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工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8556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磨工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磨工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磨工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磨工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磨工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磨工技术总结.docx

《磨工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工技术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磨工技术总结.docx

磨工技术总结

磨工技术总结

篇一:

20XX年度磨工车间工作总结

20XX年度磨工车间工作总结

20XX年度是南京轴承有限公司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来年即将搬入雨花新区,迎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磨工车间紧紧围绕公司年度工作报告和强技术、重质量、控成本、拓市场的经营方针要求,强化管理、稳定生产、培养人才,结合磨工车间的实际情况,充分提高车间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挖掘管理潜能,在公司领导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车间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车间质量管理和基础管理也在不断迈进。

一、指标完成情况:

公司下达指标完成情况:

从以上数据上分析:

1、产量完成情况:

20XX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主机市场昙花一现,主机市场的疲软导致公司订单削减,生产任务不足,车间产量下滑,各项管理矛盾加大。

总体来看,在2月份车间管理人员调整后,生产完成情况较好,4月份起,受老工人冲击公司影响生产的影响,人员心态和管理氛围变化明显,带来管理难度加大,在随后的几个月,车间加强了生产组织的管理和班组的思想沟通交流,车间班组长及生产骨干的转变最快,班组积极、主动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生产组织的形势下半年明细好转,下半年均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

2、废品率和废品损失额:

车间在20XX年度出台或完善相关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在制品管理,推进实施物流管理制度,在制品管理摆脱了混乱的局面,在制品流失得以控制,车间中间库的的不合格品也进行了有效梳理、分类和传递,车间的不合格品管理受控。

年度废品损失额完成了指标,但年度废品率指标超标0.004,这主要是由在制品管理工作失误造成流失数异常导致,各班组的废品率完成情况均在指标以内而且沟道尺寸新的质量验收标准的符合性也完成较好,全年也未发生质量事故。

3、生产现场5S:

公司考核车间现场5S的要求是达到11年12月公司现场检查的5S质量,通过1年来的坚持和改善,车间规范了工位器具的管理,并对接了前道工序,立项解决了全过程码放的难题,试点了退磁清洗,改善了清洗规范,落实了清洗液的循环使用环保改造,基本做到了将5S工作落到实处。

4、可控成本:

本年度可控成本完成情况不好,一方面是公司产量、当月产值下降,导致的分母变小效应,另一方面车间的基础管理本年度车间加大了投入,如采购新工具箱、采购各类工位器具、定置基础磨和工序间运转车辆等等,车间未能控制好的部分在于电费、磨削液、煤油、防锈水的消耗等等,目前已经在验证成本更低的新磨削液的使用,煤油过滤改善,成本更低的新防锈水的验证,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将可控费用控制在合理成本。

二、部门工作业绩及创新工作情况:

1、班组重新划分建设:

本年度车间按照磨加工的各工序,在公司批准后,车间重新划分了班组,即:

基础磨、内沟、外沟、孔磨、超精、自动线、硬车球头共7个班组,并逐步进行了人员的优化组合强化建设,发挥班组长和生产骨干的管理作用,简化生产组织,解决了原先的不合理的班组和人员设置状态,得到了车间广大员工尤其是老员工的认可。

同时,在公司领导指导和设备部的沟通配合下,收编了机电

修班组,初步解决了车间原机电修班组工作质量不受控、工作作风员工抱怨、推脱责任、培训考评管理不力、人才培养模式差的情况,为新区的机电修人员的管理对接了一个好的模式。

2、生产管理推行层层负责制,即车间调度真正做到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全权负责车间生产组织和协调,做好人员调配和安排,做到公平公正,对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调度员和班组长对接生产进度、生产次序及生产安排负责,主任、助理、调度员和班组长密切沟通,意见统一,言行一致,做到最强的执行力,避免“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公开诋毁领导、消极员工心态、消极机电修人员”等不良工作作风。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困难的克服、相互的信任和包容,基本做到了打造了一支车间领导班子及车间骨干的团队。

同时,为解决产量与分配的矛盾、适用我司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结构复杂的特点,结合磨工车间的实际情况,车间调度强化了安排了部分二线人员到一线参与生产的管理要求,做到人员和工时不浪费,尽量合理组织生产。

3、金刚滚轮加工方法的实现及推广。

针对公司现在开始加工冲压轴承,而且逐步开始向批量化生产迈进,车间积极与技术部、设备部等相关部门沟通,引进金刚滚轮加工套圈的沟道、锁口、外径实现了新技术的突破,保证了锁量尺寸100%合格,在设备的调试、工艺参数的确定、加工数据的收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极大的改善了磨加工的效率,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加工同一批套圈能节省2台机床。

总体效率提高60%~80%左右。

在2619成功实现的量产化基础上,先后还引进了针对6395-02小外径、锥面的一次成型磨削和5742球头片类挡边外径金刚滚轮成形磨削,使6395内圈外径锥面工序班产能达到800件,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工效提高100%,机床使用率达到了200%。

使5742球头片类挡边外径工序班产能达到420件,三道工序合为一道,工效提高100%,外径尺寸100%合格,摆脱了对8861设备的依赖,解决了

8861加工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4、工位器具的规范:

为解决产品磕碰伤、物流方式不规范、经常性工位器具紧张、热处理物流影响盘点、现场6S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车间经过现场调研,广泛地听取一线的意见,通过查阅资料、请教相关领导,针对我司和磨工车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磨工现场和热处理来料使用定置工位器具的购买申请,实现了工位器具的规范管理,为实现套圈码放和新区的物料管理提供了基础。

5、实现基础磨套圈100%码放:

公司前年三季度召开的“拉式轴承质量改进专题会议”上已经明确,要求磨工车间基础磨工序套圈按规范码放,为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车间召开了专题会议,反复进行了讨论,并且与生产部进行了沟通,但当时未能实现这一要求,在12年度,车间将其列入了年度工作规划,通过行业调研、积极寻求外援、查阅资料,提出了关于基础磨套圈实施码放的专题报告,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基础磨码放试点成功,随即对专用运转车进行优化,在班组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进行了推广,这个问题,经过近一年的不断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车间广大员工的习惯和认可,将公司的质量专题会议最终落到了实处,改善了公司的形象。

6、车间现场6S的管理:

本年度,车间按照班组6S及设备日保养检查表,每天白班和二班由专人负责对车间现场进行6S检查,车间长效进行了坚持,并且在有一次客户评审时要求查看6S检查记录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日常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车间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协调,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现场6S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另外在许多设备上没有退磁功能,长期加工后需要进行人工集中退磁,这样生产效率不高,进过与设备部门的共同合作对3mK1416等设备进行了二次改造,增加了机内退磁机,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对超精煤油过滤系统进行初步的改进验证,在煤油过滤上提高煤油的清洁度,改善产品的质量,加大煤油的反复使用率。

7、BYw清洗机清洗液环保改造:

磨工车间清洗机清洗后的污水,其成分主要是煤油、磨削液、砂轮灰等,直接排放的,不符合南京市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同时公司强化了套圈清洁度的质量要求,为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需要频繁更换清洗液和重新配比,较为浪费清洗液和自来水,为解决这两个个问题,车间提出了改造方案,批准后进行了实施,通过阶段性的使用,提高清洗剂的使用率,节约公司的成本;改善了清洁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公司第一次成功验证使用循环过滤系统,为后续其他类的改造提供好的先例;提升了车间的基础管理创新新力;推广了节能环保,响应了国家号召,为公司节能树立了典型。

8、成立物流班组,推行物流管理制度:

物流管理是生产制造型企业最基本的的活动,贯穿于从供应商到公司再到客户商业活动的的整体流程,物流管理与资金流管理、信息流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承上启下的,体现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关系到企业生产制造的各项成本,物流管理对实现减少和消除浪费、创出高质量、高收益这一目的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下半年车间成立了物流班组,出台了物流管理制度,在车间内部成功试点收发料即实现车间级和班组级物流管理明细,做到了与终检实行零件交接明细,做到了在车间内部实行磨加工新产品工序流转卡,对接装配不合格品确认,同时在车间内部跟踪产品返修、单独流转等不合格品的的生产流转过程,从年终的在制品盘点工作来看,整个的物流管理做到了基本受控,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车间将进一步设置合理的物流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表格处理能力,提高统计分析能力,为ERP的引进和运用打好基础。

9、沟道尺寸的正态分布验证:

在20XX年下半年,成立了磨工车间沟道尺寸正态分布验证的项目小组,各职能部门人员参与,进行共同验证,进过项目小组的努力,于20XX年年底完成了大、中、小等产品典型型号的验证,如:

86cL6395F0-01a、cTS5721、86nT5723、

篇二:

技术工作总结(王超仁)

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于20XX年被评定为磨工技师,至今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从事磨机的操作与管理工作。

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造成企业磨操作人员流动巨大,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带了多批徒弟,先后培养出多名合格的磨机操作人员。

目前,这些徒弟也成为业务能手和技术骨干。

20XX年我所在的2#风扫磨机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在此次技术改造中,我结合生产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包括:

一、原煤仓容积过小,容易造成磨断料,影响磨机的安全运转,建议加大原煤仓容积。

二、煤磨系统漏风量大,影响磨机的热效率和安全运行,应该封堵漏点。

三、入磨下料溜子角度小,当煤水分高时经常堵料应加大角度等建议,都得到了主管技改工作领导的认可和重视,并逐一消除,为磨机安全运行和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一定作用。

20XX年牡丹江北方水泥公司成立后,又对2#风扫磨进行技术改造。

我主要工作和建议:

一、主持重建煤磨热风炉,确保窑系统停产期间煤粉水分能够合格。

二、提出改变出磨煤粉取样点的位置,解决了化验室出磨样品代表性差问题。

我还先后提出调整磨级配,增加原煤提升机收尘管道、增加磨润滑站与主机联锁

等多项技术建议,并在生产实践中解决问题,真正发挥自己专长为企业带来效益。

20XX年在公司领导的安排下,我参与了8#水泥磨的选粉机塌料、堵料的工艺难题的攻关工作。

我所提出的提高入选粉机温度的基本思路,最终成为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关键。

目前,工作中我已成长为公司磨操作与管理的技术骨干。

在处理各种磨机系统问题和解决生产难题等方面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三:

磨工实习体会

磨工实习体会

今天金工实习,磨工。

顾名思义,磨工就是把工件打磨平整光滑。

我们的金工实习又简单些,把一个铁块的两面打磨光滑,使得高度在17.60mm,误差不超过±0.02,平行误差不超过±0.02。

螺旋测微器的精度是0.01,而磨床每转动一格是0.005。

难度就在这里,较高的精细度要求,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有时我们说路可以有很多条,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路也就那么一条,根据个人操作习惯的偏差,可容的误差也就那么一点点。

精确度越高分数越高,±0.0012(:

磨工技术总结)5是95分,±0.005是90分,±0.02以外不及格,等等。

平行度和精度取低值算分。

就算完全正确地按照操作来也可能有实验误差,更别说说操作步骤有一个不当,那就不及格了。

操作失误但恰好撞到的这种事,从概率上来说并不能否决其存在,哪怕这概率再小。

只是这种百年一遇的奇迹是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碰到的,与其看着这几乎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自己意淫,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成功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大。

等待的时光是难受的,特别是面对一个自己不清楚的事物。

老师讲的轻松,可任何东西没有经过自己亲自经历是无法理解那么透彻的。

这时就理解了平时做题与考试的关系,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知识大都是不扎实的,只有在平时不断地操作运用才能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考试不是一个练习场,他是一个检验场。

张益达一直是活泼俊朗,第一个就上去了。

看着他小心地操刀抛光铁块真让人为之捏了一把汗。

现在回想起来,磨床的操作倒也不是十分困难,只是初来乍到,面对那些按钮,操纵部件倒也真有些手忙脚乱。

人一个个地上,渐渐地倒也掌握了些方法,只是到了最后大家都等不及想磨一磨自己的工件了。

不知不觉就拖到了下午,我又是最后一组,也许总是这样,不去争取,就在恍惚中落到了最后,上学期是这样,现在又是这样。

有小康康帮衬着,磨的倒也顺利,只是最后一刀擦伤了,一量工件多了那么0.01mm。

心情一下子跌落到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