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935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docx

中考物理压轴题与答案

----

2017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

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__零__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铜块放入左盘,当右盘所加

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铜块质量为__31__g。

2.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现测得一块腐乳质量约为10g,体积约为8cm3,则其密度为__1.25__g/cm3。

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

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

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250__cm3,液

体的密度是__0.8×103__kg/m3。

4.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_1_g/cm3__,容器的质量为__4.9_g__。

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

/cm35.87.916.735.1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10.712.821.640.0二、

选择题

5.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C)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

6.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该过

程中一定不变的是(C)A.密度B.温度C.质量D.内能

7.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D)A.重力B.质量C.体积D.密度

8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B)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9.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变大的物理量是(D)A.内能B.质量C.

体积D.密度10.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

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

11.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

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

-----

----

的图象是(B)

1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a

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3.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以下实验步骤安排

最合理的是(A)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

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A.①②③④⑥B.⑤①

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

14.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

出的小石块密度(注:

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考生小梦小满李明张扬小石块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

g/cm32.60g/cm3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

的密度为2.50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三、实验题

1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右__调,使天平平衡。

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是

__21.0__g。

往量筒中注入60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李子的体积是__20__cm3,密度是__1.05__g/cm3。

1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_水平__工作台面上;②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零刻度线__处;③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

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__43.2__g。

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

积是____15__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__2.88×103__kg/m3。

(3)大理石放在

-----

----

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偏大

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17.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

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

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然m2

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m2-m1V1__。

(2)小张同学的方案:

在烧杯内倒入适

量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

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m3-m4V2__。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__小张_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

(4)

如图所示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

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34.117.3200.84×103四、计算题

18.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如果在空瓶盛某

种金属碎片若干,使金属与瓶子质量为1000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水、

金属片三者的总质量为1409g。

试求:

物质金铅铜铁铝密度/(g?

cm-3)

瓶子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3)19.311.38.97.92.7

(1)金属碎片的

密度,该金属片最可能是哪种金属。

依题意,第一次满瓶水的质量解:

(1)

m5=m2-m1=700g-200g=500g,所以瓶内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V1=m5ρ水=500

g1g/cm3=500cm3

(2)第二次瓶内水的质量m6=m4-m3=1409g-1000g=409g,所以第二次瓶内水的体积V2=m6ρ水=409g1g/cm3=409cm3,所以金属碎片的

体积V=V1-V2=500cm3-409cm3=91cm3(3)金属碎片的质量m=m3-m1=1000g-200g=800g,金属片的密度ρ=mV=800g91cm3≈8.79g/cm3,故该金属片最可能是铜。

一、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

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

----

答案: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1)

(2)质子原子核电子相对质量构成原子的粒子电性和电量中子

答案:

(1)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负

(2)1/118361不带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电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在科学

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

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

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

铀9214692238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总(4)________________

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

本题可通过

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

观察比较每一横

行数据不难发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

质子数决定

(1),,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原子种类;相对原子质量答案:

(2)中子数=质子数+(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等于中子数(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

种类(任填四个即可)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俄罗斯科

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

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质子数等

于电子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

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5-114=61。

答案:

612.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是()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思路解析:

化学变化的

宏观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其微观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

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

A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

-----

----

则实际质量为b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b/a

kgB.12b/aC.12a/bD.12a/bkg思路解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此题

中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为akg×1/12,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kg/(akg×1/12)=12b/a。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答案:

B4.2N表示()A.两个氮元素B.两个氮原子C.两个氮分子D.氮气思路解

析:

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基本意义。

N可表示氮元素,也可以表示氮原子。

N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Mg,B5.案:

则该原子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A.B.C.D.: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思路解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与1个C12原子质量的1/12

相比较得到的。

答案:

A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

氡原子的质

,中子数为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6()A.50B.86C.136

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粒子数之间等量关系D.222

=的理解程度,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即核电荷数

质量等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等量关系)

,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6。

由题意,氡元素的质子数为)关系又由于中86;

B答案:

136子数为,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2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