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838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docx

专题九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

专题九:

国土整治之生态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图1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的示意图,据图完成1~5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

A.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B.农田、桔柑园、毛竹、用材林

C.农田、毛竹、果园、落叶D.果园、毛竹、农田、马尾松

图1

2.关于立体农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自然资源

B.有利于某一种农产品多方面多层次的利用

C.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D.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3.下列有关南方丘陵山区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该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因而土地的负载量较重 

②本区气候湿润,植被破坏后能很快恢复 

③本地区经济较发达,大量非耕地资源利用合理,经营效益高 

④由于生活能源紧缺,于是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关于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河流众多,水系发育,使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增加了开发难度

②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

③生物资源种类丰富,并已充分发挥其潜力

④每年春季受低温阴雨影响,对早稻播种不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为了解决浙闽山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开发小水电站②组织人员上山砍柴③营造薪炭林④推广使用沼气 ⑤推广太阳灶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读图2,回答6~7题

6.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还草的是(  )

图2

A.甲B.乙C.丙D.丁

7.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

A.甲B.乙C.丙D.丁

东方市是海南省北运瓜菜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瓜果蔬菜北运,2006年种植的品种有:

圆椒、尖椒、黄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供应时间在2006年11月~2007年4月;西瓜供应时间在2006年11~12月。

回答8~9题。

8.海南岛瓜菜主要供应时间是冬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热量B.光照、热量C.市场、交通D.光照、水分

9.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蔬菜,在贵州难以成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B.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无需利用大棚

C.冬季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D.外来蔬菜丰富,价格低廉

图3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

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图3),完成10~12题。

10.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11.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

A.交通不便B.自然资源少C.耕地资源少D.人口众多

12.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图4所示。

据图回答13~15题。

图4

1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14.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

A.ABB.CDC.DED.AE

15.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给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5)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

读图完成16~17小题。

图5

16.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濒临长江,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17.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 (  )

A.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

B.影响着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

C.破坏当地农业生态,使粮食单产减少

D.改变植被垂直分布,破坏环境的整体性

图6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7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l8~20题。

18.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  )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19.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

A.土壤B.地形C.水源D.热量

20.图8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

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

A.②B.③C.④D.⑤

读图9,我国某地农业构成图,完成21~22题。

图9

21.该农业类型主要分布在 (  )

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D.塔里木盆地

22.该地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决定性优势区位是 (  )

A.湿润的季风气候B.便利的水陆交通

C.低湿的三角洲地形D.生产技术的进步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回答23~25题。

23.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

A.6月B.7月C.8月D.9月

24.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D.向两侧迁移

25.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二、综合分析题(共5小题,共50分)

26.下表为我国某地区气候统计资料,结合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7分)

日照时数

大部分地区为1700-2000小时

热量条件

年平均气温14.5°C-22°C

水分条件

全年降水量1000mm-2000mm

(1)与该表气候相符的地区是 (  )(1分)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南方低山丘陵D.海南岛

(2)该地区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种气候最大的特点是。

(2分)

 

(3)该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

(1分)

 

(4)写出两种影响该地区局部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

(3分)

 

2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图10

(1)简要分析图示①区域主要地形的成因。

(2分)

 

(2)图示①区域是我国农业重要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基地,简要分析该农业基地的区位因素。

(5分)

 

(3)简要说明图示区域夏季防洪压力大的原因。

图示③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对图示区域防洪有何作用?

(4分)

 

(4)图示城市②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圈建设,简要分析该城市圈的区位优势。

(4分)

 

(5)图示区域有大面积的湿地,简述湿地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

(3分)

 

2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

图11

材料: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

截止2004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

崇明开发总体规划提出,崇明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到2020年将建设成为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和科技研发岛,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

(1)崇明岛的“身体”之所以在不断“长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它在上海的经济地位一直“长不大”,主要是由于________阻隔,交通不便。

(2分)

(2)崇明岛开发前景良好的可再生资源是________(单项选择)(1分)

 A.水能  B.风能  

C.核能 D.地热能

(3)从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考虑,崇明岛东滩湿地不适宜_______(多项选择)(1分)

 A.开垦农田 B.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 

C.开发商品房 D.建设候鸟自然保护区

(4)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崇明岛可大力发展的产业有_________(多项选择)(1分)

A.森林工业 B.园艺业 

C.娱乐休闲业 D.高科技产业

(5)近年来,不少来自崇明的农村年轻人,加入了上海市区出租车司机行列,为上海城市建设作贡献。

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6)按照规划,陈家镇将建设成以生态休闲为主要特色的“海岛花园”城镇,其区位(布局)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7)崇明岛的进一步发展对上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9.图12是“我国某湿润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

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沿线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到:

“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图12

(1)图中县界沿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2分)

(2)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拟在图示山区建取水口为城市供水,M、N两地中哪个地点合适?

为什么适合在此建取水口?

(5分)

 

(3)20世纪70年代,来自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试分析其原因。

(6分)

 

(4)据图示信息,试就该地区今后的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D

C

B

D

A

C

D

A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