备很有心得,西北地区山川要害之处,他了然于心,颇受武则天赏识,认为他对敌作战能以一当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

(5分)

(2)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暮春

杜甫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注】此诗作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暮春,诗人在夔州。

大历三年,杜甫乘舟出峡,南下洞庭潇湘。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描绘了巫峡暮春时节的景色,营设了一种空廓明丽的意境,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B.颔联写出了巫峡地界一年四季多风多雨的自然景况,也是真实表现了当地的气候特征。

C.颈联用“新暗”、“欲红”写出柳与莲色彩的变化,呼应题目“暮春”这一特定季节。

D.尾联写洲渚之上水鸟鸳鹭挟幼鸟自由翻飞,又随意聚落在一处,暗示了自身的处境。

15.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6分,每空1分)

(1)《离骚》(节选)开篇,总写心境后阐明伤感原由的一句是“”。

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一句,句意仿用了《离骚》中“”一句。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描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虚写在高塔上见到辉煌景象的一句是“”,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共9分,每题3分)

这段时间,闭门塞户过日子,正好窝在家里读书。

之前的参考书还有好几本没读过,①便从中挑出翻译家钱歌川先生著作——《北平夜话》翻起来,果然只用多半天就看完了。

原是要当作北京文化史料来看的,不想竟是本散文集。

以往对钱文接触不多,今日一阅,果然大有相见恨晚又正逢其时的感喟。

这只能归咎于自己的,印象中的钱歌川先生似乎一直是以翻译家的身份出现的,打开图书馆里钱氏著录一览表,最受欢迎和畅销的尽是②《翻译的基本知识》《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解》和《英文语法作文大全》这类书。

但是陈子善先生经过统计,发现钱歌川先生的散文创作在现代文坛上是的,③以数量而论,仅次于周作人,超过了林语堂和梁实秋;就质量而言,同样是现代文坛散文作家里成就斐然的一位。

好在,眼下终于有了一睹钱歌川文采的契机了。

回到《北平夜话》,钱先生是以一种乐天清闲的心态游北平的,很能体察北平这座城市的妙处。

从小处看,作者发现北平不论是绸缎店里的织物还是街头小贩出售的烧饼,上面总少不了苍龙这种代表帝王的图案,恐怕是只有做过六朝古都的北平才独有的景致,可谓。

往大处说,像北平的饮食和娱乐都要有足够清闲和风雅的态度去感受。

④伦敦人见面寒暄常说“天气好”,江浙一带人们见面则互道“发财”,而北平人问候时最爱说“吃(过)了吗?

”……()。

在这一前提下,无论北平的菜馆或小吃,就都有了另一番滋味。

事实也确实如此,北平是一座美食之城。

闹市中、名园里都不缺美食相配,不同馆子的饭菜还有各自不同而新鲜的吃法,令初来乍到的远客眼界大开。

季羡林、林语堂都曾说过,北平是世界上最好的住家的地方了。

可见,北平这座城市的魔力。

17.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①中破折号表示解说,和《林黛玉进贾府》中“一时众人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用法相同。

B.第二段②中《翻译的基本知识》《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解》和《英文语法作文大全》用书名号表示是一部书的名称。

C.第二段③“单以数量而论仅次于周作人,超过了林语堂和梁实秋;以质量而言,更是现代文坛中散文作家里成就斐然的一位”中的分号表并列。

D.第三段中④中“天气好”“发财”两处,引号表示间接引用;“吃(过)了吗?

”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浅陋无知鹤立鸡群一叶知秋不容置疑

B.目光短浅鹤立鸡群见微知著不容小觑

C.目光短浅首屈一指一叶知秋不容置疑

D.浅陋无知首屈一指见微知著不容小觑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表述准确、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此说来,一地人的生活重心折射一地的问候语,北平人“每日除闲游之外,当然只

有吃了”。

B.一地的问候语折射一地人的生活重心,如此说来,北平人“每日除闲游之外,当然只

有吃了”。

C.如此说来,一地的问候语折射一地人的生活重心,北平人“每日除闲游之外,当然只

有吃了”。

D.一地人的生活重心折射一地的问候语,如此说来,北平人“每日除闲游之外,当然只

有吃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

面对病毒的入侵,机体的免疫系统设置了五道“关卡”。

在血液中,就有一套由补体蛋白形成的保护体系,被称为补体系统,是这五道“关卡”中的第二道“关卡”。

①?

当病毒进入细胞时,补体系统被激活,②:

一是补体蛋白在被感染细胞表面打孔,诱导被感染细胞死亡,细胞在死亡过程中,进入其中的病毒也随之被分解、清除;③,提醒巨噬细胞吞噬被感染细胞,从而在巨噬细胞内部将所吞噬的被感染细胞连同病毒一起降解,达到清除或杀灭病毒的目的。

21.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5分)

武汉电视台正在策划一个“抗疫最美志愿者”宣传短片,实习策划小刘写了一段赞美志愿者的宣传语,以下是初稿:

他们用温暖的话语,亲切的笑容,把一颗颗抗击疫情的心浸润着,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真诚的抚慰,无私的关爱,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意蕴,他们谱写出一曲曲志愿服务的赞歌;满腔的激情,被他们用来书写一篇篇疫情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