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918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 专题四必考点11doc.docx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专题四必考点11doc

必考点11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

依纲排查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是什么?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及结论是什么?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与DNA分子的复制(Ⅱ)

(1)DNA分子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DNA复制的过程、特点是什么?

3.基因的概念(Ⅱ)

(1)基因的实质是什么?

(2)基因与脱氧核苷酸,DNA及染色体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1.理清“2”个经典实验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①过程:

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脂质、DNA经DNA酶处理后的水解物(分别加入)+R型细菌

观察菌落特征。

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

细菌→搅拌、离心

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

②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

细菌→搅拌、离心

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

③结论:

①②

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明确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1)生物的遗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的遗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用“五、四、三、二、一”记牢DNA的结构

(1)五种元素:

C、H、O、N、P。

(2)四种碱基:

A、G、C、T,相应地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3)三种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条链:

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5)一种结构:

规则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牢记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

A=T,G=C;A+G=T+C=A+C=T+G=____。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________。

5.把握核酸种类的判断技巧

(1)有T的一定是______,有U的一定是______。

(2)有T且A=T,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

(3)有T但A≠T,应为____________。

6.关注“6”个DNA复制的常考点

(1)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DNA病毒繁殖时。

(2)场所: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真核生物)。

(3)模板:

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5)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

(6)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__________________。

7.抓准DNA复制中的“关键字眼”

(1)DNA复制:

用15N标记的是“亲代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

(2)子代DNA:

所求DNA比例是“含15N的”还是“只含15N的”。

(3)相关计算:

已知某亲代DNA中含某碱基m个。

①“复制n次”消耗的该碱基数:

____________。

②“第n次复制”消耗的该碱基数:

____________。

题组一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1.遗传物质的相关判断

(1)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5·江苏,4C)(  )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改编)(  )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2D改编)(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2B)(  )

(5)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12A)(  )

(6)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11·江苏,12D)(  )

(7)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2B改编)(  )

(8)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江苏,12C)(  )

2.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B.R型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D.艾弗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提醒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S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4.(2015·天水二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5.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A.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在外壳中找到15N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分析的“两看”法

题组二 DNA的结构与复制

6.DNA结构与复制的相关判断

(1)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2015·江苏,4D)(  )

(2)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4·新课标Ⅱ,5C)(  )

(3)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2009·广东,24D)(  )

(4)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2014·新课标Ⅱ,5B)(  )

(5)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2012·江苏,2C)(  )

(6)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2013·海南,4A)(  )

(7)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  )

(8)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2009·江苏,12C)(  )

7.(2014·上海,15)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

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

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

8.(2014·上海,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9.下图甲为真核细胞中进行的DNA复制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效率

B.图中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当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④的形成

C.图乙中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DNA分子中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

10.(2015·吉林白城一中二模)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B.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

D.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该过程

题组三 DNA结构、复制中的相关计算

11.(2014·山东,5)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12.(2015·南昌模拟)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

将一个正常的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至G—C的替换(  )

A.2次B.3次C.4次D.5次

 一个DNA分子复制后,有以下结论

(1)经n次复制,DNA分子总数为2n个;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2)子代所有链中始终保持2条母链,且占子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2n。

(3)一个DNA分子第n次复制时,形成的DNA分子总数为2n-1个。

题组四 再练重难题,练后不再难

13.(2015·临汾模拟)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

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

现将水稻(2n=24)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如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

B.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

C.c图中含BrdU染色体的细胞占全部细胞的50%

D.c图中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14.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

提醒:

完成作业 考点过关练11

二轮专题强化练

考点过关练11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

其本质

1.如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细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细菌无荚膜也无毒性。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与R型细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细菌慢慢冷却

B.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S型细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

2.(2015·临沂二模)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

RNA→DNA→RNA→蛋白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

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500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若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也小于1

C.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4∶3∶2∶1

D.该DNA经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

4.(2015·南昌二模)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

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5.(2015·江苏,33)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_____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

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_____键断裂,形成单链。

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

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___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

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__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

学生用书答案精析

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

必考点11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

核心提炼

1.

(1)②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

2.

(1)核酸(DNA或RNA) 

(2)DNA (3)DNA或RNA

3.(3)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5)双螺旋结构

4.

(1)50% (3)倒数

5.

(1)DNA RNA 

(2)双链DNA (3)单链DNA

6.(3)DNA的两条链 (6)半保留复制

7.(3)①m·(2n-1) ②m·2n-1

题组突破

1.

(1)√ 

(2)× (3)× (4)√ (5)× (6)× (7)× (8)√

2.D [由于技术所限,艾弗里未能将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但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就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

3.C [第①组DNA酶催化S型菌的DNA水解,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所以小鼠存活;第②组S型菌使小鼠死亡;第③④组高温使R型和S型菌死亡,加入DNA不会使小鼠死亡。

所以C项正确。

]

4.A [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细菌;检测放射性时不能区分何种元素,所以要分别利用含有35S和32P去标记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A正确;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B错误;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错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D错误。

]

5.B [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中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又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

6.

(1)× 

(2)× (3)√ (4)√ (5)× (6)√ (7)× (8)√

7.A [A和G都是嘌呤碱基,C和T都是嘧啶碱基,在DNA分子中,总是A=T、G=C,依题意,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则DNA的粗细相同。

]

8.D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复制第一次时,由1个DNA复制成的2个DNA都是一条链白色,一条链灰色;第二次复制时,2个DNA复制成4个DNA,有8条链,新产生4条链为黑色,分别与原来的链结合。

]

9.D [图甲是DNA复制过程,从图中能看出DNA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但复制环的大小不一样,所以DNA复制起始的时间是不同的;多起点、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方式提高了复制的效率。

④是氢键,在DNA复制时,当DNA聚合酶把脱氧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后,碱基之间的氢键不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就可以形成。

图乙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磷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

]

10.B

11.C [A项,无论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C)/(T+G)的值为多少,整个DNA分子中(A+C)/(T+G)都等于1。

B项,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一条单链中(A+C)/(T+G)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A+C)/(T+G)的值互为倒数。

C项,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一条单链中(A+T)/(G+C)的值与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值相等。

D项,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一条单链中(A+T)/(G+C)的值与其互补链中(A+T)/(G+C)的值相等。

]

12.B [如下图所示,B代表5BrU,至少经过3次复制后,可以实现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

13.A [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在第一次有丝分裂复制之后,子代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BrdU、一条链不含BrdU,染色单体都显深蓝色(a)。

第二次复制时,由同一DNA复制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一个子代DNA分子两条链均含BrdU,所在姐妹染色单体显浅蓝色,另一条子代DNA分子一条链含BrdU、一条链不含BrdU,所在姐妹染色单体显深蓝色,即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是深蓝色,一条是浅蓝色(b)。

第三次复制后,共得到8个子代DNA分子,只有2个DNA分子一条链含BrdU、一条链不含BrdU,所在染色单体显深蓝色,其余6个DNA分子双链均含BrdU,所在染色单体显浅蓝色(c),因此c图中所有染色体上都含有BrdU,即c图中含BrdU染色体的细胞占全部细胞的100%。

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8条染色体上。

c图中只有2条染色单体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含BrdU。

]

14.B [蚕豆的根尖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都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另一条链不具有放射性,即每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当在不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接着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时,完成DNA复制后,有丝分裂前期以及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这两个DNA分子一个具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被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另一个DNA分子)不被标记。

]

二轮专题强化练答案精析

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过关练11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

1.D [与R型细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细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使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受体菌(R型细菌)的DNA上并得以表达,这属于基因重组;该转化实验只能证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由于S型细菌有荚膜,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患病。

]

2.B [由于噬菌体只能营寄生生活,因此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A项错误;由于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细胞,而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代后,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

C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

3.D [据题干信息可推知,该DNA分子中有60个C/G碱基对,40个A/T碱基对,故该DNA片段中,A的个数为40个,经多次复制后,子代DNA全部都有14N。

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互补链中(A+G)/(T+C)>1。

DNA两条单链之间由于碱基互补配对,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2∶1∶4∶3。

该DNA片段中嘌呤类碱基共100个,经多次复制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碱基1500个,则1500=100×(2n-1),n=4。

]

4.D [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1个DNA复制n次后的数目为2n个,所以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B正确;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正确;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中只有一半带有3H标记,D错误。

]

5.

(1)磷酸二酯 脱氧核苷酸

(2)氢 碱基互补配对 4

(3)6 2和4

解析 

(1)由图1可知,DNA酶Ⅰ使DNA链断裂,即作用于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NA探针的本质是荧光标记的DNA片段,合成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2)通过热变性,使DN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复性时能重新形成氢键,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杂交DNA分子。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四条模板链,可与四个被标记的DNA探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