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县政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1114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大县政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大县政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大县政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大县政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大县政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大县政府.docx

《最大县政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县政府.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大县政府.docx

最大县政府

“最大县政府”如何制造

农业局现有干部职工955人,交通局有1868人,水利部门有3000人左右……;开科级干部以上会议时,礼堂黑压压一片;城管要是同时铺开,一条街可以分好几名……

 

记者去调查湖南溆浦县环保局“交1万可上班超编80人”,却发现环保局只是“小巫”。

该县行政机构臃肿超出想象,套用流行的说法,可以称得上“世界最大县政府”了…[详细]

行政机构该“消肿”了

http:

//view.QQ.com 2009年08月12日06:

58 荆楚网 何耀超 我要评论(165)

资料图

在湖南溆浦县,如果说县环保局干部职工117人算多的话,局长向长进觉得自己很冤,他说其他部门的人员更多。

(2009年8月11日《成都商报》)

溆浦县环保局只有编制20多人,超编约80人,向局长竟说人员并不多。

先看看其他单位的人数:

交通局共有干部职工1868人,农业局现有干部职工955人,国土局至少500到600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也有160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难怪向局长觉得很冤。

一些地方的行政机构人员臃肿,人们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但是,溆浦县部分行政机构人员臃肿的程度,完全超出人们意料之外。

根本不考虑编制,导致编制失控,人员不断增加。

正如向局长所言,溆浦县行政机构是“兵多将广”。

行政机构人员臃肿具有明显的弊端。

许多行政机构的人员平时没有多少真正的事好做,有事了不知该谁做,互相推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溆浦县城管局有74名执法人员,有群众笑称:

“县城巴掌大的地方,横竖也就几条街,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城管。

”即使有这么多人,居民反映“县城的小商小贩也不见有多大改观”。

溆浦县环保局的人员甚至可以领基本工资不上班,真的难以置信。

行政机构人员的膨胀,使财政支出越来越大。

这已成为制约社会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方面的投入肯定不足,各级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力度肯定也不够。

就算财政想养起这些人,也是力不从心,毕竟财力有限。

财政经费不足,部门受到利益驱动,只好乱设卡,乱收费,挖空心思搞创收,于是各种小金库和各种不合理摊派明目张胆地大行其事。

一名干部称,溆浦县林业局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当然少不了一些行政收费和罚款,商品木材的收费和行政罚款是主要经费支持。

行政机构人员臃肿,就会人浮于事,增加财政负担,形成官僚作风。

这样,就很难执政为民,就很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各地的行政机构该“消肿”了。

网贴引发连锁反应,揭开“最大县政府”盖子

[环保局纪检组长被局长打了?

]

溆浦县环保局纪检组长龙开武7月20日挨了黑拳,怀疑是局长向长进干的,于是把事情经过发到红网投诉。

贴中称:

该局因有人举报,受到省市两级环保局来人调查,局长怀疑举报系纪检组长所为,遂报复…[详细]

湖南溆浦县被曝欲进机关工作须交1到2万押金

http:

//view.QQ.com 2009年07月29日08:

05 南方新闻网  我要评论(100)

日前,湖南省环保厅监察室在环保厅网站上回应对于溆浦县环保局的举报时,“无意”中曝光了进人潜规则———溆浦县直机关进人普遍要收“押金”(或“集资款”)一万元到两万元,甚至还有人交了钱都没班上。

纪检组长称自己被局长打了

发现“进人潜规则”的湖南知名维权网友张洪峰向本报记者介绍说,最早是湖南省溆浦县环保局纪检组长龙开武7月20日挨了黑拳,龙怀疑是局长向长进指使“黑社会”人士干的。

于是把事情经过和照片发到红网投诉。

“环保局长雇凶打人”事件及县政府回函

与红网有合作关系的张洪峰在博客上把照片和材料发表后,对龙开武在材料中提到曾有人向省市的上级单位举报该局的重大问题发生了兴趣。

于是到湖南省环保厅网站上查询相关投诉,没想到一下就发现了那条颇令他吃惊的投诉和回应。

一个县环保局117人

6月18日,有人在湖南省环保厅网站发帖《关于湖南溆浦县环保局向长进同志的情况反映》,发帖人自称是湖南省溆浦县环保局环境监察中队的工作人员。

上图页面内容为:

关于湖南溆浦县环保局向长进同志的情况反映

尊敬的上级领导:

我们是湖南省溆浦县环保局环境监察中队的工作人员。

我们真的实在没有办法,特向你们反映,请你们在万忙之中,帮助我们解决。

我们主要反映三件事:

一、退回收取的押金一万元。

我们是退伍回来分配在环保局的,刚分进来时,向长进局长制订土政策,凡新进来的人员都必须向局里暂借一万元,说好连本带息归还。

我们都是军人,听说是支持局里工作,也就都交了。

可过去了近八年,我们问了他几次,他说不还了。

我们真的很生气,我们保家卫国,回到地方还受窝囊气。

我们不是一个人,这涉及到近60多个人,我们工资本来不高,也就千把块钱,再说我们都有借条,作为一局之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呢?

而且他自己侄儿向祖国,连安置卡都没有,也在我局,他根本就没交啊!

二、胡乱进人。

向2002年调来我局任局长,刚来时,我局只有工作人员不到50人,因我局环境监察中队是自收自支编制,向利用这空隙,每年大量进人,一大批下岗的甚至无业人员都进来了。

现在我局是117人了。

如:

罗淑娟,原是在外打工,现在环保局上班,拿着工资,自己却在外面做生意;黄细珍,原下岗多年,后通过向在我局,拿着工资,从来不来我局上班;覃定刚,是做服装生意的,在向的帮助下,在我局工作,现仍在做生意,社会影响极坏。

象这类人,还有好多个。

大家都说,进环保局要花钱;花了钱,是烂崽也可以进环保局。

三、私分排污费。

我局现征收排污费在。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监察室答复如下:

针对以上反映问题,怀化市环保局纪检组高度重视,先后与溆浦县环保的5名班子成员和6名环境监察大队工作人员,通过个别了解、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就以上问题进行了逐一核实。

一、关于“乱进人”的问题。

经查证:

从2004年1月至今,溆浦县环保局除政策性安置的复退军人外,共进了4人:

黄细珍、覃定刚、杨金花、罗素娟。

这四人都是由当时的县主要领导签字,经环保局党组集体讨论同意调入或新进的。

二、关于进人收钱的问题。

经查证:

溆浦县环保局进人收钱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不是向长金到任后才规定的。

早在1999年王修榜任溆浦县环保局长时就规定:

凡新进环保局人员每人必须向局里交1万元押金或集资款。

向长金于2003年6月到任后也一直沿袭前面做法,但给新进人员都出具了借据。

据了解,溆浦县大多数县直单位采取了这种做法,有的单位每人收取2万元,有的收了钱还无班可上。

(作者注:

此处的向长金应属笔误,正确应为向长进)

三、关于私分排污费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所反映问题与实事不符。

该局在排污费的核定、征收与管理上比较规范。

一是收款收据统一使用排污费专用收款收据;二是收费全部直接进入人民银行国库;三是收费实行三大块管理,规模工业企业由局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建筑噪声超标排污费由管理股负责,乡镇的三产由环保局的9个监察中队负责,三大块都与局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进人收钱做法并非环保局独有

湖南省环保厅监察室7月22日的对此做出回应,原来县直机关上岗前先交钱在当地是惯例。

“经查证:

溆浦县环保局进人收钱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不是向长金(注:

应为向长进)到任后才规定的。

早在1999年王修榜任溆浦县环保局长时就规定:

凡新进环保局人员每人必须向局里交1万元押金或集资款。

向长金于2003年6月到任后也一直沿袭前面做法,但给新进人员都出具了借据。

据了解,溆浦县大多数县直单位采取了这种做法,有的单位每人收取2万元,有的收了钱还无班可上。

记者昨晚查询湖南省环保厅网站时发现这个投诉的帖子已经被删除了,但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的缓存页面看到它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就在湖南环保系统工作的张洪峰认为“乱进人”问题肯定存在,他做了一个对比:

溆浦县环保局117人,而经济发达很多的湘潭县环保局却仅有40人。

张洪峰对进人交钱一事大为感慨,他在博客里写道:

“我只听说过商业、工业企业要求新进工人向企业缴纳押金、保证金等事例,这种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都属于违法行为。

”本报记者谭人玮

[网友一查,发现环保局严重超编]

也属于环保局系统的网友张洪峰,对贴中提到的举报问题发生了兴趣,于是到湖南省环保厅网站上查询相关投诉,没想到在投诉和环保厅的回应中,发现了令他吃惊的信息:

1、该县环保局在职人员达117人,而GDP是溆浦2倍多的湘潭环保局只有40人;2、该县新进干部上岗要集资一两万…[详细]

[再查,发现机构臃肿超出想象]

张洪峰的爆料,引起媒体关注。

成都商报采访了向长进,向称“人员不多,很合理”。

于是张洪峰查了溆浦县官方网站,发现向长进所言不虚:

该县林业局、农业局都有1000多人,交通局达到近2000。

相比之下,环保局的确“人员不多”。

记者也同时进行了调查,发现溆浦行政机构“兵多将广”…[详细]

“最大县政府”如何形成

[靠关系进]

黄细珍等四人由当时的县主要领导签字进入环保局;局长侄儿在环保局的一个中队,进来时一分钱没有交;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四处托关系调往县城。

溆浦官方网论坛上有人问“溆浦县为什么不招公务员?

”,跟贴答曰:

因人情关系造成“狂超编”,超编一万多,哪里还招得起公务员…[详细]

“交钱上班”钱老爷背后有个毕姥爷

http:

//view.QQ.com 2009年08月11日07:

27 南方新闻网 张兮兮 我要评论(27)

日前,湖南环保厅网站上曝出溆浦县环保局进人潜规则——普遍要收“押金”一两万元,该局现在的干部职工竟达到117人。

其中多人不上班照拿工资。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该局实际编制只有20多人,超编人数约80人。

局长向长进介绍说:

“人员并不多,也很合理。

”(成都商报8月10日报道)

见过有部门超编的,没见过有这么超编的——交上一两万元就能上班拿工资,美之名曰“人员并不多,也很合理”却实质超编80人的背后,根本不是什么潜规则,而是赤裸裸的权力自私的明规则。

靠山吃山,自然靠污也能吃污。

溆浦县每年收取的排污费,有60%被返还县里,用于治污排污经费。

而实际上,对于排污费,该局有着诱人的超收奖励,层层奖励返款过程中,排污费也被层层违法分解,保障了职工的奖金和福利……再加上财政拨款发放工资,溆浦县环保局自然敢大肆进人。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执罚的力量,就多一分罚到款的可能……政府部门向钱看,特像《武林外传》里那个爱钱如命精打细算的钱老爷。

交上“押金”一两万元就能到环保局上班,享受月月发工资的“上班族”生活,这事看起来似乎很简单。

一两万元的成本不算高,而且工资加身份的回报也不错,这么好的买卖怎么看都划算。

而且那些个失业的下岗的打工的人员,确实都能依此门而入。

但真的如此简单吗?

当然不是!

如果这么简单的话,全溆浦县的农民都不用种地了,都拿钱去环保局买个工作算了;那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也都能这样找到工作了。

事实告诉我们,这个看似唯钱的门槛里,还有着其他的门槛在内——其实在钱老爷的背后,还有个权力的毕姥爷。

局长侄儿在环保局的一个中队,进来时一分钱没有交;黄细珍、覃定刚、杨金花、罗素娟四人由当时的县主要领导签字进入环保局……这充分说明,那些失业的下岗的打工的人员,其实也并非等闲之辈。

虽然能跨进环保局门槛的每一个人的背后,到底跟掌权者有何种裙带关系无法细致得知,但仅仅上述几例就能让我们清晰看到:

“交钱上班”其实只是个幌子,在“押金”的背后,是一些权力的特殊“关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生活中归纳而出的朴素真理——在“关照”之间自然会发生一些交易,或是权权交易,或是权钱交易,或是关系交情的积累,隐含着一张官场关系网,更隐含着腐败的动因。

所以,在这起“交钱上班”热闹新闻中,钱老爷只是个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钱老爷背后的那个姓毕的姥爷——权力的失控导致了机构超编,导致了财政的巨大负担,导致了纳税人血汗钱的无端浪费。

此非个例,过往新闻中其他地方也总能寻到类似情景,那么该如何揪出这些个毕姥爷,如何约束并控制权力触角的肆意延伸,该当仔细思虑!

[靠罚款养]

这两年环保局之所以进人如此多,这要源于当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排污费划归当地管理;养活林业局里所有职工,依靠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商品木材的收费和行政罚款是主要经费支持;国土局基层站所为解决工作人员经费不足,出现了越权批地、违规、超标收费现象…[详细]

政府机关的“公司化”是可怕的

http:

//view.QQ.com 2009年08月11日07:

58 新京报 秋风 我要评论(61)

秋风知名学者

湖南省溆浦县环保局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变成了一家商业性单位,变成一家私人公司。

这种状态是可怕的。

公共权力私人化了,政府机关变成了某些有门路的人谋生的手段,而不再具有公共性。

按照相关政策,湖南省溆浦县环保局的编制只有20多人,然而,该局实有工作人员达到117人,超编80多人。

而且,这些人最初进入机关,还被要求缴纳“押金”一两万元。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基层政府某些部门的乱象,而通过对此事件的解析,也可看出一些政府部门的性质已发生了多么严重的异化。

那么,这些超编者为什么乐意进机关,哪怕是掏一笔“押金”?

理由很简单:

进入政府机关,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

该局工作人员说,工资每月只有一千元。

但是,在当地民众收入普遍偏低、尤其是不稳定的条件下,这依然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

这些人是怎样进入机关的?

根据报道,溆浦县环保局至少有4位职员是由当时的县主要领导签字,经环保局党组集体讨论同意调入或新进的。

而他们名义上进入机关,并领取工资,却根本不上班,而是继续做自己的事。

但他们是“县主要领导”的关系,所以,无人敢于处理此事。

这说明,一些基层政府机关招用人员,完全是权力说了算。

那么,机关又是怎样养活这些人的?

人员超编,政府财政拨款有限,但通过各种门路进入机关的人都是冲着机关稳定的工资收入而来的。

于是,超编的政府各机关就采取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战略。

溆浦县环保局就吃企业缴纳的排污费。

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但溆浦县环保局则制定了自己的土政策,鼓励其工作人员多向企业收费,超出部分则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奖励返回,保障了职工的奖金和福利。

由于人员严重超编,因而有不少人员实际上无事可做。

有些人根本不上班,即便上班,每周的工作时间也只有一两天。

如果只是这样,那可能还比较好,企业和民众至少不会被无缘无故地骚扰。

实际情况是,为了寻找收入,他们必然滥用法律、政策,对一些企业随意处罚。

或许可以说,湖南省溆浦县环保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家商业性单位,变成一家私人公司。

想进入这个机关的人要通过缴纳押金的方式进行某种投资。

事实上,找门路、打通关系本身也是需要人情和金钱投资的。

进入机关后,各个工作人员以利益最大化为准则,或者借权力的靠山而身兼两份工作,或者逍遥自在。

由这样的人员组成的机关,则同样以本机关利益最大化作为机关行动的基本原则,它的全部目的几乎都是养活自己的人员,提高自己人员的福利。

这样的机关还可能严格而公正地执法吗?

法律估计只是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工具而已,根本难以制止相关企业随意排污,因为如果是这样,它就收不到排污费了。

这样的环保局与排污企业通常与它所监管的企业构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民众无法指望它会真正地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这种状态是可怕的。

公共权力私人化了,政府机关变成了某些有门路的人谋生的手段,而不再具有公共性。

这些机关的权力不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行使,而成为机关工作人员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

这样的政府机关自然不会维护正义,反而在制造不正义。

不知道溆浦县、湖南省及全国其他地方,类似这样的机关,还有多少?

[靠“七站八所”安置]

溆浦县行政机构中,有外县没有的一个结构——办事处。

办事处有个怪现象,领导普遍要比下属多。

溆浦县的“七站八所”更是有名。

林业、财政、计生、国土、经管、农机、畜牧等等行政部门均在乡镇设有派出机构,称之为站或所,这些站所云集了大量吃财政饭的人员…[详细]

湖南溆浦县财政收入1.7亿支出却近8亿

http:

//view.QQ.com 2009年08月12日07:

51 四川新闻网  我要评论(11)

湖南省溆浦县行政机构林立,有的办事处及机构,领导职数远远高于职工数。

面对行政人员臃肿的情况,溆浦县财政负担究竟有多重,行政运行成本又有多高呢?

县政府设8个办事处领导比职工多

溆浦县行政机构中,有外县没有的一个结构——办事处。

这个办事处并非街道办事处,而是设立在稍大点的乡镇所在地,是县委县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

因溆浦有43个乡镇,因此设立了8个办事处,每一个办事处管理4-6个乡镇,总揽各个乡镇的事务。

办事处有个怪现象,领导普遍要比下属多。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低庄办事处采访时,竟然找不到领导的办公室。

值班人员说,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领导值班,有什么事电话联系就成。

记者查阅溆浦干部联系手册,发现办事处党委成员有14位,而该办事处的实际职工加起来远远达不到这个数,除去站所人员,普遍也就两个秘书而已。

知情者介绍,办事处副书记和党委委员一般是副手,年纪在45岁到50岁之间。

有一个惯例是,办事处的副书记原本是乡镇书记,而党委委员原本是乡镇乡长或镇长。

县局都在乡镇设“七站八所”

溆浦县的“七站八所”更是有名。

记者探访水东和低庄两地,只要是在政府机关驻地,到处可以看到驻站机构的牌子,环保、安检等等。

而当地人熟知的七站八所更是队伍庞大,林业、财政、计生、国土、经管、农机、畜牧等等行政部门均在乡镇设有派出机构,称之为站或所,这些站所云集了大量吃财政饭的人员。

如今,溆浦县正在实施“七站八所”的改革。

也就是将县政府机关的驻站人员统一划归到乡镇管理,但是人员的工资仍有县财政负责管理,有人称“这一改革并不能改变该县臃肿的行政人员,只是从一个机构划归另一个机构而已”。

而这些站所工作人员,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当地干部总结,溆浦县的行政机构有两大共性。

一是有财政之外的经费来源多,职工数就多。

知情者介绍,房产局之所以职工数庞大,是因为可以收取房产费,水利局也有小型水电站的部分经费保障,电力部门也是如此等。

二是只要有条件就设立乡镇站所。

如县文化局有干部职工257人,其中局机关仅16人、乡镇文化站43个(工作人员55人),下属二级机构8个(工作人员186人)。

行政运行成本主要靠上级拨款

大家普遍反映,溆浦的行政人员待遇与怀化相比,相差千元左右。

知情者分析,这是因为县级吃财政饭的人员多了后,加之县里缺少有实力的企业,因此待遇普遍低下。

数据显示,2007年,溆浦县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财政支出却高达7.86亿元。

2008年,溆浦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亿元。

养活庞大的吃财政饭人员,主要还是依靠上级拨款。

多名当地干部回忆,县领导曾在大会告诉大家“全县吃财政饭的人数高达3万人左右”。

事实上,溆浦为杜绝财政供养人员吃财政“空饷”,从2008年6月5日起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岗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截止7月18日,全县共查实在编不在岗人员749名,而截止10月底,已累计清理出在编不在岗人员达1354人。

怀化廉政网的一则消息称,今年初,溆浦县纪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该县所有临时机构设置及补助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清理规范,该县现有近20个临时机构可减少5成,全年可节约财政资金百余万元。

有研究者调查称,溆浦乡镇、行政村设置多,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多,行政运行成本高,财政负担重……调查表明,溆浦县现行乡镇行政区划的设置和规模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成都商报罗道海)

[靠不上班运转]

由于人员众多,基层林业站只能实行1/3人员上岗,1/3人员轮岗、1/3人员停薪留职的松散管理方式;县城学校老师多得只能轮流代课;环保局上班也很轻松,星期一开会,剩下的四天只需要值一天班,值班也没啥好忙的;有与领导关系好的可以不用上班,有交了钱想上班的仍无班可上…[详细]

湖南溆浦行政机构臃肿交通局职工达1868人

http:

//view.QQ.com 2009年08月11日07:

05 四川新闻网  我要评论(4)

溆浦县林业局:

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118人

溆浦县农业局:

现有干部职工955人

溆浦县交通局:

现有干部职工1868人

■溆浦县农业局现有干部职工955人,交通局共有干部职工1868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也有160人。

■开科级干部以上会议时,礼堂黑压压一片,有1500人左右。

有干部笑称“原来我们县有这么多领导干部。

■县城管局有74名执法人员,有群众笑称:

“县城横竖也就几条街,这些城管要是同时铺开,一条街可以分好几名!

■在县城的两所最好的学校里,乡镇老师四处托关系“上调”,有的县城学校更是老师多得只能轮流代课。

在湖南溆浦县,如果说县环保局干部职工117人算多的话,局长向长进觉得自己很冤。

向长进告诉记者:

“与林业局、国土局相比,环保局的人是相当少啦。

国土局就是至少5、600人,农业局1000多人啊,国土局一个乡镇就是两到三个人……”

位于湖南中部的溆浦县现有43个乡镇,人口87万,是湖南省人口、乡镇数量最多的县市之一。

记者调查得知,正如向长进所言,溆浦县行政机构当真是“兵多将广”。

一个林业局

有7个副局长2个局长助理

溆浦县林业局13个党委成员中,有7个副局长,2个局长助理。

“一个副局长,管上一个下属科室。

”林业局一位中层干部说:

“我们局有13个党委成员,加上局长助理,吃饭要摆上两桌才够。

据公开的资料介绍,林业局内设5个股室,下辖10个林业中心站,5个国有林场等24个二级机构,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118人。

“几年前还好,副局长多了后,一时每人分不到一间办公室,不得不几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办公。

这名干部称,与环保局一样,林业局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当然少不了一些行政收费和罚款。

“我们县每个单位拨款都是按人头算,养活我们局里所有职工,依靠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商品木材的收费和行政罚款是主要经费支持。

该县林业系统,主要职工集中在林业站、林场和执法大队。

据了解,在43个乡镇的林业站里,每个站的人数在10人左右。

“这批乡镇林业站的职工,成了林业局最大的经济负担。

”据林业局上报湖南省林业厅的资料称:

在经费未列入县财政预算管理前,基层林业工作人员664名。

由于人员众多,基层林业站只能实行1/3人员上岗,1/3人员轮岗、1/3人员停薪留职的松散管理方式。

一个小县城

横竖也就几条街有近80名城管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在溆浦县里,除了林业局副局长职数多外,公安局、水利局、国土局、卫生局、交通局、建设局的副局长也都不少,都有6个。

领导职数众多,自然职工数也少不了。

在溆浦县,水利部门下属的小型水电站有100多个,加上43个乡镇水利工作站等所有人员在3000人左右;农业局的现有干部职工也有955人;交通局干部职工49人,但下属有6个事业单位和6个企业,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868人……

就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也有160人,其中局机关20人,乡镇140人。

有当地干部笑称,每当全县召开科级干部以上会议时,礼堂里黑压压一片,人数在1500人左右。

“原来我们县有这么多的领导干部。

此外,溆浦县城管局也有74名执法人员,居民反映“县城的小商小贩也不见有多大改观”。

记者采访期间,每日都可在这个小县城见到四处游巡的城管。

有群众笑称:

“县城巴掌大的地方,横竖也就几条街,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城管,这些城管要是同时铺开,一条街可以分好几名,这难道就不是人力资源浪费?

一个怪现象

乡镇行政人员纷纷“挤”往县城

行政机构人员的臃肿,造成一个怪现象———乡镇行政人员纷纷“挤”往县城。

该县多名不愿透露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