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抗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8017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抗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章 抗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章 抗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章 抗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章 抗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抗体.docx

《第三章 抗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抗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抗体.docx

第三章抗体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分子—抗体

第一节抗体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抗体的发现

血清中存在一种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的组分称为抗毒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组分称之为凝集素。

其后将其称为抗体(antibody,Ab),将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

二、抗体的理化性质

40年代初期Tiselius和Kabat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证实了抗体活性与血清丙种球蛋白组分相关。

 

图1.兔血清电泳分离图2.不同类免疫球蛋白的电泳分离

离心常数7Sγ(16,IgG);19S,β2(β2M,90,IgM);β2A(IgA)

三、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2.抗体与补体的结合。

3.抗体的调理作用。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Porter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分子基本结构是由四个肽链组成的,二条较小的轻链和二条较的重链,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分为氨基端(N端),羧基端(C端)。

 

(一)轻链和重链

1.轻链(lightchain,L链)

214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为24KD,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组成的环肽,可分为:

Kappa(κ)与lambda(λ)2个亚型。

2.重链(heavychain,H链)

450-550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55或75KD,含糖数量不同,4-5个链内二硫键,可分为5类,μ、γ、α、δ、ε链,不同的H链与L链(κ或λ)组成完整的Ig分子。

分别称为:

IgM,IgG,IgA,IgD和IgE。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1.可变区(Variableregion,V区)

L链N端1/2处(VL)108-111个氨基酸残基,

H链N端1/5-1/4处(VH)118个氨基酸残基,

V区有一个肽环65-75个氨基酸残基。

高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HVR)

可变区

骨架区(frameworkregion,FR)

VL的HVR在24-34,50-56,89-97氨基酸位置。

VH的HVR在31-35,50-56,95-102氨基酸位置。

分别称为VL和VH的HVR1,HVR2,HVR3。

●高变区为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位置,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CDR),VL和VH的HVR1,HVR2,HVR3又分别称为CDR1,CDR2,CDR3,其中CDR3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重要的作用。

2.恒定区(constantregion,C区)

L链C端1/2处,105个氨基酸,

H链C端3/4-4/5处,331-431个氨基酸。

●在同一种属动物中是比较恒定的,是制备第二抗体进行标记的重要基础。

(三)功能区

●链内二硫键折叠成球形区称为功能区(domain)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的顺序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1.L链功能区:

2个,(VL,CL各一个)

2.H链功能区:

IgG,IgA,IgD,4个(V区1个,C区3个)

IgM,IgE,5个(V区1个,C区4个)

3.功能区的作用:

(1)VL和VH是抗原结合的部位(FV区)。

(2)CL和CH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3)CH2具有补体结合点。

(4)CH3具有结合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细胞,

NK细胞,Fc段受体的功能。

4.铰链区(hingeregion)

位于CH1和CH2之间为非独立功能区。

(1)当VL,VH与抗原结合时,此区发生扭曲,使抗体分子上两个抗原结合点更好地与两个抗原决定簇发生互补。

(2)因CH2和CH3构型变化,显示出活化补体,结合组织细胞等生物学活性。

(四)J链和分泌成分

1.J链(joiningchain):

存在于IgA,IgM中,在其组成和体内转运中具有一定作用。

2.分泌成分(secretorycomponent,SC):

分泌成分是IgA上的一个辅助成分,对抵抗外分泌液中的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具有重要作用。

(五)单体,双体,五聚体

1.单体:

由一对L链和H链组成的基本结构

2.双体:

分泌型的IgA由J链连接的两个单体

3.五聚体:

是由J链和二硫键连接的五个单体

IgGIgAIgM

(六)酶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papain)水解片段

(1)裂解部位,铰链区H链间二硫键(N端)

(2)裂解片段,2个Fab(54KD),一个Fc(50KD)

Fab与抗原结合,不发生凝集反应。

2.胃蛋白酶(pepsin)水解片段

(1)裂解部位,铰链区H链间二硫键(N端)

(3)裂解片段,F(ab’)2,无Fc片段

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功能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Ig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就是能够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这种特异性结合抗原特性是由其V区(HVR)的空间构型决定的。

Ig的抗原结合点由L链和H链超变区组成,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电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次级键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并受到pH、温度和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不同的抗原可能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体可以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原发生反应,此称为交叉反应(crossreactoion)。

(二)活化补体

1.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2.IgA1,IgG4,IgE等可以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二)活化补体

3.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4.IgA1,IgG4,IgE等可以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三)结合Fc受体

不同细胞表面具有不同Ig的Fc受体(FcγR,FcεR,FcαR),当Ig与相应抗原结合后,由于构型改变,促使Fc同相应的细胞结合。

由IgE抗体Fc段的结构特点,可在游离情况下与细胞受体结合,称为亲细胞抗体(cytophilicantibody)。

1.介导I型变态反应

IgE诱导的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合成由细胞质来源的介质,如:

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

2.调理吞噬作用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抗体,补体等调理素(opsonin),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等颗粒性抗原。

由于补体对热不稳定,称热不稳定调理素(heat-labileopsonin),抗体又称为热稳定调理素(heat-stableopsonin)。

抗体的调理机制:

1

在抗原和吞噬细胞之间搭桥。

 

2改变抗原表面电荷。

3中和细菌表面的抗吞噬物质。

4溶化吞噬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

5.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

 

(二)通过胎盘

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Ig。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的抗感染有重要作用。

三、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一)同种型

同种型(isotype)指同一种属内所有个体共有Ig抗原、特异性的标记,在异种体内可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同种型的抗原性主要位于CH和CH上,同种型主要包括Ig的类、亚类、型和亚型。

1.免疫球蛋白的类和亚类(Classesandsubclasses)

(1)类,决定Ig不同类的抗原性差异存在于H链的恒定区(CH)。

(2)亚类,同一类Ig中,存在于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二硫键数目的差异。

2.免疫球蛋白的型和亚型(typesandsubtypes)

(1)型,决定Ig型的抗原性差异存在于L链的恒定区(CL)。

(2)亚型,按λ铰链恒定区(C2)个别氨基酸的差异又可分为λ1,2,3,4,四个亚型。

(二)同种异型

同种异型(allotype)是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的Ig分子抗原性的不同,在同种异体间免疫可诱导免疫反应。

1.λ链上的同种异型(重链上)。

2.α2链上的同种异型。

(三)独特型

独特型(idiotype)为每一种特异性IgV区上的抗原特异性。

四、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超家族

许多细胞膜表面和机体某些蛋白分子,其多肽链折叠方式与Ig折叠相似,在DNA水平上和氨基酸序列上与IgV区或C区有较高的同源性,它们可能从同一原始祖先基因经复制突变衍生而来。

编码基因称为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基因表达产物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linsuperfamily,IGSF)。

抗原识别受体,信号传导因子,MHC相关分子,Ig受体等

第三节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IgG

IgA

IgM

IgD

IgE

重链名称

γ

α

μ

δ

ε

重链功能区数目

4

4

5

4

5

主要存在形式

单体

单体双体

五聚体

单体

单体

分子量(KD)

146-170

160;400

970

175

188

碳水化合物(%)

4

10

12

18

12

血清浓度(mg/dl)

1150±300

210±50

150

0.3-4

0.002

血清总IgG(%)

75

10

5-10

<1

<0.001

外分泌液

-

+++

+

-

-

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

-

+++

-

-

代替途径活化补体

+

+

?

+

+

半衰期(天)

20-23

5.8

5.1

2.8

2.5

合成部位

脾淋巴

浆细胞

粘膜

淋巴组织

脾淋巴

浆细胞

扁桃体

脾浆细胞

粘膜

浆细胞

通过胎盘

+

-

-

-

-

第四节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抗体多样性

1965年,Dreyer和Bennet首先提出Ig的V区和C区是由分隔存在的基因所编码,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这两个基因发生易位而重排在一起。

1976年日本学者根川应用DNA重组技术证实了这一假说,1987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Ig分子是由三个不连锁的Igκ,Igλ和IgH基因所编码的,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编码多肽链

基因符号

基因染色体定位

小鼠

κ轻链

λ轻链

重链

Igκ

Igλ

IgH

2

22

14

6

16

12

一、Ig重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一)重链V区基因

H链V区基因是由V,D,J三种基因片段经重排组成,首先发生D与J基因片段的连接形成D—J,然后再与V片段连接,是通过七聚体—间隔序列—九聚体识别信号和重组酶而完成的。

(二)重链C区基因

1.C基因片段

小鼠H链区基因片段从5′端到3′排列的顺序是Cμ—Cδ—Cγ3—Cγ1—Cγ2b—Cγ2a—Cε—Cα,人H链C区基因的顺序为Cμ—Cδ—Cγ3—Cγ1—Cε2(Psendo基因)—Cα1—Cγ2—Cγ4—Cε—Cα2。

(三)膜表面Ig重链基因

膜表面Ig(SmIg)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

 

 

二、Ig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在IgH链基因重排后,L链可就区基因片段随之发生重排。

在L链中,κ链基因先发生重排,如果κ基因重排无效,随即发生λ基因的重排。

L链的CDR1,CDR2和大部分CDR3由Vκ或Vλ基因片段所编码,Jκ或Jλ基因片段编码CDR3的其余部分和第四个骨架区。

L链无D基因片段。

三、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机体对外界是环境中种类众多抗原刺激可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推算抗体的多样性在107以上。

多肽链

基因片段数

V区基因重组方式

重排和随机配对后

推算的多样性数目

VDJ

H链

κ链

1000124

250-4

V—D—J

V—J

4.8×104

4.8×107

1.0×103

*多样性数目不包括VDJ连接多样性,N区插入和体细胞突变所增加的多样性数目。

第五节抗体的制备

一、多克隆抗体(ployclonalantibody,第一代抗体)

天然抗原物质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而每一决定簇都可刺激机体,一种抗体形成细胞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在机体淋巴组织内可存在多种抗体形成细胞(B细胞),当受刺激后,对应一个抗原决定簇,每种B细胞可增殖化化为一种细胞群(克隆Clone),并分泌合成在理化性质,分子结构,遗传标记,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相同的均一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多种抗原决定簇可刺激多种细胞克隆合成分泌各种不同的抗体(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第二代抗体)

1975年德国学者Kohler和美国Milstein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绵羊红细胞(sheepredblootcell)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在体外进行两种细胞融合,形成的部分杂交瘤细胞(hybridoma),既具有骨髓瘤细胞能大量无限生长繁殖的特性,又具有抗体形成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

它们是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

三、基因工程抗体(第三代抗体)

目前大多数单克隆抗体是鼠源的,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80年初,人们开始对Ig基因结构功能研究的深入,利用DNA重组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产生新型抗体,也称为基因工程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