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8163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3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docx

牛津自然教学设计五上

小学自然五年级第一学期课程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牛津上海版《自然》五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全册包括“植物的生存”、“植物的作用”、“天气”、“常见的化学物质”、“平衡、压强和浮力”五个单元,其中第一、二单元涉及课程标准中的生命科学部分,第三单元涉及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四、五单元单元涉及物质科学部分,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试图从学生生活中所熟悉或有关的事物来引发一系列的学生活动。

二、学期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物分布情况,认识绿色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及其植物对人类乃至对整个地球的作用。

2、了解有关天气的各个方面,知道人类人类对天气是如何进行观察研究的和人类活动对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3、了解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和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4、了解力的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产生形变,认识平衡现象、压强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潜水艇的沉浮原理。

5、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能力。

6、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1) 通过观察如何提出问题。

(2) 如何通过比较认识事物。

(3) 如何进行猜测并验证结果。

(4) 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形成结论。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科学探究方法,获得对植物、天气、化学物质、力等内容的有关知识。

2、用写观察记录、撰写报告的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

3、通过表达与交流、总结与交流、总结与反思来发展的科学判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学习科学课的信心。

2、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活动中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确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

有系统地开展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

 

四、主要活动和课时安排

单元内容

课时内容

活动内容

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

1、植物的生存

植物的生命周期

1、西红柿的生命周期;

2、马铃薯的生命周期

重点:

认识植物的生命周期。

难点:

对植物不同的生命周期开展讨论、比较和交流。

1

第1周

种子的繁殖

1、种子的构造;

2、种子的作用

3、种子的萌发

重点:

认识种子的构造、作用、形成过程。

难点:

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

第1周

种子的形成

1、观察花的构造;

2、认识花受精的过程

3、认识花的不同传粉方式

重点:

了解花的结构、传粉的不同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花的不同特征

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认识花受精的过程和不同特点。

1

第2周

种子的传播

1、观察种子的构造;

2、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重点:

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从而了解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式间的联系。

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推测种子传播的方式。

1

第2周

非种子繁殖

1、交流水仙花种植方法

2、观察非种子繁殖的植物

3、尝试非种子种植

重点:

了解不同植物适应环境的各种本领

难点:

比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异同,并从中体会植物的适应性。

1

第3周

植物的适应性

1、观察校园植物角

2、比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不同。

3、了解各种环境下的植物的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本领

重点:

了解不同植物适应环境的各种本领。

难点:

比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异同,并从中体会植物的适应性。

1

第3周

遗传与变异

1、认识遗传与变异

2、寻找变异

重点:

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

难点:

了解遗传和变异对植物繁衍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

第4周

2、植物的作用

森林、海洋植物的作用

1、认识森林的作用

2、认识海洋植物的作用

重点:

认识森林和海洋植物的作用

难点:

通过讨论,认识滥伐森林、污染海洋的危害

1

第4周

光合作用

1、设计光合作用实验

2、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

重点:

知道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基本保持平衡

难点:

通过没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后果的讨论,进一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重大意义。

1

第5周

(国庆、机动)

水土保持和水循环

1、设计实验证明植物有利水土保持

2、了解植物对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

重点:

设计并进行植物保持水土的实验,知道植物对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

难点:

通过观察、讨论,知道植物在地球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

第7周

栽培植物

1、认识栽培植物;

2、了解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方法

重点:

通过调查校园植物情况等活动,能初步分辨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

难点:

通过观察、交流,知道人类培育植物新品种的一些常用方法

1

第7周

3、天气

海洋与天气

1、收集海洋影响天气的资料

2、认识大气层

3、了解大气层的作用

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海洋能调节温度,调节全球的气候;了解大气层的概念

通过对大气层保护地球的了解,让学生从我做起保护大气层,保护地球

1

第8周

天气变化与季节

1、知道天气现象

2、谈谈季节变化

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主要的天气现象

难点:

通过观察、记录能准确的讲述一年中四季的变化

1

第8周

气温、全球范围的气温

1、绘制折线统计图

2、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

3、了解全球范围的气温

重点:

通过观察、记录,让学生知道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是不同的;不同日子、不同的地方气温也可能不同。

难点:

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看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1

第9周

1、研究风产生的原因

2、测量风速和风向

3、了解全球范围的风

重点:

知道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

难点:

了解全球主要的风,知道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1

第9周

云、雾

1、认识各种云

2、预测未来的天气

3、研究云的产生

重点:

初步认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云。

难点:

雾是接近地面的云,云和雾本质上是相同的;了解雾是由细小水珠组成的,烟是由细小固体颗粒组成的

1

第10周

降水

1、研究降水的几种形式

2、了解雨测量雨量

3、研究雪、霰、冰雹的成因及关系

重点:

知道降水的多种形式

难点:

了解雪、霰、冰雹各自的成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第10周

空气中的水蒸气

1、了解湿度与其他天气情况的联系

2、研究露和霜的形成

3、研究雷的产生原因

重点:

知道湿度就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难点:

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露、霜的形成。

1

第11周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设计水循环模拟实验

2、分析水循环与天气的关系

重点:

了解天气现象和水循环之间的关系,知道由于水循环的作用

难点:

设计实验,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1

第11周

气象观测

1、如何获得气象信息

2、气象图能告诉我们什么

3、通过那些途径预知未来的天气

重点:

知道天气预报的一般过程。

难点:

知道气象图的作用。

1

第12周

变化的气候

1、气候

2、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

了解什么是气候以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1

第12周

风化

1、天气对环境的影响

2、造成风化的主要原因

重点:

收集资料交流活动,使学生知道有些天气会带来很大的灾难。

难点:

天气变化时刻影响着地球表面环境,使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1

第13周

4、常见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酸

1、生活中的酸

2、自然界中的酸

3、常见的强酸及其用途

重点:

了解酸的基本情况、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1

第13周

常见的碱

1、认识碱的性质和用途

2、检测物品酸碱性

重点:

学会检测一些常见物品的酸碱度

1

第14周

酸碱中和

1、酸碱中和的探究

2、酸碱中和的应用

重点:

对酸碱中和现象的研究

难点:

了解酸碱中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利用中和反应解决问题的探究兴趣。

1

第14周

盐和食盐

1、了解食盐的用途

2、让蛋在水中浮起来

3、盐的制作过程

重点:

认识食盐的广泛用途。

难点:

食盐的制取过程。

1

第15周

1、知道糖的来源

2、制取食糖晶体

重点:

知道食糖的来源。

难点:

了解糖的制取过程。

1

第15周

牛奶

1、调查交流牛奶的基本成分

2、实验,牛奶中的蛋白质

3、了解奶制品的加工过程

重点:

了解奶制品的营养成分

难点:

了解奶油、黄油、酸奶的简单加工过程。

1

第16周

石油

1、了解石油的开采方法

2、认识石油的分馏

3、了解石油制品的重要作用

重点:

知道石油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了解石油的开采方法

难点:

了解石油分级蒸馏的过程以及分离出的各种物质。

1

第16周

化学制品的利弊

1、了解生活中有用的化学制品

2、认识化学制品污染

重点:

交流化学制品污染环境的实例,知道化学制品处置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并能提出减少化学制品对环境危害的初步方案。

1

第17周

5、平衡、压强和浮力

平衡

1、跷跷板保持平衡的方法

2、做“保持平衡”游戏

3、做“平衡小纸人”

重点:

引导学生保持平衡的方法。

难点:

了解调节物体平衡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

第17周

力的平衡

1、认识平衡力

2、了解直升飞机能够停留在空中的原因

3、认识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重点:

认识力的平衡现象

1

第18周

物体的稳定性

1、探究物体的稳定性与底面大小及重心高低的关系

2、制作“不倒翁”玩具

3、交流生活中增加物体稳定性的实例

重点:

了解物体的稳定性与支持面大小、重心高低的关系。

难点:

在制作、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尝试、发现,并充分表达。

1

第18周

压强、改变压强

1、知道压强的概念

2、改变压强的实例

3、动物的生活与压强

重点:

认识压强

难点:

了解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改变压强的事例以及应用

1

第19周

气体中的压强

1、知道大气压强的概念

2、大气压强的作用

3、大气压强的应用

重点:

感知气体中的压强且很大

难点:

了解气体压强的作用

1

第19周

液体中的压强

1、水的压强

2、水的压强的大小

3、如何克服水的压强

重点:

知道水有压强,水中的压强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难点:

知道人们克服水的压强的办法。

1

第20周

水的浮力

1、感受水的浮力实验

2、水中提物比较实验

重点:

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浮力。

1

第20周

空气的浮力

1、氢气肥皂泡实验

2、热气球实验

重点:

认识到空气浮力的存在。

难点:

了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1

第21周

五、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存

知识与技能

1、会用观察的技能,认识绿色开花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繁殖方式、遗传和变异现象。

2、通过观察、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等了解植物的生存。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认识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繁殖方式、遗传和变异现象。

2、借助测量工具、实验活动、观看录像等方法,对不同植物繁殖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适者生存”的规律,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生存斗争是十分有意义的。

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能够同伴合作完成观察、测量和记录等活动,同时对活动中的发现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通过活动,学生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关注周围植物的兴趣和习惯;为认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的有关内容打下基础。

第二单元:

植物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的生存、地球的生态平衡和地球上的能量来源的巨大作用。

2、认识植物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上的作用。

3、知道保护森林、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4、有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森林、海洋植物的作用。

2、用实验的方法,知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植物有利于水土保持。

2、调查校园植物,知道植物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研究植物对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生存、地球上的能源和地球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能够同伴合作完成观察、测量和记录等活动,同时对活动中的发现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通过设计研究方案,获取植物作用的有关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获得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提高他们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生态学的兴趣。

初步形成爱护植物、保护绿化、保护海洋和保护地球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第三单元:

天气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各种天气现象及各种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知道天气和水循环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2、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风、露、霜、水循环等天气现象。

3、会测量、记录、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4、能制作简易风向标、风速计,并用其测量风向、风速。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天气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各种天气现象。

2、测量记录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3、模拟实验风的形成及水循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充分与他人合作,共同观察、实验、收集资料,获取有关天气现象的各种信息。

2、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毅力测量气温,并制成统计图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

3、收集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提高探究能力;认识事物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培养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现象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天气现象打下基础。

第四单元:

常见的化学物质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实例;

2、了解食糖和奶制品的生产过程,石油的分解过程和产物,石油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知道酸雨以及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实验知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能进行中和反应产生盐;

3、调查认识牛奶的基本成分和一些奶制品制作过程;

4、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认识化学制品的利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的活动中,能耐心细致地观察、记录,同伴间乐于合作;

2、通过信息的加工,了解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和化学物质的应用;

3、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动物、讨论交流等活动,感悟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和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观念。

第五单元:

平衡、压强和浮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体的稳定性与支持面大小的关系,认识物体稳定性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

2、了解压强概念,认识大气压强与液体中的压强。

3、认识水的浮力,了解人们利用浮力的实例、动物沉浮和人类控制沉浮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游戏、实验、比较、制作等活动,研究跷跷板、直升飞机、人体平衡的实例,感悟保持物体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力的作用;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方便生活生产的实例;

3、通过实验认识物体在液体、气体中受到浮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的活动中,能耐心细致地观察、记录,同伴间乐于合作;

2、关注周围的事物与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之间的关系;

3、通过收集资料、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获取平衡、压强和浮力的有关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认识平衡现象、压强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等。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力学的有关内容打下基础。

 

六、教学实施措施:

1、教学的各方面都应紧紧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

3、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效能,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

4、注意对学生学科学兴趣的培养,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5、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意味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不意味排除科学概念和事实的教学,需追求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条件下的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七、单元评价目标

单元

探究过程技能

水平

1

2

3

4

5

6

1

观察:

运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搜集信息,可以借助仪器

*

*

*

*

*

*

1

交流:

用文字、口头语言发布或交流信息

*

*

*

*

*

*

2

估计:

根据判断作出量和质方面的估算

*

*

*

*

*

*

2

测量:

将物体与一些标准或非标准

*

*

*

*

*

*

3

搜集数据:

系统地搜集有关观察和测量的信息

*

*

*

*

*

*

3

分类:

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方案对物体或事件进行分组或排序

*

*

*

*

*

*

3

推断:

基于观察提出观点,要求利用以往的经验作出评价和判断

*

*

*

*

*

*

4

预测:

以判断为基础,对结果形成预期

*

*

*

*

*

*

4

制作模型:

用具体的或抽象的形式来解释某个想法、物体或事件

*

*

*

*

*

*

4

解释数据:

阅读各种图表(包括地图),解释其信息,或利用图表回答问题

*

*

*

*

5

制作图表:

把各数据转换成图表,说明各数据之间的关系

*

*

*

*

5

假设:

以一个可以加以验证的问题的形式陈述待解决的问题

*

*

*

*

5

控制变量:

操作一个可能影响事件结果的因素,同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

*

*

*

6

下可操作性定义:

根据操作某一物体或现象的经验,陈述其具体信息

*

*

*

*

6

探究:

利用观察来搜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

*

*

*

 

八、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班级

人数

上一年级是否专职教师任教

学生学习基础情况分析

(1)

49

良好,分层不明显

(2)

49

良好,分层不明显

五(3)

50

良好,分层不明显

五(4)

50

良好,分层不明显

五(5)

50

行规较差,分层明显

五(6)

49

良好,分层不明显

五(7)

48

行规较差,分层明显

五(8)

49

良好,分层不明显

五(9)

49

良好,分层不明显

九、教学研究

1、学习有关资料。

2、提取有关案例(教案、教学实录、评析、学生活动成果),为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作资料准备。

3、组内听课评课。

4、参加区、片级教研活动。

 

1.1植物的生命周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针对植物不同的生命周期开展讨论、比较和交流,并引导学生归纳植物的生命周期。

2、指导学生搜集植物生命周期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渠道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

认识西红柿的生命周期。

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的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西红柿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交流、归纳西红柿的生长周期。

活动器材:

西红柿各部分(果实、种子、幼小植株、成熟植株等)磁性贴画。

活动二:

认识马铃薯的生命周期。

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观察马铃薯不同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开展比较、讨论。

2、引导学生交流、归纳马铃薯的生命周期。

活动器材:

马铃薯的两种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三:

交流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实例。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针对课前收集的植物不同生命周期的资料进行比较、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许多植物有多种生命周期。

2、组织学生观察具有多种生命周期的植物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交流植物不同的生命周期,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活动器材: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植物多种生命周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西红柿的生命周期。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

  交流:

交流各自的认识。

  观察:

西红柿各生长阶段图片。

  归纳:

西红柿的生命周期。

  交流:

其他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的生命周期。

  学生交流各种想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依据。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自己归纳植物的生命周期。

(二)认识马铃薯的生命周期。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

  交流归纳:

交流芽眼的作用,归纳马铃薯的生命周期。

  讨论:

马铃薯能否用种子繁殖。

  观察:

观察马铃薯由种子开始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

  交流:

交流各自的认识。

  归纳:

马铃薯生命周期的特点。

  组织学生观察马铃薯的芽眼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不能食用发芽的马铃薯,否则对人体有害。

  学生对马铃薯由种子开始成长这一生命周期不很了解,教师应通过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观察,并开展交流,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交流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实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交流:

课前收集的植物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料。

  观察交流:

观察植物具多种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并进行比较,开展交流。

  收集资料:

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

  在课前收集资料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如启发学生对某一些植物开展收集。

  教师应准备图片或录像,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四、板书设计

植物的生命周期

西红柿的生命周期---种子为起点的生命周期

马铃薯的生命周期---非种子为起点的生命周期

还有哪些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

1.2种子繁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种子实物、种子萌发的录像及比较、讨论、交流,认识种子的构造、作用、形成过程。

2、组织学生种植植物,认识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

3、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讨论、小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记录方法描述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

认识种子的构造。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蚕豆等植物种子实物或图片,组织学生开展比较、交流,认识种子的基本构造。

2、开展比较实验,并进行记录和交流。

活动器材:

蚕豆等植物种子、各种植物种子构造的图片。

活动二:

交流种子的作用。

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观察种子的相关录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种子的作用。

2、在观察和交流中,引导学生充分表述。

活动器材:

介绍种子作用的录像、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

活动三: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针对种子萌发的条件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并开展较长时间的观察并记录萌发过程中种子各部分的变化。

2、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各自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

3、观察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加强学生理解。

活动器材:

植物种子萌发的录像。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种子的构造。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讨论:

观察各种植物种子,讨论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观察记录:

将浸泡后的蚕豆种子进行解剖,观察种子的各部分。

用图画记录观察的结果。

✧实验:

对干燥和浸泡后的种子开展对比实验,并进行交流。

✧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种子以供观察并记录。

✧进行比较实验时,可引导学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