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493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 学年第四次联考.docx

各地高三语文最新考卷湖北省新联考学年第四次联考

湖北省新联考2016-2017学年第四次联考

语文试题

(高考信息调研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朝初期的礼乐为氏族贵族所专有,礼乐传授在官府,亦“学在官府”。

到了春秋时代,这种“礼不下庶人”的制度逐步遭到破坏,即后人所说的“礼乐崩坏”,并由此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思潮的兴起。

老子和孔子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思潮兴起的主要代表。

老子和孔子以后的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在礼乐文化的思潮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反思周朝“礼乐崩坏”的深刻原因,并系统阐述礼乐文化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史称“百家争鸣”,共同推动了礼乐文化的发展和礼乐制度的转型。

面对西周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的传统以及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作为周朝守藏室之官的老子不能不对此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他将礼乐的核心精神与其道论联系起来,以其道论来解释周朝礼乐的核心精神,同时又以礼乐的核心精神来解释其道论的价值内涵。

具体来说,老子一方面继承周朝礼的秩序和质朴的精神,同时继承乐的和谐和宁静的特质,另一方面又以道来给予这种精神和特质以新的解释,因此,以道论来诠释西周礼乐的核心精神,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由此形成其深刻反映礼乐文化精神的道家学说。

道家的礼乐思想主要反映在《道德经》中。

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则从具体的礼乐规范中探寻和揭示蕴含于礼乐之中的内在精神实质以及它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最终形成高于具体礼乐规范的“仁道”的思想体系,并将其作为礼乐的理论基础,使礼乐由政治上层的外在规定,变为包括为政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自觉追求。

他还删述礼乐文化经典,由此创立儒家学说,成为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由于出生于礼乐文化最盛的周朝第一封国——鲁国,因而对周朝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情有独钟。

他不仅在理论上系统阐述礼乐文化,而且将他所阐述的礼乐文化普及于民众。

他开创学习礼乐文化的私学学派,并有弟子三千。

他教弟子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教),而以礼乐为先。

儒家的礼乐思想主要反映在《礼记·乐记》及其他相关文献和典籍中。

道家和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思潮中兴起的两股主要的思想力量。

这两股思想力量不仅

在当时,而且对后来中国的历史发展,甚至世界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思潮的兴起和“百家争鸣”的结果表明,“礼崩乐坏”只是周朝封建宗法

制度的“崩坏”,并不意味着礼乐文化的崩溃。

所以,有研究者认为,自春秋以来,礼崩乐坏,表面上是诸侯僭越、破坏制度,实际上却是社会发生变革,要求礼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经过这次礼乐文化思潮和“百家争鸣”,不仅彻底改变了“礼不下庶人”的局面,而且经过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的争鸣和解释,礼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更进一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

因此,这次礼乐文化思潮和“百家争鸣”进一步确立了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刘德喜《礼乐文化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得到新发展,这一时期兴起的礼乐文化思潮使之前的礼乐制度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B.礼乐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上到下的过程,即由周初礼乐只服务于贵族到逐渐扩大范围,最终“礼不下庶人”的制度被打破。

C.诸子百家不仅对“礼崩乐坏”的原因做出反思,还进一步阐述了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推动了礼乐文化向前发展。

D.老子的道家学说深刻地反映了礼乐文化精神,他把周朝礼乐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其道论结合起来,互相解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面对西周礼乐文化及“礼崩乐坏”的局面,侧重从具体的礼乐规范中发现隐藏其中的精神实质及它在社会、政治、人生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B.道家的礼乐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作为儒家思想创立者和礼乐文化集大成者,孔子的礼乐思想则见于《礼记》和相关文献典籍中。

C.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思潮中最重要的思想力量,道家和儒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D.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所谓“礼崩乐坏”,实质是当时社会发生变革,需要出现与之相适应的礼乐制度,并不是西周礼乐文化的崩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西周初年的礼乐文化传授在官府,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礼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

B.老子在以道论诠释西周礼乐包含的意义时,既继承了礼的秩序和质朴精神、乐的和谐及宁静特

质,又从道的角度对它做出了新的阐释。

C.在西周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仁道”思想体系,使得礼乐文化不再是一种政治上层的外在规定,而成为了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

D.孔子对周朝礼乐文化情有独钟,为此开创私学广收弟子,并将礼乐置于弟子学习的首位,这对

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中核心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神迷路了

著〔西班牙〕罗赫尔·卡拉维格译刘洁

一个一身红衣的女孩正略显匆忙地走着。

她一边走一边听音乐,还在想着将要见到她生命中的爱人。

她边走边听边想,同时又感到喜悦、害怕和希望纠结在一起。

这个红衣女孩是个美女,既有古典美的气韵,又不乏现代感。

她没有年轻到天真的程度,也没有成熟到不相信爱情。

她的爱情正在不远处等着她。

她一边走一边通过耳机听着手机里的音乐,现在播放的是霹雳弗兰德斯乐队的《神迷路了》。

正播放着这首歌时,手机地图在她耳边提示:

前方50米右转。

这个红衣女孩边走路边听歌边想着她的爱情,心中还纠结着各种情绪,尽管这样,她还是右转了。

因为她是女人,能够同时做这一切。

在这个女孩向右转的45分钟之前,一个戴着粗框眼镜,穿着磨损的牛仔裤,身材高大有型的男孩通过WhatsApp(社交媒体)发送了一个音乐厅的位置。

他是男人,认识路。

他选择了最喜欢的那件T恤,一件胸前印着“霹雳弗兰德斯”的黑色T恤。

最终,他出发去见那个唯一令他感兴趣的女孩,她是那种能够明白为什么那件黑色的“霹雳弗兰德斯”T恤是他的最爱的女孩。

虽然他出门有点晚,不过他住得近,确信自己能按时赶到。

这个戴着粗框眼镜的高个男孩是个聪明的小伙子,聪明又有创造力,属于那种总得干点什么的人。

他一边走路,一边注意着街道的名字,尽管差一点走过了,他还是在刚好的时刻拐了弯。

在刚好的时刻,因为他是男人,认识路。

穿红衣的女孩和穿磨损的牛仔裤的男孩迎面碰上了。

她曾想象过101次和他的交谈。

他曾想象

过101次和她的交谈。

但是现在两人并肩走着,对方就在眼前,却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面对屏幕时就简单得多。

结果当这发生时,当彼此非常喜欢却不太认识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相遇时,却是一片沉默。

他们走着,不再听音乐也不再思考,因为彼此就在面前,在身边,因为他们在一起。

现在他们不通过音乐,不必思考,也能强烈地感觉到对方的存在,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都不需要了。

手机地图已经不再跟她说应该从哪里走,因为没必要了,因为她跟着他。

他们走着,沉默地微笑着。

两个人都微笑着却并未意识到。

但是他已经忘了他们要去哪里,甚至忘了他们是否要去某个地方;他忘了这件事,因为他和她走在一起,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从那次约会开始,男孩和女孩的关系亲密起来。

他在Twitter(网站)上展露他的才智。

她在Instagram(网站)上分享她的见闻。

Facebook则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白天他们在WhatsApp(网站)上甜言蜜语,商量约会,说一些面对面时不敢说的话。

晚上各自回到家后,他们又通过Skype(网络电话)煲电话粥。

你真是太完美了,他对她说。

她则回以一个脸红的表情,你别太夸张了,她说。

他们经常相互取笑。

你闭嘴吧,连上卫生间都要Google(谷歌搜索)告诉你得走几步。

得了吧,你呢?

如果让你离开微信,你就连话都不会说了……

于是,有一天她想到一个主意。

自从三个月前他们第一次约会,就是他们在拐弯时相遇的那一次,她就想给他一个惊喜。

到了那一天,她送给他一个用黑纸包着的盒子。

盒子里是一台最新款的导航仪。

什么?

她知道他不会喜欢,她只是想看看他那张脸,对他的气愤取乐一番。

这个高大有型的男孩,不但聪明,还很真诚,他成功掩饰住了意外却没能掩饰住气愤。

一个导航仪?

你在开玩笑,是吗?

他憎恶GPS,因为他是男人,认识路,因为方向感就是他的地图。

但是礼物其实并不是导航仪,而是两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霹雳弗兰德斯”音乐会的入场券,导航仪里保存的是音乐厅的地址。

因为她是女人,把一切都想到了。

他去接她。

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至少要六个小时。

男孩习惯于在“汽车叭叭”软件上面发布自己的出行计划,看看能不能拼车,这样会便宜一点;但这一次是私密旅行。

他去接她,而她在说定的时间已经准备好了。

上路了,他打开那台导航仪。

但他是男人,这玩意儿让他头疼;他是为了她才这样做的,她笑了。

导航仪开始说:

你要去巴塞罗那奥恩音乐厅,在西尔瓦娜大街13号。

你想选择以下哪条路线?

最快的,生态环境最好的,最便宜的。

两人互相看了看,微笑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最长的。

她吻了他,因为爱是最好的迷路方式;他把导航仪扔出车窗,因为迷路是最好的爱的方式。

就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像古典美人一样的漂亮女孩,和一个高大有型,聪明而有创造力的男孩,永远地迷路了。

(节选自2016年第4期《译林》)

【注】本文获得了弗恩特塔哈写作俱乐部于2014年举办的第二届“科技之神”短篇小说竞赛第一名,该竞赛的主题是“科技与日常生活”。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女孩年轻而成熟,所以她有天真的一面,并且相信爱情的存在。

正因为此,她不顾路途遥远,怀着喜悦、害怕和希望的纠结心情去见男孩。

B.男孩虽然出门晚,但是他离家近,因为确信自己能按时赶到,并且他确实准确无误地到达了目的地。

由此可知,他聪明而自信。

C.文章中多次出现了“霹雳弗兰德斯”,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男孩和女孩的“媒人”,

因为他们二人有着共同的爱好。

D.男孩与女孩初次相见,他们虽然想象过101次与对方的交谈,但当真正见面时却无话可说,由此可知,他们二人并没有共同语言。

5.请赏析文章标题“神迷路了”。

(5分)

6.“他是男人,认识路”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余冠英先生传略蔡文锦

余冠英先生,1906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余道生内宅,学名冠英,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

“五四运动”中,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还编辑了《卧薪尝胆》杂志,发动了全市罢工、罢市,查禁了英货、日货。

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改国文系。

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7年8月5日,清华园沦于日寇魔爪,先生一家南逃避难,于9月28日到达昆明。

先生在联大任教,生活艰苦,他不仅要走十余里路去授课,还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作贴补家用,在坡上种菜。

在联大,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并主编了《国文月刊》。

1999年7月17日,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函示:

“冠英先生学问文章,可谈者多……独其抗战时期在昆明主编《国文月刊》对大后方学术之推动极为有功。

”余先生在联大发表了《信与达》《谈雅》《谈新乐府》等论文,还发表了《潜广新乐府》,运用新乐府的艺术手法愤怒声讨日寇与汉奸的罪行。

1945年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发生,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相继被害。

清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

他参与组织对闻一多先生的公祭,是“整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委员。

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先生任国文系教授,并主编《语言与文学》,其间发表了《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谈〈西洲曲〉》等论文。

风雨如晦,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先生等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先生名列其前,虽每月损失数百万法币,影响家庭生活至巨,但仍义无反顾。

朱自清先生病殁,他写了《佩弦先生性情嗜好和他的病》,并任朱先生文集编委。

1952年先生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资深研究员,后任该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

上世纪50年代先生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等著作行世。

《中国文学大辞典》等书对《乐府诗选》有高度评价。

《诗经选》被公认为《诗经》选注本的代表性的成果,《中国诗歌大词典》云:

“此书为解放后较早,较有权威性的《诗经》选注本。

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是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总负责人和上古至隋文学史的主编,该书是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成为高等学校的教材。

1966年8月12日,文学研究所的老专家全挨批斗。

我去探望先生,他在天井里拔草,见我来了,让进客厅:

“文锦,士可杀不可辱,为国家研究学术何罪之有?

可如今我们这批专家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斯文不如扫地!

我想到死!

”我立即说:

“伯伯,你不能死!

”他一挥手:

“是啊,我不能死!

《唐诗选》才编好,郑西谛先生曾要我编一部《中国大文学史》。

”1978年,《唐诗选》经修订后出版,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最佳选本。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期间,在完成种种行政、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担任了《文学评论》编委、《文学遗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和秦汉文学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顾问,无论是所里的工作还是文学方面的研究,他都做得很好。

尤其是1981年由该所主持、余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这是全国文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之一。

如果说把《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系列作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丰碑来看,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事业心、先生因而所付出的心血,遗泽炳蔚,不可小觑。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对于向他求教的人无不尽其所能。

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注》前言云:

“本书承前辈余冠英先生,故友李长之先生多所匡正,不胜感激。

”扬州大学顾农教授曾著文纪念先生,说在学生时代写信向先生请教,余先生都回信赐教。

1995年9月2日,先生因肺炎、心力衰竭而归道山。

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天地悠悠”四个大字,发人深省。

 

相关链接

(有删改)

①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

余冠英先生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和古籍整理工作。

(摘自“XX百科”)

②继《唐诗选》之后,我又当了《汉魏六朝诗选》的责任编辑。

在注释中遇到难解的问题,他不耻下问,要我帮他推敲推敲,我真有点诚惶诚恐。

(摘自林东海《学者余冠英长者风范》)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余冠英在清华大学读书,先上历史系,后改国文系,既因为他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同时也因为

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

B.在西南联大及清华大学复校期间,余冠英曾先后主编《国文月刊》《语言与文学》等刊物,对推动当时的学术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C.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在客观上激起了清华等高校师生的斗争激情。

余冠英始终坚定

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并积极处理闻一多的后事。

D.作为一篇追忆先师的传记,本文语言淳朴、亲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余冠英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把余冠英出生的时间、地点写得详尽,除了符合传记文学开篇介绍传主籍贯等信息的

体例外,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B.上世纪50年代,余冠英选编的《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等著作流行于世,其中《诗经选》更是得到一致好评,影响很大。

C.朱自清离世后,余冠英一方面写文章探究朱自清得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任朱先生文集编委,

完成朱自清未竟的事宜。

D.文章将余冠英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结合在一起,引用传主的语言与大量名人的评论,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的使用,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学者形象。

E.余冠英近90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屈辱的“文革”时期。

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

9.作为一代学人,余冠英的一生和时代紧密相连,他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你去学习的精神品质?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子良,字汉臣,涿州范阳人。

金.末四方兵起,所在募兵自保。

子良率千余人入燕、蓟间,耕稼已绝,遂聚州人,阻水,治舟筏,取蒲鱼自给,从之者众,至不能容。

子良部勒定兴、新城数万口,就食东平,东平守纳之。

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因以宿帅之众夺全所劫老幼数万以还。

全怒,连徐、邳之军来攻。

子良与宿帅斫其营,全失其军符,走死扬州。

时金受重围于汴,声援尽绝,有国用安者,图以涟水之众人援,道阻,游兵不能进。

子良与一偏将昼伏夜行,得入汴,达用安意。

金君臣以为自天降也,曲赐劳来,凡所欲皆如用安请。

因以徐、宿二州授子良。

明年,子良进米五百石于汴,授荣禄大夫,总管陕西东路兵马,仍治宿州。

当是时,令已不行于陕,而用安亦卒不得志。

徐、宿之间,民无食者,出城拾橹穟以食,子良严兵护之,以防钞掠。

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

泗守阅兵,将图之,子良与麾下十数人即军中生缚其守。

民不欲北归者,欲走傍郡,子良资以舟楫,无敢掠其财物。

岁戊戌,率泗州西城二十五县、军民十万八千余口,因元帅阿术来归。

太宗命为东路都总帅,授银青荣禄大夫,升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管领元附军民,进金.紫.光.禄.大.夫.。

庚子,赐金符。

自兵兴以来,子良转徙南北,依之以全活者,不可胜计。

中统二年夏四月,世.祖.命为归德、泗州总管,降虎.符.,仍管领泗州军民总管。

八年,卒,年七十八。

赠昭勇大将军、佥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谥翼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节选自《元史·张子良传》)

A.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B.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C.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D.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曾灭北宋,后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B.金紫光禄大夫,古代文官官职名,为皇帝近臣,依君主诏命行事,在元代为从一品。

C.世祖,古代皇帝庙号,一般为断代史开创者,或王朝中承上启下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

D.虎符,即兵符,是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持符者拿有其中一半即可调兵遣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良招募有方,民心归附。

金末时局动荡,各地招募自保,他带领民众以水为屏障,建造船只,采蒲根、捕鱼维持生计,归附的人多得难以容纳。

B.子良善于用兵,取得胜利。

夏全联合大军攻打宿州,子良与守将夺取夏全军符,敌人不战而败;后他又带领部下活捉了想加害他的泗州知州。

C.子良爱护百姓,宅心仁厚。

他曾率众救回被夏全劫掠的老幼数万,也派兵保护出城寻找食物的百姓,对于想到别地去的百姓,他也资助以船只。

D.子良生前加官,死享哀荣。

他先后担任东路都总帅,京东路行尚书省,归德、泗州总管等职,被赐予金符、虎符;死后受追赠和追封,给予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金君臣以为自天降也,曲赐劳来,凡所欲皆如用安请。

(2)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松汀驿①张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

②泽国:

形容水多的地方。

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

③旧遗逸:

旧日的隐逸之士。

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

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颈联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不禁使人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D.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二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读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E.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景与神会、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5.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蜀道难》中,“”一句从正面描写了入蜀必经之地剑阁的险要地势。

(2)苏轼的《赤壁赋》中,“,与客泛舟赤壁的极度快乐之情。

(3)在杜甫的《登高》中,“,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

第Ⅱ卷表达题

”两句表现了作者“举酒属客后””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家住通州的邢女士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的电动摩托撞倒,趴在地上,动弹不了。

这时,一些素.昧.平.生.的好心人向她伸出了援手。

B.在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半决赛中,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表现出了超强的心理素质,面对几万巴西球迷的嘘声,她们充.耳.不.闻.,顽强拼搏,赢下比赛。

C.影视创作者将过多精力放在如何利用互联网融资、发行、宣传等外围层面,而对编剧、摄影、特效等内容层面的投入少之又少,实属舍.本.逐.末.。

D.在全市高中组足球比赛中,虽然他不小心犯规得了一张黄牌,但相对于2粒进球,为球队锁定胜局来说,那是不.足.为.训.的。

E.受强降雨影响,河南有的地方出现历史罕见洪涝灾害,当地新闻媒体多渠道直播灾情,记者倾.巢.出.动.,深入灾区进行报道。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深圳市一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中小学生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认识社会和探索兴趣、创新思维、科学精神。

B.过去,农作物秸秆的用途主要用于取暖、做饭和喂牛,如今,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村能源结

构的变化,秸秆失去了用武之地。

C.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已经上映,这部以120帧拍摄的电影,挑战了新技术,但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影院能达到放映要求。

D.近日山西屡现的文物失窃事件,此类现象不仅造成山西古建筑资源流失,还破坏了村落的原始

风貌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