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8223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docx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复习教案

第1讲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考纲] 1.洛克。

2.卢梭。

[课标] 1.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君权神授”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2.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一、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

①自中世纪以来,由于教皇权威的作用,人们相信君权来自神权,国王的权力是由上帝通过教会授予的,教权高于王权。

②托马斯·阿奎那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2)主要内容:

阿奎那认为,凡接近自然过程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在自然界,支配权总在单一的个体手中。

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蜜蜂也只有一个王,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也才最符合上帝的本意。

2.詹姆斯一世的“君权神授”

(1)背景:

到了近代,仍然有人试图从神学中找到君主专制的依据。

詹姆斯一世鼓吹“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

(2)主要内容:

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

他甚至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

3.“君权至上”

(1)背景:

近代一些先进思想家对“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马基雅弗利、霍布斯等人开始从世俗权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君权至上”论。

(2)主要内容:

①马基雅弗利的著作《君主论》;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抛弃了自古以来的“美德”政治观念;他直接挑战罗马教会,斥责罗马教廷是造成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

②英国近代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同样反对“君权神授”,并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

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他认为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4.评价:

阿奎那、马基雅弗利及霍布斯等人的学说,都强调了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这符合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但这些学说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于变得不合时宜。

二、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1.斯宾诺莎

(1)主张: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

(2)认为:

“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2.洛克的“天赋人权论”

(1)背景:

17世纪,英国革命历经波折,最终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结束。

洛克等一批流亡者随同威廉和玛丽来到英国,于1689年发表了《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了理论论证。

(2)主要思想:

①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包括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

②强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

③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3)影响:

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1)背景: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在政治理论上有所创新。

孟德斯鸠论述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2)主要思想:

①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导致专制,所谓专制就是滥用权力,实行压迫。

②只有分权才能使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③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部分: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4.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1)主要思想内容:

①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平等,法律上、经济上的平等。

②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③主张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新的人民主权的政府。

(2)意义:

①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巨大。

   洛克的民主思想

主题1 洛克的主张

史料 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

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

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至还以此为安全!

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以上材料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本史料主要信息有:

反对把全部权力转让给君主;倡导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认为人民享有的各项自然权利不可转让与侵犯。

为防止政府侵犯人权,后来他又提出了政府“分权”的主张。

主题2 洛克的分权制衡学说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不同

(1)洛克的三权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它分属议会(掌立法权)、国王(掌行政权和对外权)。

(2)而孟德斯鸠的三权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

   卢梭的民主思想

史料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公共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

不享有主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不自由了。

这时,公共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本史料体现了“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

   近代欧洲民主思想兴起发展的原因

1.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

3.封建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权的实现。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5.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即所谓的“存在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对这种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往往成为一种政治形态的“出生证”,而从理论上研究和批判其存在的历史落后性,则可以找出其消亡的历史衰竭点,从而成为一种政治形态的“死亡证”。

材料二 自中世纪以来,由于教皇权威的作用,人们相信君权来自神权,国王的权力是由上帝通过教会授予的。

材料三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凡接近自然过程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在自然界,支配权总在单一的个体手中。

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蜜蜂也只有一个王,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也才最符合上帝的本意。

材料四 卢梭指出,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契约,这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

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

请回答:

(1)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2)与托马斯·阿奎那相比,卢梭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3)用托马斯·阿奎那和卢梭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同认识来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他痛心地说:

“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

”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材料二 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读过博马舍的剧本后惊呼:

“这个人嘲笑国家中所有一切应该受尊敬的事物。

这个剧本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卢梭的主要思想。

(2)材料二中路易十六的惊呼给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3.洛克认为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

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请回答:

(1)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

其学说与洛克的差异是什么?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

“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便越自觉地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

……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

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

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2)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

并解释结果的内涵。

为防止此结果的出现提出何种思想?

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答案

课时训练

1.

(1)特点:

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说。

(2)进步之处:

阿奎那“为君主辩护”,而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3)阿奎那的思想为君主的权威辩护,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但他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必将被要求建立民主制度的新思想所取代,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即此。

2.

(1)主要思想:

主张天赋人权;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若答主张缩小贫富差距也可)。

(2)信息:

一方面反映了启蒙思想家对封建特权和专制制度的谴责,表明其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启蒙思想的极端恐惧。

3.

(1)认为国家权力有三种:

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

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和外交权属于君主。

(2)孟德斯鸠。

他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不同之处是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为君主,孟德斯鸠则将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间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

(3)“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是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是通过以权力来制约权力来预防专制与政治腐败。

历史的进步意义在于是当时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

(4)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

4.

(1)思想自由,行动守法;自由、平等和生命安全是人不可侵犯的权利。

(2)主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果实,享用果实,是对劳动的尊重,是进步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主张能保障私人的财产权,但对一无所有靠劳动生存的人们是很不利的。

(3)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其结果是导致专制。

所谓专制就是滥用权力,实行压迫。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的思想,体现的是政府机构分权独立,又相互制衡的原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专制,确保民主,保障人们的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