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889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 全一册导学案20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一册导学案20新人教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忆: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基础知识。

2.理解:

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

我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

2.难点:

内容距今久远,学生难以根据考古成果理解本课内容。

【学习导航】

问题一: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______;时间:

______;地点:

_______。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______。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

_______;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

;使用火:

3.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_;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

;地点______。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

体质特征:

,制造工具的技术:

__;火的使用:

;社会组织:

_氏族。

问题二:

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

请举例说明。

 

2.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类别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距今时间

体质特征

使用工具

火的使用

社会组织

3.通过对第2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很大进步,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蓝田人遗址

2.《韩非子》载:

“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3.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

有一种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饰品,过着氏族社会生活。

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4.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现于19世纪前期B.过群居生活

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D.会使用天然火

【课后反思】

 

课题: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科:

历史

制定人:

付芝华

审核人:

马利平、周冠华、孙晨、鲍蕊、赵迎海、廖勤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忆:

河姆渡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理解:

中华文明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认识:

我国原始居民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难点: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所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学习导航】

问题一:

原始居民

时间

区域

成就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

问题二:

1.课本第8页动脑筋,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2.课本第10页动脑筋,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问题三:

搜宝大行动:

从课文中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问题四:

当我们看到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奥运场馆时,无不为其精巧的设计而叹服,而几千年前原始人类的房屋同样充满智慧。

结合教材上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分析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有何不同之处?

原因是什么?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最早能喝上小米饭的居民是(   )

A.山顶洞人 B.半坡氏族C.大汶口居民 D.北京人

2.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二、分析题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课后反思】

 

课题:

第3课华夏之祖

学科:

历史

制订人:

孙晨

审核人:

马利平、周冠华、鲍蕊、付芝华、赵迎海、廖勤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忆:

黄帝是“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夏朝的建立。

2.理解:

黄帝等人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卓越的贡献。

3.认识:

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黄帝------人文初祖。

2.难点:

尧舜禹的“禅让制”。

【学习导航】

问题一:

(一)炎黄战蚩尤

1.时间:

距今约_______年。

2.地点:

_______

3.双方:

一方是_________的联合部落;另一方是_____部落。

4.影响: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_______。

(二)黄帝——人文初祖

1.主要贡献:

(1)建造______,制作________,教人_______,发明______。

(2)嫘祖发明_______,仓颉发明________,伶伦编出______。

2.深远影响:

(1)为后世的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____”。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美德

(1)尧:

生活__________,克己爱民。

(2)舜:

________待人,以身作则。

(3)禹:

治理______,与群众_________,三过家门而不入。

2.尧舜禹的禅让

(1)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_____做继承人。

(2)这种各部落首领共同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________”。

(四)夏朝的建立

(1)原因:

________发展;________提高;________增多。

(2)时间:

约___________年(或公元前21世纪)。

(3)人物:

_________,从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

(4)特点: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王朝。

(5)标志:

___________结束。

____________开始。

问题二:

谈谈自己对禅让制的认识。

 

问题三: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

A.炎帝B.黄帝C.舜D.尧

2.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当国王B.禅让制被破坏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贫富分化的出现

3.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B.禅让制被破坏

C.禹建立了夏朝D.社会生产的发展

【课后反思】

 

课题: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科:

历史

制定人:

鲍蕊

审核人:

马利平、赵迎海、孙晨、周冠华、付芝华、廖勤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

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的分封制。

2.理解: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3.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导航】

问题一:

1.禹死后,启继位,从此_______制代替了_______制,“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

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都城在______,夏朝的最后一个国_____,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2._______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商汤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等人做大臣,商朝很快就强大起来。

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盘庚迁都到_______,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称商朝为____朝。

商朝后期,最后一个王_____,是有名的暴君。

3.周文王任用贤人_______,国力逐步强大。

公元前1046年,_____和_______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又称_______。

历史上叫做_________。

4.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制,把_____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______。

诸侯必须______,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____,战时______。

______年,西周灭亡。

问题二:

1.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

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2.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3. 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

什么是分封制?

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商朝残余势力B.发展经济

C.保卫镐京的安全D.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3.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D.少数民族的入侵

4..填表:

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西周

 

【课后反思】

 

课题: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学科:

历史

制定人:

廖勤

审核人:

马利平、赵迎海、鲍蕊、孙晨、周冠华、付芝华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

夏、商、周青铜器的特点、代表作品;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及表现;奴隶的悲惨命运等基础知识。

2.理解:

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3.认识:

夏商周奴隶制文明一脉相承;我国的青铜文明闻名世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及对历史文物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难点:

对青铜文明的理解。

【学习导航】

问题一:

青铜制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

我国已出现_______。

(2)夏朝:

青铜器的种类_______。

(3)商朝:

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

(4)西周:

①特点:

_______更加丰富。

②用途:

大量用于_______。

(5)“三星堆”文化:

①时间:

与_______同期。

②地区:

_______平原。

③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陶瓷制造业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_______的国家。

玉器制造业

(1)玉器_______水平很高。

农业

(1)夏、商、西周是以___________为主的社会,___________已相当发达。

(2)作物:

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__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

(3)技术:

已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农具:

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畜牧业

(1)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___________都已经有了,还建有_________________,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___________。

(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___________。

奴隶的悲惨生活

(1)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__________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

(2)奴隶被强迫在______________劳动,在______________做工,没有人身_______。

(3)被奴隶主随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被杀死当作_______祭祀。

(5)被杀死或活埋做_______。

问题二:

1.读下面四幅图,回答问题:

 

①图1、图2、图3分别是什么青铜器?

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②据图4说明“殉葬奴隶的遗骸”,奴隶和青铜文明之间是什么关系?

根据上面的四幅图片,你怎么认识夏、商、西周奴隶社会?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1.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夏、商、西周是

以()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

B.商业C.农业D.畜牧业

3.“三星堆文化”在成都平原的出现,说明我国青铜文化()。

A.水平高超B.制造业“一枝独秀”

C.分布地区广泛D.手工业规模庞大

4.夏、商、西周农牧业已相当发达,表现在()。

①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②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铁农具进行生产 ③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④商朝还建有牲畜圈栏,王室、贵族还有专门牧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课后反思】

 

课题: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学科:

历史

制定人:

马利平

审核人:

周冠华、付芝华、孙晨、鲍蕊、廖勤、赵迎海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忆:

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理解:

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作用,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

3.认识: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齐、晋争霸。

2.难点:

春秋五霸和战国纷争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导航】

问题一:

1.东周的建立: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分为和两个时期。

2.春秋的争霸:

(1)诸侯争霸的背景:

(2)著名的霸主有。

(3)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他称霸的原因有哪些?

①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③军事外交方面:

(4)晋楚争霸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与之有关的成语是.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打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5)吴越争霸——成语。

3.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的形成

(2)三家分晋:

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三个国家,史称“”;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战国七雄是:

东西北南中间自北向南、、。

(3)战国时期的重大战役

①之战,齐魏之间,成语;

②之战,齐魏之间;

③之战,交战时间是,交战双方是和。

结果:

大败。

成语:

影响: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的进攻。

问题二:

讨论解决第31页“动脑筋:

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

你如何评价诸侯争霸?

消极一面:

积极一面: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D.三顾茅庐

2.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

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3.春秋时秋的第一个霸主是

A.晋文公B.楚庄王C

.齐桓公D.越王勾践

二、活动与探究

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不少于8个)

【课后反思】

 

课题: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学科:

历史

制定人:

赵迎海

审核人:

马利平、付芝华、廖勤、鲍蕊、孙晨、周冠华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忆: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都江堰。

2.理解:

商鞅变法内容和作用,对商鞅、李冰等人的历史评价。

3.认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导航】

问题一:

(一)农业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__和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水利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三)商鞅变法

5.公元前___年,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背景:

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内容:

 

8.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问题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为什么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问题三:

你能完成下面与商鞅变法有关的内容吗?

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⑵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哪项措施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问题四:

身临其境:

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的356年,变法法令颁布以后,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⑴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

 

⑵假如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一条措施最为不满?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1.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草纲木》D.《天工开物》

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

①《缀术》②《水经注》③《齐民要术》④《论衡》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下列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业生产要要遵循自然规律D.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

①南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①

5.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在北朝时代的数学家②最突出的成就是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③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⑤编写成《缀术》一书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课后反思】

 

课题: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学科:

历史

制定人:

周冠华

审核人:

马利平、赵迎海、鲍蕊、孙晨、廖勤、付芝华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

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天文、医学和音乐成就以及诗人屈原。

2.理解:

观察图片,理解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

3.认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甲骨文,商朝历法

和诗人屈原。

2.难点:

文字的演变,古代历法,《离骚》的艺术成就。

【学习导航】

问题一:

1、商朝人刻在________

和________上

的文字叫甲骨文,它已具备了________的基本形式,是一种________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

将文字统一整理成大篆样式的时期是________朝。

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是在________时期。

2、商朝甲骨文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是可靠的。

3、相传四千多年前的_____朝,就有了历法。

今天的农历,又叫做“___

_____”。

已经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是在________时期。

4、扁鹊是________之际的名医,他发明了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仍广泛用于________。

5、屈原生活在________期的________国,代表作是《________》,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6、反映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________。

问题二:

1.随着文字演变,文字记载的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说说自己在天文、历法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联系?

 

问题三:

阅读下列材料:

“长太息一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探究题:

(1)诗的作者是谁?

它是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2)这句话选自什么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国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而制定的节日名称是什么?

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爱戴?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达标检测】

1.

据说今天的农历来源于夏朝,所以又叫()

A.夏历  B.周历   C.商历      D.阳历

2.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

3.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诗人是()

A.宋玉B.屈原     C.李白     D.杜甫

4.闻名中外的甲骨文的发现时间和地点是()

A.19世纪末的河南安阳      B.19世纪末的河南商丘

C.20世纪初的陕西西安      D.世纪初的河南洛阳

5.最早留下哈雷慧星的记录是在我国()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6.完成下面表格

主要内容

文字的演变

天文的成就

历法的成就

医学的成就

文化名人及成就

艺术成就

【课后反思】

 

课题: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学科:

历史

制定人:

马利平

审核人:

廖勤、赵迎海、鲍蕊、孙晨、周冠华、付芝华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

3.认识:

树立良好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